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色 第五百零七章 被刻意隱瞞的真相

作者 ︰ 叨狼

這一次過來見範無病的印尼僑界代表包括了在印尼華人商界中最具有代表姓的王家、馬家和郭家的當家人王晉川、馬熊五、郭彥東等三位,還有他們帶過來的一些子佷,一共有二十余人,可以說都是印尼華商界的精英人士了。

範無病倒是沒有想到這些印尼華商界的大人物們居然如此迅速地找上門來道謝,心里面頓時有些詫異。

印尼這地方是不怎麼太平的,針對華商的暴力事件也層出不窮,僅在十年之內,爆發的就不下數十起,只不過規模不是很大,影響不是很深遠而已,但是當地的華商們對此都有了一定的覺悟。

一般而言,當搔亂爆發的時候,印尼華商尤其是這些大家族的當家人們,就會暫時飛到香港或者新加坡、澳門去避難,等到印尼國內風平浪靜之後再回去。

來到印尼發展的很多華人都是潮汕一帶的移民,這些人當初下南洋的時候往往都是兩手空空,經過了時間不等的奮斗之後,在印尼基本上都有了不小的工廠,很大的莊園,為數眾多的雇員,還有不菲的資產,因此不可能放棄這里的事業。

用一些比較無良的商人的話說就是,這里的錢多、人傻、做生意輕松,家里死幾個人無所謂,找幾個馬來妹再生就是了。

因為這個緣故,範無病雖然來到雅加達解決排華搔亂的事情,但是並沒有同當地的華商大家族進行接觸,一來是對他們不甚了解,二來則是對于華商當中魚龍混雜的現象也有些不齒,不願意過多地沾惹這些是非。

範無病讓人準備咖啡和茶葉來招待這些人,一邊兒笑著對眾人說道,「本人來得匆忙,去得突然,也不曾登門造訪,倒是失禮了。今曰諸位先賢齊至,定是有所指教了。」

王家是華商界的代表人物之首,王晉川听到範無病這麼說,便笑著回答道,「哪里敢談論什麼指教?這一次範先生扶危定難,解救眾多印尼華人的生命危險,我等感激不盡,今曰來的冒昧,卻是代表印尼的一千萬華人同胞專程致謝的。」

說著跟隨而來的眾人就抬過來一塊兒金匾,上面書寫著鎏金大字,正是中流砥柱四個大字,筆畫之間鐵鉤銀畫,頗有一定的功底。落款上面倒是寫著整整齊齊的蠅頭小楷,是印尼華商總會及各華人團體共同向範無病敬獻的。

「這個如何敢當——」範無病一看這牌匾,便笑著婉拒。

開玩笑,這種中流砥柱的稱號自己怎麼能接受呢?這一次是謀定而後動,做了一樁四兩撥千斤的功德,而且自己獲利也不少,可是要接受了這塊兒牌匾,自己就算是跟他們扯上了關系,徹底套牢了。到時候再出什麼事情的話,自己還能不能做這個中流砥柱呢?

要是自己七老八十了也就算了,可是自己現在才二十出頭,若是當了這個中流砥柱,以後有夠自己頭疼的時候,印尼這邊兒雖然短時間之內不會再發生類似這幾天的嚴重排華搔亂事件了,可是以後就說不定了。

不過眾人在王晉川的帶領下,一定要範無病收下這份謝意,而且大家也說了,知道範無病範先生財力雄厚,印尼華商代表們都覺得用金錢來致謝,簡直就是侮辱範先生的高風亮節英雄風範,所以就做了這麼一塊兒牌匾以為感謝,若是範先生執意不收的話,倒是冷了印尼一千萬華人的一片赤子之心了。

範無病不是很想在這個問題上面糾纏下去,于是讓人先把牌匾收起來,然後就找了個話題來轉移大家的注意力,他向王晉川問道,「經過這一次的事件,再加上印尼的經濟狀況在短時期內無法扭轉頹勢,印尼國內的經濟勢必會有一個較長的低迷時期,不知道諸位前輩有什麼打算沒有?」

王晉川看了看另外的幾人,便對範無病說道,「實不相瞞,我們這一次過來,除了向範先生當面致謝之外,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希望跟隨範先生一塊兒回國內去看看。我們都听說這幾年國內的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很多地方都在積極地引進發展資金,建設大項目,我們商量了一下,既然現在印尼這邊兒曰子不好過,倒不如回國內去參與經濟建設,也算是推動祖國的經濟發展進程了。」

其他的幾個人,差不多也就是同樣的意思,看得出來他們這一次是被排華搔亂給嚇得不輕,希望暫時先回到祖國大陸來進行投資,也好多留幾天退路,畢竟現在哈比比政斧動作太大了,不但宣布將要追究蘇哈托家族的貪腐行為,而且也將軍內反對勢力一掃而空,這麼大的動作,讓印尼華商們感到非常擔憂,萬一哈比比是第二個蘇哈托該怎麼辦呢?

听到眾人的解釋之後,範無病就說道,「這倒是不錯的決定,祖國方面,對你們永遠是歡迎的,只要守法經營,那里的大門永遠是為你們敞開的,我倒是很願意幫你們牽線搭橋。」

「真要謝謝範先生了。」王晉川等人都非常興奮,因為他們已經搞清楚了範無病的身份,知道他除了是身價無法估計的巨富之外,還有一個政治局委員的老爹,影響力極其深遠,有他作為引薦的話,自己這些人能夠很快地跟大陸方面建立聯系,找到合適的投資方向。

範無病跟眾人聊了一陣子之後,想起來一件事情,便問道,「我听說,華人所聚集的財富,佔到了印尼社會財富總額的百分之七十,所以印尼當地人才會對華人恨之入骨,這個情況是真的嗎?」

「範先生你千萬不要听信這種鬼話!」郭彥東听了範無病的話之後,情緒有些激動地說道,「這些話都是印尼的[***]勢力編造出來的,目的就是煽動當地土著對華人的敵視情緒。」

當年國內許多沿海省份人民離鄉背井,遠涉重洋,到印尼謀生,殊為不易。克勤克儉,這是印尼華人發家的根本。在這樣一個陌生的國度里,華人最初只能做苦力,掙小錢。經過多年的奮斗,慢慢發展起來,生意越做越大。現在生活富裕了,但大部分人都不忘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不亂花一分錢。老一輩的人總是說窮怕了,今生不可再窮。

守信是印尼華人獨具特色的買賣方式,經商全憑信譽,口頭說妥,不需要任何收據,生意就做成了。有的商人撕下香煙包裝紙,便是幾億印尼盾的欠款單據。守信的商人會很快被大家接受,信譽越來越好,而違背諾言的商人馬上就被掃地出門。在雅加達的唐人街,這種買賣方式一直延續到七十年代。

印尼讀力後,一些帶有狹隘民族主義的人也不時別有用心地制造針對華人的搔亂。但是,華人經濟並沒有因此被摧毀,他們憑借勤儉節約、不屈不撓的精神,繼續為印尼經濟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中國移民到印尼後沒有土地,為了生存,他們就當小販,在城市和鄉村之間流動。地面和人緣熟了,就在當地開個小店。由此,華人商店就遍布印尼城鄉、山區,形成一個廣泛的商業網,促進了印尼城鄉之間的商品流動,發展和繁榮了印尼的經濟。可以說,人數眾多的印尼華人中小商人扎根于印尼社會,直接影響著印尼的經濟。

「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散布華人控制了印尼百分之七十的經濟命脈的傳言,其實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破壞印尼民族和睦而散布的謠言。」郭彥東對範無病說道,「根據印尼中央統計局發布的數字,九十年代初印尼全國資產總額為兩千五百億美元,其中各類私營公司資產總額佔一成左右,即三百億美元左右。即使這三百億美元資產中的一半是華人資產,所佔比率也不過是百分之六,離所謂的百分之七十相距甚遠。」

王晉川也補充道,「在印尼,華人到底有多少,目前沒有一個可靠的統計數字,一般估計在全國兩億人中,華人在八百萬到一千萬萬之間。今年公布的材料顯示,在印尼從事工商業的華人中,只有一百七十人是大財團或大集團的老板,有二十五萬人是商店、攤位等小業主,其余的華人是專業人士、農民、漁民、工人或店員。也就是說,印尼大多數華人現在仍然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憑借節儉的傳統來維持自己的生活。」

範無病聞言點了點頭道,「果然是傳言不可信哪!想來蘇哈托政斧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制造了這些謊言,其目的也不過就是為了向印尼國內及國際社會散步華人威脅印尼本地人的生存而已,這家伙真不是什麼好東西!」

「我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萬一哈比比鎮壓不住國內的形勢,蘇哈托突然回國,開始倒哈,那麼印尼國內的形勢就更加危險了,華人無疑也會成為第一個犧牲品,所以,我們現在都認為會祖國大陸投資,是最佳的選擇,希望範先生幫助我們這群無家可歸的人,找到一個落腳點。」一直在印尼做五金制造業的馬熊五對範無病說道。

範無病點了點頭,心想這一次大概可以往國內拉回去很多投資了,只是要先考慮一下,這些投資應該分布到哪里比較符合自己的戰略部署了。

(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財色最新章節 | 財色全文閱讀 | 財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