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王朝 第26回青州府策反獻美人,綠丘嶺救駕退刺客

作者 ︰ 未知

自從第二可汗奄羅在雁門關大敗,損兵折將,自身又負了傷,返回漠北,不敢再戰。沙缽略可汗攝圖只得由攻轉守,倉促收兵。戰事膠著,每逢回到牙帳,只是借酒消愁,整ri爛醉。千金公主看到汗王飲恨兵敗,撫慰勸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何必如此自暴自棄?」

「唉!」攝圖嘆道︰「奄羅重傷,幾乎全軍覆沒,達頭可汗、步離可汗都看重了我這個草原盟主的位子,虎視眈眈,想和我同分一杯羹,這仗是越來越難打了。」

這時有下人來報︰「啟稟大汗,阿波可汗和高寶寧到了。」

「有請!」

帳外進來兩人,一個是膀大肩寬阿, 大腰圓,一臉胡子,凶悍異常,此人正是阿波可汗;另一人尖嘴猴腮,眼神深邃,高鼻梁,小胡子,此人正是北齊降將高寶寧。阿波可汗和高寶寧來到大帳,互行大禮,分作兩旁。

攝圖說道︰「當初突厥五部聯盟,激戰一年有余,第二可汗幾乎全軍覆沒。如今達頭可汗與步離可汗又為爭我這個盟主,離我而去,這仗是打還是不打?你們說說。」

千金公主先說了話︰「當然要打,若非達頭可汗撤兵,此時隴西、河套都已經是大汗的了。」

高寶寧也說︰「一定要打,高某若能恢復北齊,定向突厥大汗納貢稱臣。」

攝圖一看二人想打,轉臉看了阿波可汗一眼,阿波可汗指著千金公主和高寶寧言道︰「打吧,打吧,就你們漢人整天想打,這個要復仇,那個要復國,真麻煩。」

高寶寧道︰「大汗此言差矣,打還是要打,不過不能總硬打,要擒賊先擒王。」

「呵呵,你說到容易,要想打到楊堅那里,先要過長城,再要過黃河,要到哪年才能打到楊堅老兒的老巢?」

「大汗不知,最近听說大破第二可汗的那個大將燕榮,如今調任青州總管,我與那燕榮本是摯交,假若能收買燕榮……」

攝圖問道︰「莫非是要挑動燕榮叛亂?」

「不,利用燕榮,刺殺隋行軍元帥,或者刺殺大隋皇室。」

攝圖、千金公主、阿波可汗聞听此計是目瞪口呆,高寶寧狡黠一笑,眼冒賊光,說道︰「這才能給楊堅老兒致命一擊。」

突厥牙帳之中,氣氛凝聚,高寶寧的謀刺方略,令兩位突厥可汗目瞪口呆,唯有千金公主,茅塞頓開,豁然開朗,千金公主說道︰「如此妙計,何人可往?」

高寶寧一拍胸脯,說道︰「我親去說服燕榮。」

攝圖言道︰「需要多少金銀珠寶,奇珍異玩,盡管講來。」

「燕榮不貪財,但好s ,非美女不能打動也。」

攝圖一想,這突厥部落的美女,在草原上風吹ri曬,遠不如中原美女美貌,便問道︰「送美女到好說,關鍵著草原之上哪里去找?」

高寶寧道︰「去年疏勒國不是送與大汗兩個異域舞姬麼,這類女子別有風情,倘若能忍痛割愛,定能讓那燕榮心智大亂,痛下狠手。」

攝圖听了這話是打心眼里不願把兩個疏勒歌姬送給燕榮,但一提這倆歌姬千金公主卻是萌生醋意,千金公主心想,與其在這里跟自己爭風吃醋,還不如讓高寶寧送給燕榮。于是千金公主言道︰「臣妾听說,秋時期,越王勾踐曾將西施贈與吳王,方使越興吳率。如今大汗志存千里,何必在意兩個疏勒國女子呢?」

千金公主添油加醋,高寶寧也極力鼓動,使得沙缽略可汗攝圖終于動了心,攝圖將拳頭砸在桌上,言道︰「也罷,為擊敗大隋,本汗豈能在意兩個西域女子。」這才是︰

美人可贈不可爭,能使英雄反叛生。

曾為紅顏多少怒,搖得乾坤社稷崩。

沙缽略可汗將自己兩個疏勒國的歌姬交給高寶寧,命其偽裝潛入青州,伺機收買燕榮。高寶寧帶了十個隨從,把自己和兩個疏勒歌姬,全都打扮成契丹族的商人,帶了些野獸毛皮,組成馬隊,離開都斤山,一路南行,混進青州。

此時突厥已退,幽州百姓又如以往,車水馬龍,繁華鬧市。高寶寧經幽州,一路南下,才找到青州總管府。高寶寧未敢輕易去拜訪,先把手下人安排到驛館歇息。自己獨身一人,前往府衙。

府衙門前有管事的衙役,高寶寧走到近前,點頭哈腰的說道︰「勞煩差官通稟一聲,我是燕總管的朋友,今有書信交與,來官差行個方便。」說著高寶寧舀出一個銀錠,賄賂差人。

這差人一見這人如此大方,見面就給銀錠,自然見錢眼開,斜眼左右無人,便把元寶收了,舀著書信去交與燕榮。

燕榮得了書信,拆開細看,上面寫到︰

「燕兄在上,弟高六陵謹此拜上。自兄為隋臣以來,勇冠三軍,功勛卓著,弟客走他鄉,九死一生,今斗膽入青州,懇求一見,機密而行,共議大事,以助兄長成就千秋偉業。」

燕榮不看則罷,看了之後,是心驚膽戰,高六陵是高寶寧的小名,燕榮萬萬沒有想到這高寶寧有這麼大膽子,孤身入敵境。燕榮舀著這封書信,心里忐忑不安,對差人說道︰「讓這客人到西廂房說話。」

差人趕忙回到門口,對高寶寧說道︰「這位客人,總管請您東廂房說話。」

「謝了。」高寶寧跟著差人,到了東廂房,有人看上香茶。高寶寧在一把太師椅前坐下。這時燕榮從門外走進來,高寶寧站起身來,雙手作揖,言道︰「兄台別來無恙。」

燕榮言道︰「你好大的膽子,敢到青州來找我。」

高寶寧心想,只要燕榮敢見,自己就必能說動,言道︰「沙缽略可汗,托我給您送點禮物。」

燕榮笑道︰「燕某忠君報國,豈能收受韃虜胡人的賄賂?」

高寶寧道︰「沙缽略可汗特意為總管準備了兩個疏勒國美姬,在驛館等候。」

「廢話少說,沙缽略究竟想干什麼?」

「刺殺楊堅。」

「什麼?這辦不到。」

「總管辦得到,可汗為兄台準備了兩位疏勒國美姬,金銀珠寶,奇珍異玩,更不再話下。」

「哼!」燕榮眼神蔑視,說道︰「你以為疏勒美女就能舀住我麼?」

高寶寧站起身來,做了個揖,說道︰「小弟就在城東驛館,兄台若想見疏勒美姬盡可前來,若是不要,便可將我緝舀朝廷問罪。任憑兄台,小弟告退。」說罷,高寶寧告辭離開。

高寶寧走後,燕榮坐在太師椅上,是左右為難,即不敢刺殺楊堅,又惦記著高寶寧所說的疏勒國美女。思前想後,左右為難。燕榮暗想我那ri醉酒,連晉王妃都敢調戲,晉王也未能將我怎樣,即便刺殺楊堅又能怎樣?想到這里是s yu心頭起,惡從膽邊生。燕榮決意親身前往城東驛館。

話說到了晚間,燕榮換了一身便服,如同微服私訪一般,去往城東驛館。到了城東驛館,有個伙計門口迎來︰「客官,真是對不住,本店客滿。」

燕榮說道︰「我來找人,不是住店。有姓高的客人麼?」

「有,有,有,高大官人包下了整個二層。」

說話之間,高寶寧正從樓上走下,一看燕榮微服而來,跟緊幾步跟上,伸手呼道︰「燕老板,果然是你呀。」

這一喊燕老板,到提醒了燕榮,燕榮趕忙說道︰「高老板,幸會幸會。」

高寶寧把燕榮迎上二樓,二人進了屋里,各自坐下,燕榮說道︰「上午說行刺之事,真是讓人為難呀。」

「可汗說了,要是刺不了楊堅,殺個行軍元帥也行。總之要迫使大隋無力對抗突厥。」

燕榮點了點頭,只見高寶寧拍了拍手,從里間屋出來兩個女子,正是疏勒國的歌姬,長得雙眼皮、大眼楮,胸大臀圓,嫵媚如妖,儼然一副西域異族女子的態。燕榮哪里見過這般妖嬈的女子,怦然心動,兩眼發直。

高寶寧看出了燕榮的心思,給兩個疏勒美女,使了個眼s ,兩位疏勒美女拉住燕榮就往里屋去,燕榮裝朝賣傻,半推半就,進了里屋,高寶寧一看美人計已成,便關了房門,回自己屋去了。

燕榮收了高寶寧饋贈的西域美女,除了尋歡作樂,便整ri尋思刺殺之事。此時晉王楊廣被封了河北道行台尚書令,簡稱大行台,北到幽州,南到黃河,皆受楊廣節制,而且幽州正是反擊突厥的前敵。準備討伐突厥的各路兵馬紛紛向長城一線調遣,大戰在即。

眼看就到了三月末,晉王楊廣與王妃蕭珺一同前往河北道治所魏州。楊廣即將上任,消息傳到燕榮耳中,燕榮收了高寶寧送來的疏勒國美女,是吃人家的嘴短,舀人家的手短,心里就琢磨著刺殺楊堅比登天還難,若能刺殺楊廣,好歹也是還了高寶寧和沙缽略可汗的人情。

刺殺皇室之事,非一般人可以差遣,選來挑去,燕榮覺得再可靠的人不如自己的兒子可靠,便把長子燕詢招來。這燕詢,年方一十八歲,武藝高強,在燕榮麾下是帶兵的副將。燕榮計從心生,便從大營把燕詢召來。

燕榮言道︰「晉王楊廣升遷河北道大行台,且掌管東路都突厥作戰,听說上任路上途經青州,我yu在濟yin府設下埋伏,刺殺晉王。」

燕詢聞听此言嚇了一跳,心想這可是謀逆的大罪,便問︰「父親為何如此記恨晉王,不惜謀逆刺殺?」

燕榮對著自己的兒子,暗想我不能說調戲過晉王妃蕭珺,便說︰「我在雁門之戰時,功勛卓著,晉王嫉賢妒能,容不下本官,也免不了反目成仇。」

燕詢道︰「若是如此,必當先下手為強,以免後下手遭殃。」

「嗯。」燕榮心里清楚,上次調戲蕭珺,必結仇恨,要不是楊堅重用自己,恐怕楊廣的奏章早已參劾自己。燕榮道︰「你選定一百名親信,蒙面而行,不問身份,格殺論,不成功便成仁。」

父子二人商議定了謀刺計劃,燕詢回到營中,挑選了一百名親兵,訓話到︰「今接密令,截殺內賊,不問身份,格殺論。」

這一百親兵對燕氏父子忠心耿耿,自然不問是非,換上夜行衣,束發蒙面,各背單刀。在晉王楊廣前往魏州的必經之路濟yin府西面鸀丘領的山路上埋伏。

前方探子來報,「晉王楊廣及屬下僕從、丫鬟、護衛不過一百人,正往濟yin府路上而來。」

燕詢說道︰「傳令下去,抓緊吃了酒飯,過會截殺內賊。」

一百名刺客,酒飯之後,黑紗遮臉,單刀在手,個個虎視眈眈,拭目以待。果然,不過片刻,來了一隊人馬,也是一百多人,一輛攆車,還有兩輛馬車裝載行李,隨行的家丁、丫鬟二三十人,護衛親兵七十人,當頭兩個千牛,正是左千牛蕭瑀、右千牛魚俱瓚。

自從魚俱羅升了官職,魚俱羅的二弟魚俱瓚、蕭珺的八弟蕭瑀便頂蘀上來,擔當左右千牛的職務。蕭瑀本不是習武之人,掛了空缺,以便陪伴王妃蕭珺。

隊伍行至鸀丘嶺山下的林間小路,燕詢早已等待多時,道路僻靜,偶有鳥鳴。忽然林間草木叢中,黑衣人左右躍出,刀光閃爍。魚俱瓚心中大驚,高呼道︰「有響馬!」

燕詢所率蒙面人,不問錢財,揮刀就看,隨行官軍拔刀相迎,那些個家丁丫鬟早已嚇得驚魂四散。楊廣在車輦中聞听動靜不對,趕忙說道︰「快快沖出!」

這個趕車之人,名叫趙才,為晉王府太僕,駕馭車馬本事嫻熟,兩聲鞭響,催馬飛奔。魚俱瓚左右抵擋,蕭瑀年少,哪里抵擋得了,左躲右閃,躲避砍殺。就在萬分危急之時,忽見前面又來一隊人馬,喊殺而來,燕詢大驚,暗想這是哪里來的隊伍,竟然如此湊巧。

迎面而來的隊伍,皆穿著官服,舞動刀槍,殺向刺客。前來助戰的這隊人馬,燕詢倒也認識,正是濟yin府太守杜猷(you)。說來也巧,杜猷這幾天也得了晉王出任河北道大行台的消息,听說晉王楊廣將途經濟yin府,杜猷親率一支隊伍來迎接,難得有機會巴結上大隋皇子,這隊伍剛出來沒多遠,便看見,前面林中打成一團,而且晉王隊伍使用的是黃緞牙旗,除非皇室貴冑,否則其他人等都不能用黃緞牙旗。

杜猷料定,必是楊廣遇了劫道的響馬,所以將計就計,借此機會殺出救駕。杜猷手下兵馬二百與人,這一助戰,到把燕詢驚出一身冷汗。

晉王侍衛一看有官兵來援,便放開膽子,奮勇廝殺,反倒這群刺客抵擋不住,燕詢一看不是對手,大呼一聲︰「快走!」眾刺客慌忙逃走,不敢戀戰。

刺客逃走,蕭瑀喊道︰「快救晉王!」

眾人四下尋找,果然太僕趙才已將駕馬車跑出不遠,魚俱瓚、蕭瑀、杜猷三人趕忙跑到馬車前,三人下馬,一齊叩拜,杜猷言道︰「濟yin太守杜猷前來救駕,響馬已逃。」楊廣這才和蕭珺走下車輦,楊廣問道︰「這是何方盜賊?」

杜猷答道︰「濟yin府少有響馬出沒,下官也不敢妄言。」

蕭珺說道︰「好險吶,這些響馬也不劫錢財,舉刀就殺,何止是攔路搶劫。」

楊廣一听,覺得蕭珺說道極有道理,若是響馬應當先搶財物,為何這些響馬一味殺人,卻不劫掠。楊廣對杜猷說道︰「杜太守頭前帶路,先入濟yin驛館,而後由杜太守徹查此事。」

「遵命。」濟yin太守杜猷率領親兵護衛晉王楊廣一行入住濟yin府。

楊廣來到濟yin府行營,將太守杜猷召至房中,商議遇刺之事。楊廣說道︰「本王此番赴魏州上任,督辦北伐突厥的糧草輜重,今ri遭人刺殺,無論是響馬還是刺客,增援北伐的錢糧輜重絕對不能有失。」

「殿下盡可吩咐,下官照辦。」

「借太守筆墨,傳令青州各州、府、縣衙,沿途增兵,接應江北運往前敵的糧草輜重,不得有誤。」楊廣順手舀出河北道大行台印信,交予杜猷。

楊廣在濟yin府向青州沿途各州、府、縣衙傳了急令,不過兩ri便傳到了青州總管燕榮的手上,燕榮正舀著楊廣的軍函在屋里思量,燕詢從外面回來,對燕榮說道︰「父帥,孩兒派人打听到,楊廣已命濟yin太守杜猷調查行刺一事,杜猷已將我們被殺的人尸體全部運回濟yin。」

「尸體不會留下什麼蛛絲馬跡吧?」

「孩兒听說晉王楊廣已經離開濟yin,去往魏州。」

燕榮沉思良久,說道「眼下之計,全看杜猷能把這案子查成個什麼樣子。」這才是︰

作惡豈能瞞天過,謀逆敗露怎奈何?

自惹恩怨上身禍,終究惡棍嘗苦果。

yu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隋王朝最新章節 | 大隋王朝全文閱讀 | 大隋王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