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大明 第十四章險中求生(2)

作者 ︰ 未知

朱青峰覺得學習歷史的好處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在研究歷史的過程中,總能學到很多與歷史相關的戰略戰術。朱青峰雖然對這些理論知識還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上,但並不代表朱青峰沒有實踐的能力。眼下的形勢是東有清廷霸佔京城,西有闖賊雄踞太原,這表面上看似是前有狼後有虎,令朱青峰一行人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但同時又給了朱青峰一個‘驅虎吞狼’的機會。經過短嶄的思考之後,朱青峰說出了最凶險,同時又是最保險的計策︰「清廷鷹犬遍布北方,私通賣國之叛賊亦不在少數,若我等只是亡命奔逃,終究會被發現,遭到無休止的追捕。與其被動受敵,倒不如主動出擊。偽裝清軍,襲大順軍,向外界散布謠言,言太子已落入闖賊手中;屆時,清廷與大順對壘,而我等則夾縫中逃之夭夭;險中求勝才為上策。」

朱青峰的計策,對在場之人擁有極大的震撼xing,而震撼xing達到一定程度,就會變得令人難以接受。但凡是個正常人,現在所要考慮的是如何隱藏身份,而非在這種危險的時期翻雲覆雨。為首的李烈低頭思考,沉默不語,對于李烈來說,朱青峰與趙重的計策,就像是魚與熊掌,都具有很大誘惑,而選擇哪一個就成了考驗李烈眼光的問題了。其他幾位骨干,有同意朱青峰的,也有反對朱青峰的,一時間眾口難調,各說各的理。本來以為會極力排斥反對朱青峰的趙重,竟然意料之外的極力推崇朱青峰的計策。

「諸位,我覺得先生此計,可以一試。正如先生所言,京城清廷蔓延,太原闖賊叛軍,我等被夾在中間,形勢不容樂觀。雖闖賊未必對我等感興趣,但若舍棄水路,陸路南下的話,就必須經過固關轉到太原南下,而這些地方都在闖賊的勢力範圍,想要經過,絕非易事。而一旦令清廷和大順軍對壘,我等便可掩人耳目,悄無聲息的離開這是非之地。」趙重站起身來,左手背在身後,右手放在身前,以一副儒雅態,款款說道,若不認識趙重的人,定會認為這是一個滿月復經綸,學識頗深的高人。唯獨有一丁點的缺憾,趙重說著話的時候,眼神總是不經意的往陳慕語身上瞟,似乎是想憑借著這儒雅的模樣,將剛才顏面盡失的恥辱洗刷。

有了贊同的,自然也有反對的,這個世界需要不同的聲音。其中有一個姓吳的大哥,眉頭微皺,語氣深沉道︰「莫說別的問題,單說一點,我等如何才能偽裝成清軍?」

吳大哥問的問題,的確挺關鍵,畢竟這年頭沒有軍品商店,軍服啥的不是大街上的白菜,隨隨便便就能買到。而想要偽裝成清軍,就必須有清軍的軍服;想要得到軍服只有兩個辦法,要麼襲擊清軍的軍備庫,要麼擊破清軍兵營。不過這兩種辦法都極為凶險,無論選擇哪一個都會面臨被全殲的風險。

就在眾人被軍服從何而來這個問題給難住的時候,一直守在盧象升身邊的張樂龍不知何時出現在了李烈身後,輕言道︰「軍服並非難題,據我所知,距此城隍廟以西十二三里外有一處驛站。看守驛館的清兵,約莫有七八十人的樣子;若是將這驛站攻克,清軍的軍服武器戰馬便都可以解決。」張樂龍跟著盧象升打了這麼多年仗,怎麼說也是一個能力不俗的將領,對于任何與軍事相關的訊息,張樂龍總有著比普通人更加敏銳的嗅覺和洞察力。

現在除了朱青峰之外,其他人還不知道盧象升和張樂龍的真實身份,只覺得這倆人是個甘願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義士。因此他們只對張樂龍說的話感興趣,對張樂龍本人的興趣就不是那麼大了,畢竟在場的所有人都是甘願為國家奉獻的熱血之士。與其他人相比,朱青峰知道的內幕消息就多了一些。朱青峰知道張樂龍和盧象升一樣,都是常年帶兵打仗的軍事人才,此番自己的計策,多是需要靠軍事來作為支撐,因此就必須要有張樂龍這樣的人才進行指點。

在眾人漫無目的商議該如何攻克驛站的時候,朱青峰就顯得務實了許多,直接對張樂龍不恥下問︰「樂龍,你認為應當如何攻克驛站?」

張樂龍跟在盧象升身邊這麼多年,幾萬人的大戰役都打過無數,對于這種百八十個人的小到不能再小的戰斗,自然是信手拈來。再加上詢問之人乃是‘太子殿下’,張樂龍自然是之而無不言,言無不盡︰「臣……咳……我以為,這驛站並非處在通關要道,地位並不是特別重要,因此沒有雄兵據守,周圍的增援一時半會也無法趕到,想要攻克這驛館並非難事。只需夜半三更,全員出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奇襲強攻驛站便可。莫要理會有沒有逃兵,也不必將其全部殲滅,只需將驛站里的清兵擊退,迅速的搜刮我們需要的東西,而後撤退便可。」言罷,張樂龍不動聲s 的瞥了一眼眾人,又看了看朱青峰,見除了朱青峰之外,並沒有人注意自己的神s ,這才松了口氣,暗道差點說漏了嘴,把朱青峰的身份給暴露出來。

處在張樂龍身邊的這些骨干成員,的確沒人注意到剛才張樂龍的口誤,但不代表城隍廟里所有人都沒有注意到。距離骨干成員不足五步之遙的陳慕語,深深的看了朱青峰一眼;雖沒有言說,但僅僅一個睿智的眼神,卻勝過千言萬語,渀佛窺見無限天機。

眾人听過張樂龍的計策後,都覺得可行。朱青峰心中暗道︰「這張樂龍不愧是經常和盧象升與外邦勢力作戰。深得韃子那套‘敵進我退,敵退我擾’的戰術jing髓。」不得不說,張樂龍的不求克敵,只求達到目的的‘游擊’戰術實乃上策也,沒有什麼可挑剔的。

;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風流大明最新章節 | 風流大明全文閱讀 | 風流大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