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十年 周莊6

作者 ︰ d19771213h

順著蜿蜒的小路一直走,這里雖然經歷了九百多年的滄桑,卻仍保存著原來的建築風貌。這里的宅院多為明清建築,磚雕門樓,古風悠悠。

不覺間到了一處所在,抬頭看去,竟是蘇婉口中的天孝德民間收藏館。這是個典型的明代中晚期的建築。走入館內不覺迷失在諸多的藝術珍品中了。這里的瓷器非常多,一件件精美的瓷器發出歷史的光澤和古樸的神韻,讓人目眩神迷。

陶瓷在收藏里佔很大的比重,他的歷史文化背景也更為奧妙。要想了解陶瓷,首先要了解我們的歷史。

我們常說的‘五千年文明古國,億萬里美好河山’,說的就是我國的歷史和疆域。提到陶瓷,難免要提到火,用火是野蠻到文明的一個過渡。我們最早用火只有兩個目的,就是取暖和制熟。而用火的第一個成就是燒制陶器。距今大約一萬年前,陶器是偶然燒制成的。燒制陶器是新,舊石器時代分界的一個特征。能夠用火燒制陶器,是新石器時代的一個開端。

我們的祖先燒制陶器,只是一個偶然的發現,在用火的時候,人們偶然發現了旁邊的黏土成為板結狀,非常硬,人們就有意思的把這種黏土提煉出來,把它做成一個造型,擱在火上燒,越燒溫度越高,越燒東西就越完美。這就是陶器的發明。

陶瓷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是兩種東西,一種是陶,一種是瓷。

我們最開始制作陶器是制造一個容器,用來盛飯和盛水。但陶器吸水,水放到陶器里很快便干掉了。于是,我們的祖先便不斷的改變它的吸水率,不讓他太吸水。我們今天剩下的陶器痕跡就是花盤了,我們買的陶花盆是吸水的。陶器還有另外一個用途就是燒磚。紅磚,灰磚都是陶器。

陶器的主要發現地,大多數沿著黃河流域。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都是黃河流域的沿岸文化。而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則是長江流域文化。在仰韶文化里,有一個‘人面魚紋盆’非常有名。馬家窯文化里則有‘小口尖底瓶’。他們現在都珍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里。‘小口尖底瓶’非常特別,它是一個提水的工具,是尖底,水從它的口中流入,當它裝滿水的時候,就立刻正了起來。這就是它的特殊之處。

沒有紋飾的陶稱為素陶,畫有紋飾的陶器稱為彩陶。秦兵馬俑屬于灰陶,也就是多了一道工序。就是在他燒制的最後階段撥水悶制。這樣硬度就會增加。

陶器在到了漢代以後,有了一個突飛猛進的改進,就是在陶器上施釉,釉彩里含銅,燒出來呈綠色,釉里含鐵,燒出來呈黃色。漢代的文物距今有兩千多年了,不管是漢黃釉還是漢綠釉,在地下長時間得埋藏,使它們泛著一種銀色的像雲母一樣的光澤。

漢釉的出現,影響到了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就是‘唐三彩’。唐三彩不是瓷器,而是陶器。

瓷器是在東漢時期產生的,瓷器用的一定是瓷土,最好的瓷土就是景德鎮的高嶺土。我們早期的瓷器都是青瓷。

我也僅是知曉這些淺薄的東西,看著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難免又陷入對這些知識的梳理中了。正看間,有人從對面走了過來,微笑著,我一看原來竟是蘇婉。

「我猜你一定會來這里。」

有時候人的相遇相知真的是要靠緣分的,正如我和蘇婉,不過是一面之緣的陌生人,卻又在下一個沒有約定的時間里再次的見了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結婚十年最新章節 | 結婚十年全文閱讀 | 結婚十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