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茂與大成拳 1、站樁功概論

作者 ︰ 未知

楊德茂著

自全國解放以來,黨和政府對開展人民體育運動非常關懷,**「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的指示日益深入人心,群眾性的體育活動正在蓬勃開展,這對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借此時機,本人願將幾十年練習和教授站樁功的體會,初步總結公諸于世,以供同志們參考。

站樁功本是形意拳的基本功,分為三才樁和混元樁兩種。由于三才樁能夠使人的身體上中下各部平均發展,具有增強體質、祛病延年的作用,所以不論男女老幼身體強弱一般均可練習。除了有志學習技擊者可以此為基礎再求深造以外,一般人有病可以祛病,無病可以強身,故又名健身樁(原名三才樁、養身樁);混元樁則是專為學習技擊的基本功,故又名為技擊樁。

拳術本是我國古代優秀的文化遺產之一,是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中積累的豐富的實踐經驗而創造的。先師王薌齋先生常說︰在各種藝術中,拳術是發展最早的藝術之一。因為人類的祖先需要與各種野獸作斗爭,為了防身自衛,為了獵取食物,都必須講究技擊之術。另外,當時的部落內和部落之間經常發生戰爭,更需要研究如何克敵制勝。最初是用拳用足,又逐漸發明了器械,這些都是拳術的萌芽。我們的祖先在生產生活中積累了很多技擊搏斗的經驗,歷代拳學名家在此基礎上又有所創新,逐漸形成了內外結合的練功方法。然而,由于歷史的原因,比如有些拳師將其技術秘不傳人,使不少武術功法因而失傳;或由于各人練功的方法不同,于是產生了各種派別和門戶,便有了內家拳、外家拳之分。其實,不同的武術品種不僅同出一源,其理亦並無二致。由站樁為基礎學習技擊就是內外結合的練功方法。先師王薌齋先生常說,古代拳術家沒有不練站樁的,在南方謂之蹲盆,在北方稱為站樁。只因過去一些拳術家把站樁功作為不傳之秘,遂使此功淹沒不彰,甚至學拳幾十年而不知站樁功者比比皆是。王薌齋先生幼年得拳術名家郭雲深先生秘傳,以後功成業就,但最初亦不肯傳人,中年以後才開始授之于門徒。以後又將健身樁作為醫療體育運動對外傳播,繼而流傳開來。

站樁功只是拳術的一種基本功,並不神秘。練習站樁首先要有正確的認識,要有信心,要有恆心,既不可一曝十寒,更不可揠苗助長。只要勤學苦練,持之以恆,循序漸進,一定會收到預期的效果。站樁雖有增強體質、祛病延年的作用,但是首先要有樂觀的心態,胸襟開朗,心氣和平,且為七情六欲所傷,飲食起居等都應注意,所以不要認為只要練了站樁功就可以百病不生。當然,長期練習站樁功可以增強抗病防病的能力,提高勞動能力和耐力,對改善體質可以說是大有益處。另外,過去有些小說家把拳術加上很多荒唐迷信的色彩,如飛仙劍俠之類,先師王薌齋先生經常痛斥此類荒誕無稽的說法,學功者萬不可追求那些違反科學和人的生理本能根本不能達到的東西,否則定會誤入歧途,害人害已。如有教功者故弄玄虛,講些荒誕無稽的理論,初學者亦不可上當。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楊德茂與大成拳最新章節 | 楊德茂與大成拳全文閱讀 | 楊德茂與大成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