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 13

作者 ︰ 阿方索•卡隆

地心引力,對于這一部北美票房冠軍,進引進大陸之前,就有不少人在各論壇議論開了。《》基本上是贊聲一片,但也有小量的吐嘈。贊者基本上是基于自己的內心,因為實在是太震撼了。吐嘈者中當然有跟主流對著干奠然反對派,但主要還是覺得劇情太扯,就給我看個開頭,就結束了,什麼跟什麼嘛。所以,相信他們的莫名其妙,也是源自誠實的內心。

就這麼一部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電影,除了令人震撼的視覺效果以外,還有什麼值得一說的嗎?這一點,連很多被震得暈頭轉向,卻堅定把本片往神壇上推的小伙伴們,也頗感茫然。君不見豆瓣上本片最火的評論,就是那不置可否的一篇。更有吐嘈派拋出的一個問題︰top250上排名在它之上的,有哪一部在「故事性和思想性」比這部差,請舉出來。無人敢答。

對于這個問題,我當然也舉不出來。但我對這種論證的邏輯關系,表示大汗︰1、為什麼要拿靠前的,來要求靠後的?2、為什麼要拿過去的標準,來衡量以後的作品?這里重點討論一下第2點。我覺得要論證一部作品,除了影片本身的故事,或者所謂的思想之外,還有一點不容忽視的,就是它的開創性。教父為何屹立幾十年而不倒,除了在思想上拋出了一個人性在制度面前蒼白而無力的話題之外,還有表現手法等一系列的創新。這些都是它那個時代之前所沒有的,說得好听一點,是它開創了一個時代;說不得好听的,就是那個時代的離經叛道者。所以,用這個標準去衡量,top250上的任何一部電影,基本上都是對上一部的否定,只是從不同的角度上進行挑戰而已。而更重要的是,往後看這個標準依然成立,後來新上榜者,也必須得具備這種挑戰的實力才行。

從這個標準上看地心引力,有沒有這個實力呢?記得上一部同樣帶來相似的震撼的,是阿凡達,很多人在認同它開創電影3D述事先河這一點之外,無不肯定了它對于一個現實世界之外的異域空間天馬行空般的想象。當然,對于它那個表達聯合外族反抗本簇的後現代殖民主義的思想,因為已經了無新意,自然是激不起多少感覺的。回頭看看地心引力,在故事上,在思想上,好象都不能帶給我們什麼震撼,在視覺上,它確實比阿凡達要強,但那也可以輕易的歸功于科技的進步,我們今天的4核cpu當然比當年的286要強,但歷史地位卻根本不可同日之言。好了,剩下最後一點,或者說我們能夠被感動的唯一理由,就是它的真實感。真實感是什麼?一個發生在幾百公里太空之外的故事,一個60億人當中只有幾十個人經歷過的故事,有什麼真實感可言呢?這個問題,我認為就是造成觀眾兩極分化的主要原因。原因且听我慢慢說來。

當我們第一次坐在飛機上,透過窗口眺望這片大地的時候,一定在驚嘆大地美景之余,會想到,這就是我們從小生于斯長于斯的那片土地嗎?為什麼那麼陌生,又如此熟悉?飛機經過的一座高山,一條大河,都在地圖上看過無數次的,甚至在現實中親自跨過爬過的,為何從來沒想過它們原來是這個樣子的,在短短的10公里之上,就是如此的不同!好了,把這個高度再往上拉高10倍,會是什麼樣的?再拉高100倍呢?地心引力所說的故事,就是發生在地面600公里之上但空站上的一件瑣事。

說是地面之上,其實是不太準確的。因為我們在這個高度來看,「地面」已經失去了它原來字面意義,與我們平常所理解的「地面」,甚至坐在飛機上所理解的「地面」,完全不同。這一點,我無從用文字去描述,但相信任何一個在電影院看過這此片的人,不管過後持何種觀點,至少在這一點上是同意我的。而且,我相信他們所認同的,不僅僅是3D或者特效什麼的專業名詞所能表述的,而一定是多多少少在內心感受到那種觸動。對于我們這個家,這個地球,這個真真實實的存在物,被放在600公里之外來觀察,是什麼樣的?當你一眼就可以將這團紛紛擾擾悲歡離合盡收眼底,當距離將樊籬和紛爭,普世假肢與某某特色,連同那個不知哪個國家哪個語言的無線電台一道,全部無情地、冷靜地收納在你眼前這個龐大無比的球體表面,變成一絲絲的雲帶,一彎彎的洋流,一劃劃的山川的時候,你的那種陌生感和疏離感,絕對不亞于阿凡達。雖然我們在大屏幕電視上,在書本雜志上,在科幻小說上,無數回讀到或看過類似的畫面,但都不如這次來得真切,來得高清,來得震撼。當大球緩緩轉動,將太陽「移到」到球體後面去之後(也就是夜晚,但又不是我們地面意義上的夜晚),那片片朦朧依稀的城市燈光,明確無誤將我們拉回現實,這個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那個家。我們抬頭看到的繁星,和我們在農村老家看到的,沒什麼兩樣,只是夜空更透明,星星更多。請問,我要給你看的,就是這樣一種感覺,你覺得在這個時候,我要加插一個生死與共的愛情故事,有意思嗎?

對,以上這些都是我自己在看電影的時候腦子里胡思亂想的,(但當然不是一邊看一邊用筆記下來,)我只是放開自己固有的成見,讓電影帶我到太空的任何一個角落,以任何角度觀察任何它想告訴我的,在這個時候,我沒有任何自己的立場,只有感覺,讓眼前的事物盡情地跟我已有的認識和經驗去交鋒。在這個時候,我希望那個故事越簡單越好,越真實越好,最好讓我當個冷靜的旁觀者,最好別用一個愛情故事把我感動得一塌糊涂,因為眼前的景物和「真人真事」已經把我感動得一塌糊涂了。

那麼,為何一部分同學覺得無聊,打瞌睡呢?因為他們所期待的,跟眼前影片在努力講述的,是兩碼事。他們期待的是什麼呢?阿凡達式的神奇生物,異形般的外星恐怖,星戰系列的恢宏戰爭,最不濟也要給我來點泰坦尼克的眼淚,反正,他們期待的是一個符合他們想法的「精彩故事」。但是很抱歉,這些都沒有。只有一個沒頭沒尾的故事,連到底有沒有感情的存在,都是疑問,真不知道編劇拿了工資干嘛去了,怪不得好萊塢的編劇工會要去罷工,之類雲雲,就是他們在看電影的時候所浮現在腦海的,到女主從海邊艱難站起來,攝影機從下面仰拍,「肖辛克的救贖阿呸!」,影片就在他們的狗血罵聲還沒出來前,就已經結束了!

至于影片所努力要跟我們講述的這個「故事」,到底有沒有听眾?我想還是有的,就象坐飛機一樣,很多人都在閉目養神,但也有少人默默地看著窗外,至于是看什麼就不得而知了。最近西班牙的Zero2Infinity公司打算推出的氣球漫游太空計劃,單價4萬美元,讓氣球帶你到30公里的「太空」,停留約90鐘,目前土豪們趨之若鶩。對,你沒看錯,就是離地面30公里,那個高度,僅能勉強看到大地的一個弧度,一場電影的時間收費4萬刀。而真正但空之旅,要花費多少?168萬港幣,SXC今年7月份在香港公布的票價,飛到到100公里以上但空之旅,2014年中啟動。最不可思議的是,前往火星的,被稱為有去無回亡命之旅的火星一號,2016年啟航,官方聲稱光中國就有13萬報了名,到時將通過電視選秀,從16萬個名額中產生4名志願者。真是想死回火星,也不是容易的事呀。

說了半天有人會問,地心引力就是一部風光片,或者象哈勃之類的超豪華版記錄片?有這個意思,但不全是,你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對觀眾心中某個情結的一次集中回應。除了上面列舉但空探索方面的帶有噱頭性質的新聞事件之外,科技新龐兒,被稱為當世喬布斯二世的馬斯克,他但空探索火箭公司spaceX,作為一個私人航空探索公司已經盈利數年。Google但空天梯計劃,雖然沒有Googleglass來得夠搶眼球,但也許是Google這個公司留給人類最大的一筆記憶。當很多人隔著那一層薄薄的大氣層,繼續在下面日復一日地追求著他們的理想和人生目標之外,自然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會想沖破那層溫柔而無比堅硬的保護層,到外面去看看,那怕什麼也不為,就是想去看看。別以為那個是已經很熟悉,沒啥好看了的世界。你所知道的,跟你親眼看到的,絕對帶給你不一樣的感受,也會讓你重新思考一些基本的問題。對,地心引力沒有直接告訴你什麼新的思想,但它把你們帶到那個高度去,(只花幾十塊錢,)讓我們能夠換個角度,「親眼」看一看這個熟悉的世界。That-sall。

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在描述人們四維空間時面對全新感受的沖擊,這樣說「什麼樣的心靈,才能把握這樣的世界呀」。是的,你永遠無法跟一個只听過單聲道耳機的人,描述雙聲道立體聲是什麼樣一種美妙感受,除非你把一個街邊買的5塊錢立體聲耳機塞給他自己听。當然,很多人這時候還是不明白的,你要我听什麼?不就是自由飛翔嗎?哪有月亮之上好听%#@$

Anyway,地心引力也許真的沒有什麼高深的思想,也能保持top250多久,但管它呢,至少它第一次,把那麼多人,帶到了另外一個高度去,讓他們有機會「真實」地感受了一回天上人間之旅。這就夠了。末日危途,不也只是把人類帶到了大毀滅之後看看那個世界;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不也只是把幾千年人類歷史塞進一個人的一生里去,看看是什麼樣子的,僅此而已嗎?但與他們相比,地心引力更真實,更觸手可及,更影響深遠,當然,得要你願意去深去遠。呵呵。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地心引力最新章節 | 地心引力全文閱讀 | 地心引力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