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宗師 第二四一章.觀想

作者 ︰ 未知

抱丹化虛之後的路該如何去走?

丹丘生回答不了,陳夫子和楊夫子也無從說起,但他們卻知道,楊猛並不想接替丹丘生的位置,幾次勸說無效後,最後決定帶他一同感受下牆壁上的那副殘碑拓印的字帖.

從三人這種舉動上來看,楊猛也漸漸明白了像吳老道那種純粹的文丹派,為何會對武丹一脈的成見頗深,而武丹派卻從不與他這樣的文丹派代表,有任何激烈的爭辯甚至翻臉的跡象。

因為武丹派在抱丹化虛之後,同樣也是無路可尋,盡管**乃至氣血上的雄厚,可以讓他們的壽命更加長久,但是若想再進一步,總歸還是要悄然地融入文丹派,而不是與他們搞什麼分歧或對立。

武人的姓子直爽,但卻不是傻得沒治,有了悠長的生命後,他們有的是時間從頭學起,並借著文丹一脈在精神乃至國學上的巨大優勢,繼續模索著前行。

就像楊猛一樣,陳夫子他們這些人,在成功抱丹化虛之後,都會有一定時間的武力空窗期,能輕而易舉地融入在文丹一脈之中,雖然總是要忍受那些國學大師們的優越感,但又有誰會傻到非要在人前展露自己超凡入聖的武力,然後被那些有些酸腐之氣的老家伙們排擠。

「他們都是文道一途的國學大宗師,而自從滿人入關之後,像這種以浩然正氣和黃老養生得以抱丹虛化,甚至以已心立說的國學大宗師,已經很難再出現了,所以他們雖然有些毛病,但卻值得去包容和珍惜……」

「儒家文明的傳人,大多已被滿人將精神層面徹底給閹割了,所以這兩百年間新生的國學宗師,簡直就是華夏民族從至今最為稀少的時期……」

陳夫子的面色有些凝重,語氣則有些悲哀,雖然無法一下感染到楊猛,但卻讓他的心里明白了幾分,「所以你們這些人便袖手旁觀,任由清廷被洋人百般欺凌,為得便是讓清廷犧牲自滅,恢復華夏文明的本來面目?

若離雖然一直在旁邊傾听,可心里卻漸漸明白了這群丹派老怪們真正的想法,「也有一點亂世出英杰的道理!」

「武丹一派比文丹派好一點,卻也遠遠低于前明時期……」丹丘生先是對若離點了點頭,隨後又搖了搖頭對楊猛笑了笑,「不過,在你將武丹化虛的法門公之于眾後,想來這個情況便會一下要上了許多!」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找上你,並希望你接受丹派傳承的原因!」看著楊猛有些恍然,楊夫子也笑了笑,隨後對他伸出了手臂,示意楊猛搭把手,「最關鍵的是,你抱丹時的年紀太過于驚人,從此便擁有了我們都不曾有的資本,這丹派如果由你來引導,未來便會是另外一番模樣!」

「我多的,便是時間!」

楊猛點了點頭,面色輕松地將手臂搭在了楊夫子的手上,彷佛忘記了自己此刻無法動武這個事實一般。

眼前這三位老人,雖然至今都沒有表現出來任何武道的手段,但當楊猛近距離站在他們的身邊時,這才感受到他們隱藏在體內的精氣神,隨著心髒的跳動不住一股一股地律動,時而好似晨起林間的薄霧潤物無聲,事兒又像血氣點燃的狼煙,讓人需得仰視,方能感受到那股內斂的強大意志。

陳夫子和丹丘生或許還好,他們的意志時刻維持著圓潤無暇的狀態,而在楊夫子的雙眼中,楊猛卻清晰地感受到了一股炙烈的奔放,一道道令人振聾發聵的武道意志。

這是一種無敵的意志!

也是來自牆上那副唐代張旭的千字草書碑拓帖上的癲狂神意。

如果說之前見識過的目打,是暗勁階段震懾敵人的精神攻擊,那麼從宮寶田身上學到的化勁觀殺,則可謂是紅塵武道在精神意志上的實戰極致,可當楊猛看到楊夫子眼中的丹勁神光,並轉瞬在腦海中演化觀想出一枚枚舍我無他的狂草,並將那千字文中舍我無他的無敵意志,體現至無言以喻的地步後,他終于明白了何為煉神還虛,什麼樣的程度才算是煉虛合道。

原來入了丹勁之後,便可以將純粹攻擊和壓制為主的‘觀殺’,將自身對大道的理解融入神意之中,演化為佛道典籍中所謂的‘觀想’或是‘入微’,在剎那間感受著某種意志中蘊含得道之傳承,明白什麼才是‘正觀而修’的道理,進而感悟丹道之上,到底還有什麼樣的修行或者是進化法門。

這才是土登嘉措能以一己之力,瞬間為京城四少灌頂的真相,至于其他大吹法螺等江湖術演變出來的手段,不過都是為了遮掩這‘觀想’的真面目而已。

兩人的手臂靜靜地搭在一處,可楊猛的身體卻不住地顫抖起來,他的眼中此刻猶如虛空,茫然不知焦距何在,可在他的腦海之中,卻好似開天闢地一般,轟隆隆地擠出一枚枚山巒般大小的狂草字書。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曰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雲騰致雨,露結為霜……玉出昆岡……」

短短幾十字的殘篇,卻以點畫為形質,使這有形有意的狂草之字,演化著天地**等自然無形的天道,而隨著那一枚枚字體接二連三的出現,楊猛甚至還感受到了一股穿越了時空的盛唐之音、色、相。

其音雄渾質樸、震懾天地,其色放縱淋灕、舍我無他,其相則猶如山崩海傾、曰月色變,可謂將個人的無敵意志與書法、文道、劍道乃至天道神意融合為一,進而將人道文明的高峰,化作一道道巨大的草書豐碑,豎立在觀想世界中的中央。

這難道便是前人抱丹虛化之後,所追求的大道,而這種蘊含得天地意志的大道,才是引導人類文明不住發展的動力,使得整個世界從茹毛飲血進化至刀耕火種,等到了如今或不遠的將來,更是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有著前世各種網文的經驗,楊猛對于這種無法解釋的力量,有著比這個時代更為清醒的認知,從而在這種可遇不可求的觀想中,不住發散著自己的思維,進而忽然意識到,無論文道或武道的抱丹虛化之法,都只是人類文明乃至個體進化的體現,無論是整體還是個體,若想再進一步,唯有打破這種這種所謂天道意志的束縛。

在這個世界上,有的人天賦異稟,有的人精神純粹,更有的人只憑著智慧和毅力便某個領域中,一點點發現了隱藏在現實中的天地奧秘,進而使得個體的精神圓滿,實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延遲衰老,進而大大提高了學習與傳承的效率,利用著更多的時光,來自發守護著人類文明的傳承與衍生。

有人無法了解,認為達到了這個境地的人類,可以溝通神明,或都是力量恐怖的非人般存在,卻不知道真正關注並引導人類進化的大師,從來都只是利用文明或武力中的某一個點的變化,去引發更多的人類個體、勢力甚至國家發生變化,進而促進整個人道文明的發展。

當然,像這種打破肉身極限,以生生不息的神意入微觀想的存在,即便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長生不老’,可他們仍屬于破壞自然平衡的存在,一旦數量過多,那麼便可能引發某種可怕的後果。

所以,對于這種抱丹之後的力量普及法門,自古以來便掌握在丹派這種少數人手上,而對于丹生的引入和引導,更是慎重到了極點,而像楊猛這般,在國家民族危亡之際,將抱丹化虛的法門公開的人,若不是天賦異稟年紀極小,恐怕如今受到得便不單單只是這些大佬們的關注和引導了。

「要想讓丹派延續,並繼續促進人類的進化與傳承,避免斷代和月兌離正軌,就要學會如今這般旁觀,你現在雖然抱丹化虛,但如果不能將精神從虛丹中漸漸抽身而退,那麼便只能永遠局限在抱元守缺的低級意境之中……」

感受到楊猛心中的掙扎,楊夫子一邊將手腕輕輕推動,一邊繼續將那千字文殘篇中的神意,以觀想的法門映入楊猛的腦海,等到若離發覺有些不對,這才看到兩人的頭上,不覺已經都是大汗淋灕。

所謂丹派的長生者,雖然只是將壽命延長了一百年左右,但他們在這百年多中能學到或發揮的技藝,卻已經超出了常人的想象,而這種現象和超凡的技藝,又漸漸被引申為傳說中的神仙妖魔。

好比楊猛現在這種狀態,用正道的說法可以稱為‘出神’,用魔道的稱謂則也能算得上是‘入魔’。

無論是出神還是入魔,首先便要像楊夫子所希望的這般,將精神抽身而退,以旁觀的角度獲得虛化的精神圓滿,進而改變無法出手的現狀。

這算得上是楊夫子三人給楊猛**的額外福利,也可以視為是提拔後進擺月兌精神束縛的鞭策,只是,當楊猛從觀想大汗淋灕地驚呼醒來的時候,若離不覺有些驚異地發現,他那雙內斂到了極限的雙眼中,蘊含的,是又一種全新的神光和武道意志。

「楊夫子的想法雖好,卻未免過于傾向道家獨善其身,而對于楊猛來說,想讓這華夏文明得以延續和再次煥發生機,便要像體外虛化的丹球氣場一般,將代表著缺憾與外力的滿人及洋人的束縛全部打碎,然後才能重建完美的虛丹,所以……這丹丘生的位置,還是讓給他人去做的好!」

…………………………………………………………………………………………………………(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國宗師最新章節 | 民國宗師全文閱讀 | 民國宗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