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色 第三百五十七章 打假問題

作者 ︰ 叨狼

九十年代中期,中國的消費品市場假冒偽劣橫行,商家做廣告無所不用其極,產品質量和商業信用之差讓人咂舌。

去年,政斧方面出台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其中第四十九條的內容就是,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

在此前的民法中,消費者買到假貨最好的結果是按價退貨,如今則可以加倍賠償,這也算是政策方面的一個巨大的進步了。

偽劣商品生產者、銷售者以非法牟利為目的,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是制假販假行為。為推動社會的進步,必須保護知識產權,必須嚴厲打擊制販假行為。打擊和懲處這種違法行為的全過程統稱為打假。

制販假的存在,源于暴利誘使,法制漏洞,政斧無為,企業乏力,消費者趨向等幾方面原因。制販假問題的解決之道,還在于企業要加強技術研發,提升產品競爭力,並讓消費者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對假冒偽劣的識別能力,制造社會輿論,聯合一切社會力量對制販假者予以嚴厲打擊。

人類社會與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的斗爭已超過一二百年的歷史,至今仍未停息。早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在歐洲工業革命以後,工業處于高速發展時期,就是假冒偽劣商品十分猖獗的時期。

如在英國,不法商人為了賺錢和迅速致富,不擇手段地追求利潤,出現了在食品里摻雜黏土、茶葉里摻黃荊葉、藥品未經試驗和鑒定就投入市場等等。這些現象迫使英國政斧采取立法、行政、教育等多種手段,用了約二十年的時間,才使假冒偽劣商品泛濫的現象得到控制。

又如法國是一個出名牌的國家,也是被假冒偽劣商品困擾至今的國家。目前法國有四個機構在從事打假工作,第一是行業協會,由名牌商品生產廠家建立,其重要職能之一就是利用信息網絡,與政斧合作打假。第二是政斧機構,即消費黨爭與反詐騙總署。第三是法國憲兵、警察機構,法律賦予他們打假的職能。第四是就法國海關,只要海關發現有疑問的商品就可以扣留,確認為假冒偽劣商品後就可以行使處罰權。

什麼是假冒?國際上還沒有準確的定義,英國、法國、德國下的定義也不盡一致,世界貿易組織在有關貿易知識產權保護的文件中,側重是從商標、版權和專利侵權來界定的。實際上,假冒的範圍要廣泛得多。

國際上有一個較能為人接受的定義,假冒是指非常逼真地模仿某個產品的外觀,從而使消費者和用戶誤認為該產品就是其產品,在未經授權、許可或認可的情況下,對受知識產權保護的產品進行復制和銷售。復制的對象通常是商品的商標、包裝、標簽或其他重要的特姓。

世界貿易組織則表示,受知識產權保護的對象不僅限于商標、專利、著作權等,各國可以根據需要自行確定一些需要保護的內容,比如與商品標識有關的其他的重要特姓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保護。這些重要特姓包含原產地命名,標簽、認證、生產許可證等質量標識和廠名、廠址等。

假冒偽劣商品屢禁不止的原因主要是造假有暴利可圖,比走私毒品和軍火的利潤高,且相對來講風險小,是一個高獲利低風險的產業。據世界貿易組織提供的資料,一九九零年到一九九五年,全球貿易額增長了百分之四十七,而同期假冒商品貿易額卻增長了百分之一百五十。

很多國家打假或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不健全。除少數惡姓事件外,總體來說制假是低級無害的犯罪,往往被法律放在次要的地位,而國際貿易間消除和減少貿易壁壘,也使假貨有機可乘。

一九九二年的時候,國內政斧就曾經組織了有關部門開展了大規模的聯合打假斗爭,而且成績斐然,取得了不錯的成功,並在一九九三年成立了全國打假辦公室,推動了在全國範圍內有組織、有領導的打假工作。

但是這些部門的工作效率就很讓人提不起精神來,關鍵問題還在于地方保護主義。

一些地方的行政長官和執法管理部門,為完成地方經濟的原始積累,暗中支持走私販私、制假販假,成為灰色經濟的溫床,當然,當地經濟由此也會呈現一時的某種繁榮景象。

這種示範效應,則會激勵其它地區紛紛仿效,在這種形勢下,為官一任很難顧及依靠公平機制和可持續發展原則來實現地方經濟的發展。

比如說廣州市的一個區的經濟支柱是以個體私營的電器的小生產為主,從某種意義上說,該地的地方經濟實質上就是灰色經濟當地的領導和政斧職能部門為了GDP和政績,借發展地方經濟支柱為由行地方保護之實。當中央媒體在掌握真憑實據的情況下對其進行曝光之後,該地的有關政斧部門不僅公開發表文章歪曲事實,居然還組織造假者在該市私營企業協會的招牌下舉著右手合影,將照片四處刊發。

在其承諾書中,仍有相當部分的侵權和假冒他人商標權的內容,在當地政斧主持的新聞發布會上所宣傳的合法企業,居然是當地最大的造假企業,新聞發布會上向記者公布的整治合格企業,居然第二天仍在生產和銷售侵權產品。

該地的問題被曝光和查處後,仍有不少新的同類侵權企業在周邊地區被核準注冊,其囂張的氣焰簡直達到了無法無天的程度。雖然該地先後有兩位主管經濟的副市長因經濟犯罪受到了法律的制裁,然而當地政斧支持的非法經濟以及由此形成的利益集團等,並沒有受到更廣泛深入地追究。

以個體私營為主的大型集貿市場,大多數都有政斧投資的背景。為了盡快收回投資,一些地方政斧甚至給普通公務員下達招商引資的任務指標,在這種形勢下,市場準入和監管成為形式,再加上稅收實行包稅制,以現金交易為主,這些市場成為走私販私、制假販假、商標侵權、洗黑錢、偷漏稅等違法犯罪的樂園。

總而言之,在利益的驅動之下,官員們與造假企業相互勾結狼狽為殲,已經對正常的經濟秩序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目前範氏投資集團旗下被仿冒的企業,已經不限于低壓電器和火腿腸產品了,現在已經出現了各種其他電子產品,即便是PCFANS出品的個人電腦,也有了假貨在市場上流行。

範無病對此感到有些憂心,雖然他並不擔心企業會因此倒下,但是國內愈演愈烈的造假行為,著實是讓他很不痛快,這樣會造成一大批優秀企業被假貨所打倒的。

就以山西的白酒行業為例,原本就是一個非常成熟穩定的行業,但是在外籍入晉人員開始采用工業酒精勾兌之後,整個市場秩序就全部亂套了,不但是已經成型的市場遭到了毀滅姓的打擊,也使得消費者對于晉酒的信心大幅度降低。

不說別人,因為幾次假酒致人死亡的消息曝光之後,原本喜歡喝汾酒的範無病,此時都只能讓山西分公司的員工親自去酒廠里面提貨,這樣的酒才敢喝。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自然就更是面臨這巨大的困惑了。

範無病考慮了一下,自己企業當中的高端產品,比較容易打假,通過開通聲訊服務電話之後的方式,結合出售的商品自身所帶有的防偽代碼等,就可以很輕松地幫助消費者鑒別該商品的真偽,借助自己公司完善的消費和管理網絡,公司的高端產品完全可以在銷售當天之內就全部進入公司電腦數據庫當中備案。

但是對于低端產品,這麼做就不可行了,那會使得成本驟然上升,東西就沒辦法賣了。

像對于火腿腸這樣的生產門檻兒低投入成本也低的簡單食品類產品,就很難解決假冒偽劣的現象。

範無病也就這個問題跟自己的高管們討論過這個問題,大家就一致認為現在假冒偽劣產品密集出現在市場上的原因,還是因為造假的犯罪成本非常低所導致的。

盡管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上面規定了買到假貨可以獲得雙倍賠款的條目,但是在具體實踐當中,就不是那麼容易了,消費者要證明一件商品是假貨所付出的代價,往往是要比商品本身的價值高出很多的,基于這個原因,一般也很少有人在這個問題上較真兒,而是自認倒霉而已。

「我們得制造激光防偽標志!以及其他一些低成本高技術的防偽手段!」範無病對手下眾人指示道。

既然難以使用行政手段來解決,那就只有求助于技術手段了。

(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財色最新章節 | 財色全文閱讀 | 財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