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 51.第一百八十一章 變局

作者 ︰ 未凡

[第5章第5卷]

第182節第一百八十一章變局

一九八九年是一個不平常的年份。

李文吉配合韓小霜在北方世界獲得足夠多的好處,讓韓小霜這邊的資本從無到有,一下子成為世界級的資本力量。

同一時間,東歐發生變動,有變動才會有機會,一時間整個東歐無比混亂。

韓小霜通過李文吉的指引,先用柳河這邊賣掉設備的錢,在美國以及西歐這邊大範圍采集足夠多的日用品,然後運送到東西歐邊緣。

東歐這邊一變,馬上這些東西就成為了第一批運送到東歐的東西。

東歐這邊缺少的就是這些東西,一時間整個東歐差不多都成為了韓小霜的天下。

由于東歐這邊沒錢,所以韓小霜也沒有要錢。

設備、技術、技工、工程師、礦產、物資、工廠、生產線、產品、土地、公司、學校只要是有價值的東西,韓小霜一概不拒,全部接手。

由于李文吉沒想要在賣到國內的設備掙錢,故而現在韓小霜手里的錢也只有三百億美元。

控制到位,三百億的東西至少在韓小霜的操作下,買到了上千億的東西。

當然這時這個時候價值下的東西,如果等這段混亂平穩下來的時候,可能就不再是這個錢。

李文吉給韓小霜稍微的估計了一下,至少是兩千億以上的資產。

不過就是資產而已,這些東西都是賬本上的,出去有些活動資金外,韓小霜手里又沒有錢了。

李文吉看來當然不怕,沒錢,沒錢沒有任何關系,有這些資產在手里,有的是銀行給貸款。

先是讓韓小霜找到北方世界,把資產給對方一亮,然後找到設備生產的工廠,說自己要設備,不過我沒錢,需要你們幫我貸款。

這幫人為了能夠賣出去東西,也不客氣,直接幫助韓小霜聯系好銀行,各種關系全部打通,給足了賄賂,五百億美刀的款直接被貸了出來。

當然同先前一樣,這邊貸款還是需要在北方世界國內花,要不然就不給,這也是設備工廠設置的一個條件。

其實對方也是算了一下,在自己這里花費,反正都是自己的,工廠得到這筆錢之後同樣還是會放到銀行當中去,左手出右手進。

除去設備之外,韓小霜什麼都沒有得到。

世界動亂的同時,國內也沒有太平,學生這邊組織起的活動,被重要格外重視。

只不過在這次動亂當中,有的人為了自己的私心,出現了不合適的言語,並有不合適的動作,讓上面的人十分惱火。

後來偉人直接介入,強行的壓下了這次混亂。

這次動作當中,無數人受到牽連,很多人因此丟失了官位,甚至黨的中央領導也受到了影響。

一個先前誰也不看好的同志上位,先前跳得最歡的人反而是直接被免職。

陳無雙在這次變局當中掌控局面,提前預警,堅決不動搖,後期動作十分迅速,得到了偉人全面認可。

陳無雙本身就是國內最有前途的黨內中央委員,加上這次作為,很快得到重視,偉人甚至親自召喚他。

鑒于昆侖自治區的情況變動很大,陳無雙被調動到昆侖自治區,成為昆侖自治區黨委書記,掌控邊疆。

昆侖自治區作為國內最特殊的地方,這邊出現變動的局面很多,沒有一個有能力的人根本不行,陳無雙顯然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手腕,偉人把這交給他也放心。

由于是臨危受命,陳無雙去昆侖之後,昆侖這邊的情況其實還不樂觀,陳無雙用他的大智慧大能力,在短短的一個月當中,解決了整個昆侖的所有問題。

讓黨內所有人刮目相看。

其實對于陳無雙很多人是看不起的,什麼黨內最年輕的人,什麼最有能力的人,上升最快的人,每個人心中最多的感覺就是這人走了狗屎運,其實不然,陳無雙本身能力出眾,見識廣泛,最重要是的他臨危不亂,任何時候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一步兩步,可能不會有什麼,但是一系列的事情發生之後,你就算是有再大的意見,這時候都不再有任何的想法。

陳無雙在很快在黨內刮起一陣真正的旋風。

除去國內這邊的額混亂,高山省內的混亂也不是少。

陳無雙調走,省長姜長河接任省委書記,常務副省長周文接任省長,常委副省長馬國賢接任常務副省長。

整個高山省的局面很短的時間內為之一變。

局面一變,產生的影響顯然不可估計的,對于所有人來說,這邊任何的變動其實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都是權力的改變。

權力改變,當然也會隨著有利益上的改變,故而這邊利益上的改變最終會影響到下面的變動。

當然這些變動不是一瞬間的事情,這需要一個過程,才能夠傳遞下來,只不過這邊的局面已經發生了變動,總會有一天變化過來的。

現在這時候最大的問題其實不是變動問題,這時候最大的問題是大家對于自己的定位問題。

先前,沒有變動的時候,不覺得這中間有什麼,只要跟著上面的領導就成。

不過到了這時候上面的領導可能調走了,或者說上面的領導調離了現在的崗位,如此一來,相互之間的利益也就存在不一樣的變動,利益發生改變當然需要從新尋找新的靠山。

當然靠山這東西不是說你想要尋找就能夠找到的,即便是知道到了人家認不認可你還要兩說,這需要一個時間,還需要一個過程。

上面的領導發生了改變,基層這邊倒是沒有什麼事情,畢竟這邊的領導沒有多少更換。

所以基層的混亂同上面是完全不一樣的。

那興隆鎮來說,這個時候最為混亂的事情就是興隆鎮的發展問題。

這個困擾著整個興隆鎮的問題從開始被李文吉提出來,到現在已經醞釀了很久的時間,中間很多東西都開始急劇的積壓起來。

不理解,不知支持,不認可,似乎各種各樣的情緒都在這一時刻交織在一起。

好在李文吉先前安排的事情不算是不靠譜,讓大家到村里去,得到的收獲同樣也是十分明顯的。

百姓是不喜歡同你說謊話的,他們有什麼思路就說什麼,他們有什麼想法就說想法,只要是覺得合適,那對不起,絕對不客氣直接點名。

如果他們覺得什麼好,那就會主動的問你問你為什麼我們這邊沒有。

有時候你會覺得他們這邊有些迷茫,甚至有時候你會覺得他們這邊目光短淺,但是時間一長之後你會覺得他們其實是這個世界上最為聰明的人。

百姓可能不是思想者,也可能不是規劃者,但是他們絕對是一個實踐者。

百姓唯一要做的就是干事情,把事情干好,把事情干完美,那一切都可以,其他的完全放到一邊去。

正是他們的一切都來自實踐,顯然更加的重要,雖然只是幾個村,不過每個人心中還真的有了一個真正的規劃,規劃整個興隆鎮的發展。

興隆鎮的發展包含幾個方面,其中一個就是現在產業的發展,另外一個就是投入新的產業,在一個就是推動思維創新。

雖然沒有任何的投入,不過一時間整個興隆鎮開始變得不一樣起來。

似乎這才是大時代的變局。

李文吉加班到很晚的時間,他把所有人寫出來的規劃都給看了一遍。

千篇一律,毫無創新。李文吉實在是找不到任何好的形容詞來形容這些規劃。

每一分規劃當中根本沒有提到當地的特色也沒有提到當地的特殊,全部都是為了增加收入而寫。

增加收入無可厚非,最過分的是這些增加收入到計劃全部都是想當然。

今年種多少畝花生,然後賣多少錢,今年種上甘蔗,然後賣多少錢,種上雜家水稻,糧食多麼夠吃。

反正就像是在計算數學題一樣,從頭到位,從前往後,公式帶進去,然後就能夠得到結果,美好的結果。

李文吉實在是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這些結果到底有什麼意義。

好在從一開始李文吉就沒有指望大家,讓大家去是兩個原因。

一收集數據,整個興隆鎮是沒有任何數據的,這個地方得過扯過的過日子是過慣了,根本不知道有什麼數據,李文吉要想規劃發展就必須要有數據,而且讓一般人去收集李文吉又不放心,畢竟不是自己的工作不會有人上心,讓他們去至少不會出現荒謬的錯誤。

二是李文吉想要他們的腦袋活泛一下,開動一下他們的腦筋,不要一個個本身是活人,反而一天天的死氣沉沉,興隆鎮不需要這樣的干部。

李文吉給興隆鎮先前就有了一些規劃。

首先一如既往是解決吃飯的問題,興隆鎮要想發展,就必須要解決吃飯的問題,只有解決了吃飯的問題,興隆鎮才不會有任何問題,故而雜交水稻得推廣下去。

第二李文吉已經想好了興隆鎮這邊要規劃新的城區,如同在綿山鎮這邊一樣,綿山鎮現在已經變得十分漂亮,興隆鎮這邊的條件不比綿山鎮差,李文吉當然需要發展。

第三興隆鎮超市的發展,讓李文吉感覺到興隆鎮這邊的商業氣氛明顯十分好,故而李文吉還想要推動興隆鎮的商業發展,讓這邊的商業能夠出現跨越式的發展。

第四是產業的問題,興隆鎮的產業項目很多,可以利用的也很多,李文吉只需要引領他們發展,並且開拓一下市場就成。

第五李文吉同樣不滿意興隆區的道路,要想富先修路,這不是說說而已,興隆鎮最為興隆區的核心,這里起到的作用更像是一個集散地,如此一個地方,路的作用當然不需要多說,這是一個根本。

變局看起來給人絕望,其實帶來的絕對是滿懷希望。

李文吉喜歡變局,因為變局能夠給他帶來更多的機遇,李文吉有掌控機遇的能力,只要有機遇,他謀劃的一切才會更加輕松。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升官最新章節 | 升官全文閱讀 | 升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