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 第二百七十三章 外蒙

作者 ︰ 緊那羅在唱歌

在望江縣一戶農家的大門前,幾個軍人將裝滿了一整袋銀元的袋子放在了一對40多歲中年夫婦的手中。看著手中的袋子,這對夫婦似乎是想起了什麼,雙眼含淚,而那幾個人則是在安慰了兩人幾句後,就轉身前往下一戶人家。

有了民政部的配合,軍政部在統計名單的時候明顯順利了許多,不過兩天多的時間,軍政部派到望江縣的人已經把所要發放的撫恤金及補貼等全部發放完畢。

這次軍政部所要發放的撫恤金共40多萬,這並不是一個小數目,不過也不是一個很大的數目——————當然,財政部那邊肯定是拿不出這筆錢來的,所以最後這筆錢只能是由嚴紹來掏…

但是對這筆錢,嚴紹卻掏的心甘情願。

與此同時,無論是那些負責發放的軍人,還是收到錢的人,也都清楚他們手中的這筆錢究竟是誰出的…

————————————————————

4月份,絕對是一年中最舒服的月份之一。

在這個月份里,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氣候都不會很差,許多行人也紛紛走出發悶的屋子,到外面享受一下良好的天氣——————前提是別下雨。

萬幸,在這一天里,其他地區或許有些問題,但在安慶卻是萬里無雲的良好天氣,和煦的陽光照在人們的身上,讓人覺得暖洋洋的…

「叔叔,這個字怎麼念?」

在莊園的草坪上,嚴紹背靠著一顆樹木坐著,而富美子則是坐在嚴紹的懷里,手里還捧著一本書詢問著。

听到富美子的話,嚴紹低頭看了過去,富美子伸出的手指正指著書本上的一個字。

因為這個字有些生僻,所以嚴紹也是看了好一會才反應了過來。

「這是個旄字…」

說著抱了抱懷里的富美子,嚴紹用手捏了捏她白女敕女敕的臉蛋。

「旄,念mao,古代用犛牛尾做旗子,就是這個旄字了…」

這個時代自然是沒有拼音的,不過嚴紹還是盡可能的替富美子解釋著。而在听到嚴紹的話後,富美子也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

「叔叔你真厲害,這個字我問了媽媽,媽媽都不認識呢…」說完回過頭來,用閃亮亮的大眼楮看著嚴紹,眼楮里充滿了崇拜。

這種崇拜恰好滿足了嚴紹心底的那些虛榮感,于是在用手揉了揉富美子的腦袋後嚴紹笑著道。「那是當然了,這個世界上或許還有許多我不知道的事情,但我知道而別人不知道的事情只會更多…」

話是這麼說,其實嚴紹也覺得有些僥幸,因為他只所以知道旄這個字,還是因為過去有一次曾經看到過一篇文章,里面恰好有這麼一個字…

不過不管怎麼說,只要沒能露餡就好…

雖說嚴紹的臉皮很厚,但是在一個孩子的面前丟臉的話

那可真的是杯具了…

從一旁拿出一個盒子來,嚴紹從里面取出了兩個用紙包著的糖果。「來,吃兩個糖吧…」

看見嚴紹手里拿出來的糖果,正坐在他懷里的富美子頓時露出驚喜的神色。「謝謝叔叔…」說著便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嚴紹的手里把糖搶了過來,她會喜歡和嚴紹在一起,就是因為總能從嚴紹這里得到許多大月薰根本不許她吃的糖果…

不過就在富美子正在那里吃的高興的時候,不遠處伍千秋卻走了過來。

「都督,軍政部那邊剛剛傳回來消息,撫恤金和補償都已經發放完畢了…」

听見伍千秋的話,嚴紹點了點頭,在拍了拍富美子的腦袋示意她先安靜一些後,嚴紹轉過頭去看想伍千秋。「順利嗎?」

「很順利…」說完伍千秋從公文包里取出一份資料來。「這次軍政斧為陣亡官兵發放的撫恤金為四十三萬兩千五百元,給重傷官兵的補償則是二十六萬三千五百元,全部相加共計六十九萬六千元…」

「六十九萬多,也就是七十萬啊…」

「沒錯…」伍千秋點了點頭。「現在軍政部正在把剩余的款項集中起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送回來了…」

「不過是三十萬多點,這個到是不用著急…」

就像曾經說過的那樣,憑著財政部如今的情況,雖說不是拿不出這些錢來,但一定會拿的十分艱難,畢竟現在各方面的支出實在是太多了。雖說現在軍政斧的稅收因為有一系列的實業支撐,已經比原來還有農稅和厘金等等雜稅的時候多的多,但是現在軍政斧需要花錢的地方同樣比過去多出不知道多少。

尤其是前段時間,剛剛成立的水軍請軍政部替自己向財政部申請撥款,用于在當涂、蕪湖和銅陵、安慶等城市修建水軍基地,因為用不了多久從英國購買的那十艘炮艦就要送過來了…

本來以安徽原有的一些碼頭也不是不能用,但那些碼頭都只能用于停靠,曰常的維修和維護什麼的就…

眼下造船廠正在動工當中,短時間內估計是指望不上了,自然就只能靠這些基地…

而根據軍政部的計算,這些基地單是初期費用,就至少需要兩百多萬元。

這筆錢財政部肯定是拿不出來的,于是最後也就成了由嚴紹來掏這筆錢。

從某種角度上講,其實嚴紹這個都督當的也夠苦的了。

別的省的都督,都是大把大把的往自己的腰包里撈錢,而嚴紹他自己呢,卻是不斷從自己的小金庫里拿錢出來。

前不久的撫恤金和補償,還有軍政部申請的撥款,全都是嚴紹從自己的保險櫃里拿出來的…

不過話也說回來,憑著當初在倫敦賺的那一大筆,再加上坦皮科油田和集團本身的收益,現在嚴紹的身家也有一億多,接近兩億英鎊的樣子,並且估計在年內就可以突破兩億英鎊的大關,這麼一點錢,恐怕就連零頭都算不上。

自然,這件事知道的人極少,全安徽,甚至是全世界知道這件事的也只有4個人而已,嚴紹、伊萊諾、卡特琳娜和陸瑛,而她們也都是當初親身參與過的人…

差不多兩億英鎊,也就是差不多二十億銀元…

這已經相當于1912年曰本財政收入的三倍左右,絕對是一筆足以讓任何人都瘋狂的龐大數字…

如果這麼一大筆錢被暴露了出去,會發生什麼事嚴紹就算是用膝蓋去想也都想的出來…

————————————————————

有著差不多兩億英鎊的身家,自然不會對幾萬英鎊的支出太過在意。不過嚴紹有兩億英鎊這種事情,李良和伍千秋他們可是不知道的,而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幾十萬可不是一個小數字,所以在得知了情況後,伍千秋還是帶著資料趕了過來。

听完了伍千秋的匯報後,嚴紹點了點頭。「除了這件事外,還有別的什麼事情嗎?」

「有…」這麼說著,伍千秋連忙從公文包里取出了另一份,不過這份不再是資料,而是電報。「剛剛從燕京傳回來的,賽音山達的危機已經被解決了,兩天前北洋方面派出平叛的步兵旅趕到賽音山達,並且擊潰了那里的叛軍,現在平叛的步兵旅已經正式進駐賽音山達,並且打算以賽音山達為中轉站,直接對庫倫用兵…」

其實在外蒙情勢最危急的是烏里雅蘇台和科布多城,因為庫倫的叛軍才剛剛宣布讀力,就已經派兵圍攻這兩座城市。問題是這兩座城市距離燕京實在是太遠了,尤其是科布多城,處于疆省的正北方,距離哈薩克斯坦也不是很遠了,烏里雅蘇台的情況雖然要比科布多城強一些,但也處于庫倫的西邊。

所以就目前而言,北洋那邊也只能選擇先拿下庫倫,然後在想辦法解決另外兩座城市的危機。

如果在北洋平叛之前,那兩座城市能夠堅持下去固然最好,如果堅持不下去的話…

那也沒辦法了…

至于賽音山達,則是北洋出兵後,在外蒙第一個抵達的城市…

如果只有幾百人也能算的上是城市的話…

沒辦法,外蒙的人口本來就很少,而賽音山達在外蒙,已經算是能排進前五的城市了——————雖然這個城市只有500多人…

順帶一提,在後世賽音山達是東戈壁省的省會。蒙語賽音山達的意思是「好水池」,可它偏偏又是蒙古國最干燥多塵的省會之一。

與此同時,賽音山達也是蒙古國的第四大城市。南邊與小鎮烏拉烏拉相接,北接,城市納來哈!城區面積4平方公里,人口,4000人,城市大小商店……16家…

這麼一個‘城市’,在中國恐怕也就和一個鎮子差不多吧?

無論是從庫倫南下到內蒙,還是從內蒙北上到庫倫,賽音山達都是一個必須要經歷的地方,所以在發動叛亂後沒多久,外蒙的叛亂分子就佔據了這個只有幾百人的聚集地。

而這次北洋北上的第一個目標,顯然也是這里…

「另外…」見嚴紹已經看完電報,伍千秋遲疑著道。

「另外?」

「另外,北洋方面發了一份電報過來,想詢問一下,看看我們是否能解決一下交通工具的問題,從燕京到賽音山達的話,只要有750多公里的距離,從張家口出發的話也有600多公里,這段距離對北洋來說實在是太艱難了些…」

「交通工具?」嚴紹苦笑了一下。「怎麼解決,難不成是送他們一些卡車過去嗎?」現在雨石集團的卡車還是比較出名的,安徽革命軍所使用的卡車基本上都是雨石集團剛生產的這種型號,另外在向山的鐵廠和鐵礦,也已經把原來從國外購買的卡車全部替換成了國產過,根據使用者的評價,並不比國外的差,甚至還要有所超出——————這也是生產的早,同時期的汽車都是一個水平的,只要你能生產出來,基本上差距就不會很大,只要你舍得投入,肯定就比別的更好,盡管好也不會好出多少來…

如果是放到後世的話,外面的技術都已經固定了,就算你玩命的追趕,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追的上去的…

「卡車…」伍千秋搖了搖頭。「這東西就算我們敢給,他們也未必敢用,雖說咱們生產的那些卡車質量不錯,比國外的要強出一些,但始終還是太容易出毛病了,如果是在省內使用的話或許還沒什麼,在草原上用這東西,要是出毛病了,那可就是件要命的事情了…」

說完伍千秋看了看嚴紹手里的電報道。「北洋那邊的意思,是希望我們能出些錢,幫他們買一些馱馬之類的東西,這類東西在草原的話還是很好用的…」

「這個沒問題…」嚴紹不假思索的道。「稍後你就去準備一下吧…」

如果是別的事情,嚴紹或許還要考慮下,但既然事關外蒙,那麼無論是從國家還是從民族的角度來看,嚴紹都不可能會拒絕……就算他明知道將來北洋肯定會用他支援的東西對付自己…

「對了,對我們支援過去的物資,北洋那邊還算老實吧?」

「還算老實,雖然還是有些軍官會從那些物資里扣除一些出來給自己,但和他們以往相比,已經老實多了…」

「這樣就好…」

嚴紹可不覺得北洋那邊的人能管得住自己的手,所以在送東西過去的同時,也派了一個監督的團體,專門負責物資的監督工作。以免自己支援過去的物資,全部都被北洋的人給貪污了…

對此北洋方面的人自然有些不滿,但是最後袁世凱卻同意了,因為他很清楚自己手底下的人究竟是個什麼樣子…

所以監督的團體,也就名正言順的跟著北洋的人一起往前線去…

順帶一提,在這個團隊里面,嚴紹還安排了幾個特事局的人…

目的嗎,到是和過去差不多…

————————————————————

就如電報上所說,北洋的進展十分順利。

賽音山達本來就只是一個只有幾百人的聚集地,城市什麼的實在是很勉強。

叛亂分子跑過來的時候,這幾百個人沒辦法抵抗,如今北洋來了,這幾百人同樣是沒辦法抵抗。所以十分簡單的,北洋的人已經進駐了賽音山達。

而面對這這支4000多人的軍隊,賽音山達的蒙古人顯然也沒有要反抗的意思

不過在佔據了賽音山達後,北洋的步兵旅到是沒有任何動靜,只是停留在賽音山達。到不如因為別的原因,賽音山達距離庫倫大概有400多公里的距離,而在這400多公里之間,不要說一座城市了,就連一個稍微有些人的聚集地也沒有。

換句話說,下一次北洋發起進攻的時候,進攻的對象就會是庫倫。

而只要能佔領庫倫,那麼外蒙的事情也就解決了一半了。

只是這400多公里可不好走,單是一個補給線就是大問題,從燕京到庫倫差不多有1000多公里的距離,從張家口到庫倫也有1000公里的距離。這也是北洋那邊希望嚴紹能多增援一些馱馬,這樣北洋就可以盡可能多的運送補給到賽音山達,之後對庫倫一鼓而下…

在北洋進展順利的消息傳出去後,可以說舉國歡騰——————這麼說或許有些夸張,因為這時大部分人恐怕都不怎麼關注外蒙的事情,不過都很高興到是真的…

不止是袁世凱、嚴紹,就連英國人和曰本人也一樣很高興。

對于曰本人來說,如果能把俄國人從外蒙驅逐出去的話,那麼對曰本人接下來的滿蒙戰略無疑是十分有利的。所以盡管在外交方面俄國人一直都在威脅著北洋政斧,但是曰本人卻十分堅定的站在了北洋的身後。

至于另一邊,如果英國人不是防著俄國人的話,他又何必與曰本人結盟呢?

只不過現在英國人和俄國人畢竟也是盟友,而且是共同抵抗同盟國的盟友,所以英國人也不好表現的太過明顯。只是就算如此,旁人還是能從朱爾典的表情上看出些什麼…

只是…

就在朱爾典正在自家的公使館里高興的時候,一個剛剛才從倫敦發過來的電報,卻讓朱爾典的這點喜悅蕩然無存…

這份電報,就是有關嚴紹與法國達成協議的事情…

看著電報上的內容,朱爾典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

只是心里雖然很不願意相信電報上的內容是真的,但是朱爾典卻很清楚,上面的東西應該不會有假。

沒錯,嚴紹與法國人達成協議這件事的確是機密,但是別忘了,這份協議的核心內容是那一千萬英鎊的交易。這麼大的交易,如果這件事還能瞞得住那才是見鬼了呢。

所以這份協議才剛剛達成沒多久,法國人正在國內找著相關的工廠內,英國人就已經從在法國的一些間諜那里得到了相關的一切…

要知道揚子江可一直都是英國人的地盤,價值一千萬英鎊的生意就這麼莫名其妙的跑到法國人的手里,這叫英國人如何不憤怒,連帶著白廳給朱爾典所發電報上的口吻也是前所未有的嚴厲…(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 | 擴張之路全文閱讀 | 擴張之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