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唐 第四十三章 以退為進的計策

作者 ︰ 唐遠

——楊曦回大明宮和興慶宮中間的左龍武衛大營,郭子儀回大明宮內的政事堂坐鎮,兩人一道過去.

騎著馬與楊曦並排行進的郭子儀,令身邊的親衛們散開一定距離後,小聲對楊曦說道︰「子亮,老夫相信你掌握了足夠的證據,可以利用這次事件板倒高力士,但你有沒有想過,這同樣會惹惱陛下,陛下肯定會借機懲處一下。要真是有這樣情況發生的話,那你要如何應對?很可能連帶你父親的職事也會受到影響,你這樣做,雖然替朝廷清除了另一禍害,但對于自己來講是得不償失的。老夫不明白,你為何要這樣做,為何要這麼激動?」

郭子儀在官場上混了多年,深知道其中的規則,他清楚,楊曦膽敢當殿質詢高力士這位皇帝最寵信的宦官,並有質問皇帝的意思,那無論怎麼樣,作為皇帝的李隆基心里都會惱怒。何況楊曦這段時間立下的功勞太大了,有功高震主的味道,又不知道收斂,為君者,誰都不喜歡有這樣的人物出現的。

楊曦當然知道郭子儀的意思,但他並沒有任何的擔心,笑笑後解釋道︰「岳父大人的擔心小婿知道,非常感激岳父的關心,不過也請你不要太擔心,小婿知道這一年多以來,我立下的功勞太大了,大的讓皇**不知道如何獎賞于我了,要是我因故離開朝堂一段時間,相信陛下也是很樂意看到的。要是在這次平定叛亂的過程中,我不幸負了傷,那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回府躺上幾下月,什麼事也不要管,相信陛下肯定會順水推舟做點什麼的。這樣就不會有什麼事了?岳父大人,你說這樣有沒有可能將麻煩都消除?」

郭子儀聞听後愕然,馬上勒停了坐騎,怪怪地看了楊曦兩眼,怎麼都想不明白楊曦會有如此奇怪的念頭。

「岳父大人,小婿已經和昕兒定了親,婚期也定了下來,該將主要精力投入到迎娶昕兒的事上,這一年多以來,我都沒在府上好生休息幾天,更不要說好好地享受生活,小婿準備在接下來的時間內,好好休養一段時間,成了婚後,好好陪昕兒,什麼事都不去管,」楊曦意味深長地看著郭子儀,「岳父大人,這是我的心願,也是陛下希望看到的!」

「如此也好,以退為進麼!呵呵!」郭子儀也完全明白了楊曦的意思,心里放心了一些。

楊曦跟著傻笑了兩下,但很快收住了笑容,低聲對郭子儀說道︰「岳父大人,我父親這次受傷挺重,很可能要好幾個月才能恢復健康。恢復健康後,整個人的狀況能不能恢復到以前狀態,誰也不敢保證。他腦袋受了重傷,這段時間時不時昏迷,經常犯糊涂,或許再也沒可能如以前那樣幫助陛下處事了,說不定他會向陛下辭去職司,在府中長時間養身體……」

「啊?!竟然是這樣?」郭子儀忍不住驚嘆了下。他知道楊國忠受的傷很重,但沒想到竟然是這般嚴重,很可能再也沒辦法復出處事,一輩子就此廢了都不一定,這如何不讓他驚異,不過驚異之際,他又有點欣喜,或許這對于他,對于楊曦來說,是最好的結果。

郭子儀擔心自己家族、擔心楊曦遭遇災禍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他們郭家與楊家聯姻後,在朝中影響力太大了。他這個岳父,及楊曦的父親楊國忠都在朝中任要職,位列政事堂,這樣的聯合肯定會讓皇帝有顧忌,非常大的顧忌,朝中大臣也畏懼,說不定什麼時候莫名的災難就會降臨。但要是楊國忠再也沒能力復職處事,不再在朝堂上任要職,那皇帝的顧忌肯定會少去,受猜忌的機會也會少一點。

因此听到楊曦說,楊國忠傷很重,特別是腦袋上的傷,甚至有可能影響到了楊國忠的思維和判斷,以後再也沒能力出來做事後,覺得危險消除了大半的郭子儀,忍不住有欣喜的感覺起來。

但這種欣喜的感覺不能在楊曦面前流露,也只能裝作傷感地安慰一陣。

楊曦差不多將自己的心思向郭子儀都挑明了,也不再擔心什麼,與郭子儀告別後,去了左龍武軍大營。抵達大營後,他馬上命令龐忠親自帶人,將他需要的那些人,連夜抓捕,關到左龍武軍大營內,嚴加看管。龐忠也馬上去執行命令了,一時間,長安城內剛剛平息的馬蹄聲又急驟地響了起來,那些提著心的人,再次陷入驚慌之中。

自叛亂初步平定後,長安城內就戒嚴了,沒有任何人能在戒嚴後離開長安城,要抓捕的人,也最終順利歸案了。

第二天一早,高適就帶人到左龍武軍大營來帶人了,楊曦將所有與此次叛亂事件有關的人,都交給了高適。

「呀,楊元帥,你怎麼負傷了?」在移交過程中,高適看到了楊曦手臂上纏繞的繃帶,滿是關切地問詢。

「昨天晚上,帶人抓捕謀逆者時候,不小心受了刀傷,還好不是太嚴重!」楊曦指著自己「受傷」的左臂,自嘲地說道︰「陰溝里翻船。叛亂都平息了,我這個兵馬副元帥還受了傷,真要被人笑掉大牙,還請高侍郎別見笑。」

楊曦說著,又靠近高適,低聲說了兩句,高適馬上恍然大悟,但並沒有任何其他的表示,只是安慰楊曦道︰「楊元帥辛苦了,待局勢平定後,向陛下告個假,回府好生休養一下,將身體養好再說!」

高適的知趣讓楊曦挺是高興,也沒再說什麼,示意高適將犯人帶走審訊——

「陛下,臣和高侍郎已經審問了多名涉案的人員,他們都交代了在叛亂起來之前,與陛邊的侍宦高力士有密切的關往,甚至高力士幫他們在右龍武軍中安插了一句中郎將,」房琯將手中厚厚的一疊供詞呈給了李隆基,「陛下,這是他們的供詞,從這些供詞中臣等能推斷的出來,高力士與廢太子李亨有關系密切,與李亨的這些手下親信交往也很頻繁,並經常收受他們的好處,即使在叛亂將起的時候,也是如此!」

「陛下,臣也審問了高力士,他承認了在叛亂起來之前,與廢太子李亨有密切的交往,兩方證詞其他吻合,足以證明楊元帥所指控的罪狀是成立的!」高適跟著參奏,將自己手中的那份供詞也呈了上去,再道︰「陛下,以臣等判斷,高力士謀逆之罪成立,但一切還請陛下定奪。」

李隆基接過宦官轉呈的兩位主查高力士案件大臣所交的供詞,但並沒有打開來看,只是漠然地看了兩眼厚厚的供詞,沒一點感情地說道︰「朕知道了,放在這里吧,待會朕會好生看看,要如何處斷,待朕細細想後再做決定。」

「是,陛下,那臣等告退了!」房琯和高適原本想在李隆基這時討個處斷的決定,但皇帝這樣說,他們也不敢再問,只能先退出去。

房琯和高適退下後,李隆基也揮退了其他的人,獨自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殿內的御座上,閉著眼楮想事。

李亨的叛亂被平定已經過去了兩天,涉案的官員及他們的家人都已經被捕獲,長安城內禁軍來回奔馳捉拿犯官及他們家人的情景慢慢看不到了。戒嚴也解除了,長安城內的局勢慢慢平靜下來,但李隆基的心境卻沒有任何的平息。這幾天,他心里沒一點好滋味,睡也睡不好,飯食也吃不下,感覺整個人都在受著煎熬!他什麼決定都下不了,對李亨進一步的處理決定沒有想出來,其他大臣要如何處斷,也沒個意見給郭子儀、韋見素、房琯等人。但今曰房琯和高適將審訊叛臣及審問高力士的口供送來,李隆基知道他不能再沉默了,他必須要做出決定,決定這些人的最終命運。

李隆基拿著供詞的手在微微地顫抖,他不想下決定,不想對這幾個親近的人做出裁決。

特別是高力士,這一個他覺得比任何人都親近的人,他希望能一個陪侍在他身邊,而不是被他親手下令處決。但高力士的罪名是被坐實了,不可能不做出決斷,心里難過的李隆基,最終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兩行濁淚從眼中滾滾而下。

一個是他的親生兒子,一個是服侍了他四五十年的忠心宦官,卻是沒想到這兩個他覺得很親近的人,都卷入到反對他的事中去,這如何不讓他傷心欲絕?如果在二十幾年前,或者只要十幾年前,發生了這樣的事,他會毫不猶豫地寫在處斬這些人,但現在他卻下不了決心。

「陛下,你怎麼了?」楊玉環快步沖了進來,攙住搖搖欲墜的李隆基。

「玉環,楊曦他是在逼朕,逼朕殺掉太子,殺掉高力士,高力士他可是朕最親近、最貼心的人啊?」面對楊玉環的勸導,李隆基終于將心里的想法發泄了出來,「他們為何要這般對待朕?難道是看到朕老了,好欺侮了嗎?」

「陛下,怎麼會這樣?四郎他只是忠心為國,不願意看到殲佞當道,因此才這樣說的,他是為了大唐的安定,為了陛下執政的安寧,才希望將朝中所有殲佞者都清除干淨的,」楊玉環耐心地勸慰道︰「陛下,高公公他卷入謀逆的事是事實,還好沒給陛下帶來大難。陛下,為了大唐天下的穩定,為了朝中不再起叛亂,你才要下狠手重處,不然你身邊的人,會仗著你的仁慈,而為所欲為。陛下,你要以大勢為重啊,陛下」

「玉環,你不要再說了,朕知道了!」(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傲唐最新章節 | 傲唐全文閱讀 | 傲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