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 第226章破虜報,武備學堂

作者 ︰ 未知

「青樓,起于管仲,本為斂財而設置。齊國貧瘠,管仲興商,以鹽鐵之力,娼妓之道,大勢斂財,齊國乃富,然後強…………」

看著這篇《青樓十弊》,李若虛立時迷住了。,首先是講述青樓的起源。

管仲建立青樓,是為了齊國斂財。在青樓建立之後,也是漸漸的成為了銷金窟。

青樓,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功不可沒,甚至成為衡量一地經濟水平高低的標志。經濟發達,市鎮繁榮,青樓產業就發達;而經濟蕭條,則青樓產業衰退。

但是青樓也有十大弊端︰一是,壞人弟,士沉迷于風月,不思進取;二是沉迷風月,陰柔有余,血氣不足;三是,促進來奢靡之風大漲;四是,官員不務正業,沉迷于酒色…………

更是說道,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說得是商女,實際上指自朝臣、士人不知亡國恨,在酒色腐化,在酒色死亡。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大宋的脊梁是士大夫,士大夫是國之棟梁,然而士大夫卻依舊沉迷在酒色,在河東血戰時,士大夫依舊在宴飲;在汴梁淪陷時,士大夫依舊沉迷于風月。

章最後提出了崇尚節儉,取締青樓的意見

看著章,李若虛有種觸目驚心之感,商女可悲,而听商女宴飲的士大夫更為可悲。

只是,取締青樓似乎有些過了。

「這篇章。不足千字,卻是寫的入目三分!」李若虛點頭贊道。「只是取締青樓,似乎有些不可行!」

「不可行,也得行!」虞允道,「如今襄陽城,揚州城的青樓已經盡數關閉!傳言,江南等其他地區,如建康、杭州等,倒是沒有關閉青樓。也歇業整頓!。朝廷的詔書寫著,此乃是大宋危亡時刻,青樓依舊靡靡之音不休,此乃是亡國之兆。想要不亡國,唯有從關閉青樓開始!」虞允道。

「莫非真的要關閉青樓?」李若虛道,他的心情有些糾結,青樓奢靡。壞人心術,的確是需要治理,只是這樣全關閉了,似乎有些不妥。

「為了此事,朝堂爭吵不休,最後官家拍板!只是關閉一部分青樓。在揚州、襄陽、建康一律禁止青樓開設,說青樓之音,挫傷全軍士氣,不利于前線抗戰。而在江南,福建路等地。青樓可以開放,但是不得彈唱靡靡之音。唯有演奏唐代慷慨之歌,或是慷慨抗金之歌!一旦被查到,有青樓演唱靡靡之音,一律禁止營業!」虞允嘆道,「官家這是要開尚武之風,開秦國之法!」

管制青樓,看似一件極為平常的事情,卻能反映出諸多問題。青樓之地,多是士雲集之地。青樓被取締,或是只能上演尚武之歌,這是要給士灌輸尚武之氣,減少靡靡風,振作漢人血氣。

秦法最為殘酷,可是秦法卻是強軍之法。

在秦代時,秦軍實力最強,超越歷朝歷代強軍。能保持百年強軍者,唯有秦國!

「我朝風鼎盛,武力弱小,慘敗于金軍,汴梁淪陷,國勢頹敗如此,唯有強軍,尚武,才能保全社稷!只是開尚武之風容易,一旦流傳下去,容易形成藩鎮割據!」李若虛擔憂道。藩鎮割據,是大宋曾經的噩夢,為了避免這個噩夢發生,歷代君王費勁心力。

只是如今,國事衰微,哪怕是明知藩鎮割據危險,也得開。正所謂不拼上一把死路一條,拼上一把也是死路一條,為何不拼上一把。

「這里還有!「說著虞允,將一沓針線封好的報紙,遞了過來。

李若虛接過來,仔細翻看著,其不乏好章,可也不乏荒唐之。

如《宋金戰局分析》,從各個數據分析宋金之間的實力對比,章旗幟鮮明的寫出,追求一戰大敗金軍,收復失地的想法是荒唐的,金軍沒有那樣容易被打敗,這種速勝論是錯誤的;而認為宋朝必輸,唯有割地,唯有乞和也是錯誤的。指出持久作戰,才是勝利的唯一途徑,在交戰宋朝可能出現局部失利,也可能出現局部勝利,這都是正常的,應該勝不驕,敗不餒。長久作戰下去,金軍必然國力不支,最後失敗。

李若虛看後,大覺有道理。

比如,《完顏宗望之死》,有些偵探小說的味道,其分析了宗望與宗翰的矛盾,宗望暑後,離奇死亡,有陰謀詭計的味道,章分析,可能是死于宗翰的謀殺。

李若虛只感覺到好笑,這有些挑撥離間。

比如,《被俘皇族記事》,講述的很是簡略,不足二百字,卻是寫出了被擒走的兩位皇帝,諸多大臣淒慘生活。

李若虛看著,心惻然。

而《投降,或是議和》,一更是慷慨激昂,章最後寫道︰宋金之戰,是你死我活之戰,沒有講和的可能。我們這一代,注定是血戰的一代,注定是拼死戰斗的一代。我們這一代,可能會死很多人,但是只要是走到最後,勝利必然是屬于我們的,為孫贏得了生存空間;若是我們畏懼了,怕了,向金軍扔掉武器,象奴隸一樣跪下來,向金軍磕頭求饒,說不定金軍會饒了我們一命;但是,他們也可能毫不介意地砍下我們的頭顱,然後用刀指著我們的骨頭說,看,這就是奴隸。不想做奴隸,不想孫後代做奴隸,就握刀槍,奮力砍向敵人吧,斬下敵人頭顱,再踏上幾腳,用血淋淋的事實告訴他們,犯我華夏者,必死無疑。

當翻看完畢時,李若虛道︰「破虜報,何時發行的,我竟然不知道。這是邸報嗎?似乎有些不像!」

看著樣式,有些邸報的樣,只是又不像。

「這不是邸報,而是破虜報,是為抗金而頒發!」虞允興致勃勃的講述道,「官家說過,我朝人口是金軍千倍,武器勝于金軍,兵馬更是金軍十倍,為何屢戰屢敗,只因為士大夫不齊心,將士不團結,民眾離心離德,朝內黨爭不斷,唯有彌消黨爭,大宋全體上下,士農工商兵各個階層齊心協力,才能擊敗金軍。破虜報,為講述宋金形勢而創立,使大宋上下齊心而設立。最初只是在軍流行,後來流傳到朝堂,最後波及在揚州,襄陽等地!」

「此乃是,收天下士人心思之舉!古有漢武帝,獨尊儒術;今有官家創立破虜報!」李若虛思量著︰「亂世用重刑,不僅是要殺雞儆猴,起著威懾的作用;更是為了快到斬亂麻,干淨利索,畢竟君王的精力是有限的,主要精力還是征戰,沒有時間在這些小事上,耗費太多的精力。

而僅僅是重刑還是不夠的,還要統一思想。

沒有獨尊儒術,漢朝百姓思想雜亂,心不在一起,力氣自然使不到一起,自然無法全力出擊匈奴;唯有三千萬漢人齊心協力,才能抗擊匈奴,完成封狼居胥的壯舉。

如今,大宋思想雜亂,也是心不在一起,力氣也是不到一塊,官家這是打算利用使眾人才心思聚集在一塊,合力抗金。」

「這是什麼?武備學堂!」

李若虛忽然看到在左下角的一個簡介,上面介紹著武備學堂招收學、博士、助教等等,為的是建設宋朝的武備,提升宋朝抗金實力。寫道︰「唐朝,藩鎮割據,武人亂國,國之大害。我朝思唐之弊端,創立以制武之法,軍政分離之法,相互制約,根除唐末之弊端。然則,亦使我朝武備松懈,軍力衰弱,先是敗于遼軍,後是敗于西夏,如今辱國于金國,恥辱不斷,此乃是以制武之弊!」

「古時,武不分家,管仲治國以富齊,強軍以王霸,武皆備。三國時,諸葛武侯,以強軍出祁山,屢次北伐擊魏;治理蜀民,國泰民安,亦不分武。武本無定論,為國士者,當為國家思慮,國之需求為本,哪里需要,那里走。如今我朝武備缺乏,以制武之法,已不可行,唯有建設人軍隊,以大量士人充斥軍伍,方為上策,如今籌建武備學堂,請各個學,盡心為國出力!」

「這是要招收士人,為軍伍!」李若虛眼閃出一絲猶豫。

在大宋,最為低賤的不是商人,不是妓女,而是士兵。士兵者,丘八也,正所謂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不管上面寫得如何冠冕堂皇,也是掩飾不了當兵的本質。

武備學堂,是武人的國監。

一旦入了武備學堂,相當于入了軍伍,這可是蒙羞之事。一旦入了軍伍,想要該為職就難了。

李若虛不禁猶豫了。

最後,李若虛咬了咬牙,下定了決心,羞恥就羞恥,該忍也忍了︰「我打算加入武備學堂!」

「兄長,也打算加入武備學堂,那小弟正好相隨!「一旁的虞允激動道,「我原本就打算加入武備學堂,只是父母不允許。如今又兄長相隨,總算是有了借口了!」

「好,亂世來了,唯有加入武備學堂,才能為國出力!」李若虛道。

PS︰多謝黃健明打賞10000幣,這是我收到最多的一次打賞。

還有ceer74的支持。

帆哥就是神,奇衫軒,小乖孩、白雲過隙01等打賞和評價票,更新票。

我打字速度慢,只能慢慢更新。

此外,我覺得寫書應該精煉,少廢話,力求每一章都精彩。

謝謝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文閱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