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夫臨朝 第十一章 方家效忠

作者 ︰ 熊吻

「方大人現在相信本殿下所說的了?」海瀾戲謔地看著她。

方秀珠臉紅了一下,撩起衣擺雙膝跪地神色嚴肅地說道︰「微臣有眼無珠,有冒犯殿下的地方還請殿下海涵,從今以後臣願以殿下馬首是瞻,為殿下效犬馬之勞」,這表示要向海瀾效忠了。

海瀾心微微一動,她知道方秀珠混跡官場多年,從不參與皇權爭斗,始終保持中立,也因此深得女皇陛下器重,如今她這般就表示她願意站在太女和她這邊了,只憑她的三言兩語就使這個最令慧王頭疼的人轉性了,她是不是應該很有成就感?

海瀾連忙扶起方秀珠,「方大人這是干什麼?快快起來,大人的忠心本殿下知道了,如果太女姐姐知道了也會高興的。」

方秀珠再次雙膝跪地,鄭重地說︰「六殿下誤會了,微臣是佩服殿下的才學和人品,才決定要追隨六殿下,而不是皇太女,殿下有識人的本事,不然也不會來找微臣談司家的事情;殿下有洞悉一切的觀察力和判斷力,時刻都能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受別人看法的左右,這一點是最讓微臣佩服的地方。微臣願以方家族長的身份追隨殿下,將方家上下三百二十八口人的性命都交到殿下手中。」

是方家而不是方秀珠一個人的效忠,而且效忠的對象是李海瀾,而不是皇太女,海瀾覺得方秀珠這次是不是賭的有些大了。雖然有些吃驚,但是李海瀾可不是年僅十四歲的六皇女,她知道方秀珠不會貿然下注,她可能被慧王和皇太女給逼急了,政治斗爭歷來殘酷,一不小心押錯了人就會粉身碎骨,萬劫不復,如今她把賭注都壓在她的身上也算是一個保全自身及方家的法子。

目前看來這場奪嫡的斗爭中,慧王暫時佔了上風,但是皇太女畢竟是嫡出,又是正統,不論方秀珠投向誰都沒有十足的把握,如果是李海瀾那結果就不一樣了,如果皇太女能順利登基,肯定少不了李海瀾的好處,如果慧王登基了,李海瀾大不了封了王回封地逍遙快活了,慧王肯定也不想擔上殘殺手足的罵名,何況她李海瀾又怎麼會是一個任人宰割的主兒。

方秀珠的心思李海瀾猜到了大半,她的確是被慧王和皇太女給逼急了,最近奪嫡斗爭已經開始白熱化了,雙方對她保持中立都很不滿,開始擠兌方家的人了。

方家本來人丁就不興旺,能夠拿得出手的優秀女子本就不多,半月前她的佷女方麗華被慧王從三品的吏部侍郎降到七品,外放到北方那苦寒之地做知縣了,這是一個信號,也是一個最後通牒,逼她盡快做出選擇。離開京城時方麗華還來找過方秀珠,告訴她如今吏部已經是慧王奠下了,她被降級外放只是個開始,讓她小心一些,方家還要靠她來支撐。

方麗華的話對方秀珠來說就像是當頭棒喝,她自從失去了唯一的女兒之後,意志就開始消沉,對官場也心灰意懶起來,這些年慧王和皇太女之間的爭斗她看在眼里也不做理會,她認為單憑陛下多年來對自己的信任,即使她不站隊,要保全自己和方家也不是難事,所以對慧王和皇太女的示好一概都置之不理。

如今才發覺是自己錯了,陛下早晚有一天要把皇位傳下去,而她方家的年輕一輩也還要在朝堂掙口飯吃,就算不為了自己,為了方家的後輩,她也要早做打算,她不能讓方家在她的手里衰落下去,這是她身為方家族長的責任。

這些天她反復權衡過,皇太女雖有些才干,但遇事優柔寡斷,容易被人左右,難堪大用,而慧王手段陰狠,心機頗深,也不是一位明君,無論誰當了皇帝都非國家之福,只是這都不是她考慮的問題,她想如果非要站隊的話她還是想選擇太女,畢竟太女是皇帝親選的,只要模準皇帝的脈,就多了幾成勝算。

只是後來出了司家的事情,讓她有些猶豫,畢竟西齊和她有殺女之仇,而通敵的司家又與六皇女結親,想想心里就有些別扭。可是今天見了六皇女,听了六皇女一番對司家案情的分析,不但讓她消除了顧慮,還讓她茅塞頓開,她終于明白了為什麼陛下讓未成年的六殿下去戶部當差,原來六殿下的能力的確在眾皇女之上,冷靜睿智,當機立斷,處事果決,她隱約覺得陛下這些年都對六殿下不聞不問也許真的是在保護她,那麼陛下的心思如果那樣的話,方家就有擁立新君之功,將來必然後福無窮。不能不說方秀珠才是真正的老狐狸,這算盤打得很精。

海瀾再次扶起方秀珠,「如果本殿下沒有猜錯的話,方大人在見到本殿下之前想要效忠的人是太女姐姐吧」,海瀾的聲音很平靜,沒有起伏。

方秀珠一听,心里一驚,又一喜,認為自己果然沒有選錯人,這種時候還能如此冷靜的人不愧是女皇看中的,她也坦誠︰「不錯,微臣開始是想投靠皇太女,也算是無奈之舉,與慧王比起來,微臣寧願選擇太女殿下,只是在見識到六殿下的風采後便改變了主意,殿下可介意?」

「你如此坦承,本殿下也沒什麼好在意的,只是本殿下現在一窮二白,手里既沒有權力,也沒有人脈,恐怕要令你失望了」,海瀾緩緩地說著,她不想被別人利用,她也不是誰想效忠都可以,給她當奴才也要看夠不夠資格。

方秀珠這回真是對海瀾佩服到骨子里了,六殿下這分明是對她的效忠持懷疑態度,讓她拿出更大的籌碼來呀,她原想一個十四歲的小女孩再優秀也只是一個孩子,可海瀾屢屢出乎她的意料,不能不讓她嘆服,看來她也不能再藏著掖著了。

她從身上解下一塊菱形玉佩,雙手鄭重地遞給了海瀾。海瀾接過來,仔細端詳這枚玉佩,它正面刻有方家永壽字樣,背面刻有一條盤龍,海瀾在心里暗忖︰「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龍佩?原來龍佩一直在方家人手里」。

海瀾用手撫模著那條盤龍,開口問道︰「這就是傳說中已經失傳上百年的龍佩嗎?」

方秀珠點了點頭︰「正是,這也是我方家族長的信物」。

海瀾淡淡地笑了一下︰「據說龍鳳佩是昭明帝李鳳瑜讓人精心打造的,里面還有一張藏寶圖,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方秀珠在心底為李海瀾豎起了大拇指,這樣的年紀在知道了自己手里拿的是天下人都想得到的龍佩居然能面不改色,她更堅信自己沒有選錯人,略思索了一會︰「這塊龍佩是祖上傳下來的,微臣也是听祖母說過,這對龍鳳佩在月圓之夜可以合二為一,讓月光透過龍鳳佩,可以顯現一張藏寶圖,其實就是李鳳瑜花費半生時間為自己建造的帝陵,並將舉國的財富都做了陪葬,她說要與心愛之人一起合葬,與他雙宿雙飛,到另一個世界過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生活。」

「哦?」海瀾很驚訝李鳳瑜的想法,身為女尊的皇帝,居然有常人的感情,真是難得。

「殿下不想知道李鳳瑜的心上人是誰嗎?」方秀珠心情頗好地說道。

「本殿下猜肯定是那個拿著龍佩的方姓男子吧」,

「不錯,殿下真是聰慧,世人都以為那枚龍佩肯定是給了薛鳳後了,其實皇貴君方易澂才是李鳳瑜的青梅竹馬,可是李家祖訓要娶薛家男子為後,李鳳瑜這才不得不迎娶了薛浩然,但同時以鳳後之禮又迎娶了方易澂,從此李鳳瑜與方易澂形影不離,如膠似漆。

這也引起了很多大臣的不滿,他們為了穩固自己在朝堂的地位,送了自己的兒子進宮伴駕,可是李鳳瑜卻椒房獨寵,讓自己的兒子獨守空房,這讓他們無法忍受,後來他們便聯名上書給當時但鳳後,也就是李鳳瑜的親生父親慕容信。

雖然當時在暄旭女帝的治理下,唐朝漸漸恢復了往日的繁華,但是畢竟女子稱帝不久,全國各地男子的反抗活動此起彼伏,為了穩固朝廷局勢,太鳳後趁李鳳瑜與鳳後出宮祭天時,下令處死了方易澂。

李鳳瑜得知後將太鳳後幽禁在寢宮,終生不與之相見。然後下令開始建造帝陵,據說帝陵建造在一個無人的小島上,這是早就選好的地點,是李鳳瑜對方易澂的承諾,她說過要和他去一個無人的小島上過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生活。帝陵耗資,地下宮殿完全仿照方易澂寢宮的模樣建造,待建完後將方易澂安葬了進去,並用舉國的財富為其陪葬。

臣手里的這枚龍佩在方易澂生前就打造好的,也算是方易澂和李鳳瑜的定情之物,方易澂臨死前交給了他從方家帶出來的小侍輝兒,讓他轉交給他的母親,並告訴了他龍鳳佩的秘密。」

李海瀾听得津津有味,原來古代也有愛情童話呀,「那鳳佩呢?」

「李鳳瑜晚年找了很多男寵,個個都長得與方易澂相似,整日婬樂,不思進取,就在大臣們忍無可忍的時候,在方易澂忌日那天,鳳鸞殿被一場大火燒毀,那枚鳳佩也隨著李鳳瑜的死而下落不明。」

「本殿下還听說有五行珠是怎麼回事?」

「五行珠是指金木水火土五顆珠子,是開啟地宮的鑰匙,沒有那五顆珠子即使找到了地宮也進不去,這些年多少人去尋寶藏都空手而歸或葬身大海。」

海瀾突然抓住方秀珠的手︰「你能和本殿下說說那五顆珠子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六夫臨朝最新章節 | 六夫臨朝全文閱讀 | 六夫臨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