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西華 第五十七章 北伐之遭遇馬軍

作者 ︰ 野老道

七月中旬,西華軍一路西進橫掃陝西西部。進軍策略依舊是土匪開道,能殲滅的自然滅掉,根據情報提示遇到大股勢力繞道而行,留給後面的主力來解決。

七月二十一日,當主力部隊向蘭州挺進時,土匪們已經潛入青馬的地盤佔山為王。

七月二十五日,土匪們與小股馬軍遭遇,戰斗逐漸擴大。下午時分土匪們消滅了一個連的馬軍,這一下捅了馬蜂窩。馬軍一個營氣勢洶洶地殺來,戰況異常激烈。馬軍是以教于軍,雖然打仗瘋狂,但是,裝備實在是太差了,在土匪們的強大火力面前傷亡慘重,大半個營被土匪們給滅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土匪們也頂不住撤退了。

這一下子馬軍不干了,尼瑪,一窩子號稱狼窩子的土匪讓馬軍損失了大半個營,若加上前面的一個連幾乎就是一個營的兵力,這讓人情何以堪,傳出去馬家軍的臉面何在。不行,無論如何也要把這股土匪滅掉,不滅掉這些個土匪難解心頭之恨,難以抹去馬軍臉面上的恥辱。于是,馬軍開始調兵遣將大量增兵。

可能是土匪易感不支,一夜間後退了二十幾里地,當第二天馬軍進軍到昨日的戰場土匪們早跑了。跑了,現在知道害怕了晚了,麻痹的,若讓你們跑掉我們的臉面還怎麼找回來呀?「追」長官一聲令下,馬軍騎兵氣勢洶洶地沿途追來。

數小時後有消息傳回來追上了土匪,馬軍長官急忙命令哪些分頭追擊的軍隊返回,集中兵力聚殲這股土匪。

臨近中午戰斗打響,這次戰斗要比昨日來得猛烈,一上來雙方均投入重兵展開激戰,戰場上攻防雙方拼命廝殺,戰況異常慘烈。

下午二時許,土匪一方又豎起一面旗幟,上寫「瞎子溝仁義幫」。尼瑪,土匪增兵了。這還了得,就目前這股匪徒已讓馬軍傷亡慘重,對方再來幫手以目前的軍力肯定不行。趕緊讓傳令兵回去報信要求增兵支援。

馬軍的老窩現在也熱鬧了,消息傳得很快,大家都知道了軍隊與土匪發生沖突,而且軍隊還吃了大虧。現在土匪又有援兵,這如何是好,一時間大家有些慌亂。也不知道消息是怎麼傳播的,有沒有軍情人員的身影不知道。按照西華軍的戰斗方略,一般情況下大軍行動之前,情報先行,了解敵人熟悉敵情而後方可一戰,大軍不可能盲動。一直以來這貨先把土匪放置在最前沿,一是起到攪亂敵方;二是熟悉敵軍的地盤上的地形、地貌,及時掌握敵軍情況,掌握主動權;三是清淨地方,把不需要的人處理掉,把比較復雜的事,以後較難處理的事情事先解決了。省得以後頭疼,避免麻煩。所以土匪有個三光政策(首惡、罪大惡極者殺光,這些人家有用的人、物品搶光,財產自然也要搶光滴。),為達到目的當真不擇手段。當地方上該處理的已經處理完了,正規軍就要來剿匪了。把土匪清剿沒了,當地人自然雙手歡迎,極大地贏得了民心。因此,西華府一貫是光明的、偉大的、正確的,形象非常完美。尼瑪,這特麼太邪惡了,太卑鄙了,真沒天理。要不說這老實人千萬別學壞,一旦學壞那是出奇的壞,這貨就是非常明顯的例子。前世這老貨可是地道的老實人、好人,你看這一世多麼壞啊,簡直就是一個地道的流氓、無賴、陰險邪惡之徒,馬軍踫上這麼個陰險狡詐之輩算是倒了霉了,馬軍要悲劇了。

戰斗打到黃昏馬軍收兵,大家各自休息舌忝傷。一統計傷亡數字把馬軍帶兵長官嚇了一跳,尼瑪,數千人的傷亡傷不起呀。這貨頓感一個頭兩個大,不好交代啊,趕緊往回報告吧。

第二天一早,馬軍的援軍到了,吃過早飯整頓軍馬準備開始發起進攻。

一會兒,前方傳回消息土匪們撤了。尼瑪,這次出重拳又打在棉花上了。命令前方向前偵查,搜尋土匪的去向,同時向上級匯報。這貨這次真的不敢擅作主張了,上邊讓打咱就打,沒有命令咱就歇著。

如今的這幫「土匪們」越來越成熟了,在他們那個邪惡首領的教下,水平上升的不是一般的快。吃虧的事絕不干,馬軍是騎兵移動迅速,地勢又這麼復雜,不知什麼時候就會繞到你的後方。如果你在一個地方呆的久了,死都不知怎麼死的。知識武裝頭腦,戰爭積累經驗。現在的土匪可不是開始的女敕鳥。

此刻的馬麒正在密切關注中原局勢,思考著下一步的打算,如何在天下紛爭時分得一份羹,獲取最大的利益。馬軍就是在此之後逐漸強大起來,利用中原各個勢力紛爭從中謀利,不管怎麼說馬家人還是極有智慧的。前線的戰況傳到馬麒哪兒令這位當家人極其震怒,即刻命令馬步芳為總指揮調集全部兵馬,務必全殲匪徒。同時命令前線必須咬住這股匪徒別讓他們跑了,否則,馬家臉面何存。

馬麒出生于一八六九年,**,乳名尕七,字閣臣,甘肅省河州臨夏縣後世的臨夏自治州和政縣人。馬海晏之長子,馬麟之胞兄。幼習武,稍長隨父從軍,初任哨官。一九零零年年其父馬海晏死後,由簡練軍哨官承襲父職。返甘後率部駐防于巴燕戎格廳後世的化隆**自治縣的扎巴鎮,依仗馬安良的勢力,由旗官一躍而為花翎餃循化營參將。在馬安良大旗的庇護下,利用手中的一點軍權,把持地方政權,並與民族宗教勢力相結合,取得了對該地區的撒拉、回等人民的絕對統治權,為其家族統治青海奠定了基礎。*民政府青海省主席,*民革命軍第一師師長。*民革命軍陸軍中將餃。

民主*命時期,辛亥*命中充當西北頑固派的打手,任馬安良精銳軍(西軍)的幫統兼前軍分統,率隊將寧夏各地的民軍鎮壓下去,在寧夏府城、平羅縣城等地對群眾進行血腥屠殺和搶劫,使寧夏人民蒙受了一場浩劫。一九一二年投靠新都督趙惟熙,甘肅光復後,擁護共和政體,授任西寧鎮總兵(後改鎮守使)兼蒙蕃宣慰使,身兼兩使,取得了青海的軍政大權。一九一三年受封為「銳揚將軍」。一九一四年率部進駐今玉樹、果洛、黃南等地區,為爾後青海建省創造了條件。一九一五年羽毛已漸豐滿,即月兌離了馬安良的西軍系統,自立「寧海軍」,成為西北另一支**的**武裝勢力,從此「青馬」軍閥體系完全形成,正式開始了對青海各族人民長達數十年的統治。

不提馬軍調兵遣將,前方卻是一片平靜,整個一天對峙的雙方卻沒有進一步死拼,只是相互間有些小的戰斗。

沒有下一章了,先看看別的吧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風起西華最新章節 | 風起西華全文閱讀 | 風起西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