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 第163章石灰吟

作者 ︰ 未知

看到爭吵的差不多時,趙樸一揮手道︰「拿我的鎧甲來!」

只見一群太監拿著鎧甲上前,在服侍之下,趙樸月兌去了身上的龍袍,穿上了鎧甲,鎧甲明光閃耀,好似天神一般,感覺一下,覺得很是舒服,趙樸很是滿意。

唯一感到不滿之處,則是太華美了,到了戰場是活靶子的料。

趙樸不由暗自道︰「面子工程害死人呀!「

看著皇帝穿上戰甲,眾臣都是知道了皇帝陛下的心意,這是鐵了心要前去犒賞三軍,立時跪倒一大片道︰「陛下三思呀!」

趙樸道︰「在河東時,我跟金軍打過仗,對金國有些了解。金軍皇帝完顏阿骨打,經常親臨前線督戰,元帥們辦更是在箭林中聳立,親自指揮大軍作戰,其神情自若,一些皇子皇孫更是冒著箭矢沖殺,沒有一絲畏懼,將士看到後,誰還怕死,軍隊所向披靡,僅僅是幾年的時間,就開闢了千里國土

「而我朝的一些統帥們,才能不及一般人。每當出兵時,一定要距戰場幾百里遠,遙控指揮,美名其曰,談笑之間,檣櫓灰飛煙滅。有的召集軍隊,更換將校官,僅用一士兵拿著命令去宣諭。制敵決勝的計劃委托給偏將副職,而自己則是在營帳內與美人**一番。于是我朝與金軍大戰,總是大敗,運氣好的被打散了,還能僥幸活命;運氣差點,就是全軍覆沒,尸骨無存。縱然有的將帥親臨戰場,見勢頭不對,第一個逃跑。偶爾打了一次小勝仗,也是捷報頻傳,並增加俘虜作為功勞。可是金軍每次大戰,若是破敵不上萬,還不好意思說給外人听,殺敵不上萬,還不好意思叫大捷!」

「打輸了不要緊,可就怕嚇怕了膽,就好比是受弓傷的鳥,空弓就可射下它

眾多大臣听著,原本想要勸阻的話,再也說不出。誰都是要臉面的人,听著陛下的諷刺,只要是有一絲膽氣的,心中都是生出悔恨之意。至于那些麻木不仁的,一切算了吧!

趙樸道︰「金國皇帝,能夠身先士卒;我差了他很多,做不到上陣殺敵,可也能前去犒賞三軍。若是不幸死了,希望史書上留下,宋末帝趙樸,生逢靖康之恥,國破山河碎,試以一己之力挽天傾,奈何有心殺賊,無力回天,以身殉國,正所謂君王死,社稷崩。惜哉,悲哉!」

話語中有著悲壯之意,原本勸說的大臣們,紛紛跪倒在地,齊聲道︰「臣等無能,讓陛下受苦了!」

一些老臣眼楮中流出了淚水。

山河破碎風飄絮,欲求名將而不可得,皇帝只能是身先士卒,親自上陣,這是何等悲哀。

趙樸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欣慰。

士大夫,在初期讀著聖人書,都是心懷大志,原以為社稷而奮斗,為平天下而奮斗。可是隨著科舉,隨著生活閱歷的增加,隨著官場的打磨,昔日的抱負,昔日的理想,一步步蒙塵,在詩詞歌賦中迷失了自我,在紅袖添香中理想淪喪。

只剩下名利之心,只剩下鉤心斗角,相互算計,為了算計倒敵人,不折手段,不斷的踐踏道德底線,而不自知,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直到這一刻,山河破碎,那顆久久蒙塵的心才緩緩蘇醒。

「拿筆來!」趙樸道。

一旁的太監緩慢上前取過筆來,趙樸結果毛筆,在潔白的屏風上寫了一首詩,只見上面寫道︰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間。

落款寫道︰亡國之人趙樸。

又繼續寫著小注︰興武元年,金兵南下威逼黃河,大宋岌岌可危,世人皆議遷都東南,避開金軍鋒芒。吾不屑之,吾不願做唐明皇,若能留下清白之身在世,縱然粉身碎骨又如何?故作小詩歌《石灰吟》以自勉。

「各位卿家,我先走了!」提筆寫完詩之後,趙樸轉身離去。

說做就做,說走就走,干淨利落,不拖泥帶水,離開大殿,趙樸直奔大營而去。

後世《宋史??武帝本紀》道︰「漢有光武帝,以微末之勢,挽大漢之傾覆,中興漢室;宋有靖武帝,以宋之弱旅,搏金之強兵,救大宋于絕境,再造盛世。宣和七年,金軍南下,帝向徽宗獻策《六敗六勝論》,不被采納。後太學生,宮門情願,帝前往勸說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太學生乃去。後金軍索要人質,帝欣然前往。宗望欲見帝,帳外大道兩側,刀劍如林,帝面色依舊,昂然向前,宗望大驚,又與帝論國勢,帝滔滔而論。宗望大驚,對左右曰︰「此非是真皇子,真皇子豈有這等膽氣!」

「故,索要真皇子,帝乃還。後出師河東,與種師中分兵。種師中兵敗身亡,帝率八千精兵,先破敵于忻口,後破敵于宣城。金軍破汴梁,擄二聖,擒數萬百姓乃還。張邦昌建偽周,懾于帝之威,張邦昌自綁于帝前,望祈命,帝赦之

「興武元年,金軍南下,朝廷皆議遷都東南,唯汪伯彥、趙鼎、範宗尹拒之。帝曰︰「山河破碎,吾不願意為唐玄宗!」提筆賦詩一首,曰︰石灰吟。

帝率親軍出,此乃中興之始!「

…………

趙樸力排眾議,毅然前往前線勞軍,後世稱為中興之始。

而此刻,趙樸卻不知道這些,只是按著自己的意願行事,至于輸贏,至于生死,沒有太過在意。

身為穿越者,最大的優勢是知曉歷史的發展方向;可是因為知曉,又改變著歷史,避免悲劇出現。改變了歷史,有無形中讓穿越者的優勢,越來越少,到了後來甚至是沒有一絲作用。

到了這個世界已經三年到了,一開始在恐懼中生活,深恐被金軍擄走,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于是不斷的改變著歷史,于是本來要出使金營的康王趙構,變成了儀王趙樸,後來多次努力表現自我,努力培養嫡系軍隊,為的就是增加亂世生存的本領,多一絲活下來的機會。

終于活了下來,更是成為大宋的皇帝。

似乎情節很是美滿,一切都很是美好,可是享受權力帶來的舒適時,也面臨著金軍的威脅,必然要承擔起君王的責任。

此時此刻,穿越者的優勢已經消失了大半,再也無法借助所謂的先見之明,提前避開危險,唯一能夠做的,就是不斷拼搏,把握戰機,不斷的扭轉這個國家悲劇的命運,至于最後是成是敗,他已經懶得顧忌了。

只能是拼上一把,愛拼才會贏,不拼一定會輸!

前往軍營的路上,趙樸不斷的組織著語言,可是越是想著越是心亂。

很快鼓聲響起,當八字軍快速的集合起來,站在點將台上,趙樸心情忽然變得平靜了起來︰「將士們,金軍來了,如今我們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南下,往揚州跑路;一條是前往黃河抗擊金軍!大家說選哪一條路?」

‘抗擊金軍!「

「抗擊金軍!「

「抗擊金軍!」

聲音此起彼伏,響聲不斷,趙樸點了點頭道︰「可堪一戰!」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文閱讀 |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