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 第六百一十三章 北上(三)

作者 ︰ 緊那羅在唱歌

當張瀾登門的時候,蔡元培正坐在廳內的沙發上看著下人剛剛從外面買回來的報紙。雖說是教育部長,軍事上的事情和蔡元培並沒有多大關系,但從某種角度上講已經成為了教育部長的蔡元培,多多少少也算是政客中的一員,即便是蔡元培體內的書生氣並沒有絲毫減少,然而在經歷了多年的宦海生涯後,蔡元培的性格卻無疑要比過去圓滑了許多——————這和歷史上的蔡元培不同。

歷史上的蔡元培雖然也曾經擔任過中華民國的教育總長,但問題是他的那個教育總長卻是南京臨時政府內閣的。

任誰都清楚,在那個臨時政府當官實在是沒意思的很。

即便是政府的手里有那麼一點錢,也都是落入了官員的腰包,或者是拿來做軍費和民軍的遣散費。即便是蔡元培想要在任上做些什麼事業出來,手里半點資金也無的他,也是什麼都做不了。

而如今卻不同,雖說教育部的資金絕對不是內閣當中最多的一個,但是深知教育重要性的嚴紹,在資金上卻絕對沒有吝嗇過。也因此,蔡元培的這個教育部長,總算是像個真真正正的教育部長了。

作為一名政治家,關心下輿論幾乎可以說是必修課。雖然這類輿論通常並不需要在意,然而你可以不在意,卻不能不知道。再加上蔡元培早就已經知道了國防軍的行動,自然是早早就安排下人到外面去買報…

而他手里拿著的。就是今天最新出爐的報紙。

只是就在蔡元培還在廳內看報的時候,外面卻傳來了一陣敲門聲。等到下人把門打開的時候,看到張瀾。蔡元培是真的有些吃驚。

事實上這次張瀾會來京,完全是因為出于蔡元培的邀請。

當然,蔡元培會這麼做絕對不僅僅只是因為心血來潮,歷史上蔡元培就曾經邀請過魯迅到教育部任職,從這點上來看,蔡元培是有過前科的,只不過那個時候還是1912年。而且是2月,正是滿清下台的前夕,同時也是臨時政府剛剛成立的時候。所以蔡元培的教育部也只是架子而已。

等到北洋政府成立之後,因為不願意替袁世凱效勞,蔡元培甚至乘船跑到了法國去,繼續他的學術研究。一直到後來才返回了國內。而那個時候已經是1916年的年末。

需要說明的是,在1915年時,他與李石曾、吳玉章等發起組織華法教育會,在法國倡勤勤工儉學,希望以此組織幫助更多華人到歐洲求學,後來的周、鄧等均是通過這個組織的幫助後順利在法國進行學習的。

當然,現在這個組織肯定是沒了。

不過到了現在,蔡元培的這個部門。總算是名副其實了些。

而隨後,蔡元培除了推行早就已經準備多時的一些政策外。緊接著便是邀請一些社會知名人士來教育部任職,而張瀾就是其中之一,從某種角度上講,他來的還是算晚的一個呢…

問題在于蔡元培早早就派人到火車站去接人了,而現在張瀾卻是自己一個人坐著人力車過來的,這如何能叫蔡元培不吃驚。

事實上蔡元培派出去的人的確是到了火車站,只不過在到了火車站後卻因為與人發生了糾紛,所以直到現在還被車站的保安關著,別說是接人了,就連出都出不來。

雖然那幾個人已經說過自己是教育部的人,同時又說是來接人的,但是對火車站的保安來說——————那又怎麼樣?

他們是歸交通部管,又不歸教育部管。

當然,最終在那幾個教育部的人的‘請求’下,火車站方面還是派人到站台上去接人了的。問題是前面這幾個教育部的人還和車站的人折騰了半天,只是等到他們折騰完了,時間也過的差不多了,站台上的張瀾等了半天,也有些等的不耐煩了,結果等到火車站方面派人去接張瀾的時候,張瀾早就已經坐上人力車,然後朝著手中蔡元培的地址趕去。

算算時間的話,頂多也就是前後腳的功夫…

對此教育部的那些人自然是十分懊惱,火車站的人卻沒怎麼在意,至于張瀾?則是剛剛登上人力車,正朝著蔡元培那里趕去。

————————————————————

看著突然出現在眼前的張瀾,蔡元培露出了吃驚的表情,之後更是看了看張瀾的身後,想要看看自己的部下究竟躲在了哪里。結果,他當然什麼也沒看到。

不管怎麼說,人能平安到了就好,雖然有些奇怪又有些惱火自己的部下居然沒有接到人,不過蔡元培還是將張瀾請入了自己的家里。

「表方,這北地風光如何,是否與川中不同?」

親切的叫著張瀾的字,蔡元培讓下人把張瀾的行李搬進家中,而後拉著他的胳膊往里面走去。

蔡元培所住的,是一座二層高的小型建築,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卻顯得非常別致,別墅里面也有那麼幾個下人,這個時候正在院落里面打掃,雖說並不認得張瀾,但是在見到張瀾之後還是一一上前…

等到進了屋子在廳內落座之後,看著蔡元培,張瀾笑呵呵的道。「和我前幾年來時相比,變化的確是很大啊…」這麼說著的時候,張瀾的語氣當中也多了那麼一絲感慨。

張瀾所說的前幾年,指的是國社政府剛剛成立的時候。

那個時候作為四川省的代表,張瀾也曾經來過一趟北京,參與了國社政府的成立儀式。新政府剛剛成立時,正是北洋剛被趕下台的時候。雖然因為袁世凱的自願下台,北京並沒有怎麼遭到戰火的破壞,但是即便如此。當時的北京也談不上有多好。

而今,在經過了4年多的時間後,當張瀾時隔四年再次踏上北京的土地時,出現在他眼前的卻是一座煥然一新且極具現代感的城市。嶄新的建築,整潔而寬敞的街道,還有城市內車水馬龍的景象,幾乎與張瀾在日本留學時見過的城市沒什麼區別。考慮到龐大的人口基數,甚至還要更繁華一些。

尤其是那座即便是站在火車站,也能清清楚楚看見的高聳建築。更是給人留有極深的印象,張瀾當年雖然曾經在報紙上見過照片,但終究還是沒有親眼目睹來的震撼…

(張瀾曾經中過秀才,後來于1903年被選派赴日本留學。入東京弘文書院師範科學習。1904年因倡言慈禧太後應歸政于光緒帝被押送回國。任四川順慶府(南充)官立中學堂正教習。)

听到張瀾這麼說,蔡元培‘呵呵’一笑,沒說什麼,只是等到下人把茶端上來後輕聲道。

「這次我請表方來,可是請你幫忙來的,你可千萬不要推辭啊…」

听到蔡元培這麼說,張瀾默默的點了點頭,他這次會專程跑到北京來。也有這個意思。

在後世人們的印象里,張瀾通常都是一個留有大胡子。看上去似乎非常蒼老的樣子,至少一看就知道年紀很大。相較而言,蔡元培呢,則看上去要比張瀾年輕上許多。但事實上蔡元培卻至少要比張瀾大上4歲,論年紀要比張瀾大的多…

此次蔡元培邀請張瀾來北京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如今教育部正在推行的義務教育。隨著政府在資金上的投入,義務教育已經有了些成果,但就像曾經說過的,人的因素一直都是制約著這項計劃的最大原因。

施行義務教育所需的資金固然很多,但算上政府財政上的投入,還有社會各界得來的募捐,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可是人…

的確是麻煩…

到了如今,隨著政策的展開,義務教育已經進入了一個瓶頸,教育部也需要更多的人來協助,這個時候蔡元培想起了張瀾。

當初張瀾北上的時候,因為理念相和,蔡元培與張瀾可說是志同道合、意氣相投。張瀾本身也算是頗有能力,又有著較高的名望,會被邀請過來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事實上早在辛亥革命之前,也就是四川的保路運動時,張瀾已經算是嶄露頭角,當時張瀾以南充代表出席並當選為川漢鐵路股東大會副會長,後來趙爾豐誘捕蒲殿俊和羅綸等人時,張瀾也是被誘捕的幾個人中的一個,這樣讓他因此而名聲大噪。

等到辛亥革命成功,四川光復之後,張瀾也因此擔任了四川軍政府川北宣慰使一職,並于1913年當選為中華民國國會眾議員,並因此結識了當時在雲南擔任都督的蔡鍔…

如果歷史沒有因為嚴紹的到來而發生變動的話,這個時候張瀾恐怕已經擔任四川省長一職,也可以稱得上是一方諸侯,盡管手里並沒有半點兵權,不過如今嗎…

沒有了袁世凱稱帝等變數,在國社政府成立之後,張瀾的人生便顯得略微平淡了一些。不過即便是如此,也沒有人會懷疑張瀾的人品和能力,這也是蔡元培會邀請他北上的一個原因。

眼下教育部正缺人手,與其把張瀾繼續留在四川,到不如弄到教育部來多做一些事情。對張瀾的人品和能力,他還是比較了解的,而在得到蔡元培的邀請之後,張瀾也是欣然應邀…

因為就和蔡元培一樣,張瀾也有著屬于自己的政治抱負。

而很明顯,在這個時代有能力達成張瀾報復的,也唯有嚴紹的國社政府了。

————————————————————

「一路勞累,我先讓先人帶你上樓休息一下吧…」說著蔡元培看了看掛在牆壁上的鐘表,而後對著張瀾繼續道。「眼下時間尚早,等傍晚的時候我讓下人去叫你出來吃晚飯…」

「也好…」點點頭,一路坐著火車從四川到北京來。張瀾也的確覺得有些勞累。只是就在張瀾起身打算和下人去休息的時候,他突然想到了些什麼,而後停下腳步看向了蔡元培。「對了。鶴卿兄,關于此次國防軍北上的事情………事先你知道嗎?」

「這個…」听到張瀾的話,蔡元培忍不住苦笑了一聲。「我到是的確知道,但是該怎麼說呢…」

蔡元培總不好告訴張瀾,他早就知道了這件事,而且還不是在蘇俄成立之後,而是在之前便已經知道了。更不可能告訴張瀾。其實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個陰謀,甚至就連如今震驚全世界的蘇俄政府的成立,其背後也有著國社政府的身影在里面。這個所謂的蘇俄政府之所以能如此順利的成立,國社政府在其中出力不小,前前後後更是花費了數百萬的資金…

作為教育部的部長,內閣的諸多部長中的一位。蔡元培是知道這個的。但是他卻無法透露出去。

畢竟這些可是國家機密,若是泄露出去,麻煩肯定少不了,考慮到這次國社政府扶持的還是一個布爾什維克政權,可想而知絕對會引起軒然大波,就連英美那邊恐怕也會鬧出許多問題來。

雖然蔡元培本身並不是‘友邦驚詫’論者,但是眼下國防軍正進軍外東北,事關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失地。以及二十萬國防軍的生死,他卻是真的不願節外生枝…

當然。就連蔡元培自己也不清楚,在出兵外東北的背後,還有著另一個更震撼人心的計劃。只是這個計劃卻是絕對不可能得到蔡元培這些人的支持的,所以嚴紹才會秘而不宣,只是將這一計劃通告給了軍方的人,而不是他們…

不過話說回來,這麼一個計劃,似乎也沒必要向教育部的人通知,畢竟這與教育部並沒有多大的關系…

並不清楚這些,看著蔡元培為難的樣子,張瀾忍不住道。

「政府是怎麼想的,這個時候出兵外東北——————我到不是對收復失地有什麼意見,但眼下蘇俄政府剛剛成立,政府就出兵外東北,在道義上豈不是有些………而且英美恐怕也不會坐視不理吧…」

看著張瀾的樣子,蔡元培笑了笑,而後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勸慰道。「放心吧,政府既然敢動手,就必定會有完全的準備,事實上現在總統那邊現在相信已經開始和列強交涉了,獲取列強的諒解,基本上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再者說,若是現在不想辦法把外東北奪回來的話,將來恐怕很難會有這個機會了,即便是貿然動手,到時所需付出的代價,也絕對不是現在可比的了…」

這也是蔡元培等一干官員會支持這個計劃的原因,對于收復失地這種事情他們到是一向熱衷。僅僅只是對戰爭可能帶來的傷亡、影響以及經濟財政上的壓力十分反感,但是他們也很清楚,眼下的確是收復外東北最好的機會,將來若是在想有什麼動作的話…

就如嚴紹所說的一樣,到時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可就不是眼下這麼簡單了。既然如此,長痛不如短痛,與其將來痛苦,到不如現在早一些解決,而且即便是他們反對,看嚴紹的架勢也是不可能會接受的,他們這些人對軍隊又沒有什麼影響,最重要的是軍隊根本不可能會听他們的,既然如此,到不如干脆些,這樣等到將來外東北收復了,他們也能從中得到些好處不是——————暫且不提嚴紹對軍隊的控制究竟有多強,軍人本來就熱衷于戰爭,且這次還是收復失地,這可是名垂青史的事情,即便他們說出花來,軍方也不可能會听他們的…

別看這些家伙一個個頑固的很,對此他們到是非常了解。

所以除了妥協之外,他們似乎也沒有什麼別的選擇了…

「行了,表方…」看了看一臉疲憊的張瀾,蔡元培笑著道。「這件事就交給政府來解決好了,你還是先休息去吧,一路上坐火車從四川到北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听到蔡元培這麼說,張瀾也覺得身體有些疲憊。

和後世的高鐵不同,這個時代坐火車可是個辛苦活,更何況還是張瀾這麼一個文人。坐著火車從四川跑到北京來,沿途也不知道經過了多少天,張瀾的骨頭都快被顛散了。因此听了蔡元培的話,張瀾點點頭,跟著下人朝著二樓的客房走去…

等到張瀾離開了之後,蔡元培忍不住輕輕的呼出了一口氣。

————————————————————

就在張瀾抵達蔡元培的家中時,在英國使館內,朱爾典與美國公使庫克正坐在一起不知道在交談著些什麼。盡管兩個人都很想做出一副十分鎮定的表情,然而他們臉上的焦慮還是出賣了他們。

沒辦法。誰叫國社政府突然對外東北動手了呢…

盡管美國人和英國人也很敵視蘇俄政府,但眼下對他們來說蘇俄畢竟還是有些利用價值的。而今國社政府突然動手,事情頓時變得麻煩了起來。

倫敦和紐約方面對此都十分惱怒。更讓他們惱怒的是朱爾典與庫克(美國公使)事先居然連一點消息都沒能弄到,這在英美兩國看來,無疑是非常失職的。

這次的事情要是弄不好的話,甚至有可能會威脅到他們的政治生命——————盡管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朱爾典距離進棺材都不怎麼遠了。所謂的政治生命即便沒人幫他結束,相信也維持不了多久…

就這麼坐在沙發上,朱爾典和庫克相顧無言。

只能是一人一口的喝著咖啡,品嘗著其中的苦澀。

也不知道多久,門外才突然傳來了一陣響動。

庫克來的時候,朱爾典已經吩咐過了,如果沒有重要的事情不許任何人進來,這個命令庫克也是听說過的。所以在听到門外的動靜後,朱爾典和庫克頓時朝著門外的方向看去。緊接著他們便看到已經是老態龍鐘的雷?科帕從門外走了進來…

見是雷?科帕,朱爾典和庫克連忙從沙發上站了起來,緊接著便看到朱爾典和庫克兩個人迎了上去道。

「親愛的朋友,希望你能給我們帶來些好消息…」

「沒錯…」站在一旁,美國公使附和的道。

任誰都清楚,法國政府與中國政府的關系極為密切,尤其是雷?科帕本人,當初更是在嚴紹還僅僅只是安徽軍政府的都督時,便慧眼識盈的在嚴紹的身上投下了賭注。

最終的結果證明,雷?科帕的這個賭注並沒有下錯,他給自己和法國政府帶來了豐厚的回報。無論是後來‘七五工程’時嚴紹給予法國的大筆訂單,又或者是雷?科帕在法國外交官中急劇上升的地位,都令朱爾典等人羨慕不已。

尤其是在嚴紹成功登頂之後,雷?科帕更是因為當年的投資,而成為了嚴紹的座上賓,並與嚴紹有著不錯的私交…

然而面對這種情況,他們除了後悔之外似乎也沒什麼別的可以做的了。

不過現在,雷?科帕和嚴紹之間的私交卻是他們唯一可以指望的,所以在國社政府出兵外東北之後,朱爾典與雷?科帕他們商議過之後,便立刻把雷?科帕給推了出來,讓他到嚴紹那里探探口風。

如今雷?科帕回來了,朱爾典等人自然很想知道結果如何。

看了看兩人期望的樣子,雷?科帕苦笑了一下,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此時此刻,他回想起了到嚴紹那里時的情形…

——————————————————————————

在得知國防軍北上外東北後,在與朱爾典等人進行一番商議後,雷?科帕便給總統府打了一個電話,希望能與嚴紹見上一面,‘了解’一下外東北所發生的情況。

雖說眼下原來的俄國臨時政府已經被推翻,蘇俄政府也已經成立,但各國畢竟還沒有承認蘇俄政府,換句話說,已經被推翻的臨時政府依舊是俄國的合法政府——————即便他已經被推翻掉了。

不過在蘇俄的腳印還沒有抵達遠東的情況下,至少外東北依舊是俄國政府的領土。如今中國進攻外東北,等同于是在攻打盟國…

如果說是別的,或許也就算了,但是這件事卻絕對不是協約各國能夠容忍的。

不過有些事情,聰明的雷?科帕等人還是比較了解的。

比方說。若是沒有其他國家的支持,已經被推翻掉的臨時政府很難東山再起。

在比如說,如今的俄國已經不再是過去的那個‘歐洲憲兵’和‘蒸汽壓路機’。在重要性上遠遠無法和中國相比。尤其是考慮到如今俄國的混亂形勢,即便俄國能東山再起,恐怕也絕對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辦妥的…

而很明顯的是,這場戰爭很有可能會在未來的一兩年或者是兩三年內結束。所以如果有必要的話,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以及確保最終戰爭的勝利,英美等國很有可能會犧牲俄國的利益,來滿足中國的邀請…

在歷史上。這類事情英法曾經做過無數次,只不過在過去被犧牲掉的,通常都是如中國一樣的國家。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中國,至于犧牲俄國這樣的龐然大物,歷史上似乎還從未發生過。

當然,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巴黎方面給雷?科帕他們的命令是見機行事。而不是允許他們隨意的用俄國的利益來滿足中國。畢竟誰也不清楚後來的事情…

然而在雷?科帕的電話打到總統府後,他卻並沒有立即見到嚴紹,因為那個時候嚴紹已經換了一個地方,最終別無他法,雷?科帕也只好跟著換了一次地方。

而那個地方,恰恰就是在從火車站內出來之後,張瀾曾經抬頭看過的地方。

帝國大廈

作為全世界最高的人工建築,如今距離帝國大廈的落成。已經過去了相當一段時間的歲月。在大廈剛剛落成的時候,這棟建築可說是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一番震動。畢竟在過去還從來都沒有出現過這麼高的建築,這簡直就是建築史上的奇跡——————按照某些外行人的評語。

至于內行人嗎…

「只要有錢,誰都能建出這麼高的建築來,那個叫王玄的只不過是攤上了一個有錢的投資者…」這番話不能說不對,然而也未必全對。

雖說想要建造一棟極高的建築,錢肯定是最重要的一環,可是如果沒有一個出色的工程師,想要達成這麼一個目的也是絕不可能的。

而王玄,無疑就是這麼一個出色的工程師。

當然,除了上述的言論之外,還有其他一些言論也跟著出現。比方說建築的設計一定有白人參與,黃種人是不可能建造出這種建築的。

亦或者是說肯定有質量問題,或許等哪天風稍微大一些,建築就有可能會被吹翻什麼的。

甚至就連國內也有反對的聲音,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就是。「既然有這麼多的錢,來建造這麼一個並沒有什麼特殊用處的大廈,那為什麼不干脆把這些錢全部都捐出來呢…」

基本上講,幾乎都是諸如此類的言論。

然而盡管國內外的質疑之聲很強,但是這麼高的一棟建築矗立在那里,還是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以及………極強的吸引力。

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有大量的人乘坐交通工具趕到北京,想要親眼目睹一下這座號稱是世界第一高的奇跡建築。

幾乎每一個見過帝國大廈的國人,在吃驚于中國人居然能造出這麼宏偉的建築時,心底亦涌出了一陣難以想象的自豪感。

至于像是雷?科帕這樣的洋人,每次見到的時候,其所涌出的就僅僅只有震驚,亦或者是………危機感…

非我族類齊心不必,憐憫這種情緒通常都是給弱者的。

就如動物園里面的獅子、老虎和狼一樣,為什麼我們在去動物園的時候一點也不害怕里面的動物,願意逗弄它們,給它們喂食,又或者是看著這些人被關在籠子里的時候心生憐憫,在看到他們被關在環境比較惡劣的地方時,甚至還會嘟囔著這是虐待動物啊——————當然,也有一些逗逼會不顧一切的去做死。

就好象嚴紹穿越過來前看到的一個新聞,有一個大媽居然拿著裝有幾十萬欠條的包去逗弄老虎,結果被老虎把包給弄走了,里面的欠條也徹底消失,這毫無疑問的是一種逗逼行為,當然,也有可能是這個大媽早就把欠條給弄丟了,打算栽贓給動物園或者是老虎什麼的…

簡而言之,游客在看到籠子里的動物時,之所以會心生憐憫,就是因為他們很清楚這些動物已經被關在籠子里了,根本傷害不了他們,和他們相比,這些動物就是一些受到欺負的弱者,全然不顧這些動物當中,每個都能輕松弄死絕大部分人類…

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僅僅只是………僅僅只是因為他們清楚,他們是安全的,僅僅只是因為他們清楚,這些動物已經被他們制造的籠子給關起來了,和他們相比,這些動物不管再強,也只是些弱者而已…

他們可以在處于強者地位的情況下心生憐憫,也可以因為各種理由而處死這些動物,區別僅僅在于是否在意。無論這些動物看上去多麼強壯,多麼危險,和他們相比,都是毫無疑問的弱者…

可是現在,情況卻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隨著時間的發展,原本是作為弱者而存在的中國已經逐漸變成了強者。這就好比游客突然發現,原本困住動物的護欄正在逐漸破損,甚至隨時都有可能會消失…

若是真的被這些猛獸從籠中沖了出來,護欄外面的人甚至可能會有性命之憂,他們當前最應該做的,則是削弱籠中猛獸的力量,還有,修復逐漸破損的護欄…

然而可惜的是,本來應該這麼做的人類,這個時候卻在忙著互相殘殺,根本就顧不來修補護欄。而等到護欄徹底壞掉,猛獸已經從籠中沖出的時候,想要修復和加固,恐怕也已經來不及了…(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 | 擴張之路全文閱讀 | 擴張之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