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 第320章紙幣與銀行

作者 ︰ 未知

歷史發展的趨勢,必然是有貴金屬,向著鑄幣,紙幣轉化。{*~*學ww.}

而經濟越發達,紙幣出現的可能性越大。

在宋朝時,四川地區通行鐵錢,鐵錢值低量重,使用極為不便。當時一銅錢抵鐵錢十,每千鐵錢的重量,大錢25斤,中錢13斤。買一匹布需鐵錢兩萬,重約500斤,要用車載。成都是重要的經濟重地,而且,蜀漢通往外界的道路又異常崎嶇難行,因此客觀上需要輕便的貨幣,這也是紙幣最早出現于四川的主要原因。再者,北宋雖然是一個高度集權的封建專制國家,但全國貨幣並不統一,存在著幾個貨幣區,各自為政,互不通用。

當時有13路(宋代的行政單位)專用銅錢,4路專用鐵錢,陝西、河東則銅鐵錢兼用。各個貨幣區又嚴禁貨幣外流,使用紙幣正可防止銅鐵錢外流。此外,宋朝政府經常受遼、夏、金的攻打,軍費和賠款開支很大,也需要發行紙幣來彌補財政赤字。種種原因促成了紙幣——「交子」的產生。

元朝時,書中國古代史上紙幣流通最為盛行的時期。元世祖于中統元年(1260年)便印發「中統交鈔」和「中統元寶寶鈔」。發鈔之初,由于殷鑒不遠,蒙元王朝特別制定了最早的信用貨幣條例「十四條畫」和「通行條畫」︰設立「鈔券提舉司」壟斷貨幣發行;撥足以絲和銀為本位的鈔本來維持紙幣信用;允許民間以銀向政府儲備庫換鈔或以鈔向政府兌銀,同時嚴禁私自買賣金銀;確立交鈔的法償地位,所有鈔券均可完稅納糧;明令白銀和銅錢退出流通。如此標準的、被後人稱之為銀本位制度的創立,在人類歷史上尚屬首次。

只是,由于元朝末期政府未能執行忽必烈朝穩定幣值的種種行之有效的良策,開始逐步貶值,最終導致幣制紊亂、無鈔本抵換、物價飛漲、鈔價大跌、人民不願使用紙鈔、紙鈔變為廢紙的局面。貨幣的發行是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反過來它又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元末政府濫發紙幣,引起幣制混亂,這是元末統治者在農民起義烽火中撤兵幽燕、放棄中原、汗冠落地、日暮途窮、北遁大漠的重要原因之一。

明朝時。明太祖朱元璋雖然深知元朝傾覆的基本原因之一在于幣制崩壞,但出于緩解財政壓力、強化中央集權、置貴金屬于政府掌控之中、降低交易成本之考慮。同時也出于朱元璋本人的自信性格,明廷于洪武八年(1375年)立鈔法,設「寶鈔提舉司」,頒行「大明通行寶鈔」。由于當時紙質較差,大明寶鈔難以耐久,且明代紙幣只發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舊鈔,致使市場上流通的紙幣越來越多,寶鈔泛濫成災,發行當年就通貨膨脹。貶值極快,人民紛紛棄之,最終以失敗告終。

宋元明都發行過紙幣,結果都是悲催無比。

而如今,趙樸當了皇帝。也必然要發行紙幣,這不僅是秦檜的意見,也是朝中一些大臣的意見。發行紙幣,不僅是緩解財政壓力,朝廷斂錢的手段。也是加強統治,加強中央集權的手段之一。

當掌控了錢口袋,又掌控了槍桿子,在某種程度上就掌控了天下。

那時,即便是想要藩鎮割據,即便是想要造反,也缺乏了物資基礎,大宋的天下是徹底穩固了。

發行紙幣,是必然的,收益也是巨大的,只是其中的風險也不少。

一旦操控不當,一旦紙幣大規模貶值,或是出現了劣幣驅逐優幣,或是一些商人囤集居奇,那時就危險了!輕則是,國家經濟受到重創;重則是,國家權力受到顛覆。

銀行是一把雙刃劍,傷人也傷己,在沒有好的功夫面前,最好不要輕易耍弄!

只是時間來不及了,明知功夫不到家,還的拼上一把!

「僅僅是發行紙幣是不行的,還需要專門發行紙幣的機構,也就是銀行;還需要有相應的保證金,做到紙幣能隨意換取到相應的銅錢,還有白銀,乃至是黃金;朝廷以後,發薪水一律以紙幣,代替白銀;還有打擊囤集居奇,對大量囤積紙幣,擾亂秩序者,嚴懲不貸。而發行紙幣,最關鍵一點,就是信用…………「

趙樸喝了一口茶水,總算是將紙幣的利弊等,說了一個差不多。

這些很是凌亂,很是瑣碎。畢竟,趙樸不是專門的經濟學博士出生,只是一個業余選手,大概的說一說方向,說一些關鍵的要點還可以,可是具體到細節處理,還是有所不足的。

而秦檜、李綱,又是極度聰明之人,听著這些講述,隱約間,已經了解到了銀行的重要性,紙幣發行的重要性。

沒有多說話,只是靜靜地思考著。

許久之後,秦檜才開口道︰‘陛下,那如何保證金從何處來?國庫空虛,似乎沒有足夠的保證金!」

「可以用鹽稅作為抵押!」趙樸道。

「陛下,萬萬不可!」李綱又阻止道。

「那李相可有解決之法?」趙樸反問道,此時此刻,心中的氣已經消了差不多,已經恢復了冷靜,「沒有保證金,而發行紙幣,比搶劫更為可惡!」

李綱心中茫然,一時間找不到恰當的措辭。

「其實,保證金,還有另一個出處!那就是吸納存款,發放貸款!」接著,趙樸又開始講述收納存款,發放貸款的相關知識。「銀行的本質,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吸納存款,一部分分流作為貸款,發放而出,換取利息,促進商業發展;一部分是當作保證金,一邊隨時繳納貸款!」

「銀行建立,好處多多,其一,可以發行紙幣,幫助國家斂財;其二,可以掌控江南命脈,從而掌控天下;其三,就是打擊高利貸!」

其四,還有一個好處,趙樸沒有說,那就是有利于北伐。

利用銀行,將整個江南的大商人,士紳階層,全部綁在戰車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那時,這些商人士紳,只能是全力支持北伐;根本無力阻攔北伐,除非他們願意推翻大宋,再建立新政權,只是這是不可能的。這是宋朝,而不是南北朝,想要推翻宋朝,想要將他這個皇帝干趴下,至少要內戰不斷。

而此時,外敵在外虎視眈眈,此時內戰等于找死。

而一場滅國大戰打起來,很可能會把江南打成一片廢墟。

總之,一切是不可能的,商人士紳階層有投機性,注定了商人士紳階層,造反不成。

只是這些趙樸,不會說,只會爛在嘴里!

秦檜、李綱二人,又陸續問了趙樸一些問題,趙樸都是一一回答。此刻沒有君王與臣子,有的只是董事長與總經理。

最後,李剛問道︰「銀行,乃是國之重器,理應官營。陛下為何要私人包辦!」

「大宋的腐敗太嚴重了,我不放心!」趙樸悠悠道︰「一旦銀行成立,那將是江南的錢口袋,大量的金錢從手中滑過,那一刻做到視金錢為糞土,太少、太少了。那一刻,我也未必能控制住自己!」

「唯有私營,少去了官府制約,又讓他們分享一部分利潤,這樣可以最大程度減少腐敗!」

李綱心中嘆了一口氣,官員們操守的確不怎麼樣!

秦檜道︰「只是私人經營,難道能防止腐敗嗎?」

「不能!「趙樸實話實說道,」但是可以減少。銀行獨立成體系,除了執行朝廷的大致方針之外,有較大的自主權,在具體事務上,朝廷不作細致干預!而朝廷會設立財務統計,負責監督銀行財政狀況!「

「這依舊會誕生腐敗,可是監督人數變少了,空子少了,腐敗的難度也加大了!」

「在銀行上,朕會實行嚴酷法令。在銀行上,可沒有不殺士大夫,有的只是,滅三族、滅九族、株連三代不得為官,不得科考!」

成立銀行是必然的,只是早期的銀行漏洞太大了,太容易鑽空子了!

趙樸只能是以嚴密的監督為本,用嚴酷刑法作為威懾,減少銀行腐敗!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文閱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