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宮廷︰大明孝惠皇後 第3節汪妧駁皇上貶沂王

作者 ︰ 余茶安

煦日高照,惠風和暢。

眾大臣猶如往日,來到了每日上朝的金鑾寶殿外。

殿的正脊兩端上,黃彩琉璃瓦制的「吞脊獸」張著大大的嘴巴,似乎執意要將整個殿脊吞下。脊獸的背部插著一把看上去無比銳利的劍,劍柄露在體外,像經歷了一場殊死搏斗般振奮人心。關于這個脊獸,相傳著一個傳說。而這個傳說的緣起就是皇位之爭。

殿前寬闊的月台上擺放著日晷,象征著至高無上的皇權。殿梁和門窗上描繪著和璽彩畫和菱花格紋,看上去無丁點瑕疵。下面還浮雕雲龍圖樣,更是完美。殿的下方,漢白玉石雕在砂岩基座上高高聳起,四周環以欄桿。使整個宮殿顯得格外壯闊。

殿外高大梧桐碧葉繁密,樹下片片陰涼。殿內聳立著大明王朝的帝王寶座,金碧輝煌。

眾大臣們已候駕多時,今天,在這個大殿里,坐在這個帝王寶座上被眾人朝拜的天子,要跟大臣們商討一件關系著整個大明王朝帝王之位的大事。文武百官們自然有萬分的不安和期待。

半柱香許,一個身著黃色龍紋綾羅袍的人,在眾大臣的爭議聲中,被兩名宦官攙扶著踏進了大殿。眼中折射著無限的悲嘆和無奈。慵懶而浮腫的身子似乎越加的不靈活,完全顯露不出該有的年輕氣盛和朝氣蓬勃。

朱祁鈺拖著病重的身子緩緩的在龍椅上坐下。而此時的大臣們都屏住了呼吸,期待著今日早朝的第一句發言。

朱祁鈺注視著文武大臣們,心中雜念蔓生,但還是說出了心里蓄謀已久的打算︰「當日先皇被俘,瓦剌太師(也先)挾持先皇到處進行訛詐,企圖不戰而勝。朝廷為了穩定大局,眾大臣立朕為天子。朕為保大明,臨危受命,現時局已定,朕想廢除先皇之子朱見深的皇太子之位,貶為沂王。立朕之子朱見濟為皇太子。隔日舉行冊封大典。眾愛卿可有異議?」

大臣們噓聲論議,無一人敢回聖話。

朱祁鈺明暗夾擊問道︰「袁愛卿,說說你的意見!」

頭戴烏紗帽,身穿青袍的袁洪顯然被朱祁鈺嚇到,自己只是區區一個五品千戶,不足以影響大局,皇上多此一問,定只是試探吾等的衷心。

袁洪忙跨前一步到殿央,佝僂著身子雙手握著朝笏應道︰「陛下之意乃代表天意,臣等不敢不從!」

朱祁鈺悅︰「賞!」

袁洪如坐針氈的叩謝完,便知趣的退到一邊。微微側視了身旁的太師石亨,見其對自己微微點了點頭,才徹底安下心來。

朱祁鈺微微疏松了一口氣,又回想到了那一年!

「這一天終于到來了,對不起皇兄!」

多少個夜晚,朱祁鈺糾結于對皇兄朱祁鎮的思念和愧疚之中。

有誰會相信他是深愛著皇兄的?

那一夜,殿外已開始彌漫了戰場上的硝煙氣息。二十幾萬的將士們身著盔甲,手握長矛高舉于空中,聲嘶力竭拼搏吶喊︰「大明萬歲,力征瓦剌,揚我國威,造福黎民那寒風夾雜著悲泣欲絕的嗚咽和抽泣,那無數將士連綿不斷的嘶吼聲……

浩然正氣的將士們嘶吼的聲音在朱祁鈺的耳里,卻融化成了潺潺流淌的暖流。滋潤和灌溉著內心的每一個角落。

朱祁鎮堅定的說︰「皇弟,為了大明江山,朕明日要率軍親征蒙古。往後朝中之事,請皇弟監管。監國大任不可唐突。待朕凱旋歸來,再溫兄弟之情!」

有誰會相信,朱祁鈺面對哥哥的那一刻的是毫無私心,更是萬分感動的?

如果一切沒有跌宕起伏,他寧願做一個小小的藩王,寧願為哥哥鎮守邊疆。只有這樣,那份兄弟之情才會長存于彼此的心扉。一生一世,生生世世或長長久久,甚至永永遠遠!

天意弄人,當大明將士全軍覆沒之後,一切局面已無力回旋。

哥哥被俘虜了。

朱祁鈺在大臣們慫恿下,含淚坐上了高高聳立在金鑾寶殿之上的龍椅上。漸漸的,他卻發現愛上了這把龍椅,愛上了被眾大臣畏懼的感覺。

那一刻,無數將士的血水和淚水,沖淡了那份被擁護幾十余年載的兄弟之情。

他拋棄了哥哥。在蒙古軍無數次的求和中,他不但不願接回身在異鄉的兄長,還企圖置兄長于死地。可是就是這個他最不願見到的人,還是被一位前往蒙古談判的使者帶了回來。

朱祁鈺開始覺得恐慌、無奈。

終于他變的歇斯底里起來。

他囚禁了皇兄。

今日,他廢除兄長子嗣的皇太子之位。

「因為,我是皇帝,我的兒子也要做皇帝。盡管這個皇位以前是你的!」

金鑾寶殿里頓時又沉入死一般的寧靜。朱祁鈺抬起袍袖掩口咳嗽不止,咳嗽聲打破了這片死靜。

只見朱祁鈺緩緩揮了揮袖,站在一旁的宦官躬身將耳朵貼于朱祁鈺唇邊,隨後便直身詢道︰「傳陛下口諭,若眾愛卿沒有異議,此事立定。今龍體欠佳,有事速速啟奏,無事退朝

眾大臣垂首不答,只等侯著宣布退朝。

就在這時,突然听見殿外傳來女子的聲音︰「等一下!陛下,臣妾有異議皇後汪妧目光瀲瀲得踏上了殿外的青石板台階。眾大臣詫異,但都這一幕又似乎在預料之中。

門役忙攔住皇後︰「皇後娘娘,陛下與眾大臣商討大事,女子不得攝政

汪妧緘默不語,佯裝听不見,執意向前,倔強眼神讓人難以抗拒,睫下雙眸幽黑如夜,越發妖異。

門役還是奮力的攔下了汪妧,陳訴著委屈︰「皇後娘娘請回!奴才奉命行事。殺頭之罪奴才擔當不起

汪妧揮起寬大袍袖推開門役,毫不避諱的朝殿內喊道︰「陛下,臣妾有話詢問眾大臣,非問不可!」

朱祁鈺直起病重的身子,眸里燃起了熊熊怒火。吃力的責備著︰「汪妧,不要以為你是皇後,朕就不敢治你的罪。你信不信朕廢了你整個金鑾寶殿的氣氛,因這聲憤怒淒厲的呵責聲變得緊張起來。

「陛下,臣妾從不在乎皇後之位,否則此刻就不會在此了。臣妾有話要說,請陛下讓臣妾說幾句話汪妧掙扎的推開門役,拼命的吶喊著。俏麗雅致的臉容越發清婉,但多了一絲憔悴。

朱祁鈺努力支撐著病重的身子,無奈的揮了揮手,吩咐道︰「讓她進來,朕倒要听听她能說些什麼門役聞見了朱祁鈺喊的話,這才退到一旁放汪妧入了殿內。

汪妧俯身跪倒,自知昨日責罰了杭淑妃,今日必然難逃責備,于是更加大膽起來︰「陛下,您是因監國而登基,已算幸遇。千秋萬歲後,應把帝位交還皇佷,何況太子之位早已詔告天下,如何輕易更換的呢?」汪妧深知這番話定會引起一番風波,但仍是一臉平靜。

&

nbsp;眾大臣詫異的望著殿央瘦弱的女子,她此刻所說出的這番言語,何嘗不是眾大臣們所想稟告的,可畢竟時局已變,物是人非了!一切都無力回旋!

朱祁鈺怒視著汪妧,青筋暴起,氣憤的不知所言。

汪妧顧不上眾人的議論,猝然站起,掃了眼滿朝的文武大臣。大臣們見她銳利如劍的眼神,無不為之驚訝,個個退後。

汪妧走到身穿緋袍的兵部侍郎于謙面前,絕望的閉目搖了搖頭,無奈道︰「于大人,你的衷心呢?」

于謙手握朝笏,垂首答道︰「回皇後娘娘的話,臣人在,心也在!」

汪妧憤然甩袖道︰「好一個忠臣。你這是欺君罔上

汪妧深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道︰「當日,陛下棄親皇兄不顧,是不悌;將死里逃生的皇兄幽禁于南宮,是不仁;現又想廢除皇兄之子的皇太子之位,是不義;棄先祖制定的嫡長子繼承制度于不顧,是不孝;因私心而不顧天下百姓的異議,是對大明的不忠。你們陷陛下于不悌、不仁、不義、不孝、不忠而不顧。不益于社稷,不敬于親朋汪妧旋轉著指向所有的大臣,嘶聲吼道︰「你們這些所謂的忠臣不以此為恥,反以此為榮。真是無辜吁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都該死!」

眾大臣被此番話激的啞口無言,全跪倒在地,連連叩頭。

唯獨于謙直立未動,神色自若道︰「臣等只做臣子該做的事,只說臣子該說的話,只听臣子該听的吩咐,只看臣子該看的東西。其他的,臣一概不管!」

汪妧仰首大笑,明眸閃亮如波光,朱唇微微顫動,掏心掏肺的嘆道︰「于謙啊于謙,本宮很想保你不死,但你今日的無動于衷是禍起,日後必死無疑。于大人,你往日運籌帷幄,今日怎就如此糊涂。本宮惋惜,惋惜啊!」

凜冽的北風沖刷著北京城,卻沖不走汪妧心中的那份失落和悲涼。然而汪妧那優雅寧謐的神情和從容不迫的舉止,分明在告訴天下所有人,今日之後,這一切的一切,即使再多的血水和淚水,即使再大的哀嚎和咒怨都與自己無關!

無關……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烈火宮廷︰大明孝惠皇後最新章節 | 烈火宮廷︰大明孝惠皇後全文閱讀 | 烈火宮廷︰大明孝惠皇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