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 20.第九十三章 反應不同

作者 ︰ 未凡

[第4章第4卷]

第94節第九十三章反應不同

時間流逝,似乎時間就像是奔騰而去的江水,根本控制不住。

一九八七年的一月就這樣悄悄的到來。

這段時間綿山鎮不太平,多事之秋,現在應該是多事之冬。

李文吉的出現,步楊的背叛,程峰的出手,孔帆的投靠,就好像是一出又一出的戲劇,不停橫掃著整個綿山鎮。

大家突然發現你根本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就會受到牽連,甚至不注意的時候,就有致命的威脅而來,恐懼、擔憂、害怕,各種各樣的情緒交集在一起,迷漫著整個綿山鎮。

程峰顯然不喜歡綿山鎮出現這樣的局面,任何人也不喜歡在自己的領地上出現這樣的變化。

故而程峰最近開始頻繁出招,一些針對步楊,一些針對李文吉,除去見不得人的手段之外,其中最主要的手段是調整下面的人事關系,恨不得把他能夠調動的崗位都給調動一遍。

步楊根基不穩,程峰這邊的手段確實能夠產生影響,畢竟本來掌控的人就不多,要是都在不重要的崗位上,那就完全沒有意義了。

好在步楊的人主要的崗位還是在副鎮長,級別都是副科以上。

這些級別的官員,程峰就算是要調動,那也需要不少的難度,副科以上干部鎮里做不了主,必須要縣里統一,幾次下來,步楊的損失不大。

李文吉在綿山鎮更是一點點根基都沒有,程峰如何調整崗位,都根本影響不到他。

程峰這些動作這時候影響最深的還是他自己,至于是好是壞,那就是人雲易雲,誰也說不清楚。

反而是趁著綿山鎮這邊的混亂,李文吉開始整理起派出所的關系來。

作為所長,然後又是鎮委委員,李文吉能夠做為的空間還是十分大的,幾番下來,李文吉也拉攏了不少人,不要說完全掌控派出所,至少能夠站穩腳步。

在綿山鎮混亂的時候,整個北原地區也開始混亂起來。

白慶縣提上來的修路計劃,在整個北原地區的影響不是一點半點。

滔天巨浪,天翻地覆也不為過。

修路帶來的好處不用去說,畢竟修路更多的是一次機會,增加物流,轉變發展的絕好機會,但是正如報告當中所說,成本絕對是最為重要的,這條主要的干道修起來,那花銷絕對不少高山省多山,北原地區同樣多山,而且先前的老路也不理想,在這樣一個地方修一條路可想其中的難度是多大。

不過這條路貫穿整個北原地區東部,是整個高山省中北部最主要的道路,如果真的能夠建成,到時候在朝著兩邊延伸,對整個北原地區經濟的推動作用完全不需要言語。

為什麼高山省的經濟這麼不容易發展,其中最為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道路制約了發展。

故而方案一出,整個北原地區支持這方案的人就不少。

北原地區行署專員是最大的支持著,官員除去利益之外,還有責任,修路就是責任,不是為了自己,也不是為了任何人,一切都是為了百姓。

因為他的支持這件事情獲得很多人的認可,行屬專員的力量和影響力當然不是一般人能夠比擬的。

同時白原市、房山縣都對這件事情十分認可。

道路就修在他的境內,到時候獲利哪里能夠少了他們,而且這事情又不是他們推動的,倒也不需要過多的糾結。

反正態度是支持的,力量是有限的,路可以修,勞力可以出,不過這錢的事情嗎,不是我們不想出,實在是我們的能力真的有限,能夠作為的空間真的只有怎麼多。

當然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常務副專員曹成棟就是最大的反對者。

北原地區有多少錢,修這路要多少錢?

北原地區是貧困之地,很多員工的工資都發不上,修路,那什麼去修,這前前後後兩百多公里的道路,就算是按照最低級的標準來修那花銷也不是北原地區出得起錢的。

曹成棟覺得如果北原地區有錢的話,那錢完全可以放到其他地方,比如說建一兩個水泥廠,把大家拖欠的工資發下去,再把先前拖欠學校的撥款都給發放出去,這才是正點。

曹成棟的話當然同樣有不少的支持著,這些東西都是自己的實在利益,如何能夠不去支持。

而且大家都知道曹成棟是地委書記朱大河的人,曹成棟能這樣說,那代表他肯定是得到了地委書記朱大河的示意,這里面的東西就太深了,大家覺得還是好好選擇為妙。

當然面對這邊的爭論,地委書記朱大河一句意見都沒有發表,似乎這事情同他沒有關系一般。

這其中的混亂他不表態其中有百分之三十的責任。

大家不知道狀況,只能夠選擇自己的利益,有足夠多的利益,那這邊就是好的,沒有利益當然不行。

爭論和混亂一步步開始往上面升級,似乎都在等待最終能夠表述結果的力量出現,只有強大到極限的力量才能改變現有的一切。

北原地區這邊解決不了問題,這份報告很快被送到了省里,看起來這路是北原地區內部的事情,但是根本上來說,這事情卻也是高山省的事情,畢竟整個高山省北部的地區的都會得到利益。

這樣的大計劃當然不是北原地區能夠完全掌控的,畢竟對于北原地區來說,承受這一切有些困擾。

最起碼來說,錢就是北原地區不能夠承受的。

這也是雖然這次機會很大,但是北原地區中間存在這般多爭吵的主要原因。

北原地區爭議很大,但是在省里爭議相對來說比較小了很多。

省里對整個省里格局來說,十分重視北原地區的發展。

高山整體上來說發展落後,想要發展起來就必須要找機會。

除去省城林城,因為歷史地理的原因,一直發展比較好之外。

就剩下北原地區比較不錯,如果北原地區能夠快速發展,指不定還是有機會的,到時候配合林城一起發展,一北一中,到時候整個高山省就會完全發展起來。

到時候帶動整個高山省的發展,絕對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故而對于北原地區修這條路,不管是省委和省政府,還是省里交通廳對于這條路都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能夠修通這條路,那從北原地區就可以衍生到周邊的地區,到時候沿著這條路,省里可以做的手法比想象中的多得多。

在白慶縣提出這個計劃之前,省政府和省交通廳都有自己的調查報告出來。

不過這份報告更多研究的是可行性,整個局面還停留在調研的階段。

這次白慶縣的調查就完全不一樣了,整個白慶縣從實際的狀況出發,把整個修路過程都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包含道路的選擇,如果取材,如何節約成本,如何完成施工,如何影響當地發展,甚至在報告當中還提出在白慶縣和房縣分別建立一個水泥廠的可行性討論。

用省交通廳的話說,這不是一份報告,這是一份可執行方案,只要有錢,那按照方案當中記錄的東西實行就成。

雖然省里有著自己的想法,也認可這邊的想法,但是最終還是回到了問題的原點,就是沒有錢。

修路這建設比不得其他的,開始修那就不能夠停下來,要是這時候停下來,那損失將會不可估量,甚至會對政府的威信照成不可估計的影響。

即便是支持,省里也沒有發話,馬上同意白慶縣的方案。

省委大院一號樓。

陳無雙已經很久時間沒有抽煙,不過今天他破了一個例,拿起久久沒有抽的煙抽了起來。

陳無雙的書房里不止一個人,一前一後,站著四個人。

高山省委員、常委、省長姜長河,高山省委員、常委、副省長,高山省委員、交通廳廳長陸河,省政協辦公室副主任李永興。

雖然這時候是下班時間,不過在省委書記的家里,沒有人敢放肆。

上下級的關系有的時候可能不重要,但是有的時候卻十分重要。

陳無雙本身是一個比較強勢的領導,在他面前放肆,那是自己找死。

「永興,你給省長和陸河講講這條路的情況。」

屋子當中沉寂的時間沒有太長,不一會陳無雙突然開口說道。

李永興自從被陳無雙安排到政協去後,陳無雙不是完全不管,時不時的都會找李永興過來說話。

不要說兩人有多熟悉,至少還算是老關系。

同時能夠從陳無雙的話語當中判定出來好多的東西。

姜長河是省長,那是同自己一樣的正部級官員,雖然陳無雙強勢,不過說話的時候還是客氣。

陸河雖然是交通廳廳長,卻是實實在在的下屬,直接交名字不會有任何問題。

而李永興是老人,當然親切一些,直接叫出了名。

李永興的大腦當中這時候都想著白慶縣道路的情況,這邊這些話語上的東西,他倒是沒有去思慮。

「是書記,省長,陸廳長,白慶縣的路最為主要的有兩條,一條國道3x5,一條省道881,兩條路交叉在白慶縣中間,整個白慶縣所有的出行,基本上依靠的就是這兩條路。」

李永興稍微的停頓了一下,整理一下思路,同時讓領導也好有點思維空間。

「這次要修的路就是國道3x5,這條路西起鄰省南源省,從高山省西北部進入,然後沿著高山省的北部,一直延伸過去,最終從高山省的東北部離開,進入到湘南省,道路一直貫穿國內的南方。」

「道路在北原地區以北原市為中心,主要分為兩段,東邊和西邊。」

「白慶縣提出來的修路方案,主要是針對東邊。」

「東邊的道路主要集中在北原市、房縣、白慶縣境內,由于道路的特殊性,這條道路一直都是北原地區最重要的通道,北原地區往東往東北去都需要走這條路,可以說北原地區生命線之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升官最新章節 | 升官全文閱讀 | 升官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