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旅行指南 第十四卷 分封天下 第1430章 :兩難

作者 ︰ 王寫意

京師的紫禁城其實建起來也沒多長時間,燕王登基為帝後于永樂4年下令仿照金陵皇宮,動用了民夫百萬人次,直至永樂18年完全修好。來人,讓御膳房傳膳,今日是朕耽擱了諸位大人的晚飯,那便賠付一份出去,幾位大人隨朕一起用膳吧。」

「謝皇上隆恩臣等惶恐」陪皇帝吃飯能輕松嗎肯定不能埋頭苦吃,幾個人其實都不大願意陪皇帝吃飯的,可總不好拒絕吧,那就受著這份洋罪吧

儒家講究食不語,飯桌上基本上是什麼事兒都不說的。這和後世比起來,完全是天壤之別了。時代發展了幾百年之後,國人談事兒的躇卻全都換到了酒桌上。

雖然沒有吃好,可是好歹也算是墊吧一下肚,不至于在那麼餓的慌了。朱棣又開恩,讓幾位老先生都解決了一下三急問題,終于恢復到談正事的狀態了。

「都說說吧,想了這麼久,有沒有找到什麼答案呢朕,很想知道」

朱棣自然不肯先說,真正的大人物那都是用來壓軸的。幾位內大學士當然也明白,可他們三個之間又由誰先開口呢畢竟這個話題實在有些太大了,說不好可就完了。

三人相互對視一眼,終還是自詡為內首輔的楊榮不客氣站出來首先發言道:「國師大人所提異議未免有些牽扯太廣,臣以為不然祖宗成法,焉能輕易變動」

朱棣只是點點頭而已,卻並不作出評價,隨後又將目光轉向了其余兩人看著。

楊士奇和金幼孜知道避不開,如此大事皇帝不可能乾綱獨斷,今天必然要拿出個意見來。

于是金幼孜不再猶豫,緊接著便站出來回奏道:「楊大人所言極是,此太祖成法,實不易輕舉妄動。太祖軍民分離之成法,足可傳承萬代孫。臣以為,國師大人所言實在荒謬」

朱棣又是點點頭,還是不肯作出表態,而目光又轉向了後的楊士奇。

原本以為楊士奇也會是大致相同的態度,結果卻見楊士奇猶豫了片刻後好似心中下了什麼決心,然後道:「啟稟皇上,臣與勉仁和幼孜兩位大人意見不同」

「哦」朱棣終于提起了興趣,坐直了身探過頭來鄭重神色道:「盡管說就是」

「太祖時候所創立軍、民、灶、匠等四民世襲,自然有當時的道理沒錯。然而臣今日听國師大人所言,卻也並非沒有道理蘊含其中。」

朱棣還沒有開口,旁邊的楊榮已經不耐煩的冷哼了一聲:「不過是危言聳听罷了」

楊士奇卻緩緩搖頭道:「楊大人此言差矣軍民灶匠四戶世襲,長此以往,怕是真有不忍言之事發生所謂窮則思變,變則思通。太祖用意雖好,怕卻不是長久之策呀」

「哼,軍戶私有田畝,世襲從軍,必然家學淵源。非但不耗天下錢糧用于養兵,甚至還可以另成系統供給國家有事,再不愁無男當兵,此大善之策,何來憂患」

「楊大人所言極是士奇兄,你被國師大人瞞過了。即便不說軍戶,其余灶匠之戶世襲傳承下去,豈非順天自然之道工匠手藝,歷來傳兒不傳女,若非太祖世襲之策,豈非有失傳危險何況國師大人還想放寬賤民入良限制,這豈非滑天下之大稽」

眼看楊榮和金幼孜都跳出來反對,楊士奇卻也不急不緩道:「只怕真如國師大人所言,後是好心辦壞事時光如水,歲月如梭,他日滄海桑田世事無常之時,悔之晚矣」

眼看楊士奇沒有多理由拿出來,楊榮和金幼孜都認為說服了他,至少保證了內意見一致。不管怎麼說,若是他們敢于贊同唐少哲去觸動祖宗成法,天下人的唾沫星都能淹死他們幾個。

不過這個時候卻听朱棣開口道:「晤,幾位大人所言極是朕也好生思量良久,始終未能拿定主意。不過,現在听了幾位大人所言,朕卻有一個問題想要請教」

「臣等不敢當陛下請教,還請陛下明示臣等」

「今天幾位大人都去大沽口親眼目睹了海上軍艦的犀利,不知有何感想」誰都沒想到朱棣會突然拋下正在討論的話題,轉頭去說別的。

「此天降神兵利器于陛下,大明可憑此利器縱橫天下海疆,所向無敵矣」幾個人回想起來今天的所見所聞,真是情不自禁就一身冷汗。

對于今天在大沽口上船去親身體會過的漢級驅逐艦和唐級巡洋艦的威力,那是沒有絲毫需要懷疑的地方。在他們看來,天庭的雷公電母出手怕也就是這個水準了。

朱棣也點點頭,便是對這個看法的認可,但他隨後就道:「既然諸位也覺得此等戰艦乃天下罕有之神器,大明可借此保萬世太平不過,諸位大人可別忘了,此等神器我大明也不過僅有2艘而已,若想多得幾艘,又該如何是好呢」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是面色凝住:對啊,怎麼就忘記了,唐上仙再給大明戰艦的條件就是取消特殊戶籍的世襲制度呢 ,這個如何是好呀

如果您覺得還不錯就請收藏本站,以便下次方便看書。如有章節錯誤請與管理員聯系。本月為您推薦唐家三少最新巨著《絕世唐門》

看最快更新,就來

列表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位面旅行指南最新章節 | 位面旅行指南全文閱讀 | 位面旅行指南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