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 第四百七十六章 悶聲發大財

作者 ︰ 緊那羅在唱歌

海上,雖然柳光遠和自己的副官稍稍有些擔心——————稍後他的參謀長也跑過來了。但是絕大部分的士兵還是比較樂天的,畢竟現在他們在戰場上可是摁著曰本人狠揍,絲毫沒有想過如果途中他們被曰本人發現了會怎麼樣…

不過他們沒有想過,不代表柳光遠他們也不想。

畢竟他們可是很清楚,單憑他們腳底下的這支艦隊可是很難保證他們的安全。如果中途真的被曰本僅存的水面艦隊發現了,即便這支艦隊連續兩次遭到了潛艇部隊的打擊,依舊可以輕而易舉的解決掉保護他們的那些炮艦和巡洋艦…

尤其是那艘伊麗莎白皇後號,要知道這艘從1**0年就下水的巡洋艦可是已經有20多歲的艦齡了。被這麼一個巡洋艦保護著,柳光遠還真沒多少安全感。

只是他也清楚他的任務究竟是什麼,所以柳光遠並沒有抱怨。

負責斷掉曰軍後路的並不僅僅只是柳光遠的部隊,在曰軍的兩翼,蔡鍔同樣派出了大量部隊進行包抄。每個方向都有著至少一個步兵師,也就是一萬八千多人的兵力,雖然不是很多,但寺內正毅的手底下也沒有太多兵力可以調用,所以至少在兵力上還是佔據優勢的。

蔡鍔之所以會這麼急切,完全是因為嚴紹剛剛得到的一份情報。

————————————————————

根據特事局從曰本得到的情報,曰本政斧已經開始準備從山東撤離這幾萬部隊,畢竟在把他們留在山東,等于是白給中國一個籌碼。雖說嚴紹已經說的很清楚,如果曰本不答應他的條件,他就會親自動手去取,但把這幾萬部隊撤下來,終究能增強一下曰本在朝鮮的防御能力。

雖說打了敗仗,這幾萬部隊畢竟都是出自曰本的常備師團,算得上是精銳。而且根據曰本政斧得到的情報,國社政斧先前儲備的大量武器彈藥已經消耗了很多,如果他們能堅持到國社政斧把彈藥消耗光的話,說不定就是輪到他們發揮的時候了…

在曰本人看來,中國人之所以能在山東壓過他們一頭,完全是因為他們比曰本軍隊強悍的多的武器裝備,而不是因為他們比曰本軍隊更精銳——————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不管國防軍的訓練究竟有多嚴格,這麼短的時間畢竟沒法把所有部隊都變成精銳…

而如果讓他們把事情辦成了,那麼國社政斧就等于是失去了最有力的籌碼。畢竟如果可能的話,嚴紹也不願意一直動用武力手段。

關鍵在于寺內正毅並不蠢,在山東會失敗僅僅只是因為實力的差距。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以國防軍的優勢,在山東會輸的可能姓實在是太小了——————裝備了3000多挺輕重機槍,外加其他各色新式裝備,這樣也會輸就只有兩個可能,一個是使用這些裝備的全都是剛抓過來的壯丁,還沒有熟練使用武器的能力,甚至連槍都端不穩,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兵無戰心…

如果當兵的都不願意打仗,他們手里的裝備再好也沒用。

這樣的事情在嚴紹的歷史中曾經有過許多次,比如說曰清戰爭時的清朝軍隊,在比如說抗戰時和後來的許多**(不可否認抗戰時很多**打的很頑強,但同樣有許多**打得和豬一樣)諸如此類…

拋開武器裝備,國防軍在作戰能力上或許比不上曰軍,但好歹也沒差到那個份上。即便是剛剛被整編的原地方軍們,在充足的伙食、軍餉下,也維持著較高的士氣。何況曰本人才剛登陸,就被海軍給狠狠的收拾了一頓,士氣方面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在考慮到整個山東戰事都是國防軍在壓著曰軍打,那些在山東作戰的官兵基本上已經建立了對曰軍的心理優勢。

話雖如此,在山東的戰事畢竟還沒有月兌胎于陣地戰,而且就算曰本人的士氣再怎麼低落,抵抗起來還是很頑強的。結果就是雖然在正面戰場和側翼方向國防軍都在取得優勢,但究竟能不能在曰軍撤離之前佔領龍口灣,徹底吃掉曰軍在山東的部隊,蔡鍔他們只有六成的把握。

所以想要徹底取得勝利,就只能出奇制勝,柳光遠的部隊就是如此。

但是劍走偏鋒,雖然能以較小的代價贏得更多的利益,可危險也要比尋常模式大上不少。盡管柳光遠並不是要直接在龍口灣登陸,但正因為這樣,所以登陸的時間會被延長(因為如果沒有港口的話,部隊的登陸是很慢的,畢竟這個時代既沒有登陸艇也沒有氣墊船),期間要是被曰本人給發現了的話,後果大概就和當初被襲擊的曰本船隊差不多。

但只要登陸成功,並且能夠奪下龍口灣,那麼曰本人唯一的退路就會被阻斷,剩下的事情也就好解決了。畢竟被包圍之後不管曰本抵抗的意志再怎麼強烈也有彈盡糧絕的一天,而只要能一口吃下這些曰軍,山東的戰事便可以宣告結束,嚴紹也等于是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而且在嚴紹看來,活著的曰本人,明顯要比死掉的曰本人更有價值一些。

————————————————————

「只要能把曰本在山東的部隊一口吃進肚子里,就算曰本人在怎麼倔強也只有低頭認輸這一條路可走…」起身給自己倒了一杯水,嚴紹對著坐在他對面的段祺瑞等人道。「憑著手里的俘虜,我們便可以借此讓曰本人低頭,這場戰爭的勝利也就算是徹底握在手里了…」

「勝利嗎…」坐在屬于自己的座位上听到這個詞無論是段祺瑞亦或者是馮國璋他們,眼楮里面都透露著一絲憧憬。

雖然這個詞和他們的年紀似乎有些不太相配,但他們的眼楮里的確透露出這樣的感情。

作為曾經經歷過前清、北洋兩個時期的老人,如今的段祺瑞和馮國璋他們已經稱得上是三朝元老。但正因為這樣,他們也因此經歷過中國最屈辱的一個時期…

兩次鴉片戰爭也就不說了,這個太老,像是第二次鴉片戰爭,袁世凱當時只有三歲而已,段祺瑞和馮國璋更是還沒有出生。但是之後的曰清戰爭、庚子事變他們卻是經歷過的,還有曰俄戰爭,明明是在自己國土上進行的戰爭,他們卻要作為中立者存在………這個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屈辱的事情嗎?

可以說從他們出生開始,中國就再也沒有經歷過任何一場能夠獲得勝利的對外戰爭。

現在雖然只是擊敗了一個曰本,但畢竟是戰勝了對手,不再像過去那樣需要割地賠款,何況不管怎麼說曰本也算是列強中的一員,哪怕只是最弱的那一個,而且…

「總算是報了甲午年的仇了…」右掌虛握了一下,段祺瑞低聲道。

似乎是听到了段祺瑞的話,徐世昌和馮國璋等人的眼里也都露出一絲感概。看向嚴紹的時候,眼中也露出了一絲感激。他們很清楚,正是因為所以他們才能獲勝,如果還是袁世凱在位的話,或許只會眼睜睜的看著曰本人在山東攻取青島要塞,就和曰俄戰爭時的清政斧一樣。

不過他們絲毫沒有輕視袁世凱的意思,一方面袁世凱畢竟是他們的老東家,另一方面………如果袁世凱還在的話,恐怕他們和袁世凱一樣都沒有膽量和曰本人動手,畢竟他們這一時期的老人對列強已經有了心理陰影,自然也就沒有資格去責怪袁世凱。

「贏是贏了…」嚴紹笑著道,說完端著杯子走到段祺瑞等人面前坐下。「不過接下來咱們還是低調一些比較好。」

「怎麼?」听到嚴紹的話,無論是段祺瑞亦或者馮國璋,再或者是並沒有經歷過甲午戰爭和庚子事變,所以也沒有那麼多感慨的李良他們,眼楮里面都有些疑惑不解。

畢竟他們好不容易贏了一場戰爭,正是最適合大肆宣揚的時候,嚴紹居然跟他們說應該表現的低調一些,說不奇怪是不可能的。

「大總統?」臉上露出疑惑不解的樣子,馮國璋看向了嚴紹,心里有些不太明白嚴紹剛才的話。

「怎麼說呢…」小小的喝了一口杯子里面的水,潤了潤嗓子之後,嚴紹看著幾個人道。「這個低調,嗯,我清楚目前政斧內的一些言論,覺得咱們已經打贏了曰本人了,而曰本人又打贏了**人,所以無論是曰本人又或者是西方列強似乎都可以不放在眼里了,不少人已經開始想著那些被列強奪走的領土,還有一些人似乎想的更遠,但這里我們必須弄清楚,當初曰本能擊敗**是因為**並沒有把全部實力都集中在遠東,除此之外就是海軍的距離太遠…」

「就算這樣曰本人打贏這場戰爭還是耗費了巨額的資金,不但把曰清戰爭時賺到的利益全都賠個精光,甚至還倒欠了英國不少錢,他們得到的除了一個列強的虛名之外幾乎可以說什麼也沒有。眼下咱們的實力雖然已經算是比較強了,但和列強相比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我這次把大家叫來也是為了透個底,同時也讓大家明白政斧未來對外政策的核心,四個字就夠了,‘韜光養晦’,僅此而已…」

「韜光養晦…」嘴里念叨了一下,李良的眼中露出一絲疑惑。「這句成語我倒是清楚什麼意思,但………為什麼呢?」

這時李良的心氣已經算是比較高了,雖說在追隨嚴紹的時候,他就已經打算干出一番事業出來,但怎麼也沒想到嚴紹居然能爬到現在這個位置上,連帶著他也可以坐在總理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上。

尤其是現在,國社政斧又剛剛獲得了一場大勝。

勝利的功勞肯定要歸功于嚴紹的領導,這也是必然的,哪怕不是為了馬屁李良也很清楚,眼下中國能有現在的成就,嚴紹的功勞的確是最大的。可作為國社政斧的總理,少半功勞落在他身上相信別人也沒什麼話說。這對當初跟著嚴紹出來一心想要干出一番事業光宗耀祖的李良來說,無疑是十分滿足的事情。接下來的事情似乎也很簡單,乘勝追擊,將這份榮耀擴至最大,而他和他的家族也將在這個過程中被載入史冊,青史留名。誰都知道在國社政斧還沒有成立的時候前清還有北洋政斧混的是什麼樣子,按照‘封建時期’的說法他們完全可以算作是中興名臣,可是這個時候嚴紹卻說什麼要韜光養晦,李良自然有些不能理解。

「沒錯,而且就算我們和列強還有比較大的差距,也沒必要弄什麼韜光養晦吧…」見李良開口了,其他人也大著膽子開口道。

「話不能這麼說…」嚴紹搖搖頭,有些理解他們的想法,但還是繼續道。「咱們都很清楚,對于那些白人來說,無論是強大的中國還是強大的曰本都不是他們樂于見到的…」

听到嚴紹這麼說,有人張了張嘴。

見有人要說話,嚴紹擺了擺手笑著道。「沒錯,現在歐洲人正忙著打歐戰,似乎沒那個功夫管這邊的閑事,但戰爭總有結束的時候,而且除了歐洲之外還有一個美國呢,和歐洲相比,美國人對華人的歧視可是要更嚴重一些,這點相信李良你們應該很清楚,畢竟你們是在美國長大的,對美國的情況要比在座的任何人都了解,這里面也包括了我…」嚴紹雖然也在美國住了一段時間,但絕大部分時候都是和伊萊諾她們膩在家里,再或者就是碼字,抄襲一些後世的研究,而且他當時也已經有了很大的名望,就算是個黃種人,也絕不是普通美國人願意招惹的,本身自然不會對在美華人的遭遇有太大理解。

李良點點頭,在美國長大的他們當然清楚美國人對華人的歧視,這也是他們當初願意跟隨嚴紹的一個理由。畢竟當時的美國可是有著排華法案存在,雖說他們李家在美國的唐人街也算很有勢力了,但華人在美國的地位太尷尬,連帶著他們也過的很屈辱。

見李良表示同意,嚴紹笑著繼續道。

「我現在擔心的不是他們主動上門來找碴,歐洲那邊,就算是打完仗了,還能剩下多少實力都很難說。而且戰爭剛剛結束,就算他們的政斧願意打,久戰之下,恐怕他們的國民也沒那個心情了。美國那邊也不會不智到主動找上門來…」

「對于那些白人來說,這個世界最好是完全由白人所統治,像我們這樣的有色人種最好一個都不剩,即便還存在于世,也應該位于比他們低等一些的位置上,這樣他們就可以帶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對我們施舍一些他們的憐憫以示他們的高尚和文明。但現在這個問題有些麻煩,曰俄戰爭時冒出了一個曰本,不過這個曰本可以拿來牽制**,所以英國人應該是沒什麼意見,但是美國人肯定是很厭煩這個國家呢,現在呢,又冒出了一個中國,這就比較討厭了,不過在**也是協約國的情況下,中曰恰好可以互相牽制一下,再有英國在旁邊,正好可以維持一個平衡,接下來嗎………等到有機會的時候,或許英國和其他白人國家會對我們下手也說不定…」

「但是現在曰本已經在山東被我們擊敗,精銳的海軍更是幾乎全軍覆沒,這里我也可以夸口的說,我們的發展潛力要遠遠超過曰本,甚至十倍于其,那麼在擊敗了曰本之後,他們該著哪個國家來牽制我們?泰國?這只是一個處于英國和法國夾縫中的國家,而在遠東,除了我們、曰本還有泰國之外,他們已經找不到第四個讀力存在的國家了…」

「所以呢,曰本似乎也就成了他們唯一的選擇,畢竟就算這個國家前段時間敗的再慘,還是有一定的實力擺在那里,只是這個時候他們還有些猶豫,因為歐洲那邊正忙于歐戰,美國呢,也正忙著大發戰爭財,再加上原來對曰本的惡感,並不是很願意幫助曰本,可如果這個時候我們表現的過于囂張的話…」

說到這里,嚴紹嘿然一笑。「說不定美國人腦袋一熱,就跑過去扶持曰本和我們對著干了…」

正因為曾經在美國居住過,所以嚴紹才了解美國究竟有多排外。

過去嚴紹和美國人的交情不錯,一方面是因為他對歷任總統的投資,但另一方面未嘗不是因為美國人想利用他來制衡一下曰本——————當時的中國落在歐洲和美國的眼里,可是比曰本弱小的多了,用中國牽制一下曰本也比較符合美國的利益。

但是現在,嚴紹已經在山東擊敗了曰本,並且還幾乎將曰本的水面艦隊徹底消滅掉,這已經讓曰本傷筋動骨,並且很難在和中國抗衡…

看上去,這對美國來說是件好事沒錯?恰恰符合當初他們利用中國的原因?可別忘了,中國是個黃種國家,美國是白人國家。他與中國交好並不是因為美國人喜歡中國,而是因為中國當時可以幫著美國制衡曰本。

可現在曰本已經失敗,上來的是一個比曰本潛力更大的中國…

美國難道會蠢到坐視中國漸漸成長起來,最終成為一個比曰本更加危險的國家?

畢竟不管怎麼看,中國的潛力都要比曰本大的多,如果放任中國發展的話,其對美國造成的威脅恐怕會比曰本更大。

根據嚴紹在美國的一些關系,美國政斧似乎已經開始討論對中國的限制政策,避免其發展到足以威脅美國的地步。一些人甚至覺得應該對曰本進行一些支持,以使中曰兩國可以維持在一個均勢的狀態。

這類言論在美國內部已經開始有些市場,只是因為過去美國和曰本之間的矛盾,所以贊成的人並不是很多。但如果這個時候中國表現的過于擁有進攻姓的話…

或許情況就會發生一些變化了…

「所以最近一段時間我們最好能低調一些,仗打贏了,當然值得慶賀,但除此之外,就像我說的,韜光養晦。眼下歐洲那邊打的熱鬧,正是最適合我們發展的時候,眼下我們最好是悶聲發大財,而不是非要弄得英美列強跑去支持我們的敵人…」(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 | 擴張之路全文閱讀 | 擴張之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