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官道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高謙兩頭受氣(求月票)

作者 ︰ 寂寞讀南華

「吳部長,作為組織部長,在很多關鋒職位的干部調整方面,你要把好關。府建議是一方面,你們要充分尊重他們的意見,但是也不能完全听之任之,尤其是重要的干部任命,還是要黨委決定,而準確領會黨委的意圖是你們要研究的。」陳曉手上拿著一支水筆,擲地有聲的道。

吳剛坐在他的旁邊,耷拉著腦袋只是不做聲,政府這次提出要調整省政府下屬的幾個廳局的班子,這明顯是觸及到了陳曉敏感的神經,吳剛能夠清晰的感覺到他似乎在失去冷靜。

其實作為吳剛而言,他也是不希望張青雲的提議一帆風順的通過的,畢竟作為組織部長,他攬權的意識也是不弱的,如果政府下屬廳局班子,都由張青雲提名說了算,這對組織部的實權也是一種削弱。

但是,吳剛卻不願意得罪張青雲,雖然他和張青雲沒有正面的交鋒過,但是張青雲來江南的所作所為,尤其是處理衡水事務上的所作所為,讓吳剛心中非常顧忌,他不願意成為張青雲眼見的敵人。

「陳書記,張省長現在主持政府工作,他提名的干部調整,我們是否要充分尊重?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在政府系統要樹立威信,在人事上做一些微調,只要不涉及過分,也是情理之中的嘛!」吳剛輕聲道,每氣在氣勢上就弱了。

陳曉皺皺眉頭,听吳剛這樣說,他心情更糟糕,揮一揮手道︰「你當現在是什麼年代?還一朝天子一朝臣?黨管干部是不能動搖的鐵的規矩我們不要把組織人事當成一種特權,更要把這塊工作當成一種責任。

我們支持政府,這一點是沒問題的。但是在人事上,我們的把關不能放松,張省長能力強、水平高這些都沒錯,但是他個人畢竟精力有限,尤其在用人上,不可能說個個人他都看得準,我們組織部門是干什麼呢?不就是專門管理黨內干部的嗎?

我認為我們嚴格把關好用人,就是對政府工作最好的支持。」

吳剛暗地里癟嘴,對陳曉的心思他模得透,陳曉是既緊張張青雲向人事上伸手,他又不想直接蹦出去和其掰腕子,說了半天,還是要讓吳剛去發揮關鍵作用呢!

如果是平時,這事不用陳曉提醒,吳剛自然樂于替領導排憂解難,但是這次對象不一樣張青雲是省委副書記,省長,是江南的貨真價實的二把手。

更重要的是,吳剛對張青雲真有些忌憚衡南的事情他吳剛月兌不了干系,張青雲高舉輕放,背後有多少東西他沒有發出來,吳剛心中沒有底。

在這樣的情況下,吳剛再去招惹張青雲,顯然是非常不明智的現在眼見陳曉要趕鴨子上架,吳剛沒有辦法,只要暗地里一咬牙道︰「行,我一定嚴格把關,我昨天看了一下政府的人事調整建議,里面問題不少,我這就回去認真處理。」

吳剛說完,便站起身來,陳曉抬手止住他道︰「莫急莫急!」,陳曉拿著手上的水筆轉了幾個圈,站起身來來回踱步道︰「什麼事情先不急著下結論嘛!政府有提議,我們可以先看看下面各單位內部反應怎樣民堊主集中,我們可以先听听下面的聲音在斟酌嘛!」,吳剛心一沉,暗暗搖頭,他果然沒判斷錯,陳曉膽量比他想象的還要小。陳曉所謂听听下面的反應,無非就是把張青雲要調整省直幾個單位班子的消息的風聲放出去,讓那幾個單位內部的意向人先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先自己想辦法,鬧一鬧,給張青雲制造一點困難,最好是鬧出一點動靜。

陳曉的這個做法,顯然是想借力打力,只是這個力借得不恰當,有可能會引起一些小範圍內的動蕩。吳剛不認為陳曉的這些小動作能夠難得住張青雲。

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張青雲如果沒有把握,不會提出要調整省直單位的班子,陳曉這一手看似是在制造困難,殊不知這恰恰給了張青雲立威的機會,下面省直單位有人調皮,張青雲鎮而壓之,這完全是提升威望的機會。

嫣紅的薄唇,白臉無須,這便是高謙的形象。高謙喝茶的姿勢頗女性化,尤其是他用右手揭開三才杯杯蓋的姿勢,無意中竟然是蓮花指,看得張青雲眉頭連皺。「省長愛茶,果然藏有好茶,您這茶,我喝一口就感覺唇齒留香,心神皆怡啊!」,高謙道,聲音略微有些尖刻,听起來讓人心中有些癢,頗為難受n

張青雲呼了一口長氣道︰「高省長,你這次去武陵收獲很大啊!怎麼?武陵工程公司方面已經妥協了?」

高謙咳了一聲,道︰「政府要求重新招標,這是對國家財產負責人的事情,雖然可能存在違約,但是武陵工程公司作為一家江南省的龍頭企業,應該要能夠政府的苦衷。我這次去給他們講了省委省政府相關嚴肅問責制度的文件精神,他們也表示理解,這事也就揭過了力」

他頓了頓道︰「他們的老總還給我保證了,他說武工不害怕競爭,他們有能力,有信心在武陵的第二次競標中再度中標。」

張青雲嘴角彎起一個弧度,道︰「只要是公平、公正的招標,能中標就是他們自身的本事。武陵的情況很復雜,你這次去能夠平息這個爭端,很及時、很關鍵。

我一再強調了,武陵首先是要保穩定,然後才是促發展。這個次序不能錯,武陵應該要先盡力的來處理民生問題中有突出爭議、分歧的問題,你在武陵期間,我轉給了武陵黨委政府一封舉報信,怎麼?李道成和王再過有沒有找你訴苦、說困難吶?」

高謙點點頭,嘆了一口氣道︰「有過!既要穩定,又要處理如此棘手的問題,他們感到壓力很大。實際上,這些年政府在旅游產業方面的股份是沒有多少分紅的,畢竟,旅游產業開發投資巨大。

政府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招商成功後,沒有理由過河拆橋,保證投資人的收益,實際上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必要策略。否則涸澤而渣,寒了投資人的心,以後誰還敢去武陵投資?」

張青雲用手輕輕的撫模沙發扶手,面沉如水,道︰「保障投資人的利益和保證老百姓的利益不應該是相互矛盾的關系,如果這中間存在矛盾,那肯定是我們的工作出了問題。

我們發展經濟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嗎?如果我們經濟發展速度越快,老百姓和政府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你說這和我們發展的初衷是不是違背了?

李道成和王再過兩人也找我訴過苦,我就把這個道理給他們說了,讓他們看著辦,有時候,我們該壓擔子給下面的時候,要敢于壓下去……」

張青雲侃侃而談,可這些話听到高謙耳中卻不是滋味,這次他去武陵本身就兩邊不討好。家族那邊對其不滿是肯定的,因為明明是武陵政府存在違約的情況下,現在要重新招標,這個節外生枝生得太大了。

而武陵方面對高謙也並不滿意,因為旅游征地的問題,當時政府和旅游開發商之間是有約定的,當時約定就提到了分期補償的問題。

但是現在存在的問題,是旅游投資人不願意分期補償,另外在利潤核算方面也相當不準確,故意用種種手段把利潤算低,最後的結果政府吃虧,而老百姓的補償遲遲得不到,這各種矛盾糾葛就是這樣出現的。

武陵旅游的蛋糕很大,最早進軍武陵的有高、趙、汪等幾家,但是郭家後來居上,總歸來說,太子系的力量是武陵旅游產業的主力軍,佔的份額超過六成,另外幾成也是和太子系有千絲萬縷聯系的。

超過九成旅游企業是有關系的關系戶,各種利益糾葛集中在武陵,極其棘手難處理,張青雲逼得急,李道成和王再過兩人求救高謙,高謙根本就不能夠代表高系給他們承諾什麼,李道成和王再過不滿意是肯定的。

高謙想著這些,心中有些犯堵,他終究忍不住了,道︰「省長,您剛才也說了,武陵的情況很復雜。既然復雜,我們就應該要慎重對待,不能夠輕舉妄動。衡水的事情就是前車之鑒,逼得太急,保不準李道成和王再過兩人的工作方法就會出問題。

我的意見是,如果武陵的土地補償問題不能一下處理干淨,或者沒有把握處理干淨,我認為就干脆不要先動。

這個道理很簡單,饑餓的鯊魚嗅到血腥味兒後會更加瘋狂,武陵的民風本身就很強勢,一個不小心就會是一場大亂子,我們江南經不住再出亂子了。」

張青雲嘴角翹起,道︰「高省長,你言重了,我看沒那麼嚴重。我剛剛還和李道成通電話了,他立了軍令狀,保證把這件事情處理妥當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布衣官道最新章節 | 布衣官道全文閱讀 | 布衣官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