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西華 第七十七章 紛至沓來

作者 ︰ 野老道

最近一段時間西華府十分熱鬧,中原各類精英們大批雲集西部,資本轉移也明顯加快。♀一些重量級的人物浩仁還是要出面的,一些後世的華夏傳奇人物很多人浩仁還是很希望一睹為快滴。為了迎接八方來客,浩仁這幾天有點應接不暇,大有焦頭爛額之象。

會客廳內浩仁正在接見北平來的客人,領頭的是蔣夢麟。蔣夢麟,中國近現代著名的教育家。一八八六年生,幼年在私塾讀書,十二歲進入紹興中西學堂,開始學習外語和科學知識。後在家鄉參加科學考試,進入中學。一九零八年八月赴美留學。次年二月入加州大學,先習農學,後轉學教育,一九一二年于加州大學畢業。隨後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師從杜威,攻讀哲學和教育學。一九一七年三月,蔣夢麟獲得哲學及教育學博士學位後即回國。一九一九年初,蔣夢麟被聘為北平大學教育系教授。一九二三年任北平大學代理校長。

蔣夢麟為浩仁介紹了一行人中的重要成員,有梅貽琦、徐志摩、李四光、陳寅格、馬寅初等歷史上的重量級人物。在介紹到徐志摩的時候,浩仁突然越過徐志摩走向了李四光等人,與他們熱情地握手、寒暄。搞得蔣夢麟莫名其妙,而使徐志摩尷尬地呆站在一旁。《》

待到這貨與人家熱情地談完了,蔣夢麟重新再給他倆介紹。這貨才狀若恍惚地對徐志摩歉意地說︰「哎吆,剛才真是失禮啦,對不起徐先生。見到這麼多杰出人物我是太激動了,不是有意怠慢先生。當然先生也是杰出人物,也是大才。不過,當今華夏破敗不堪、民不聊生、民族沉淪。現在我們民族最需要的是什麼人才呢?最需要的當然是優秀的士兵,沒有他們人民的生命、財產得不到保障,更別談什麼民族發展、強盛。需要優秀的科學家、教育家、文學家。需要優秀的經濟學家,優秀的工程師、技術人員以及技術工人,沒有人才我們如何發展、強大。你們可以說我勢利,但在我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無可厚非。想我華夏曾經屹立在世界之巔,是何等的輝煌。可是看看現在,我們民族已經淪落到了世界之末,任人欺辱的地步。何其不幸,何等的恥辱。」說到這兒這貨停頓了一下,看到徐志摩的臉色非常難看趕忙又說道︰「當然我不是說不需要徐先生這樣的人才,事有輕重急緩。如果我們發展了、強大了,人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那時,就特別需要精神生活。閑暇時飲飲茶、吟吟詩、作作畫,當真愜意。哈哈。」

徐志摩的臉色這才漸漸地緩和,是啊,人家說的對呀,現實就是如此。眾人也皆以為是,也感到西華府對人才的重視以及西華府的發展方略。而徐志摩旁邊一位女性的眼光卻漸漸地變得暗淡,低著頭靜靜地思索。

「當然,對于流行的所謂現代詩我是有些不同看法地。一句話掰成幾行,直白、淺顯地陳述就稱之為詩似有不妥,有劣幣驅逐良幣之嫌。文化需要積累、沉澱。雖說我們這個民族的科技水平在當今世界上已經落伍了,但是,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卻是博大精深、厚重無比。我們民族的先人們流傳下來的古代詩、詞就是其中之一,那是我們民族的精華、國粹。論起文化來這個世界還沒有哪一個民族能與我們相媲美,我們民族的文化是無以倫比的,我們切不可妄自菲薄呀!」這貨說的口沫飛揚,見陳寅格、馬寅初等人認同的表情更加得意洋洋︰「當今有種思潮,無論何種事情都要改革、推陳出新。但否定一切舊的似有不妥,並不是所有新的都是好的。你把優秀的舊的事物改成新的劣質事物,是進步還是倒退呢?什麼事都講改革,難道都改了就好嘛?你能預測到改革之後的結果,又怎麼能知道能不能經得住時間、歷史的考驗呢?有人會說不行再改回來嗎,這不是瞎折騰嘛!當然,還有一些改是為了利益,不改變哪兒來的利益,所以,有些人口里喊著改革實際上是借著改革把利益中心劃分。」

陳寅格接口說道︰「大帥的話見解獨特,足見高明,很有指導意義。當今社會凡事都愛講新字,舊有的都要革掉,這太過分了。華夏文化幾千年的沉澱、積累足見其博大精深,又豈是一個新字所代替的?」

陳寅格一開頭熱鬧了,大家議論紛紛,現場成了聲討會。浩仁一看這不行趕緊該話題說道︰「我們西華非常歡迎各位來西部發展,這幾日大家可以各處看看,了解一下西華的狀況。西華府對教育、科技方面的投入肯定要比中原力度大得多,最低限度也要比你們現有的投入翻一番。待遇方面更不用擔心,當你們老了的時候各個都是富翁,根本沒有後顧之憂。西華府規劃要在重慶、成都、西安、太原、昆明各處設立大學基地,回頭你們可以到西華府詳細了解,我就不再嘮叨了。哈哈。」

除了那一點不愉快,其他的大家相談甚歡,這一次見面是愉快的、成功的。大家來西部的熱情很高漲,紛紛表示回去準備一下盡快來西部發展。在這以後,北部的眾多大學紛紛遷至西華府,甚至南方也有許多大學也相繼遷來,一下子把西華府的文化、教育、科技、人才儲備等方面充實起來了,這是後話。

徐志摩走了,他大概知道在西華沒有他的用武之地。而他身傍的女人不知為何卻留了下來,正與浩仁的女人相談甚歡。她芳名叫陸曉婉,今年剛好也是二十三歲,也不知是不是歷史上那個悲劇人物。後世的那個陸小曼太炫目了,在北平城那個聚集了無數名流權貴的城市,它的一舉一動都成了流行與時尚的代名詞。陸小曼,她把陳舊發霉的古城,撩動的春水盈盈。所有社交界都為她的每一次出現而驚艷,無論是男人們還是女人們都為她絕美的風姿而傾倒。琴棋書畫無所不精,行文吟詩無所不能,曼妙的法語,流利的英文,典雅大方的舉止言談,能和你談你所要傾談的一切,亦可以妙語連珠,讓你忍俊不禁,她的個人魅力和才情征服了所有的人。沒有誰能不愛這樣的女子,亦或沒有誰能抵擋住她眼波流轉的莞爾一笑。

她的臉不上相,從照片上很難反映出曼妙可人之姿,而本人卻是極美。站在任何人的面前她都是一位美艷絕倫、光彩照人的少女。怎麼形容呢?猶如一種林下風致,淡雅靈秀,宛若空谷幽蘭,真是一位絕世佳人。她那一張瓜子臉,秀氣的五官中以雙眼最美,不是很大但是笑起來卻像彎彎的月亮,不知能迷死多少俊男。一口的北平話略帶一點南方語的溫柔,從不刻意修飾,亦不搔首弄姿。平日里衣飾淡雅,出門也是十分隨便,亦不會刻意梳妝。但是她皮膚瑩白,只要稍一粉飾便覺光彩照人。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具風韻,不是玫瑰卻比玫瑰美艷動人。天下美女何其多,集才情與美艷于一身與之相比的真難找。若不是以後的那些個遭遇以及後世的哪些世俗糟踐,當真是民國時代第一美女,沒有之一。

沒有下一章了,先看看別的吧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風起西華最新章節 | 風起西華全文閱讀 | 風起西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