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園福地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路同行

作者 ︰ 寂寞佛跳牆

拉面館迎來了一位尊貴的客人,或者說是熟人。

袁縣令親自駕臨了。

在迷糊陣比賽的那三天里面,可以看出這個新來的小縣令是個性情中人,四十歲的年紀,頗有些豪放不羈的神態,與老百姓能夠迅速打成一片,白家人對這個官員的集體認知都很不錯。

一個小鎮子猛不丁的改成了縣城,里里外外都覺得逼仄單薄,如何把朱陽鎮真正轉換成一個縣城的級別,還需要擴張人口和地界,進一步繁榮經濟。

袁縣令是個實干家,這幾天正在街頭小巷里傾听民意,探訪民情,當然,也會微服私訪到每個角角落落。

只是,一進「兄弟拉面館」,他就率先認出了白老大兄弟兩個,在迷糊陣的里正家里,他們曾經推杯換盞過呢!

袁縣令對同樣睜大了眼楮的白老大擺手示意,某人現在屬于微服私訪,不要叫出官職來的意思。

好在,白老大如今歷練的也不賴了,垂下眼皮果真沒有吱聲,只不過,到底在袁縣令那一碗拉面上面,多澆了一大勺子肉醬。

傻呵呵的白老三可沒注意客人的心思,他快樂的手指抖著面團,腦袋里面都是蓋新房與成親的喜事兒,昨夜里嫂子就說了這倆事兒的時間安排,十七歲的小伙子無限向往啊!

「你說,非得把朱陽鎮改成朱陽縣,能起啥作用呢?」面館里面,吃面的客人談天說地的。終于引到了袁縣令想听的內容。

「啥作用?名聲好听唄!咱現在就已經成了縣城的人,跟臨清那是平起平坐的輩分了,鎮衙門改成了縣衙門,大老爺變成了縣令,就是作用!」另一個很懂行似的,為大家解惑。

「可是縣城里不都是人多街寬熱鬧的很的嗎?咱們朱陽在鎮子里面比得算大的,跟別的縣城比可就忒小了,根本就不夠看!」

老百姓嘛,總是牢騷多不滿多的人數佔的多。袁縣令側耳傾听,微笑不語。

白老大慢慢兒的放下了心來,這袁縣令真的肯認真傾听,不著急發怒,那是百姓的福氣。

于是,面館的大掌櫃兼煮面師傅就吆喝了起來︰「各位。咱們朱陽縣才剛剛改名兒,一時半會兒還沒發展起來呢,有個好縣令帶領著,咱大家伙兒都加把勁兒,過個半年一年的,肯定能趕得上別的縣城。朱陽鎮為啥改成了縣?那就是官家看著咱們行,才改的名兒是不?」

「說的是呢!官家在京城都听說了咱朱陽的好名氣。提成了縣,那是看得起咱,咱可不能露了怯兒去,叫其余的縣城看了笑話兒!」

一時間,談論向積極地方向拓展,袁縣令臉上的笑容更深了。

臨走時,不但沒有驚動任何百姓。還給魏嫂子那個兒子——大光,打賞了兩文錢。小家伙喜歡的眉開眼笑,錢少不要緊,這是心意!

下午晌兒,客人們終于散盡,白家兄弟倆和大光在拾掇鋪面,門外並肩進來兩個人,卻是又緊張又興奮的白老二,和去而復返的袁縣令。

白老二是因為嫂子昨日里讓小五捎信兒,估模著是婚事有了動靜,所以興奮又緊張,可不是因為與縣令同行的緣故,事實上,他在比賽期間完全心不在焉,根本沒顧得上瞧瞧新來的縣令是什麼樣兒。

袁縣令的去而復返,卻是因為白老二騎來的那一輛兩輪自行車,如今,迷糊陣上偶爾可以看到三輪車的影子,兩輪車卻還很稀奇,白老二生產出來的兩輪車很少,但是每一輛都很精致,並沒有作為主打產品推廣開來。

因為三輪車的技術含量很低,普通人騎上去,很快就能掌握住方法,但是兩輪車不那麼穩定,需要晃晃悠悠的練習一段時間才行。

往往人一跨上去車座子,腳丫子沒來得及蹬呢,就「啪——」一聲摔倒了,大多數人,就再也不敢動一動兩輪車。

「比牛馬還不听話呢!」這是當前的老百姓對于兩輪車的最高評價。

所以,偌大的鎮子,真正能順順當當蹬兩輪車的人,是屈指可數。

白家兄弟和阿圓,還有一個最喜歡稀罕事兒的賭場大當家賀聰,就再也沒有別人了。

今兒踫巧了,袁縣令就是一個喜歡稀罕事物的主兒,在大街上猛一瞧見這麼怪里怪氣的車子奔馳,就不由自主的跟了來,氣喘吁吁地跟進了拉面館一看,得,還是熟人,剛剛吃面的地方。

「白小兄弟,這車子是你家的?兩個輪子豎著騎,怎麼就能不歪倒呢?」袁縣令一臉的求知若渴,指著白老二推著的車子追問白老大。

原本是要把兩輪車推進院子的白老二,這才發現身後一直跟著個「粉絲」呢!

沒有外人了,白老大再不遲疑,上前對袁縣令見禮,兩個弟弟和大光也連忙跟隨。

這袁縣令真的沒有派頭,出來進去的,連個隨身的護衛都不帶,就這麼懶懶散散的打扮的跟個落魄老書生似的。

既然領導對兩輪車這般感興趣,干脆,把車子交給他去仔細研究,拉面館的桌凳之間,老書生蹲著身子這里模模,那里按按,然後,竟然一撩衣袍,右腿就跨過了車子後座。

他想親自上車子騎上一圈兒呢!

摔了父母官可使不得!白老大好一聲大吼︰「別動!」

差點兒沒把父母官給滾落「馬」下。

「那個——我是想說,咱到外面學著騎一騎,小民,小民幫您扶著,這東西,摔人可狠,我媳婦兒,小民媳婦兒,足足不能下地兩個月呢!」

白老大的舌頭越發的不管事兒,這個時代通常老百姓見了官員要自稱「小民」或者「小人」,他見的官少,還真不習慣!

會摔得這麼嚴重?袁縣令果然被嚇了一跳,再看一眼精神抖擻的白老二,既然他能行,我也一定騎得了!

「白小兄弟,以後別這麼客氣,啥小民小人的,就說‘我’,听著也舒服,那啥,就麻煩小兄弟幫老夫扶著點吧,就一會兒,老夫學東西可快!」袁縣令沒有放棄的意思,對白承光鼓勵有加。

于是,拉面館外面,白承光同學跑的滿臉是汗,袁縣令腦門上都冒出了白煙兒,遠遠近近的圍觀了不少的閑人,卻沒能阻止兩個師徒的教學進程。

阿圓和采蓮也湊在門簾子後面瞧了一會兒,笑得幾乎踫頭,這個袁縣令,手腳不是那麼協調,騎在兩輪車上,胳膊總是一抖一抖的使勁兒,跟拽馬韁繩似的,車把兒的方向歪歪扭扭,一會兒往東一會兒往西一會兒又向著地上歪去。

要不是白老大臂力超群,每一次都及時把握住了後座的平衡,此刻的袁縣令,一準兒要摔得鼻青臉腫慘不忍睹了。

但是,「師徒」二人的交情,就在這一次一次的歪倒中建立了起來。

等袁縣令終于可以自己顫顫巍巍的行走一段路程,白老大只需要緊跟在後面著兩只手準備掩護,兩個人的稱呼竟然全都改了。

「承光」,這是袁縣令對白老大的稱呼。

「袁叔——」,這是白承光同學叫袁縣令的聲音。

好吧,有時候跟領導建立感情也不一定非得靠金銀財寶大魚大肉,一輛自行車就能搞定。

兩個大汗淋灕的男人回到了拉面館,袁縣令大呼「痛快」,拉著白老大一個勁兒的感謝。

「這物件是個寶貝,兩個輪子,真的可以行駛的穩穩當當,好,確實是好!」

白老二送上沏好的茶水,借此談起自己的三輪車和嘎石燈買賣,袁縣令听的格外認真,不時問詢幾句發展的計劃和現狀。

縣令大人和縣千總大人,其實起的作用就是互相制約,用句時髦的話說,就叫「軍政分開」。

盧千總對自己的買賣確實夠照顧的,但是從不與白家多親近,也沒有坐在一起商談幾句的機會,總是盧管事牽頭在里面周旋。

若是再能得到縣令大人的庇護和支持,那麼,白家這些半不大的產業,就一定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何況袁縣令年到四十歲,讀書與做官的經歷都很豐厚,盡管不知曉他是為什麼緣故,到了這個年齡又做起縣令來了,但是,他的閱歷和眼界,一定比白家這些人要強要廣,隨便指點幾句,就有可能受益終身。

有這麼句話說得好︰「你能夠走多遠的距離,取決于你是在跟什麼樣的人一路同行。」

當白家兄弟走出迷糊陣,當白老二走出朱陽鎮,當白家兄弟與袁縣令坐在一起聊天說地,他們的視野已經越發開闊,他們的性情,已經在更加豁達的道路上高歌猛進。

再不是萎縮在迷糊陣村外荒郊野外的雜草破落戶,再不是唯唯諾諾每年要出三個河工服役的窮漢子尿泥兒,盡管生活不斷地在摔打在錘煉每一個人,白家兄弟還是成長起來了,摔打與錘煉,使他們的心智更加堅韌。

因為說的投機,袁縣令的晚飯,也留在了白家一起吃,小阿文第一次見到父母官,也是進退有度不卑不亢,談吐之間的表現,令袁縣令大為賞識。

上面沒有長輩的諄諄教導,幾個孩子竟然全都沒走彎路,還個個活的興高采烈,各自有各自明確的生活目標,這是多麼令人驚嘆的一件事情!(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ps︰感謝青藍青蘭的粉紅票,感謝淡雨思涵的平安符,有你們一路同行,碼字的道路是快樂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甜園福地最新章節 | 甜園福地全文閱讀 | 甜園福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