傲唐 第六十二章 喜歡用戰爭的方式解決問題

作者 ︰ 唐遠

==============

華清宮華清殿,被打攪了興致的皇帝李隆基有點不情願地接待了有急事相稟報的郭儀、韋見素等人。沒被請見的楊晞也以華清宮侍眾禁軍將領的身份陪侍在側。

「陛下,從鄯州、涼州、安西數度傳來消息,吐蕃人時常來犯,我大唐邊關頻繁告急!」郭儀稟奏後,將懷一份奏本取了出來,「陛下,吐蕃人趁我大唐內亂起來的時候,四處出擊,時常犯我大唐邊關,並侵佔數地,臣懇請陛下下詔組建大軍,討伐吐蕃人。」

郭儀沒有任何的客套,在李隆基召見並問詢他們這些人來華清宮的目的後,馬上陳明的事由。

「陛下,臣附議!」武部侍郎高適馬上站出來,支持郭儀的提議,「如今我大唐內亂已經平息,當是解決外患的時候。吐蕃人趁火打劫,趁安祿山起亂的時候,攻我安西,侵我青海之地,我大唐萬不能容忍此情況出現,臣懇請陛下下詔,組建大軍討伐吐蕃。」

但韋見素、房琯等跟著郭儀來面聖的其他大臣,並未站出來支持郭儀和高適的說法,但他們也沒反對,只是靜候皇帝李隆基的反應。韋見素、房琯等人並不支持馬上對吐蕃用兵,畢竟現在內亂剛平,再展開大規模的戰事,朝廷有些承受不了,百姓也會怨聲載道,他們覺得即使要出兵,也要再緩緩。等過幾年再說,現在應該與吐蕃和談,要求吐蕃人退兵才是上策。

郭儀、高適急切的請求並未換來李隆基馬上的表態。從未想過此問題的李隆基,表現的很驚訝。

見皇帝如此表現,郭儀更是心憂,再次站出來陳請道︰「陛下,安西與青海形勢很是危急,安西及隴右、朔方的兵馬大部都內調平叛,現在也未全部歸建。如此情況下,無論如何都是抵擋不住吐蕃人的攻擊的。要是不組建大軍討伐,以武力奪回對安西和青海的控制。這兩處地方,將再不會受我大唐的控制。臣懇請陛下下詔討伐吐蕃,臣願意率軍出征!」

「陛下,臣也願率軍出征!」高適馬上跟著站出來。大聲請命。

看兩位親近之人這樣表現。楊晞也忍不住了,跟在高適後面站出來,大聲請命︰「陛下,臣也認為,對付吐蕃人的威脅,只能以戰爭解決,以戰才能止戰,不然會有更多大唐的邊關遭受吐蕃人的攻擊。有數不清的大唐百姓遭受吐蕃人的殘害!臣也願意率軍出征,掃除吐蕃人的威脅。」

楊晞也跟著出來摻合。李隆基有點意外,忍不住問詢道︰「楊晞,你為何也這樣認為?」

在李隆基的心目,楊晞的地位並不比郭儀、韋見素、房琯等宰相低,主要是楊晞在危難時候力挽狂瀾,拯救了大唐,並最叛亂最終平息。楊晞的所作所為讓他驚愕並欣賞,楊晞的諸多見解也讓他吃驚,讓他大感興趣。今天楊晞跟在後面摻合,原本對此事沒太多興趣的李隆基,馬上就發問了。

見李隆基對他們的請命沒什麼表示,但楊晞跟著附議了幾句後,李隆基馬上反問了,郭儀和高適都挺是吃驚,但吃驚之余,又有一絲歡喜起來。

看來一會前楊晞所講的話沒錯,或許真的是他可以把皇帝說動。

他們也不再言語,靜听楊晞將會如何回答皇帝的問詢。

「陛下,臣以為安西和青海之地萬不能失,所以必須要舉大軍討伐吐蕃!」

「哦?!你為何這麼認為?」李隆基似乎有點興趣了,他喜歡看到楊晞那自信說話的樣。

「陛下,安西是控制西域的要充,安西不復,北庭也將不存,天山一帶的國土盡喪失吐蕃、突厥人之手,因此安西駐軍必須恢復,安西的吐蕃人一定要趕出去,安西境內的叛亂必須要平定!」

楊晞慷慨激昂的話震驚了李隆基及諸臣,連躲在帷幔後偷听的楊玉環也驚呆了,誰都沒想到從未去過安西的楊晞,竟然如此看重安西大都護府的存在。

在諸人的驚異,楊晞把安西與北庭兩個治理天山南北的都護府存在的意義大概說了一遍,並陳述了非常多安西和北庭兩個都護府都不能失的理由。

「陛下,臣完全認可楊大將軍所陳之言,安西和北庭萬不能放棄,一定要派兵收復!」高適在楊晞講話的停頓間隙,馬上站出來支持,並隨後再次請願,「陛下,臣在安西戍過邊,臣願領軍出征,收復安西,復我安西和北庭。」

如今的安西和北庭都護府,因安西軍內調平叛,只有少數軍鎮還在我大唐軍隊的掌握之,大部領地被吐蕃人及反叛的突厥各部落佔領,大唐在安西和北庭兩個都護府的影響力降到了極低點。若不馬上增兵,後果將不堪設想,曾在隴右呆過的高適是心急如焚,一再請命率軍出征。

郭儀也馬上站出來附議,支持楊晞的論斷。但李隆基不置可否,只是示意楊晞繼續講述。

見李隆基意外地對他所說產生興趣,郭儀和高適馬上支持,韋見素也想站出來支持,房琯及其他大臣沒有反對,楊晞非常受鼓舞,馬上接著講述道︰「陛下,安西因為其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是控制西域的要害,萬不能有失。而青海之地,更是通往安西及北庭的門戶,要是青海完全被吐蕃人佔領,我大唐通往安西及北庭的道路就會被完全阻斷,更不能有失!」

「青海除了地理位置極端重要外,還有一個更加不能放棄的原因,就是青海是一個非常好的牧場!」楊晞深吸了口氣,侃侃而談,「青海一帶,幅地極廣,青海沿岸都是水草豐美之地,自古以來就是極佳的牧馬地,听說那里還盛產良馬。陛下,若整個青海完全在我大唐掌控之下,光青海一地可以牧養的馬就可以有數百萬匹,能完全滿足我大唐軍隊所需了。依臣所見,青海一帶比之安西、安北甚至遼東更為重要,特別是河湟谷地及黃河曲更是如此,是萬不可丟失的地方。」

听楊晞一下點出了有關青海的兩點關鍵性的戰略長要點,郭儀很是吃驚。他知道楊晞從來沒去過青海和安西,依楊晞的年齡和閱歷,對青海和安西事務也不會有太多的了解,這段時間至少他沒和楊晞討論過安西及青海的事,兩個人之間幾乎也幾乎從來沒有討論過這些。但今天他卻從楊晞嘴里听到了高論,一下起了興致,希望能听到楊晞講述更多,因此也沒站出來插嘴。

李隆基也挺是吃驚,他沒料到楊晞能看的這麼遠,想的這麼多,當下揚揚手示意道︰「楊愛卿,你所講的挺有道理,朕想听听你的繼續分析!」

「陛下,雖然這些年以來,我大唐對吐蕃的戰事有許多的敗績,但依臣所見,現在的吐蕃國力並不是非常強,要是采取措施得當,那吐蕃的力量必定會大受影響,甚至遭受沉重打擊也不一定!」楊晞的興致更加高了,像個戰略分析師一樣講的更加詳細,「想必陛下也知道,吐蕃人所佔據的吐蕃高原大部地方一年四季氣候寒冷,天氣晴暖的季節很短暫,作物生長異常困難。高原地勢又非常高,根本不適合耕種放牧,甚至大部地方不適合人畜生存!這應該是吐蕃人努力往各個方向尋求突破,以謀更好的生存之地的主要原因。他們希望能佔領富饒之地,成為他們新的生存地方。我大唐的青海與安西,就是他們覬覦的主要目標。這些年他們攻佔了我安西及青海的地些地方,他們就將大部的力量都轉移到了這些地方,青海一帶,他們屯積了數十萬的人馬,而且他們憑借青海之地的產出得到了這些人馬的所需物質……」

「無論是青海還是安西,都是地域非常遼闊之地,比吐蕃高原更適合居住和生產,安西一帶大部地方都適合放牧,要是被吐蕃人佔領,不但可以挾西域各部共同抗擊我大唐,其地所產的牛馬也足夠支撐吐蕃人的軍事民生之用。黃河曲及河湟谷地不是可以耕種的地方,青海沿岸都是極好的牧馬地,因為與吐蕃接壤,是吐蕃人夢寐以求想得到的地方。若被吐蕃人完全得到了安西和青海之地,其國力必定大為增長,因此,安西和青海之地萬不能落入吐蕃之手,要重新奪回安西和青海,必須要對吐蕃人發動大規模的戰事,擊敗吐蕃人,讓大唐成為這兩塊土地的真正王者……」

楊晞慷慨激昂地說了一通後,暫時停了一下,他要理一下思路,也要給李隆基及其他人以思考和反應的時間,接下來要怎麼說,他還要看看他們的反應。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他今天一定要把這些事說透,除了向在場的這些人證明他的眼光高深長遠外,還想說服李隆基同意郭儀和高適的請求,舉大軍討伐吐蕃人。

兩世都是軍人,他喜歡用戰爭的方式解決問題!(未完待續請搜索樂讀窩,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傲唐最新章節 | 傲唐全文閱讀 | 傲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