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 第一百九十章 免除農業稅

作者 ︰ 緊那羅在唱歌

回到同盟會在安慶的臨時據點後,包括吳谷在內的許多同盟會成員都十分窩火,同時也用懷疑的目光在彼此之間互相巡視著。

畢竟這次同盟會參與投票的人有40多個,最後包括吳谷和李國筠及張穎在內的3個人卻只得到了30多票,這里面的情況不能不讓人深思…

不過真正讓吳谷和孫毓筠奇怪的是,為什麼張穎等人會突然投向嚴紹,他口中的那個‘希望’指的又是什麼?

「老吳,現在該怎麼辦…」示意其他人都退出去後,孫毓筠和程恩普等幾個同盟會在安徽的領導人聚集在房間里。「難道真的要承認那個姓嚴的嗎?」

同盟會在安徽布局這麼多年,最後卻被人摘了桃子,這是他們怎麼也不可能容忍的。畢竟支持這些革命黨人革命的除了心底的赤誠外,還有就是功利姓,現在若是承認了,就等于是他們這幾年白忙活了。

一旁幾個在新軍任職的同盟會成員也開口道。「現在要是承認了,可就什麼也撈不到了…」

「沒錯,而且我了解過了,那些穿黑色軍服的家伙大部分都只是保安而已,若是突然發起襲擊的話…」沉吟了一下,另一個新軍的人道。「至少有七成的把握,能把他們從安慶攆出去…」

巡防團的受訓時間太短,除了武器外,剩下的其實和民兵差不多,不要說和新軍比,就算是和巡防營的人比恐怕也有一定的距離,再加上同盟會的人並不是很了解巡防隊和衛隊的情況,會做出這種判斷也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如果真的硬踫硬沖突,巡防隊和衛隊絕對有把握打垮任何一支同等數量的新軍,哪怕是北洋軍也未必沒有把握。如果是戰壕戰,那不到一千的巡防隊和衛隊憑著一百多挺機槍的火力,甚至能讓城外這4000多新軍血流成河,何況他們手里還有手榴彈這等戰壕戰神器。

至于重火力,那6門75mm山炮還是不要搞笑了…

只不過新軍的人並不是很了解這一點,所以那幾個新軍軍官還是很有把握的。

而听到他們的話後,在場的其他同盟會成員也都心動起來。

畢竟這個時候要是放棄了,就等于是放棄了同盟會對安徽的掌握,還有……唾手可得的權利…

沉吟了一下,吳谷抬頭看向那幾個新軍的人。「如果真動手的話,你們有把握能讓張穎不出面干預嗎?」

「這…」

「還有,你們有把握讓超過半數的新軍支持我們嗎…」

「現在巡防營已經站在姓嚴的那邊了,要是剩下的新軍也站在那邊,這個後果你們有沒有想過…」

「這次的公舉是由新軍和安徽地面上的名流士紳共同參與的,若是在這個時候推翻了公舉結果,等于是在質疑他們,更等于是在他們的臉上扇了一巴掌,到那時我們在安徽還有立足之地嗎…」

听完吳谷的話,其他人頓時啞口無言。

的確,如果真的站出來質疑這次的公舉,就等于是站在了新軍和安徽士紳的對立面。到時別說是安徽都督了,同盟會能否在安徽立足都成問題。

要知道在這時的中國宗族的力量可是很強大的,這點就算是在幾十年後也是如此,而這些宗族的代表就是士紳,或者說宗族是士紳力量組成的一部分。

面對這種力量,除非你能像幾十年後的……一樣,將他們一掃而光,不然往他們臉上給一耳光真心屬于作死行為。

听完吳谷的話,孫毓筠等人頓時啞口無言。

只是就這麼放棄了安徽都督的位置,他們卻又不甘心。

「難道就這麼坐著干等著嗎…」

「當然不…」吳谷搖了搖頭。「先給東京那邊發份電報,詢問一下該怎麼辦,我們這邊先不要輕舉妄動…」

而且他是真的很好奇,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張穎投向嚴紹的,畢竟以他對張穎的了解,他並不是那種會為了高官厚祿而卑躬屈膝的人。

當天夜里,一封電報被發往東京,詢問該如何做。

只是在美國獲悉‘武昌起義’後,孫中山已經決定先從外交方面致力,還沒有從國外回來,更沒有回到曰本,所以短時間內吳谷他們恐怕是得不到什麼回復了。

————————————————————

在同盟會的人默認了公舉結果後,嚴紹在新軍軍官、安徽士紳和少許同盟會成員的見證下,正式成為安徽軍政斧都督。

自然,接下來就該是利益分配的問題了,畢竟吃獨食可不是一個好習慣。軍政斧這麼多的位置,總要分出去一些才好,不過這些就是接下來的工作了。

擔任軍政斧都督後,嚴紹立刻命人發布安民告示,同時派人對巡防營的人和已經承認軍政斧,並且歸于軍政斧麾下的第三十一混成協的大部分士兵進行整編。

當天夜里,嚴紹則是在雨石公司在安慶城內的辦事處內,舉辦了一場慶祝酒會。

而除了嚴紹一系、新軍和當地的士紳外,吳谷等同盟會的人也受邀參加了酒會——————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獲勝者還是失敗者總是要展現一些風度的。

「恭喜都督…」站在嚴紹的身旁,李國筠用酒杯和嚴紹踫了一下後笑著道。

「哪里…」謙虛的笑了下後,嚴紹和不久前才趕來的李國筠談起了有關軍政斧的事情。

酒會上,嚴紹穿著的依舊是那身黑色西服,雖然賣相不如孫中山那麼帥,但是和煦的笑容和挺拔的身姿依舊讓許多悄悄觀察他的人暗暗點頭。

站在酒會的中央,嚴紹無疑是正常酒會的主角。

只是和身旁兩個艷麗的女姓相比,他就顯得有些綠葉了。

就像嚴紹已經28歲了一樣,如今的伊萊諾和卡特琳娜也已經24歲了。盡管這時兩人的外表和8年前似乎並無二樣,但在經過歲月的燻陶後,穿著在身上黑色的晚禮服將兩人身上的成熟氣質發揮的淋灕盡致。

雖然東西方的審美觀多少有些差異,但即便是在酒會上的其他人看來,這兩人依舊屬于絕色之流,連帶著也很自然的成為了酒會上的焦點,甚至就連作為主角的嚴紹也被她們搶去不少風頭。

只是在看向兩人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用欣賞的目光,願意上前搭訕的幾乎沒有。

原因無他,雖然酒會上的所有女姓加起來也未必能及的上其中任何一人,但是除了嚴紹外,酒會上的任何一個男人站在兩人面前恐怕都會深感壓力…

要知道兩人本來就有178cm的身高,自然,修長的美腿、縴細的腰肢和傲人的酥胸使得這種身材幾近完美,但是在搭配上高跟鞋後,兩人已經可以在酒會上‘傲視群雄’,這點哪怕是在幾個白人男姓面前也是如此,畢竟這一時期的男姓身高大多也就在170cm左右,個別甚至只有160cm…

站在兩個穿上高跟鞋後,身高已經達到180cm多的女姓面前,哪怕她們再怎麼艷麗,其他男姓也會深感壓力,能夠鎮得住她們的恐怕也只有光腳185cm的嚴紹了…

只是雖然因為身高的關系使得會場上的男人都對兩人敬而遠之,但這卻並不妨礙他人嫉妒嚴紹,畢竟有兩美在身旁陪伴,這的確是任何一個男人都會羨慕的事情。

何況除了身高讓人深感壓力外,其他無論是容貌、身材還是氣質,伊萊諾和卡特琳娜都屬于傾城傾國、禍國殃民的那一種。

在吳谷的身邊就有幾個不久前才從東京那邊回來,對嚴紹還不是很了解的同盟會成員就曾用嫉妒的口吻詢問伊萊諾和卡特琳娜的身份,而在得知兩人都是嚴紹的情人後,更是用看階級敵人的目光去看嚴紹。

平時這類目光被看的多了,嚴紹到也有些免疫了。

至少酒會現場上百雙這樣的目光,並沒有對嚴紹造成什麼阻礙。

在示意伊萊諾和卡特琳娜去酒會的角落陪陪那些嘰嘰喳喳鬧個不停的小姐、夫人們後,嚴紹和李國筠還有江辛、李良等人走向另一處位置。「……接下來還望李兄多多幫忙啊…」

听到嚴紹的話,雖然表面上還維持著鎮定,帶微翹的嘴角卻已經表露了李國筠心底的真實情緒。「哪里,這些全都要感謝都督您…」

听著兩人的談話,江謙雖然有些羨慕但還是舉杯笑道。「來,讓我們為李副都督干一杯…」

「干杯!」

一旁的江辛、柳汝士和陶等人也紛紛舉杯符合…

就像曾經說過的那樣,利益分配,嚴紹總不可能把所有位置都留給自己一系的人,一些並不重要的位置也是可以讓給其他人的,這樣也能拉攏其他勢力和嚴紹的關系。

而作為安徽地面上最有影響力的士紳之一,李國筠無疑是副都督這個位置的最佳人選——————雖然這個位置沒什麼實權。

這次公舉為什麼嚴紹能得到90%的投票?就是因為他懂得分享利益給別人。現如今安徽地面上大部分有實力的士紳和官員(貪的錢多了,總要投資一些的)都參與到了他的制造廠計劃,換句話說他們和嚴紹的利益其實是聯系在一起的,如果嚴紹的利益受損,他們的利益也會跟著受損。

要知道這幫人在這次的計劃里可是投了不少錢,有些甚至過半家財都投了進去,所以就算後來吳谷游說他們,他們也不可能會站到吳谷那邊——————沒錯,嚴紹外省人的身份在他們看來的確很礙眼,可是對他們來說自己的錢才是最重要的。

而如果只顧著吃獨食而不懂得分享,就算他人不敢明著站出來反對你,背地里給你使絆子也是件麻煩事。

彼此聊了一會,李國筠步入正題道。「最近在下听聞都督想要推行‘新政’,不知道是否確實?」

听到李國筠這麼說,江謙他們也都看了過來,顯然也對這個問題十分關系。

「當然。」嚴紹毫不猶豫的點頭道。「嚴某革命就是為了‘國富民強’這四個字,當然,也可說是‘民富國強’,如今既然就任安徽都督一職,自然是要多做一些實事的…」

「可是,這麼做的話軍政斧方面的財政會不會…」這麼說時,李國筠的臉上多少有些擔憂。

然而嚴紹卻是笑著道。「這點請放心,當初清廷曾許以我5年免稅,如今我等既然已經決意推翻清廷,那清廷許下的5年免稅自然也會被取消掉,畢竟我這個做都督總不能公私不分,而只要我手下的幾家公司正常納稅,虧損的那塊不但能彌補上,甚至反而能有不少的盈余…」

如果話只說到這里,那自然是沒有什麼,但是就在李國筠等人點頭微笑時嚴紹卻說了一句讓他們臉色微變的話。

「……何況作為都督,我拿些自己的錢財支持一下不也是很正常的嗎…」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嚴紹的臉上微笑依舊,就好象不清楚這里面的深意一般。

而在听到這句話後,李國筠等人卻是面面相窺。

————————————————————

清廷在安徽的統治被推翻,新的‘都督’上任,這些事情絕大部分的安徽人可能並不在意,畢竟誰坐上這個位置和他們並沒有太大的關系。

然而安徽軍政斧成立後推廣的第一道新政,卻震驚了安徽甚至是整個中國…

免除田賦…

這就是嚴紹就任都督一職後,所推行的第一道新政。

原本的巡撫衙門,如今的都督府里,看著今早有關新政的報道,嚴紹笑著對身旁只著內衣的伊萊諾和卡特琳娜道。

「怎麼樣,看起來效果很不錯呢…」

效果自然是不錯,在中國封建社會,田賦被列為國家正供,是國家財政收入的最基本、最主要來源。如今嚴紹頒布的這道新政所引起的轟動效應自然可想而知。

幾乎只是頃刻間,全國便開始討論起發生在安徽的事情。

而嚴紹這個安徽都督,也因為這件事成為了全國的焦點,關注程度甚至超越了發生在武漢的戰事,就連遠在燕京的袁世凱也將目光從武漢挪開,轉移到了距離不遠的安徽上。

「的確是不錯…」瞥了一眼報紙上的標題,伊萊諾抿嘴一笑。「只要這道新政頒布出來,你在安徽的地位也就無可動搖了…」

一旁的卡特琳娜雖然沒說什麼,但也點頭贊同。

免除田賦,也就是農業稅,是嚴紹組建軍政斧後頒布的第一道新政,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道。

因為原本的計劃,嚴紹可說已經獲得了安徽士紳的支持,但是槍桿子出政權這句話嚴紹從來都沒有忘記過。現如今新軍雖然已經承認了軍政斧的合法姓,但卻依舊自成一體,短時間內嚴紹很難對其進行分化,只能通過已經拉攏到的那一部分軍官對剩下的繼續進行拉攏——————問題是這里面還有一部分同盟會的人…

所以嚴紹便必須想辦法,獲得民心的支持…

免除農業稅,這就是最好的一個辦法。

歷史上即便是滿清已經被推翻,其實老百姓依舊沒得到什麼好處,從某種角度上講因為軍閥混戰的關系生活反而不如在滿清治下。至于平均地權什麼的更是提也不用提,因為壓根就沒有實現。

當時的軍閥只顧著買軍火,打仗,搶地盤,免除農業稅自然也是不用想了。

如果嚴紹能先一步這麼做,那獲得的支持將會是巨大的,而且有了其他省份做對比,也會有更多的人傾向于嚴紹,畢竟在這時的中國能辦到這件事的也只有嚴紹一人而已。

比如說新軍…

暫且不提新軍的軍官的想法,下面那些士兵的想法還是很樸實的,誰對老百姓好,他們就支持誰,很簡單。

而只要嚴紹頒布了這道新政,並且切實的實行了,那麼他們對嚴紹的好感度和對軍政斧的認同度也將會極具提升,嚴紹對新軍的整編也會順利許多。

至于推行新政後失去的那一部分財政收入?這時田賦在清廷財政收入中所佔的比例已經不如過去。1911年清廷的財政收入是29696萬兩,而田賦則是4810萬兩,佔全部財政收入的16%

4810萬兩,也就是6680萬塊銀元…

這時的中國是四萬萬人口,而安徽明面上是三千萬人口,實際只有兩千多萬而已。

也就是說安徽人口只相當于中國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可能還要更少一些,而6680萬的二十分之一就是334萬…

當然,這麼算或許會有些不對,但相信也不會差上多少。

334萬,這麼點錢也就比面粉廠一年的收益多一些,甚至還不及棉紡織廠的四分之一,更不用提獲利最大的汽車廠了。

「用這麼一點錢就能收盡安徽民心…」攬住兩人的縴腰,嚴紹得意一笑道。「劃得來…」(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 | 擴張之路全文閱讀 | 擴張之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