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王朝 第44回呈密奏裴忌獻地圖,誤軍機楊勇失兵權

作者 ︰ 未知

一連數ri,宮中燈火長鳴,隋文帝楊堅不斷調撥各路兵馬奔赴江北,籌備伐陳之戰。無彈窗小說網眼看這一夜,已過子夜,隋文帝熬的兩眼泛紅,才回到寧安殿。

獨孤皇後幫著月兌了龍袍,問道︰「各路的兵馬不是都已開拔了麼,陛下還這麼費神?」

「唉,三軍南下,主帥人選至今尚無定論。」

「臣妾覺得晉王到是個不錯人選。」

隋文帝說︰「晉王幾次帶兵,確實治軍有方,不過將來繼承皇位的畢竟是太子,太子不能不懂御兵之術,這次伐陳之戰,朕想讓太子掛帥歷練一下。」

獨孤後道︰「這到也是,就讓晉王留在下來陪陪蕭妃也好,既然陛下已經有了主意,不如將下一道聖旨,就封太子為帥。」

「朕也有此意。」

夫妻二人正在說話間,一個小太監來報︰「啟奏陛下,禮部侍郎裴忌有緊要軍情奏報。」

隋文帝剛坐到床上,立刻又站了起來︰「傳旨,讓裴忌道御書房等候,再命太子楊勇,晉王楊廣,蘇威、高連夜入宮,商議軍情。」

「遵旨。」

已經月兌了衣裳的隋文帝,又讓獨孤皇後那龍袍更衣。獨孤皇後一看隋文帝頓時jing神起來,問道︰「裴忌一個禮部尚書,他能知道什麼急要軍情。」

「皇後有所不知,裴忌是朕安插在南陳的一柄利劍,趕快更衣。」隋文帝穿戴好,又返回御書房。

皇帝的旨意傳下,晉王楊廣、左僕sh 蘇威、右僕sh 高連夜趕往宮中,唯有到東宮傳太子的小太監,遇了麻煩。

去往東宮的小太監名叫甄五,來到寢殿求見,此時太子妃元氏已經熄燈睡下,听說宮里有口諭出來。元妃懶得起床,隔著屏風問道︰「小公公深夜傳旨有什麼要事?」

「回稟太子妃,皇上傳太子往御書房商議要事。」

元妃道︰「太子已經兩晚上不在我房里了,想必是去了高良娣那狐狸jing的臥房,公公去那里傳太子吧。」

「哦……是。」

小太監甄五出了正房,又跑去偏殿,求見高良娣。

高良娣是太子楊勇的第一個妾室,一听說有人來偏殿,還以為是太子到來,一邊梳理發髻一邊迎來出來,一看是御書房的小太監甄五,高良娣問道︰「甄公公深夜到我這來,有什麼要事?」

甄五道︰「皇上有旨,傳太子到御書房議事。」

「誰讓你來找我的,太子爺好久不來我這兒了,定是去了王良媛那小賤人房中,小公公去那里傳太子吧。」說著王良媛轉身回了房。

小太監甄五沒辦法,有轉往王良媛房中。這王良媛乃是太子楊勇的第二個小妾,一听御書房太監傳旨,就問道甄五︰「甄公公您可真高看我,我早就獨守空房了,太子早讓成良姬那小婊子勾引走了。」

甄五一看王良媛這里也沒有太子,只好再次趕往成良姬的房中。成良姬听說是皇上身邊的太監,哭哭鬧鬧就訴起苦來︰「甄公公唉,天地良心啊,我自從入東宮就吃盡了太子妃的刁難,整ri以淚洗面,太子爺怎麼會在我這苦命人的房中呀。」

成良姬扯開床帷,拽著甄五去看︰「公公做證,我可是獨守空帷的苦命人吶,你可如實給皇上稟告啊。」

「一定一定,那您知不知道太子爺在哪里?」

「那還用問,肯定又被太子妃一個人霸佔著。」

小太監甄五一听這話,跟塌了秧的禾苗一樣,告別成良姬,無可奈何的返回了御書房。

此時御書房燈燭通名,晉王楊廣、左僕sh 蘇威、右僕sh 高、禮部侍郎裴忌都已等候多時,隋文帝見小太監甄五一個人匆匆忙忙跑了回來,十分質疑,問道︰「太子何在?為何僅你一人回來?」

「回稟陛下,小奴在東宮沒有找到太子爺。」

「啊?可問過元妃?」

「都問過來,太子妃、高良娣、王良媛、成良姬四位宮娥,都沒有見過太子爺。」

「這……」隋文帝頓時愣住,深更半夜,當著楊廣、蘇威、高和裴忌的面兒,東宮的一妃三妾竟然全不知道太子楊勇的行蹤,隋文帝頓時臉s 鐵青,顏面盡失。

右僕sh 高最為擁戴太子,作揖道︰「陛下慮,太子深夜不在東宮,其

中必有原有,待微臣前去尋找。」

「不必啦!」

隋文帝壓住心中怒火,說道︰「太子有失教,這是朕的家事,不勞各位愛卿。」

高還想幫太子說清,隋文帝大手一擺,對裴忌說道︰「裴愛卿有何軍情,速速說來。」

裴忌呈上一幅畫圖,走道︰「微臣接到江南密報,這幅圖上所畫便是陳國水軍江防圖。」

一听是絕密軍機,隋文帝讓幾個人過來圍觀,裴忌道︰「此圖已經標明,在荊南有陳國皇叔陳慧紀率三萬舟師切斷長江上游,在漢口有大將周羅率兵五萬鎮守長江中游,在九江有水軍都督何蠻率兩萬人鎮守,而防衛建康的守軍多達十萬之眾。」

隋文帝道︰「有此江防圖,何愁陳軍不破,我看可將此圖傳發前方各營主將。」

高問︰「陛下,至今三軍尚無主帥啊?」

隋文帝道︰「主帥無需再議,朕意已決,命晉王楊廣為天下兵馬總調度,節制南征各路人馬,擇ri開戰。」

「兒臣遵旨!」楊廣、蘇威、高、裴忌一同跪倒,領受聖旨。這便是︰

夜不歸宿成空鸞,太子大意失兵權。

宮斗從未有罷卻,反把晉王送江南。

到了次ri早朝,文武百官分列兩廂,大禮拜畢。這時才見,太子楊勇急匆匆快步走上金鑾殿,雙膝跪倒,叩拜天子。

隋文帝問道︰「身為太子,你不在東宮,昨夜做什麼去了?」

「兒臣知罪,昨晚在外面貪杯,住在了主事雲定興家中。」

太子楊勇此時根本不敢講出實話,一連幾個晚上都在小鳳山茗竹閣陪著雲昭訓,若是讓隋文帝知道哪能輕饒,所以唯唯諾諾編說睡在了雲定興家中。

「哼!」楊堅怒道︰「你身為太子夜不歸宿,將來如何繼承皇位。以後好好反省,不可再做此荒唐之事。」

「兒臣知錯,謹記父皇教誨。」

「你且一邊站了。」

隋文帝楊堅道︰「清河公楊素曾經給朕上了一道奏章,他為朕列出九條伐陳攻略,今ri告知諸位愛卿,按此方案南征伐陳。」楊堅言罷,把奏章交給大太監王文同,命其宣讀。

王文同讀到︰「臣在永安伐木造船,枕戈待旦,倍加斟酌,現擬定伐陳攻略。

其一︰陳兵防線貫穿東西,宜兩下出擊,左右牽扯,使陳軍首尾難顧。

其二︰隋軍重兵當從吳州、廬州兩翼發兵,東西夾擊,圍攻健康。

其三︰以漢口為支點,切斷長江水運航道,使陳國水軍不能互救。

其四︰臣已修造五牙船,高越十丈,渡江之時,可與陳兵水戰。

其五︰陳兵擅長水戰,但長江險灘眾多,應水上虛張,而誘敵路上激戰。

其六︰命青州兵馬沿東海南下,由海路登岸,抄襲吳縣。

其七︰臣命工匠制拍石機,空投巨石,催城拔寨,無所不摧。

其八︰開戰之後,當擬安撫詔書,發放江南百姓及降卒,瓦解人心。

其九︰陳國ji n臣孔範、江總、沈客卿、施文慶等應盡皆斬首。」

听完了這篇伐陳攻略,滿朝文武,交頭接耳,隋文帝楊堅道︰「楊素此奏正合朕意,前些ri子,朕與晉王楊廣、左僕sh 蘇威、右僕sh 高依據這封伐陳攻略,商議了三軍部署。就讓高愛卿為諸位讀讀。」

右僕sh 高舀出攻略部署,展開讀道︰

「開皇八年十月,三軍開拔,直抵江北。命晉王楊廣為淮南道行台尚書、天下兵馬總調度,與秦王楊俊、清河公楊素並為行軍元帥,右僕sh 高為元帥長使,統帥水陸軍共五十一萬八千人,東起吳州,西至永安沿長江分兵八路,直搗南陳。

秦王楊俊率水陸軍由襄陽進屯漢口;楊素率舟師出永安,東進江陵,會和荊州刺史劉仁恩;晉王楊廣出**,廬州總管韓擒虎出廬州,吳州總管賀若弼出廣陵,蘄州總管王世積率舟師出蘄攻九江,青州總管燕榮率舟師出東海,抄襲吳縣。欽此。」

听高讀完伐陳攻略,站在一旁的太子楊勇是面如土s ,悔恨交加,不敢抬頭去看皇上,只听隋文帝說道︰「此番渡江決戰,東起海洋,西至巴蜀,橫貫千里,古今未有,永駐青史。朕yu在開皇九年元月決戰,從即ri起,但凡陳國使者,一並扣押,有來無回,封鎖機密。十ri後對陳下戰書,關內三軍開拔,踏過長江,直搗建康!」滿朝文武,齊齊跪倒,叩拜天子,山呼萬歲。

百官退朝之後,隋文帝楊堅把晉王楊廣叫到御書房,在龍書案上舀住一張名冊,交予楊廣說道︰「攻打建康事關重大,我命宇文述為左庶子、張衡為右庶子輔佐你伐陳事務,再命薛道衡為吏部侍郎,督導文武將官,禮部侍郎裴忌,主管招降納叛。」

楊廣接了名冊,問道︰「裴忌年事已高,豈能再隨軍出征?」

楊堅道︰「裴忌是陳國降將,其子裴蘊在陳國任直閣將軍,願為內應,若有此父子相助,必破建康。」

「看來父皇早已勝券在握!」楊廣大喜,遂準備回府收拾,準備出征。這才引出︰

三軍起兵平南陳,分久必合又成真。

華夏分裂幾百載,一統九州定乾坤。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隋王朝最新章節 | 大隋王朝全文閱讀 | 大隋王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