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莞歌 第六章 尊榮

作者 ︰ 耳東拾玖

我們就這樣,和祖母坐著鳳輦,並上全副儀仗,一行浩浩蕩蕩往皇宮而去。

阿姆一手牽著我一手牽著璕狸,即使是在車內,也未曾放開,我心中不知是被什麼纏住,只覺得無端的驚悸和迷茫。

抬眼看向阿姆,她正帶著天家與生俱來的從容,倚在榻上閉眼假寐,許是察覺到我正看著她,也不睜眼,只是淡淡的說了句︰「阿茀,不要覺得沒有睜眼的人是看不見的••••••記住了?」

心里一驚,只是低頭稱是,但卻莫名的悲哀,痛失親女,使得我的阿姆變成了魏國大長公主。

眼光瞟向璕狸,他正用一種不屬于一個孩童的堅定望著我,狹長的鳳眼,閃現著的是和母親不大相似的光華。

突然記起,每年外出踏青時,建康的仕女們,總是跟隨著他馬車的足跡,驚異里面如璧人般的孩童。姑母也笑著讓侍女把站在落英繽紛御苑的他帶回,說是羞煞了百花,今年是再無景色可看了。

他又堅定的搖了搖頭,柔柔地輕拍我的手。我們是嫡親的兄妹,這樣,便是足夠了•••••••

就這樣一路到宮里。我們也是無話,只是車甫一停,便有年老的阿監上前見禮引路︰「奴才見過大長公主殿下,殿下萬福。見過衛將軍、寧國郡主,二位小主子可安好?」他問著安,恭敬地朝我們躬身行禮,但並不下跪。

阿姆見狀幾欲上前,但礙于身份,只能施手在半空,崔嬤嬤趕忙上前扶住。一干宮女太監訓練有素,悄無聲息地弓著身子退下了。

她眼中終于露出一絲暖色,看向那阿監許久,終于如遠游歸家的孩子般,道︰「阿家,我回來了••••••」

阿家,這個在北地,只有家中的晚輩喚祖父母或是父母這類的至親時才會用上的稱謂••••••只是在家時偶爾听阿姆或是崔嬤嬤說起過,在宮里有幾位北地皇宮與皇室一同渡江的阿監和嬤嬤,其中有一位,就是在祖母幼年時極為照顧她叫做信德的阿監。

只是沒想到,阿姆對他如此親厚,竟把伊比作父母至親。

阿姆身旁的崔嬤嬤也望著他。但他也不說話,只是用許久不見了的長輩般的眼神打量著她們。許久,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來。

「回來就好。」他像老父般,說出這話時,默默看著我的眼,半晌,雲淡風輕,臉上有一抹悲憫的笑意,「人老了,不大見人理事了,許久不見小郡主,一雙眼也越發有神采了!」

「九兒……倒是你,怎麼也不保重自己呢……」

阿姆容色一動,終是耐不住,箭步上前,執起他的手,我從背後看向她,就見一陣肩膀抖動,一貫風輕雲淡的她,露出了即使是親如母子,但我的父親也不曾看到的軟弱。因為,此時她只是一個女兒,而不是母親。

身旁的嬤嬤亦是眸子也是迷離,但是哽得說不出話來。

「傻孩子,回來就回來,哭什麼呢?」說著,慈愛的目光越過阿姆的肩,柔和地打量我們,打趣道︰「都是做祖母的人了,也不怕孫兒們看笑話?」

我也不說話,璕狸拉住我的手,輕輕的捏了捏。我的哥哥,他手上透著的還是我五歲時出天花病危時一樣的溫暖,堅定!

「九兒,那麼多事你一路都看過來了,難道還看不開?那孩子,不比你,你再不濟,也終是走了出去,可她•••••••哎,那都是命啊!」他撫著阿姆的肩,艱澀地說出這話來。

「阿家••••••」阿姆聞言,猝然抬頭,怔憧地看向阿監,然後眼神似又恍惚的掠過,遠處的宮殿群。

我,也跟著她,驀然遠眺。

但見那里紅牆綠瓦,雕檐飛甍,無不是用世間最尊貴的顏色,描摹的鱗次櫛比。陽光一照,就暈開了一抹跳躍但卻看不見盡頭的金黃,恍惚間,就覺得那飛檐已經直達凌霄,重重疊疊,將帝國皇室的威嚴,無聲的彌散開。

我面無表情的看著這一切,思緒也是平靜無波。有生以來,並不是第一次打量這輝煌的殿宇,可是,也就是在此時此刻,才把它看的通透。

我是魏國大長公主的唯一的嫡出孫女、出身國內最大的門閥,瑯琊王氏。

我的父親王衍,當今鎮國公,錄尚書事、我的姑母,太子的母親,明帝少年結發的中宮皇後、我的母親,來自另一門閥嫡系,長陵顧氏、小姑母是鎮守國境西北擁兵百萬的顧氏族長,顧燊延之妻子、王氏一門,從中朝到外廷,京都到地方,族人更是不勝枚舉,世人總說,當今世道,說蕭與百姓共天下,不如說是蕭與王共江山!

我就是出生便受封寧國郡主的王莞!

生在這樣一個累世勛貴的簪纓世家,正如阿姆說的,王氏的女兒,是和帝姬一樣尊榮的女子!有家族的羽翼庇護,我往日只是用普通門閥小姐的眼光,打量著王氏控制著的帝國。

只看到了南人的韶華爛漫,金陵的柔澤氤氳,公侯的鐘鳴鼎食,卻看不到,這一切美好的背後,是我的至親,用曼珠沙華一樣奪目的鮮血,為他們的後代描摹出的金粉故事!

我自欺欺人的掩藏著每個王氏都與生俱來的敏銳,一意孤行的用我自認的純真美好把自己置身只有神話的一方天地••••••以為,看不到,就代表傷不到•••••

•••••••••

半晌,阿姆只用公主特有的高傲冷漠說了一句︰「即使是命,那就盡管朝著本宮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魏晉莞歌最新章節 | 魏晉莞歌全文閱讀 | 魏晉莞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