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 第358章閱兵

作者 ︰ 未知

本來大街上還人聲嘈雜,當近衛軍唱著軍歌走出來時,不由得被這種渾厚激昂的歌聲給震撼了,心產生一種共鳴感,熱血為之沸騰。

隨著司儀一聲令下,那些早已做好的炮手們,立時間點燃禮炮,頓時間天空一片明亮,發出璀璨的顏色。

而此時杭州城之的居民們以及各地專程前來觀禮的人早已是擠滿了大道兩旁,說杭州城萬人空巷絲毫不為過之,就連不易拋頭露面的女,也有不少偷偷的溜出了家門,混入到了人群之,擠在大道兩側。

趙樸登基的儀式,是在南京應天府,草草舉辦。

那時為了應對危局,一切從簡。

而這次閱兵式,在某種程度上,是為了展現皇帝威儀,是為了彌補上次登基儀式的簡陋的遺憾。

因為人太多了,又要防備踩踏事件,提前在大街兩旁劃出了界線,並且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派出了兵將設防,凡是觀禮之人,都必須要站在線外,這才沒有讓看熱鬧的民眾擁堵住了大街。

從皇宮左側響起了一片雄壯的口令聲,緊接著便響起了一片金鼓之聲,閱兵儀式正式開始。

而此時,趙樸出現在了城樓上。

「吾皇萬歲!萬萬歲!」

立時間,近衛軍發出如同滾雷一般的吼聲,一些官忍不住有種眩暈之感,只覺得心神受到震撼。官們都自詡知兵,兵將也見識了不少,可是當今天看到近衛軍的威風之後,才知何為強軍!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一比較就看出強弱。這不僅是裝備上,訓練上的差距,更是氣勢的差距。

三千近衛軍出場,全都是一色的黑衣黑甲。身上都穿戴著板甲,一些人手都拿著一桿桿大旗,顏色各異,有許多已經破爛不堪,但是明眼人卻可以看出來,這些大旗都是金軍的戰旗。

這些年來,八字軍激戰金軍。繳獲的戰旗。

每桿大旗,都代表著八字軍的征戰歷史,有無數英魂為之付出。

這是戰功的顯示,自豪的本錢。

「威武!」

一些百姓立時歡呼起來。

而此時,素衣卻是臉色發青,這些都不是作假。都是真正的戰功。每一桿旗幟,都是金軍的恥辱。

三千步兵之後,是三千騎兵。這些騎兵是宋軍最精悍的一部。

每個騎兵背後是一件黑色的披風,頭頂上的各色翎羽表明著軍階,統一的戰甲,整齊的服飾,馬鞍右邊皮鞘之是馬刀。在馬鞍左邊是猙獰鬼臉的騎兵盾,一桿長槍握在手,武裝到了牙齒,沒有人懷疑這是花架,每人身上無形之都流露出了殺氣,也這是百戰之兵,唯有殺戮無數,破敵無數。才能展現出來。

每個騎兵,臉上都帶著面甲,面甲是一張鬼面,猙獰可怖,好似地獄爬出的惡魔。

這股騎兵,有名為鬼面軍。

坐下的戰馬,整齊劃一。安安分分的朝前行進,使得隊形顯得絲毫不亂,煞是讓人覺得其威武異常。

近衛軍騎兵隊的出現,再次引起了武官員們的一片喝彩之聲。騎兵在這個時代,是戰爭之王。誰擁有騎兵,誰就等于擁有戰爭主動權。

素衣的臉色再度變化,這些騎兵論及精銳,遠遠不如女真騎兵,同等數量對決,女真騎兵可以完敗,但是不要忘記,這些騎兵成軍時間很短,不足三年。在短短時間內,達到這種程度,很不簡單。

況且,戰爭從來沒有單獨獨斗一說。

往往是集優勢兵力,攻擊敵人弱點。

這些宋軍騎兵,獨戰女真騎兵可能必敗,可是再配合上宋軍步兵,二者合一,未必不能佔據上風。

而最驚訝的是,這些騎兵身上,有股悍不畏死的氣質,這股騎兵只能被打死,卻無法被嚇死。

歷史上,女真騎兵、契丹騎兵、西夏騎兵。論及戰術戰力,相差不大,都在伯仲之間,只是為何女真騎兵能夠完敗契丹騎兵、西夏騎兵,就是因為女真騎兵更加悍不畏死,能打贏要打,打不贏也要打,根本沒有跑路一說。

而契丹騎兵、西夏騎兵,就缺少了死戰之心。能打贏會打,但是一旦遇到小挫折,一旦攻擊不順利,就會急躁,就會退避,就會跑路。

而此時,宋朝騎兵,隱約已經具備了一絲強軍氣質,只要磨練幾年,未必不能成為金軍那樣的強軍。

在騎兵之後,則是斥候兵。相比于之前的騎兵,斥侯兵裝備卻比較簡單一些,只穿簡單的鎧甲,掛著馬刀、長繩等,看起來吊兒郎當。外行看不出什麼,可是一些內行卻是看出了真相。

這是斥候兵,精銳的精銳。

斥候兵不同于一般的兵種。其他兵種,不論是步兵,騎兵,還是水師,都講究各部配合,聯合作戰,講究集團作用。只是斥候兵則是孤膽英雄,時常一個人戰斗,時常偷襲敵人,或是被敵人偷襲。

他們是軍隊的眼楮,需要提前發現敵人,並避開敵人的狙殺,適當時刻,狙殺敵人。

他們單兵作戰能力,用現代話說是「特種兵」,用古人話說就是「武林高手」。

別看都是點兒郎當,一副兵痞,一副廢材的樣,可是一旦動起手來,將是敵人的噩夢。

近衛軍在騎兵和斥候隊之後,便是步兵個方陣,一個步兵方陣一千五百人,相當于一個營,其兩個方陣是長槍兵,兩個方陣為刀牌手,兩個方陣為弓弩手。步整齊劃一,好似一個渾然不可分割的整體。

在每個步軍方陣前面,還有一個執旗手,這個執旗手是由一個身材高大威猛的營將來擔綱,在營將身後,則是一個身上掛著一個行軍鼓的鼓手,一邊走,一邊敲打著十分具有節奏感的鼓點。

身後的那些步軍們,則每一步都剛好踩在鼓點上,步幅基本上做到完全相同。隊列比起前面的騎兵隊,又要整齊出來非常多,幾千人抬腿落腳,全部都是一個動作,上半身卻保持著筆挺,長槍手曲臂將碩長的長槍夾在腋下,長槍微微前傾。五百桿長槍傾斜的角度全部相同,無一出現偏差,齊刷刷的形成了兩片明晃晃的槍林,刀牌手則是左臂上擎著一面畫著猙獰獸面的藤牌,肋下掛著一柄單刀,弓箭手則背著弓箭。箭筒。

步兵陣型橫排比較密集,豎排則留下了一定的空間,不管從任何一個角度朝這個隊伍望去,看到的都是一條筆直的直線,當兵的抬腿落下,發出的腳步聲也恰恰踩在一個點上,邁出的腿也形成了一〞bobo〞的波浪。每次落腳發出轟的一聲轟響,連續行進的時候則是嘩嘩的聲音,听不到一絲的雜音。

整個步兵形成一種獨特而且壯觀的美感,帶著耀武揚威,威懾、壓迫,使人見之為之膽寒。

「威武!」

這時叫喊聲更為激烈。

圍觀的百姓早已都是熱血沸騰了起來,有這一支雄壯威武的兵馬,安全總算是有保障了。再也不必擔心金軍南下,血洗江南,不必擔心生活在水深火熱。即便一些不滿的百姓,此刻也是激動了起來。

所謂的朝廷加稅,再也沒有人提起。

而此時,素衣心只有恐懼,再無他物。比起前幾個兵種。步兵方陣更加的震撼人心。

在宋朝,最主要的兵種,依舊是步兵。一只強大的步兵,才是保家衛國的根本。宋朝之所以敗于金軍。就是因為步兵朽壞了,守城不足,野戰不足,除了充數,除了跑路之外,再無他物。

而這種步兵,卻是展現出強悍的一面,想要擊敗這樣的步兵,即便是以女真騎兵,也夠喝上一壺。

恍然間,素衣有些明白,金軍揚州之敗、襄陽之敗,這都不是偶然,不是運氣,而是靠著強悍的實力。

「這位宋朝皇帝,真是了得,已經具備了強軍根本…………」

接著是輜重部隊,相比較而言,輜重部隊屬于二線部隊,屬于一線部隊的替補,可是戰力依舊不容小事,一輛輛騾馬緊隨其後。輜重部隊關系著近衛軍整體戰斗力的發揮,參與這次的閱兵式,意在褒獎。

接著是工兵營,這些人有的拿著一把工兵鏟,有的是一把開山斧,或者是身背一張大鋸的,帶著各種工具,不像軍隊,更像是穿軍服的一幫工匠。實際上他們身份的確是工匠,只是被軍事化,更加有戰斗力了。

軍出戰的時候帶上一些工匠,多是臨時征召,修理車輛、搭建浮橋、制造攻具守具,在軍地位很低,很少有人拿他們當盤菜。

可是趙樸卻不這樣認為,專門人干專門事。

這個時代,交通極為不便。行軍打仗,最大的難題不是與敵軍交戰,不是糧草問題,而是道路不便。道路不便,致使行軍速度慢,致使追趕不上敵人,只能是跟在敵人後面吃灰。

而組建工兵營,單獨列為一個兵種,就是為了提升行軍速度,跑到大軍前面,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為近衛軍千里轉戰鋪平了一條條的道路,保障了近衛軍的行動,同時在野戰之,負責配合主力,為戰兵們構築守御工事抑或是構築陣地,還有幫各兵種打造各種守具,攻城的時候則主要負責打造攻具,同時要利用他們的技術和專用的工具,為主戰兵力打通通道抑或是在堅固城牆上開洞等。

輕視工兵營,往往會吃大虧。

實際上,工兵營很少參與戰斗,可是在戰斗作用卻是極為顯著。

工兵方陣之後,則是醫療隊。

其他兵種都是想辦法在殺人,而醫療隊卻是想辦法救人。

這個時代,醫療技術太差了,真正在戰場上陣亡,被刀劍砍殺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人;很多將士多是治療不及時,醫療環境差,導致死亡。

只要醫療環境得當,能夠及時治療,會挽救許多人生命。

而那些在戰場上,流過血拼殺過,最後救活過來的,往往很快會變為老兵、精兵、強兵。

利用皇帝權威,趙樸開設了醫學院,逐步為軍培養了大批的醫護兵,不求他們成為名醫在,只求會基本的醫療常識,治療各種骨折以及外傷之外,還能治療一些普通的風寒、鬧肚等小病,這就足夠了。

培養醫療隊,其實花費成本很少,可是收獲卻是巨大的。

在醫療隊成立後,近衛軍的傷亡率的降低了下來,只要不是大敗仗,一潰千里的打敗仗,受傷的兵都能得到及時的救治和包扎,死亡率大為下降,不少人都是傷愈之後歸隊。

這幫人見過血,殺過人,和沒見過血的新兵相比,戰斗力十分強悍,可以說是近衛軍的骨干力量,為近衛軍發揮超強的戰斗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輜重部隊、工程兵、醫療隊,有意思!」

若說騎兵、斥候兵、步兵等,是戰斗部隊;那輜重部隊、工程兵、醫療隊,就是非戰斗部隊。非戰斗部隊,在一般情況下,是不上戰場拼殺的,但是並不代表他們不重要,反而很重要。

戰斗部隊,決定一只部隊戰斗力強弱;

而非戰斗部隊,則決定一只部隊持續作戰能力。

此時素衣已經麻木了。

宋軍很強,若是靖康之變前夕,宋軍有這樣的強軍,金軍根本打不過燕山,過不了黃河。

「這位宋朝皇帝,真是天生的帥才!「

這時,一個新的方陣出現,僅僅有兩百多人,軍服顏色大異于前面所有兵將,兵將的戰甲,頭盔等,全部被漆成了白色,鐵盔上沒有翎羽,在肩膀上和袖上繡有各色的條紋,代表著軍階。

「白甲軍!」

「這是我大宋的白甲軍!」

「白甲軍,就是海軍。前年,金軍入侵我江南,為何後來退兵了。就是白甲軍,坐著幾千料的大船,登陸遼東,襲擊金軍後方,金軍一看局勢不好,只好撤軍而走!」

「那為何要穿上白色,好似孝服一般!」

「白無常,就是穿著白色衣服。皇上說了,白色代表著死亡,海軍要想白無常一般,勾掉金軍的性命!」

看著海軍,素衣只覺恨之入骨,但又無可奈何。

金軍騎兵再強,也不難下海;而海軍卻可以在金軍後方大舉登陸,防不勝防。

PS︰兩章一起發。感謝隨風笑敖投了1張月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文閱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