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色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畢業?失業!

作者 ︰ 叨狼

畢業即失業?這大概是今年大約一百萬名中國大學畢業生難以回避的困境,這一困境將持續多久,誰也不知道,但是毫無疑問,這會牽扯到成千上萬個人和家庭的命運。

而中國社會長期以來,已經形成了國家資源過度向白領精英階層集中的現象,整個社會的觀念是,大學生畢業後就當國家干部,大學生就是天然的候補白領,這種帶有偏見的社會價值取向,使得大學生們在職業觀念上存在著巨大偏差梓琪跟範無病說,自己要去暗訪一下今年的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問他是不是有興趣一塊兒去看看。

範無病想著最近也沒有什麼事情,因為[***]的事情,早就把人憋悶的有點兒長毛了,于是就答應了下來,開車去接了梓琪,然後兩個人跟著央視的兩個攝影記者,一塊去了人才市場。

到了這邊兒之後,仔細一看,就發現人才市場的停車場里,橫七豎八停著各處來的自行車、助動車。排隊的差不多都是新畢業的大學生門,把門口塞得很滿,厚厚的履歷表用各色的夾子夾著,一捆一捆地,填沒了這只手和那只手之間的空隙。

這些畢業生大清早騎自行車出來,穿越了半個城市,到了人才市場,早飯也不吃,便來到櫃台前面佔卜他們的命運。

「重點本科1500,普通本科1200,大專的不要。」招聘單位的公關小姐有氣無力地回答他們。

天氣很熱,小姐精神有些不濟,旁邊兒的風扇不停地轉動著,纏繞在外框上的粉色絲帶隨著風飄揚著,給招聘現場帶來一點兒靈動的生氣。

「什麼!」畢業生們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美滿的希望突然一沉,大家都呆了。

「在四月里,你們不是說IT年薪六萬麼?」

「7萬也招過,不要說6萬。」

「哪里有跌得這樣厲害的!?」

「還是不要干的好,我們回去呆在家里吧!」從簡單的心里噴出了這樣的憤激的話。

「切——」小姐冷笑著,「你們不干,人家就關門了麼?各處地方多的是本科畢業生,頭幾批還沒分派完,清華、北大的本科畢業生就要涌來了。現在各地的海歸、碩士、博士、MBA也多得是,高工資的POSITION(職位)是為他們留著的。」

清華、北大等院校,碩士、博士、MBA,那是比較遙遠的事情,仿佛可以不管。而已經畢業的學生不干活,卻只能作為一句憤激的話說說罷了。

怎麼能夠不干呢?在城市的生活費是要花的,為了做簡歷,買體面的西裝革履,當初父親母親為自己上學借的債,自己簽約向銀行貸的款是要還的。

這段對話,範無病感到似曾耳聞,想了很久,才想起自己似乎曾經在某個論壇上面曾經看過這篇《多收了三五斗》之大學生就業版,只是沒有想到居然還有真人現實版,一時之間,不由得有些感慨。

今年是高校擴招生大規模就業的第一年,在經歷了一九九九年的一次大規模擴招之後,中國的普通高等院校的畢業人數在今年激增到兩百一十二萬,相比去年增幅高達百分之四十六,是一九九八年的一倍。

但是,人才市場的多收了三五斗,並不是給每個人都帶來了豐收的喜悅。

對于中國的一百萬名大學生和他們背後的一百萬個家庭來說,所面臨的卻是五十年來最為嚴峻的就業形勢。

在畢業典禮結束,辦完離校手續後,大家領到了綠色封皮的畢業證書。與此同時,很多人就發現,自己失業了。

這本耗盡四年心血拿到的畢業證書,並沒有給他們帶來自己想要的工作。據官方統計,很多人已經成為今年約一百萬名未能簽約就業的大學畢業生中的一員。

當年參加高考時,他們絕不會想到,自己所要面對的是建國以來最為嚴峻的大學生就業形勢,在中國教育部前不久剛剛公布的就業率中,全國畢業生簽約率僅僅為百分之五十左右。

天知道,這個統計數據中是不是也一如既往地存在很大的水分?

而自一九九六年國家開始進行就業率統計以來,這個數字還沒有低于過百分之七十五,從一九九六年到二零零二年,大學畢業生就業率分別為93.7%、97.1%、76.8%、79.3%、82.0%、90.0%、80%。

事實上,如果再相較于此前數十年的國家包分配制度就業率近100%,這個數字或許是五十年來最低的。

範無病和梓琪等人在旁邊兒听了,都有點兒唏噓,就以眼前的這群大學畢業生來說,兩年前,他們所學的計算機專業還是就業率最高的專業之一。但時至今曰,形勢已極為嚴峻。在北方工業大學的統計表上,這個專業截至目前的就業率只達到了百分之三十,已經成為該校就業率最低的幾個專業之一。

而另一個在往年很容易就業的大熱門英語專業,更是降到了該校破紀錄的百分之二十二左右。

雖然各地各校苦樂不均,一些名牌重點大學的就業率超過了百分之就是,但就整體而言,這一波就業難題卻是全國姓的。

教育部前曰剛剛聲明,已簽約的全國畢業生超過一百零六萬,其中研究生簽約率為百分之八十,本科生簽約率為百分之六十,專科生高職生的簽約率僅僅為百分之三十。

在評述當前形勢時,教育部使用的詞語是「就業率穩步上升」。但在這些數字的背後,在拿到畢業證的同時,全國還有一百零六萬名大學生「暫未就業」。

在就業吸收能力很強的廣東,今年需安排就業的普通高校畢業生達到十八萬。有關部門預測一次就業率也就是大學生離校時的就業率應該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再加上省外高校返粵就業的畢業生,廣東估計今年將有七萬名大學畢業生暫時找不到工作。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則說,一次就業率受到各方面因素影響較多,並不能反映出全部真實的情況,重要的是到年底的二次就業率。

但即使最終可以微笑著翻過這一年,明年的兩百六十萬畢業生又將帶來一個新的就業高峰。

一九九九年中國開始推行的高校擴招,使在校大學生人數四年內擴張了一倍以上,這被外國媒體描述為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次大躍進。

擴招對于中國的正面效應,還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盡顯。但在目前,上百萬個中國家庭必須面對一段時間的陣痛。在這樣的背景下,持續三個月的[***]只是一次雪上加霜的意外。

就業之難此前已在大多數人預料之中,高校就業指導中心對今年就業形勢的預測都是與去年持平或略有下降,而當時[***]剛剛顯山露水。

但是現在,原來的預測基本都作廢了,突然爆發的[***]完全推翻了學校當初的預測。

四、五月份本應是學生大規模簽約的高峰,但學校紛紛停課、隔離、封校,招聘會也全部停止,只有膽大的少數單位找上門來。

不過,大多數接受采訪者認為,[***]對就業的影響是暫時的,他們把就業難主要歸因于高速擴招,整個社會的就業形勢嚴峻,戶口、檔案等人為就業障礙以及專業設置的不合理。

而以上所有這些問題都不是短期內能夠化解的。因此,一個關鍵的懸念是,就業緊張還會持續多久?

現有的數據表明,教育部制定的高校招生計劃是以每年百分之三十左右的速度增長,明年將有兩百六十萬大學生畢業,到二零一零年,畢業生人數將達到三百五十萬人以上。

另一方面,在過去十年里,全國就業增長率僅僅是為百分之一點一,在未來幾年中,這個數字也不會有明顯的改觀。

社科院的年度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則認為,中國年均將新增勞動崗位大概是八百多萬個,而每年城鎮需要安排的就業人數卻達到兩千三百萬人左右,年度勞動力市場供大于求的缺口將達一千五百萬人。

其中,能有多少飯碗留給大學生呢?

「今天這一趟兒來的,真是讓人郁悶——」梓琪看到這個結果之後,不由得眉頭皺了起來。

任誰看到了這個結果,都不會感到很舒服的,兩個大學畢業生中,就有一個找不到工作,任期流落在社會上,總是會產生很大的負面作用的,也難怪各地的傳銷組織屢禁不絕,實在是因為社會閑散人員太多了。

既然大家都沒有正事兒可做,那麼當然要走一些歪門邪道了。

從根本上來講,還是因為工作機會太少了,如果政斧只把注意力放到如何擴招賺錢上面,而對于提供個人發展空間毫無作為的話,可以想象這個社會只有變得越來越糟糕。

「這事兒,不是你我頭痛的事情。」範無病拍了拍有些郁悶的梓琪,然後招呼了那兩名攝影記者一聲,上了車,拉她們去吃飯。

(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財色最新章節 | 財色全文閱讀 | 財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