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納蘭詞 第三章延伸閱讀好友顧貞觀1

作者 ︰ 未知

無彈窗小說網

§§§11、京華三絕之顧貞觀

顧貞觀(16371714)清代文學家原名華文字遠平、華峰亦作華封號梁汾江蘇無錫人明末東林黨人顧憲成四世孫康熙五年舉人擢秘書院典籍曾館納蘭相國家與相國子納蘭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讀書終老貞觀工詩文詞名尤著著有《彈指詞》、《積山岩集》等顧貞觀與陳維嵩、朱彝尊並稱明末清初「詞家三絕」同時又與納蘭性德、曹貞吉共享「京華三絕」之譽

明崇禎十年(1637)顧貞觀出生于無錫曾祖顧憲成是晚明東林學派的領袖;祖顧與渟四川夔州知府;父親顧樞才高博學為東林學派另一領袖高攀龍的門生貞觀稟性聰穎幼習經史尤喜古詩詞少年時代即參加了由吳江名士吳兆騫兄弟主盟的「慎交社」該社中他年紀最小卻「飛觴賦詩才氣橫溢」與聲望甚隆的吳兆騫齊名並結為生死之交順治十一年(1654)又與同鄉數人結「雲門社」于家鄉無錫惠山此社會聚了姜宸英、汪琬、湯斌等江南諸多名士其長兄景文、次兄廷文、姊貞立、弟衡之也極具才名

大約在順治末年貞觀辭親遠游到達京師康熙元年(1662)以「落葉滿天聲似雨關卿何事不成眠」之句而受知于尚書龔鼎孳和大學士魏裔介清康熙三年(1664年)顧貞觀任秘書院中書舍人康熙五年中舉改任國史院典籍官至內閣中書次年康熙南巡他作為扈從隨侍左右在國史院任典籍期間曾修訂其曾祖顧憲成的年譜《顧端文公年譜》又為其父編定文集《庸庵公日鈔》康熙十年因受同僚排擠落職歸里

康熙十五年(1676)與權相明珠之子納蘭性德相識成為交契篤深的摯友二人曾合力營救以「丁酉科場案」而蒙冤被遺戍寧古塔的好友吳兆騫轟動大江南北

康熙二十年顧貞觀回無錫為母丁憂期間曾幫助修訂《廬州郡志》又按惠山听松庵竹茶爐舊制渀造了一只竹茶爐不少名士題詞賦詩以記其事後由納蘭性德匯成《竹爐新詠》

康熙二十三年(1684)、二十四年(1685)兆騫、性德先後病故令貞觀悲痛不已在性德逝世的第二年即回歸故里在家鄉無錫的惠山腳下、祖祠之旁修建了三楹書屋名之為「積書岩」從此避世隱逸心無旁騖日夜擁讀一改風流倜儻、熱衷交游的生活

康熙五十三年(1714)貞觀卒于故里臨終前將平生之詩選出四十首授門人杜詔謀刻問梓自稱此作皆「味在酸咸外者」故其著述雖豐而存詩不多

§§§12、文學成就

貞觀、性德作詞主張「舒寫性靈」其詞極情之至、質樸自然、雄于學養而又能創新出變秦賡彤在《彈指詞•序》中說︰「先司寇題語有雲︰本朝詞家以彈指為最竊展卷誦之驚為自古詞家所未有蓋唐宋以來詞格凡幾變矣先生之詞窮其變而會通而極其至神明變化開前人未開之境洵乎為一代之詞宗而嘆先司寇公評騭之當也」

顧貞觀詞以﹝金縷曲﹞《寄吳漢槎寧古塔以詞代書丙辰冬寓京師千佛寺冰雪中作》兩首最佳以詞代書信純用白描纏綿懇切感人極深納蘭性德讀後嘆為︰河梁生別之詩山陽死友之傳得此而三(詞後自注)陳廷焯評他的﹝賀新郎﹞兩闋說︰「只如家常說話而痛快淋灕宛轉反復兩人心跡一一如見」(《白雨齋詞話》)其余作品亦幽艷圓朗以情韻勝如﹝眼兒媚﹞《手□湘簾雨初收、﹝金縷曲﹞《秋暮登雨花台》、﹝百字令﹞《荊溪雨泊》用史梅溪韻留別陳其年、史蝶庵諸同學》、﹝石州慢﹞《御河為漕艘所阻》等首皆是杜詔為他的詞作序把他和陳維崧、朱彝尊等相提並論可見其受人推重

著有《纑塘集》、《彈指詞》編有《唐五代詞刪》、《宋詞刪》又有與納蘭性德合編《今(一作近)詞初集》其中《彈指詞》聲傳海外與陳維崧、朱彝尊稱詞家三絕

§§§13、驚世友情

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其好友吳兆騫因科場舞弊案被株連而流放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顧貞觀好友吳兆騫被遣送到黑龍江戍邊時顧貞觀為好友蒙受不白之冤感到怨痛立下「必歸季子」的誓言但這個案件是順治皇帝所親定康熙皇帝並無昭雪之意當顧貞觀接到吳兆騫從戍邊寄來一信時才知吳在戍邊的苦況︰「塞外苦寒四時冰雪鳴鏑呼風哀笳帶血一身飄寄雙鬢漸星婦復多病一男兩女藜?不充回念老母煢然在堂迢遞關河歸省無日……」時顧貞觀在北京作《金縷曲》詞兩首贈之哀怨情深被稱為「千古絕調」

顧貞觀讀信後淒傷流淚深知身居絕塞的好友再經不起風霜雨雪的摧殘救友生還已到刻不容緩之時了顧貞觀沒有忘記「烏頭馬角終相救」的許諾請求納蘭性德在明珠面前為吳說情當他了解到朝廷中有一些身居要職的官員如蘇州的宋德宜昆山的徐乾學等過去與吳都有過交往因而連日奔走于這些權貴之門希望他們顧念舊情能為營救吳兆騫助一臂之力誰知人情淡薄世態炎涼這些已飛黃騰達的士林雋秀根本不願為人解難顧貞觀一籌莫展百感交集于是揮筆寫下了《金縷曲》二首作為給吳兆騫的復信其中第一首寫道︰

「季子平安否便歸來平生萬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維慰藉母老家貧子幼;記不起從前杯酒魑魅搏人應見慣總輸他覆雨翻雲手冰與雪周旋久淚痕莫滴牛衣透數天涯依然骨肉幾家能夠此似紅顏多命薄更不如今還有只絕塞苦寒難受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置此札兄懷袖」

二闋《金縷曲》對患難之友、「悲之深慰之至」丁寧告戒無一字不從肺腑中流出這種忠貞生死之誼至情之作所以被人傳誦為「贖命詞」成為清詞中的壓卷之作後吳兆騫被釋歸來到明珠府上拜謝在一間屋內自壁上見到題字︰「顧梁汾為松陵才子吳漢槎屈膝處」方知顧貞觀為他的生還竭盡了心力

康熙十五年大學士明珠慕顧貞觀的才名聘其為子納蘭性德授課納蘭性德亦為清初著名詞人二人遂成忘年交康熙十七年清廷開「博學鴻詞科」網羅漢族士大夫著名文人學者朱彝尊、陳維崧、嚴繩孫、姜宸英等人都被薦至京會試中式任翰林院檢討等職顧貞觀、納蘭性德與他們經常聚會吟詠唱和促進了清初詞壇的興盛顧貞觀在京期間還為納蘭性德編訂了《飲水詞》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最愛納蘭詞最新章節 | 最愛納蘭詞全文閱讀 | 最愛納蘭詞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