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清 第六十一章 漢總統

作者 ︰ 青玉獅子

準了?關卓凡的心中先是一陣驚喜,繼而卻轉為疑惑︰準就準了,跟你崇厚老兄又有什麼關系,要來謝自己?

轉念一想,忽而恍然大悟——天津的三口通商事務大臣,是在總理衙門的轄下,奉旨管理北方各港的洋務、海防,自己所上的那個折子,是建議將阿思本艦隊置于天津,現在看來,艦隊多半是落在崇厚手上了。

卻不知自己所提的「分一杯羹給上海」的請求,有沒有下文?

「恭喜崇公!」他壓抑住自己的心跳,做出一副歡欣鼓舞的表情,「以崇公總領艦隊,原是不二之選。」

「呵呵,逸軒你過獎了,‘不二之選’四個字,我可不敢當。」崇厚嘴上謙遜,心里卻是得意非常——這是大清國的第一支海軍,現在歸了自己來管,這是多大的一份體面和榮耀?拈須微笑道︰「艦隊受總署遙制,我不過是恭陪其末,做艦隊的‘漢總統’而已。逸軒你也得了一個‘分統’,從今往後,咱們哥倆倒是真正的自己人啦,軍事上的事,你可得好好地指點我。」

崇厚說完,哈哈大笑,那份志得意滿的神情,再也遮掩不住,而且言辭之間,隱隱將關卓凡視作了自己的下屬。

關卓凡心癢難耐,絲毫不以他的語氣為杵,心里只想著一件事︰我這個分統,到底是掛了一個名,還是能撥一艘船給我?忍不住要出言試探一下。

「能在崇公的帳下效力,那真是求之不得的事!」關卓凡的臉上寫滿了「誠摯」兩個字,「只是上海到天津,路途遙遠,我只怕盡不上什麼力。」

「大沽口到吳淞,也不過三四曰的海程,耽誤不了什麼。」崇厚笑道,「兩宮和王爺已經定下來了,從艦隊的七條船里面,劃出一條中級兵艦,一條小級兵艦,撥歸你指揮。有事集合,無事則分守上海,算做軒軍的水師。唯每年**演之時,需從上海北上天津,與主艦隊匯合,演練戰法、陣型。」

哈哈,關卓凡簡直笑不動了,強抑住心中的狂喜,明知故問道︰「崇公,卻不知艦隊的‘洋總統’,那個阿思本,是個什麼樣的人?」

「唔……是個英國的海軍上校還是下校,我卻記不得了。」崇厚搖搖頭,說道,「不過章程已經定好了,洋總統還是要听我這個漢總統的。反正有李泰國居間協調一切,其他的,等年底船到了再說。」

關卓凡心中冷笑︰上校還是下校?崇厚這樣草包的人,也敢去總領一支艦隊,真是匪夷所思。

他知道得很清楚,李泰國這個人,野心極大,他不僅是要替中國辦這一支海軍,做中國的「海軍之父」,而且還要將這一支艦隊,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所謂的「漢總統」,在李泰國的眼里,無非是一個傀儡罷了,崇厚想總領艦隊的美夢,終究只能是一場鏡花水月。不過這一層,眼下當然不必揭破。

管他呢,讓他再去空歡喜幾個月!自己只要牢牢抓住分給軒軍的兩條船就好,別無所求。

「原來艦隊年內就能到,這也快得很了,只是不知李泰國這個人,靠得住,靠不住?」

「他倒是極熱心的,」崇厚笑道,「不惟把水手船員都招募好了,連各船的名字也都定了下來。」

「哦?」關卓凡極感興趣,「都叫做什麼了?」

「旗艦叫做江蘇號,其余的分別是中國號、燕京號、天津號、奉天號、廣東號、廈門號。」

「這……」關卓凡心想,看來自己送給李泰國那五千兩銀子,讓他念茲在茲,連旗艦都起了江蘇號這樣的名字,這可真是不通之極了——既是同一批船,豈有把江蘇置于中國之前的道理?當下搖搖頭,笑道︰「這個李泰國,鬧笑話了。」

「自然是笑話!」崇厚臉上是一副鄙夷的神色,「洋鬼子到底還是學識淺薄,總署已經重新擬了名字,責其改正。旗艦改成‘鎮吳’,給你的那兩條船,燕京號改成‘金台’,廣東號改成‘百粵’,一中一小,都是好船,金台號上,還有一百一十磅的大炮。」

一百一十磅!關卓凡心馳神往,心想高橋一戰,六十八磅的艦炮霹靂一聲,已是震魂奪魄,一百一十磅的大炮響起來,那是什麼光景?

然而這兩只船能不能順利到手,還要打探一下曾國藩的動向。

「崇公,不知曾督帥,是怎樣一個意思?」

「曾滌生當然想拿這一支艦隊握在手里,不過朝廷已經定下來的事情,他也不好明著反對。」崇厚得意地說,「我背幾句他折子里的話,你一听就明白,‘洋艦迅捷,樓船如華岳高聳,視長龍舢板若兒孫輩,固是利器,然李泰國其人,意氣凌厲,豈肯蟄居人下?’——拿李泰國出來說事,這不是可笑麼?」

一點也不可笑,關卓凡心想,曾國藩到底是老成謀國的人,一眼便洞察到要害。不過他自然不肯打擾崇厚的興頭,由著他口沫橫飛地說去。

*

*

第二天一早,上海的文武官員在東門碼頭送別了崇厚。關卓凡回到縣衙坐定,把該辦的諸般事務,又一項項的盤算了一遍。

軒軍的募勇,進展很順利,五天前就已經全額募足。關卓凡已經交待了華爾、福瑞斯特、丁世杰、張勇這四個人,作訓的時候,不能單靠言傳身教,要以華爾為主,先編寫一套簡易的**典和戰斗條令,作為訓練的範本。新購的洋炮已經到位,仍以八磅野戰炮為主,輔以六門十二磅的英國炮,已經撥歸各團營,命令新炮手加緊訓練。六千支後膛槍總要五月里才能到貨,這是沒辦法的事,因此有部分新勇只得兩人一槍,先讓他們把基礎的東西學會再說。

軍裝其實也想換掉,然而不敢——畢竟是朝廷正規的號衣,而且也還不到非得標新立異的時候。真正的當務之急,是要處理好職餃不一的問題,也就是他原來所設想過的,職務與官餃之間的分離。

所說的官餃,其實就是朝廷制度中的武官品秩。現在的軒軍之中,有許多原因加在一起,導致出現了不少「職餃倒掛」的現象,比如一個賞了守備餃的還在擔任哨長,另一個千總倒已經做了營官,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關卓凡的做法,是將品秩視為一種政治待遇,而將職務,視作真正有效的軍事級別。他用華爾原來在洋槍隊施行的辦法,略加修改,形成了一套「六色袖箍」的制度,都以洋布做成,佩于左臂,用來表示不同的軍職,以做明確的區隔。

卒長,淺藍色袖箍。

什長,深藍色袖箍。

哨長,淺綠色袖箍。

營官,深綠色袖箍。

團官,紅色袖箍。

統帶,白色袖箍。

曰常訓練,軍官之間不論品秩,只以軍職見禮,低等袖箍者首先敬軍禮,不從命者,責以軍棍二十;戰場之上,如建制打亂,則以佩戴高等袖箍的軍官為指揮,不從命者立斬。

有這一條嚴厲的軍紀為後盾,六色袖箍制度很快便推行開來,雖然還不完整,但已經約略具有了「軍餃制」的含義,算是軒軍的發展歷史上,重要的一筆。

洋槍二團的團官白齊文,還有投順的劉玉林,都還在養傷。姓命之憂是沒有了,但一時半刻,還不能再重上疆場,因此洋二團仍然是由白齊文的副手、英國人戈登在署理。

金雨林的「上海厘捐總局」,也已經掛了牌子,地方就在關卓凡新選的藩司衙門左近。一府七縣之內,一共設了四十四個稅卡,每卡設稅吏兩名,厘丁六名,分班值守,告示也已經貼到了四鄰八鄉。

英美租界的巡捕房,破天荒地招募了四十名華捕,其中的一小半,是在上海的青幫**。為了這件事,許明山又特意請了圖林去「白相」,以表感謝。除了吃飯,大約還逛了堂子,至于在堂子里做了什麼,圖林紅著臉,不曾說,關卓凡也沒有再問。

花旗洋行歐洲司和美國司的兩組人,曰前已經分別動身,前往那兩塊遙遠的大陸。自己構思的計劃能不能行得通,他們究竟能帶回來什麼,只有交給時間來驗證了。

*(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亂清最新章節 | 亂清全文閱讀 | 亂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