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色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教育致貧

作者 ︰ 叨狼

自然,範氏投資集團在芯片制造業中的地位不容小覷,因此範無病一通兒發言,立刻也引起了國內商界的重點關注。

梓琪在主持的《每曰財經訪談》欄目中,幾位專家也談到了範無病講話所表現出來的深層次含義,大家普遍認為,王榮昌的退出,大概跟目前晶圓廠投資熱潮不無關系,因為一旦引入這麼多競爭對手之後,範氏的八英寸晶圓生產線的優勢將不再。

商人在商言利,王榮昌和範無病之間的合作本來就是因為利益的結合,此時再因為利益的分開也是必然的,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大概範氏在十二英寸晶圓生產線上的努力,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所以王榮昌選擇了撤退。

趁著現在範氏的八英寸晶圓生產線依然賺錢,範無病也不會在撤股問題上對王榮昌有太多的怨言,而據說兩個人還將在其他領域繼續保持合作關系。

但是無論如何,範無病在晶圓生產上的最重要合作伙伴王榮昌的退出,可以看出範無病之前一番話的言不由衷,範氏在這方面的競爭力,使人不得不產生強烈的質疑。

也有人認為,範無病和王榮昌之間的合作大概出了問題,兩個人現在雖然都極力否認,但是可以看出,知道目前為止,王榮昌並沒有決定同範氏繼續在某一個方面進行合作,這也成為兩家合作關系崩潰的一個佐證。

只不過,這一切都是猜測,業界對于範氏在失去了王榮昌這個重要的合作伙伴之後,其芯片制造業會走向何方,都表示了極大的關注。

「王公真的和你們掰了?」做完了節目的梓琪,在同範無病見面的時候,非常好奇地問道。

「哦,確實已經撤股了——」範無病點頭承認道。

「面對洶涌而來的眾多電子廠商,你是不是覺得很有壓力?」梓琪又問道。

「壓力是難免的——」範無病回答道,「原來是你自己的獨家生意,如今突然一下子冒出來十幾個競爭者,怎麼可能高興的起來?」

十幾個競爭者的出現,就意味著市場競爭的白熱化,雖然說目前國內外對于芯片制造業的容量還很大,增值空間也廣闊,但是十幾家企業沖進來之後,帶給這個市場的沖擊,傻子也能想明白會有多麼大。

兩個人坐在一家茶社里面喝茶,雖然這邊兒比較幽靜,但是開放姓的空間里面,熟客還是不少,似乎有些人已經認出了梓琪,紛紛過來索要簽名,對于範無病的身份,倒是沒有人能夠認出來,由此可見財經人物其實知名度要比娛樂圈兒的明星們差很多,如果是跟央視主持人相比,那就差更遠了。

但是與明星比較起來,主持人的生活相對而言還是要自由一些,至少不會因為粉絲的緣故而不敢暴露自己的私人生活空間,相反央視的主持人們從來不用顧忌這一點,因為他們或者她們的工作機會是電視台給的,而不是來自于粉絲們。

對于央視的主持人而言,多一些擁護者自然是好的,但是少了他們也是無傷大雅,而對于娛樂明星們而言,粉絲就顯得非常重要的,就如同某個唱愛你一萬年的天王巨星一樣,始終不敢正面談論自己的情事。

「過幾天,我們會去杭州參加一個活動——」梓琪喝著茶,對範無病說道。

「杭州啊,好啊——」範無病點頭表示道,「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綿。當初許仙初會白娘子,可就是在這個季節呢。」

「是啊,不知道你有沒有時間去呢?」梓琪有些期待地問道。

範無病考慮了一下後說道,「王公在杭州的新宅子已經裝好了,正要過去表示一下祝賀,想來是可以跟你們同去的,這個季節倒是游西湖的好時節。」

「那就說定了啊!」梓琪听到範無病答應下來,自然是感到比較高興。

兩個人閑扯著,就談到了範氏今年在助學方面的行動。

「今年的投入是比較大的,國內教育事業的發展,也讓我感到比較憂慮,個人在教育事業上的投入比例,已經越來越大了。」範無病皺著眉頭說道。

梓琪對此不甚清楚,不過她說道,「台里面準備組織一個活動,讓主持人去邊遠山區體驗一下貧困生的學習生活,並且擔任一天的教師,以提高整個社會對于教育事業的重視,尤其是對于貧困生的重視,我已經報名了,估計會在下個月出發。」

「哦,這種活動是應該參加的。」範無病點頭肯定道。

前一個時期,範氏投資集團對于中小學和幼兒園投入情況作了一個普遍調查,就發現情況很不樂觀,個人投入越來越多,已經造成了對于家庭的較大壓力。

就以高中投入來講,個人投入已經佔了七成多,雖然高中的教育投入增幅僅次于大學,但國家的投入要小得多,其經費來源更依賴于個人。

與大學擴大招生相呼應,高中在校學生數平均每年以百分之十的速度快速增加,今年共有高中學生兩千兩百萬人,比五年前的增加了百分之六十多。國家投入雖然增加了,但是學校的收費標準更以每年接近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在遞增,今年高中生的平均個人投入已經接近五千元,成為高中投入的主要來源。

可以說,高中已成為除了大學之外的個人教育投入的第二個重點。

至于說初中投入方面,可以說徒有義務教育之名,早就沒有了義務教育之實,根據《義務教育法》的規定,義務教育所需費用主要由各級政斧承擔,特別是佔總數四分之三的人員經費和基建經費應全部由財政負擔,公用經費也以財政為主,不足部分才向學生收取少量雜費予以補充。

然而現實情況是,今年的初中生均國家投入不過才千元左右,尚不及個人投入兩千多元的一半,義務二字早已名存實亡。

小學的情形稍好于初中,雖然個人投入也比國家投入多,但增速相對緩慢,是所有學級中個人投入增速最慢的,因而出現了國家投入比重上升、個人投入比重下降的喜人現象。

嚴格地講,幼兒教育不應列入教育系列學級,國家不要求六歲以下兒童一定要入托,事實上多數農村幼兒並不入托,所有全國在園的幼兒只佔全部適齡幼兒的一半兒左右。

也正基于此,國家只對兩成左右的幼兒園進行投入,八成左右的在園幼兒享受不到,所以個人承擔的費用始終佔九成以上。

但是,城鎮家庭卻將幼兒教育作為實質姓的教育階段,而且願意花大投入。另一方面,幼兒園為了生存,只得在幼兒身上打主意,所以各項收費很是不菲,個人投入達兩千多元之多。

「我們做了一個統計,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標準學制為十九年。按今年各學級的實際水平計算,將孩子培養到大學畢業共需投入十三萬多,其中國家投入四萬五,社會投入五千多,個人投入達到了八萬多,對于大部分家庭而言,這個負擔還是比較沉重的。」範無病對梓琪說道。

這個負擔確實是比較沉重的,以目前的普通城市職工的收入而言,也就是五百多塊一個月的樣子,一年收入不過才六千元的樣子,除去曰常必需消費之外,剩下的寥寥無幾,即便是雙職工,想要積攢下八萬塊錢用于子女的教育費用,也是比較辛苦的,更不用談到這其中還有可能出現各種意外的情況了。

「教育應該是使人月兌貧致富的,但是現在從某種方面來講,教育致貧成了一種新趨勢,這顯然是不正常的。」範無病對梓琪說道,「每每想到這個問題,就讓我感到非常沮喪。」

梓琪听了範無病的話之後,捧在手中的茶杯就不動了,良久才說道,「唉,我們這一頓茶,大概都夠援助一個山區的貧困小學生完成一年的學業了——」

範無病聞言就笑道,「話不是這麼說的,畢竟我們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慈善事業是要做的,而且要用心去做,但是我們自己也沒有必要因此而有什麼心理負擔,畢竟只有自己創造過價值,才有能力去援助別人,在這一點上,我們是問心無愧的。所以,該吃就吃,該玩就玩,千萬不要胡思亂想導致自己不開心呢。」

梓琪點點頭,繼續喝茶。

過了幾天,梓琪她們出發到杭州去,範無病坐著自己的私人飛機,載著梓琪先行出發,到了杭州,然後在自己的位于西湖邊兒的宅子里面住下來。

在上海的童小芸等人聞訊也趕了過來,一時之間這邊兒就熱鬧了起來。

央視在這邊兒也要搞一個大型的晚會,總是要準備兩天的,正好王榮昌得知範無病到來,于是就盛情邀請他們一塊兒來自己的新宅子做客,一起來熱鬧熱鬧。

(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財色最新章節 | 財色全文閱讀 | 財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