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神插件 第七十四章 海軍變“陸軍”

作者 ︰ 爵語

無論提米斯托克利如何指揮,艦隊還是無可避免的撞成一團。

艦首安置的銅套裝角確實犀利,不但撞擊波斯人的戰艦很牛鼻,撞起自己人來,絲毫不遜;10艘戰艦,被己方戰艦把艦月復給撞的破破爛爛,冰冷的海水瘋狂涌入,下層甲板里的槳手們無處可逃,活生生的被憋死在船艙內;10艘提洛聯盟的戰艦,已經無法控制不斷傾斜的艦身,陸續沉入了大海,海面上留下一大堆漂浮物,還有跳海逃生的士兵。

對提米斯托克利而言,損失10艘戰艦,固然心疼,但更糟糕的,是整支艦隊失去了速度、失去了隊形。

斯巴達艦隊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

斯巴達201級戰艦巨弩 射,鑽入提洛聯盟戰艦的艦月復;戰艦表面甲板上,幾十個海軍士兵用力轉動滾軸、收卷麻繩,而甲板下面,170個槳手在玩命的劃槳;雙重動力作用下,201級戰艦「高速」直奔對方艦月復而去;嗯,這所謂的「高速」,是相對三列槳戰艦單靠槳力作戰時的航速而言。

憋屈萬分的提洛聯盟戰艦,不但沒有了速度,還被對手盯上,官兵們想盡一切辦法,企圖轉動艦身;掏心底里的話,戰艦上的官兵並沒有奢望能避開斯巴達戰艦的撞擊,他們僅僅期望能夠用自己的艦首去迎接撞擊,但僅僅靠轉舵或調整劃槳的努力,均無濟于事。

設計了倒鉤的巨弩、繃直的麻繩,讓斯巴達戰艦能夠穩穩控制著對方的艦體姿態,相對輕松的實施撞擊船月復動作;而釘入船月復的巨大弩箭,都在吃水線附近,想砍斷麻繩,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部分腦袋靈光的提洛聯盟戰艦艦長,終于想到必須安排人手吊繩下去砍斷麻繩,否則無法改變現狀;但是,做這些事需要一點時間,而斯巴達戰艦已經近在咫尺。

一艘艘提洛聯盟的戰艦被撞沉,而斯巴達戰艦並不貪功,一擊得手,立刻砍斷麻繩,退回陣營;提洛聯盟的戰艦,盡管處于不利地位,但依然奮勇作戰;混戰之中,不少提洛聯盟的戰艦捕捉到戰機,成功的撞到了斯巴達戰艦艦月復部,但讓他們驚訝的事情發生了!

斯巴達人的三列槳戰艦,居然扛下了撞擊!

水密艙的設計,大大提高了201級斯巴達戰艦艦體的橫向強度,提洛聯盟戰艦匆忙中加速撞擊,只是讓被撞到的斯巴達戰艦上部分官兵摔了一跤,虛驚一場;當然,斯巴達戰艦艦體損傷是難免的,幾艘被撞較為嚴重的戰艦,船殼還是出現了一些裂縫,但畢竟不是大窟窿,還能補救。

此消彼長,隨著時間的推移,提洛聯盟艦隊的戰艦數量越來越少;隨著提米斯托克利的座艦沉入海底,提洛聯盟艦隊僅余12艘三列槳戰艦、14艘二列槳戰艦;而138艘的斯巴達海軍201級三列槳戰艦,一艘未沉,只有5艘戰艦因為進水過多,不得不退出戰斗。

看著重新整隊列圍上來的133艘斯巴達戰艦,提洛聯盟26艘戰艦放棄了拼命的打算,掉頭直奔港口;驚慌失措的他們,忘記了戰場的不遠處,還有50艘斯巴達101級戰艦虎視眈眈;密集的逃跑隊形,正好提供給尤里比阿德火力覆蓋的大好機會。

200塊巨石先後落下,留下了7艘三列槳戰艦、5艘二列槳戰艦;只有14艘提洛聯盟的戰艦,狼狽不堪的逃進了港口,直接沖上了海灘;僥幸逃過一劫的海軍士兵紛紛跳下戰艦,跑上了海岸。

因為戰艦被燒毀,6萬多提洛聯盟海軍官兵一直在海岸上觀看這場海戰;他們原本希望提米斯托克利再來一次以少勝多,以弱擊強,給自己這些窩窩囊囊就失去戰艦的弟兄們報仇。

想法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海戰從一開始,戰況就一面倒,提洛聯盟海軍基本上沒有還手的余地,比當初波斯人的下場還要慘,因為他們沒有干掉哪怕是一艘斯巴達三列槳戰艦,更別提在後方拋射巨石的大型戰艦了。

信與不信,事實就在眼前。

50艘斯巴達101級風帆戰艦,正神氣十足的緩緩開進港口,「列奧尼達號」戰艦打頭,沿途遇到船底露出水面的提洛聯盟戰艦殘骸,不避不讓,直接撞開;艦體強度大為提高的101級戰艦,仗著自己艦體龐大,而且速度慢,壓根無視這些海面上漂浮著的破爛玩意;至于那些泡在海水中求救的提洛聯盟海軍,斯巴達人甩都不甩,按列奧尼達一個不留的戰斗風格,現在不落海下石,就算斯巴達人大發善心了。

岸上的提洛聯盟海軍士兵手持武器,怒目瞪著緩緩駛近的斯巴達帝國艦隊,只要斯巴達海軍膽敢登陸,近7萬的提洛聯盟海軍就會在陸地上和他們血戰一場。

斯巴達艦隊緩緩停了下來,王軍看著200多米外的提洛聯盟士兵,密密麻麻一大片;7萬人上下,確實不少,遠比港口外那些泡在海水中掙扎的士兵數量要多;至于這些提洛聯盟海軍士兵噴火的眼神,王軍完全無視,反正眼神又不會殺人的。

王軍的視線,越過海岸上群情激憤的提洛聯盟海軍官兵,眺望著海岸的西北方;算算時間,列奧尼達他們,應該到了。

碼頭的東北4公里遠一點的地方,就是雅典城高高的城牆;凌晨提洛聯盟海軍被襲擊的事,早就傳遍了全城,龐大的聯盟艦隊,大半被毀,已經讓城里的人們心下忐忑;而現在,整個艦隊都徹底完蛋了,近7萬的海軍官兵全部成了「陸軍」。

好吧!卡利馬亞立刻動員了所有的陸軍,把雅典城牆看守的水泄不通;名不見傳的斯巴達海軍都來了,陸軍還會遠麼?

現在提米斯托克利掛了,卡利馬亞當仁不讓的成了雅典軍政長官;野戰和斯巴達人干,卡利馬亞沒有興趣,也知道7萬陸軍絕對干不過10萬的斯巴達陸軍;但是,據城而戰,卡利馬亞相信自己能夠讓斯巴達人損兵折將,知難而退。

海軍離奇的保存下7萬人,雖然他們在陸地上作戰沒有陸軍專業,但也能大大加強雅典城防的力量;唯一的問題,就是海權沒有了,軍隊和居民的生活補給,就成了件頭痛的事;雅典城內的物資,僅夠大幾十萬人消耗半個月。

卡利馬亞站在雅典西南城牆上眺望港口,只見那些不甘心的海軍士兵還呆在海岸邊,黑壓壓的一大片;港口海面上停泊著幾十艘巨大的斯巴達戰艦,即使隔了4公里,還能感受到體型的龐大。

咦?

卡利馬亞眼角的余光突然發現碼頭的西北側有一大片的黑影;腦袋轉右一看,慘了!

碼頭西北側大約3公里上下,是一片不大的山脈,最高峰不過500余米;在卡利馬亞的視線中,大批的軍隊正從群山間露出身影,直撲碼頭。

斯巴達陸軍!

卡利馬亞不是傻子,立刻反應過來,大吼著安排人員前往碼頭報信,必須把那些笨蛋海軍官兵給全部拉進城里,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比雷埃斯港,尤里比阿德帶著自己的海軍官兵,正在戰艦上和海岸上的提洛聯盟海軍官兵展開了激烈的「罵戰」;雙方隔著200來米,進行「罵戰」可不容易。

相對來說,尤里比阿德佔了上風,50艘101級戰艦,5艘受損的201級戰艦,所有人加在一起,有2萬多人;還有133艘戰艦兩萬多人,留在港口外擔任警戒,清理戰場,沒有前來助陣。

海岸上的提洛聯盟海軍官兵,有7萬之眾,按理應當佔上風才對,但現在卻被斯巴達人壓過一頭;眾人各罵各的,一片哄響,雜亂無章,而且,悲催的處在下風口位置。

而尤里比阿德這邊,絕對是有組織、有紀律的整齊叫罵,詞匯簡單,話說斯巴達人本來詞匯就簡潔明快;最佔便宜的,斯巴達人處于上風口,整齊響亮的叫罵聲,隨風飄向200米外的海岸,把灰頭土臉的提洛聯盟海軍官兵氣到半死。

順著纜繩,王軍爬上了「列奧尼達號」戰艦,自己的座艦「尤里比阿德號」被撞壞了,還好有密封艙,戰艦沒有沉沒,但也處于半癱瘓狀態;還是樹大好乘涼,你看著「列奧尼達號」,半根毛都沒有損傷!

難怪尤里比阿德從不願意呆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201級戰艦上。

提洛聯盟海軍士兵們惱火的很,斯巴達人太囂張了,滅掉了己方的艦隊不說,還侮辱己方的智慧,有種你們就上岸!

吃過巨石苦頭的提洛聯盟海軍官兵,不是還在海里泡著,就是成了魚類的食物;海岸上絕大多數海軍官兵,都沒有親身體會過斯巴達投石機的威力,加上大家認定斯巴達海軍不敢登陸,慢慢失去了警惕之心,7萬人密密麻麻的堆在海岸上。

部分氣急敗壞的提洛聯盟士兵用弓箭向斯巴達戰艦射去,200多米的距離,遠遠不是普通弓箭可以達到的射程,只能無力的飄落在海面上,更加引發了斯巴達人的嘲笑。

「女人!你們是女人!」尤里比阿德帶頭狂嚎,打殘了敵人,還能悠閑的戰在艦首罵人,確實舒心愜意;在斯巴達的詞典中,把男人比喻成女人,就是最大的侮辱。

王軍無語的看著興奮的尤里比阿德,很懷疑這貨是不是插件系統附體,怎麼搞個罵戰也這麼開心;尤里比阿德安排2萬多士兵,分成三組輪流「罵戰」,無論是聲響動靜還是持續姓,都強過提洛聯盟海軍,「戰果」喜人。

「敵……襲!西……北,敵襲!」

一小隊雅典陸軍跑的上氣不接下氣,沖近了鬧哄哄的海岸,滿眼都是後腦勺;提洛聯盟海軍官兵們統統輸紅了眼,一個個罵的口感舌燥,嗓子發澀。

說來也好笑,現在真給他們百來艘戰艦,他們其實也沒膽上去和斯巴達海軍再干一場;身為海軍,他們居然感覺腳踏實地心里才有安全感;除掉大火吞噬了大半戰艦,余下的百來艘戰艦被斯巴達人虐的找不著北,讓他們銳氣全無。

所謂的「罵戰」,只是這7萬多海軍官兵,在沮喪、恐懼、痛恨這些復雜的情感交織下,呈現在外的一種歇斯底里表現而已;當然,對尤里比阿德來說,「罵戰」就是無意間開始,故意而持續的事了。

數萬人的急行軍,大地都在微微顫動,而且黑壓壓的一大片,即使卡里馬亞沒有派人報信,海岸上這7萬的提洛聯盟海軍官兵,也只是晚那麼一點點時間就能發現。

如果戰艦被大半燒毀後,失去戰艦的提洛聯盟海軍官兵就選擇返回雅典城內,他們就不會在這片平原上和斯巴達陸軍踫上;如果海岸上所有的提洛聯盟海軍官兵,在斯巴達戰艦開進港口時,就選擇全部撤回雅典城,他們依然可以勉強進入雅典城;如果從雅典城一直修建到比雷埃斯港的「長城」完成了,他們還是可以相對安全的通過「長城」退回雅典城,而且不需要付出太多代價。

可惜!

哪怕這是個電影世界,哪怕這個世界帶有明顯的神話色彩,也不會出現這麼多「如果」。

罵戰停止了,是提洛聯盟海軍官兵們率先停止的。

不停不行。

西北方向上,氣勢洶洶的斯巴達陸軍,在一公里遠的地方就開始展開隊形,快速逼近;靠近西邊的隊列,距離最近的提洛聯盟海軍官兵,已經不足800米!

雅典陸軍能跑,斯巴達人更能跑!

若不是為了保存戰士們的體能,列奧尼達絕對要比卡利馬亞派出的示警小隊先到達港口附近;單論路程,列奧尼達就佔了1公里的便宜。

為了能夠一戰而定希臘,王軍建議列奧尼達盡量多帶人馬。

1萬的斯巴達皇家衛隊傾巢而出,斯巴達城就交給那些少年和老年戰士們看守了;

3000長弓兵、4萬斯巴達國防軍也全部帶來,4萬的斯巴達民兵跟隨其後;

遠遠落在隊伍後面的,是3000人的投石機部隊和隨軍的2萬黑勞士。

列奧尼達僅僅留下了1萬斯巴達民兵,駐守帕特雷城和阿爾戈斯城,這兩個城市都是強打下來的,被貶為黑勞士的當地貴族、公民們人數不少,必須保持軍事高壓;為了安全起見,出征前列奧尼達還頒布了新的征兵令,計劃征召1萬斯巴達民兵,並通告整個伯羅奔尼撒半島。

這個征兵令,讓百萬的黑勞士們情緒高昂,不但認真工作,而且自發組建監督隊伍,針對那些來自阿含伊亞、阿爾戈斯區域新貶為黑勞士的家伙;這些原貴族或公民,被自己曾經的奴隸們「熱情」關照著,沒有反抗的余地。

人心就是這麼殘酷,大家都是黑勞士,但一個群體有了「翻身發達」的機會,就毫不客氣的對付另一個黑勞士群體。

7萬上下的提洛聯盟海軍官兵買不到後悔藥,只能面對事實。

既然跑不掉,那只有化身「陸軍」,和斯巴達人血戰一場;已經陷入歇斯底里狀態的提洛聯盟海軍,並非盲目自大,他們還是很有底氣的。

4公里外,雅典城內有7萬的提洛聯盟陸軍;海岸上,密密麻麻的,是7萬搖身一變的聯盟「陸軍」。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造神插件最新章節 | 造神插件全文閱讀 | 造神插件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