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旅行指南 第909章︰神聖盟約附約

作者 ︰ 王寫意
-

_這點子彈太少了,連訓練都無法保障。陛下想要大有作為,就決不能如此小氣。依我看,陛下還是將剩下的290萬子彈給神機營讓他們好好練練槍法。」

回去皇宮簽約的時候,唐少哲對朱棣如是說。雖然理解朱棣的小心謹慎,但是這與當初給他留下子彈的目標完全不符呀!

「國師不是又給留下了200萬子彈麼?難道還不夠神機營的將士們操練不成?」朱棣才不願意將到手的子彈白白浪費掉,在他看來射擊訓練什麼的都是浮雲。

只要上陣的時候學會開槍,這就完全足夠了。瞄準什麼的,用不著的。收到神跡火銃後朱棣也進行過研究,現只要掌握了子彈就可以限制神跡火銃的揮。

他這一生,靖難之前吃夠了被限制的苦頭,靖難之後就只想限制別人而再也不被限制了。唐少哲就給了他300萬子彈,再想要就需要去求唐少哲,這感覺很不好。

「陛下,真要實彈射擊練習起來,那200萬子彈其實也不過就是一天的量。您的目標是創建日不落帝國,不要只盯著眼前的這點損失。這都是訓練的必須消耗,今後都是可以在其他地方找補回來的。其他不說,我可以擔保神機營的所有子彈消耗。」

「那國師不妨直接給他們子彈便是,何須要寡人那些存貨?」

朱棣一臉的毫不吃虧,唐少哲只好又給他普及了一遍子彈過期不用就會失效的常識。最後許諾今後會給朱棣經常帶來新鮮子彈,才算撬開了這個小氣鬼的口袋。

「那國師萬萬不可忘記,這次的290萬子彈是你送出去的人情,不許管朕要錢。」

「……」唐少哲真拿這個老小氣鬼沒招,不過也正是這樣一點虧都不肯吃的明成祖,才會取得文治武功盡皆稱雄天下的成就。

朱棣現年已經62歲了,不過身體一直很健康。歷史記載他是隨後又連續征戰了3年時間,最後死在了北伐的征途之中。

正常的歷史軌跡中他會死在三年後的北伐征途中,後續接班人是他的胖兒子朱高熾和好孫子朱瞻基,此二人開創了可以比擬西漢「文景之治」的大明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仁宣之治」。

這兩位皇帝的政治方針是寬松治國、息兵養民,結束了大明開國階段的赫赫武功,開始了休養生息。總的來說是對百姓生活有利的,而且類似政治局面正是儒家所以追求的盛世。因此在歷史上獲得了很高的評價,但也正是在此時大明喪失了武力進取之心。

永樂年間耗費巨資征討平定下來的交趾,因為長期的叛亂,最終在「仁宣之治」的年代徹底丟開了。從此以後華夏再也沒有能恢復漢唐舊土——交趾遠在漢代就是華夏故土了。

其實交趾大部分百姓對于並入華夏沒什麼不滿,畢竟當時的華夏是整個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成為其中一員大家還是很樂意的。

可是交趾的地方豪強卻不甘心自家權力受到削弱,他們舉起叛亂的大旗與民族獨立之類無關,而是不舍得自家的權勢地位。

朱高熾和朱瞻基的政治方針不能說有錯,畢竟在農業時代想要長期維持向外擴張的國家戰略是很難的。對于國內經濟的損傷很大,很多歷史經驗都表明無限擴張不適合農業時代。

例如交趾叛亂,中央派兵平叛,由于距離太遠而導致了國庫之中的大部分損耗都浪費在了路上。而農業時代的積累度很慢,類似的消耗承受不了太長時間。

不過現在唐少哲已經來了,上次已經答應朱棣將為大明建立「通天之路」以避免類似的情況出現。雖然可以解決無謂損耗,但他還是不放心讓朱高熾父子倆接班太早。

這兩位皇帝的執政思路和朱棣是兩個概念,他們只能是守成之主而非開拓帝皇。除非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唐少哲還想讓朱棣多活兩年再說。

至少要等「日不落帝國」的政策逐漸推行下去並且取得了巨大好處之後再說接班人的事情,否則朝令夕改可不是什麼好事兒。

想辦法要給朱棣做一次詳細的身體檢查,至少要保證他再多活幾年才行。順便再好好影響一下朱瞻基,讓下一代皇帝成功的接受目前唐少哲為大明制定的國策。

至于朱高熾就不用管了,這位先生只比他爹多活了一年。假如唐少哲要保住朱棣的性命活下去,估計永樂朝也會效仿洪武朝直接冊立皇太孫。

朱高熾很有可能會死在他爹朱棣前面,猶如朱標沒能活過朱元璋的例子。到時候為了避免靖難之役再度出現,或許提前將朱瞻基的那些叔叔們全部冊封出去離開華夏是個好主意。

回去皇宮的路上唐少哲一邊和朱棣開玩笑,另一邊就是一直在思索他在大明朝的布局。假如沒有意外產生,估計大明位面將是他第一個收獲位面信仰的地方。

※—※—※—※—※—※—※—※—※—※—※—※—※

與朱棣又簽了一份補充條約後唐少哲答應盡快為神機營完全換裝,並將所有裝備都盡快準備好。為此,唐上仙在國師之外又多了個差事——神機營常務副統領。

開玩笑,自從上次朱棣接受了唐少哲所提出的大明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兼神機營統領的概念之後,神機營就只有統領而無副手了。這樣就是說朱棣不管事兒的時候,唐少哲就是神機營的唯一領導了。這讓他很有些怪異的感覺,按理說這職位給太子更合適一點。

其實唐少哲勸過朱棣,可以將太子確定為神機營副統領,這樣對今後的皇帝接班的政權穩固有好處。不過朱棣最終否決了提案,皇帝在位其間絕對不能給太子軍權。

孤家寡人可不是那麼好當的,就算是親兒子也信不過的。想想歷史上著名的唐太宗是怎樣通過「玄武門之變」上台的,就明白朱棣的謹慎並非沒有理由。

于是最後只好由唐少哲接手副統領的職務,並在神聖盟約後面又加上了這一條︰大明國師兼任神機營常務副統領的職位,世襲罔替!

這個職位的權力足夠大,但是責任也絕對不輕。朱棣是看中了唐少哲對大明世俗權力沒什麼興趣後,好容易想出來的綁定唐上仙與朱家江山的辦法之一。

另一條則是向天下布了詔,從朱棣開始後下一位皇帝都需要在即位之前以師禮參拜國師。若是國師對皇帝的所作所為不予認可,有權在勸諫不听後廢帝,另尋朱氏嫡系子孫立為新君。這份詔明天下,著為大明皇室永例。並且朱棣豁出去了,甚至寫上了由他開始。

唐少哲看見這份詔後真嚇了一跳︰「我說陛下,您這麼寫上詔出去,難道就不怕我被其他哪個王爺拉攏走了後先把你廢除了帝位換個新的來驗證詔效果嗎?」

朱棣聞言後神秘的笑笑,輕撫長須道︰「無妨,朕乃天子,一言既出如白染皂,豈能言而無信?若是唐國師想要試試詔效果,朕無有不從。」

「真的?」唐少哲有點不信,你丫連兒子都防著,又怎麼會對我那麼放心?

朱棣鄭重其事的點點頭,道︰「正是如此,國師盡可放心。不過是區區皇位而已,朕其實也坐夠了。國師若是不認可朕做大明皇帝,想換朱家何人上台,朕都絕無二意。」

仔細看了看朱棣的眼楮,唐少哲竟然沒有在里面看見任何一絲虛假之意。甚至他還向主神又花費標準能量確認了一次,朱棣說的的確是真話。

我擦,明成祖究竟在想什麼呢?這膽子也太大了點!他就不怕我把建文帝找回來,將皇位復還給太子朱標一系?要知道朱棣對于建文帝可是一直沒有放心,據說派鄭和屢次下南洋都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線索呢!所謂靖難之役,不正是為了這個皇位嗎?

看著唐少哲探究的眼神,朱棣笑得很暢快——即使修真上仙也沒法模到他下此決心的真正原因。為了朱家的鐵桶江山,他朱棣沒有什麼放不下的地方。

終于放棄了考究朱棣心思後,唐少哲只得再問另一件事︰「陛下,你的意思是今後連你也要以師禮對待我?」

古代「天地君師親」之中,老師的地位可是僅僅排在天地和皇帝之後。現在連皇帝都要想尊敬老師般尊重國師大人,那豈不是說在大明除了天地外就他最大了?

相比之前廢立皇帝之類的條件,這個項目反而才是唐上仙最重視的——收集標準能量就靠這個了。對唐少哲而言,名望遠比什麼狗屁皇位要重要。

面對唐少哲的提問,朱棣重重點頭︰「當然,待朕沐浴更衣齋戒三日後,于太廟正式稟告祖宗。今後,便以師禮侍奉國師大人終生不二!」

 ……明成祖朱棣,果然是對敵人狠得下去,對自己也狠得下去!

唐少哲佩服的五體投地!

(特別鳴謝︰友「無為無己」捧場支持!PS︰無限求紅票、求訂閱、求收藏、求月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位面旅行指南最新章節 | 位面旅行指南全文閱讀 | 位面旅行指南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