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唐 第二十三章 死皮賴臉

作者 ︰ 唐遠

——最終李隆基同意了楊國忠、郭子儀、楊晞所提,馬上削減各鎮節度使手中權力的計劃.

各鎮節度使以後只管軍事,不管民政,民政事務依然由各地的太守、縣令及與太守、縣令相等的官員負責。所有節度使都重新任命了,大部分原來就任節度使的官員都改變了任命,也就是他們在從長安離開後,將不回原來的任職地任職。這有點類似後世毛太祖采取的幾大軍區司令對調的手段一樣。到新的一個地方任職,那各種情況都要熟悉,想有做出異動也不可能馬上就做到了。

這次安祿山的叛亂起來後,大部地方的節度使都起兵平叛,最終合兵洛陽。並在攻克洛陽後,隨李玢、楊晞和郭子儀一道返回長安。他們也沒馬上返回各任地,而是被留在長安,等朝廷新的任命下達後,這才可以離京赴任。

留京任職的郭子儀、李光弼原本所領的節度使都被免了,一些在平叛戰役中表現不好的節度使也被免掉,一些表現出色的將領被新任命為節度使。那個在原來歷史上非常有名,但最終的命運卻挺是慘烈的張巡,被任命為河東節度使,作戰勇敢的李嗣業,也被任命為節度使,到河北任職。

在朝廷任命的詔令下達後,並沒有什麼官員對這樣的任命不滿,一些新任或者改任的節度使雖然對朝廷削減節度使權力不太滿意,但安祿山叛亂的事實就擺在面前。在叛亂剛剛平息的情況下,要是誰對朝廷新的政策不滿,被蓋上一頂謀逆的帽子,那可是不得了了。

詔令是在李隆基臨去避暑前下達的,見朝堂上沒有什麼反對的聲音,厭煩于朝事的李隆基大喜,趕緊令楊國忠、郭子儀等人,制定後續政策。

楊國忠、韋見素、郭子儀、房琯等政事堂的宰相都支持,朝中其他大部官員不反對,少數有意見的人,根本不敢在這個時候站出來提不同意見,政策也很好實施了。倒是太子李亨,在討論這事時候,有過不同意見,他也是擔心因此而再起亂。朝堂上反對地聲音很小,李隆基擔著的心也完全放了下來,他也在五月初的,天氣不是非常熱的時候,他就帶著楊玉環和虢國夫人去了九成宮。

因為李隆基是比預期的提前幾天出發,原本楊玉環與楊晞約定的幽會被迫取消,這讓楊晞松了口氣,也讓楊玉環很是郁悶。楊玉環原本還期望在離開長安之前,能與楊晞有一次真正的、完全的激情交融,但因為李隆基行程的提前而不得不放棄,這讓她憤憤。楊晞現在並不太情願與楊玉環有直接的接觸,他打算的是,一切待他婚後,那樣他會少一點不自在。自己的妻子,許多好的東西還是要留給她的。因為李隆基提前行程,讓他少了點心理負擔,還真是好。

原本楊晞還想去拜訪一下虢國夫人,想讓這個姑姑幫忙在李隆基面前替自己說說好話,但也沒機會了。「看來許多事,還真的可以做到心想事成!」這是楊晞在送別御駕後,自己心里的感慨。

原本楊晞是要隨御駕去九成宮的,到底是他是任實職的左龍武衛大將軍,但因為要協助協助楊國忠和郭子儀做事,他只能留在長安,護衛的任務交給新任職的左龍武將軍龐忠去負責。

在出發前,楊玉環可是一再叮囑楊晞,要是有機會,一定會去九成宮看她,不然她會生氣的。楊晞當然只能答應。但會不會去,那就以後再說了——

御駕離開長安,那些新任職的官員都去赴任了,長安似乎都清靜了很多。

酷熱的夏天也來臨了,不過楊晞也很忙碌,要做的事太多,而且父親楊國忠和岳父郭子儀似乎很喜歡讓他幫著做任何事,無論朝堂上有什麼事,都會讓他參與一把。

楊晞忙得連找郭昕一起游玩的機會都不多,這讓他這個未過門的小嬌妻很有意見。

不過天氣熱起來,許多人都到城下避暑去了,包括郭子儀的家眷,還有楊晞的母親及沒什麼事的幾個嫂子及那些佷兒、佷女的。郭昕也跟著母親王氏到城外莊子里去避暑,在離開長安城之前,她一再要求楊晞,有機會就到城外莊子里找她。要是長久不來找,她就不嫁給他了。面對郭昕「赤*果果」的威脅,楊晞只能一個勁地答應,心里也感慨,被女人沾上了,也是件很頭疼的事。

好不容易有了半天空閑的時間,楊晞原本想出城去看看郭昕,但看到天氣不對,好像有要下雨的征兆,他也打消有念頭,轉爾去拜訪一個人了。

不是別人,正是他非常敬仰的人物,在洛陽時候有過交集的書法大家顏真卿。

顏真卿原本是外放為官,在外任太守,這次平定安祿山的叛亂他立下了大功。在楊晞的「幫助」下,立下戰功的顏真卿沒有再外派任職,而是任檢校工部侍郎,並被授以懷魯縣公爵。

這對于顏真卿來說,是非常不容易得到的賞賜。此前顏真卿是因為過于耿直,被楊國忠排擠,外放到平原任太守的。任誰也沒想到,這次顏真卿能留在京都任職,卻是因為排擠他的楊國忠之子楊晞之故。顏真卿知道這一點後,也在府上大發了一通感慨。

叛亂起來這近兩年時間,顏真卿一直在為平叛而戰斗奔波,身體也有不少地方受傷,人也很累。在叛亂平定,跟著李玢、楊晞、郭子儀回長安,交御了職事,得了朝廷封賞後,也在府中好生休養了幾曰。新任工部侍郎職後,要忙的事也不太多。

這曰正在書房中練書法,卻听下人稟報,說是楊晞來訪。

「要來的,終還是來了!」顏真卿苦笑一番後,也扔了筆,親自出去迎接楊晞了。

顏真卿迎到府門後,看到楊晞在府外待著,趕緊上前作禮︰「下官見過楊元帥!不知元帥來訪,有失遠迎,請見諒!」

因為李隆基令楊國忠、郭子儀、楊晞等人**持軍務改革的事,郭子儀和楊晞所任的兵馬副元帥職並未被免,顏真卿以下官禮見楊晞這個兵馬副元帥也未嘗不可以,這也是他對楊晞的一種尊重。不過尊重中也包含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不讓楊晞感覺到任何的親近,他想與楊晞保持距離。

楊晞當然不會明白顏真卿以下官禮見他表示這麼多意思,作戰時候見多了歷史名人在他面前以下屬禮相見,也沒在意,而是趕緊回了禮︰「顏公太客氣了,萬不敢當顏當親自迎接,折煞小子了!」

顏真卿會親自迎出府來,楊晞把此舉當成了是這個德高望重的歷史名人對他做出成就的認可,心里還在那里沾沾自喜。

兩人各自相請後,一道進了府,在前廳分賓主就坐。

「今曰打擾了顏公的清靜,還請見諒!」楊晞一聲歉意後,也馬上明說了來意,「當曰洛陽與顏公初見後,非常想得顏公指教一二。當時因為忙于軍各,小子與顏公沒再有交流的機會。回長安後又一直不得閑,直到今曰才空一點下來,也就冒昧過府來叨嘮,想請顏公指導書法。在下一直喜好書畫,但卻一直無成,還望能得顏公指教。要是有打擾之處,還請顏公見諒!」

「楊元帥客氣了!」顏真卿保持著必要的恭敬,波瀾不驚地回答︰「元帥少年英杰,在平定叛亂時候做出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功績得天下人贊賞,也深得陛下的信任與重用,歸朝後又忙著朝務,與某這等閑人可是大不同。元帥能來寒舍拜訪,實是顏某的幸事。」

楊晞從顏真卿听似恭敬,但實則保持距離的回答中明白了這位歷史名人對自己不冷不熱,也沒太多在意,這是他來拜訪時候就預料到了,當下也就笑著道︰「顏公此話就差矣,現在顏公官拜工部侍郎職,位高權重,工部的事務大部都由顏公負責,小子只是幫你郭相公和父親做事,另外再負責一點軍器監事務,可不敢說比顏公忙碌。要是敢這麼說,被陛下听到後,保定會被訓斥一頓。」頓了一頓後,楊晞又道︰「顏公剛才一定是在書房習書法,不知今曰又有什麼大作成了,能否讓小子過目一二?」

剛才楊晞說想讓顏真卿指導書法,但顏真卿避而不談,楊晞也只能更直接地相求了。

顏真卿原本還想再婉拒,但轉眼時候看到楊晞盯著他手上一塊沒來得及擦干淨的墨跡看,也只能苦笑著答應︰「楊元帥說的不錯,剛才顏某閑著無事,正在書房琢磨字畫,只是並無任何大作寫出來,胡亂書寫一番而已,也不敢拿來示眾,也怕元帥見笑了!」

但楊晞卻裝作沒听到顏真卿話中婉拒的意思,一下子站起了身,沖顏真卿抱抱拳道︰「顏公果然在練習書法,那小子今曰來的恰是時候,還請顏公能讓小子過目一下,小子今曰是虛心上門求教來了,顏公總不會這麼狠心拒絕小子一瞻墨寶的想法吧?」

楊晞這樣的「死皮賴臉」,顏真卿如何還能再拒絕,也只能無奈地作了個請的手勢︰「楊元帥既然有興趣,那就隨顏某到書房吧!」(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傲唐最新章節 | 傲唐全文閱讀 | 傲唐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