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官道 第八百七十四章 直抒己見(求月票)

作者 ︰ 寂寞讀南華

第八百七十四章直抒己見(求月票)

三更完畢,求月票沒辦法,現在章節都需要定時發布了,因為擔心停電

中組部韓部長,人稱冷面部長,實屬是不好打交道的人。其年齡已經過了60歲,長得干瘦干瘦,其冷面部長之名,估計也是其不苟言笑的原因,據說其接見外賓都是不露笑臉的,可見其嚴肅認真是深入骨髓的,和顏悅色在他身上是永遠不會存在的。

韓山民在中組部的幾個副部長中,排名是比較靠前的,威望也是比較高的,他也是中央政治局委員,是地地道道的國家級領導,在張青雲面前,他完全可以居高臨下的說話。

在此前,張青雲從來沒有和韓山民打過交道,所以對其性格只是耳聞,並沒有親身體會。今天親自接觸了一次,方知冷面部長果然名不虛傳。韓山民講話不拖泥帶水,非常的直接嚴肅,他和張青雲談話一開始,他便道︰

「青雲同志,對于你這次進京匯報,外面傳言很多。本來,你的這個匯報是應該直接向佔部長匯報的,但是考慮到你和佔部長的特殊關系,我提出了反對。

現在華東改革,尤其是組織體系改革已經迫在眉睫了,此時此刻,華東的一切問題都是敏感的,所以你要慎言謹行,但是今天你我的談話,你可以暢所欲言,如果我認為有必要,我會將你的意見或建議提交我們部務會討論……」

張青雲暗暗皺眉頭,心中也明白佔江暉原來也是有困難的,看來自己這次進京的確太惹人注目,以至于連他都不得不避嫌了。

韓山民的工作分管並不包含華東組織體系改革,想來他出面和張青雲談話,也是因為其有冷面部長之名的緣故,如真是這樣,張青雲也覺得事情有些棘手了。

他沉吟了半晌,本來他肚子里有一肚子的話要說,可是見到這樣的情況,他多余的話也不願說了,開始直接說華東組織體系改革,他所堅持的幾個要點。

第一個要點,他認為華東組織體系改革,要把大範圍內干部調動,改變成為大範圍內干部交流。即,華東派若干干部出去外省交流學習,同樣,從外省或者中央派遣大量干部過華東交流學習。

其在交流中擔任具體職務,但是其組織隸屬關系暫不改變,其在交流期結束以後,原則上依然回到原來省份工作。但是,特殊的情況可以根據其實際表現或者是組織需要,對其組織關系進行調整,這其中不排除華東干部外調的情況。

第二個要點,張青雲建議,中央組織專門的工作組常駐華東,方便在推行改革的過程中,上下級之間能夠有效及時的溝通。

第三個要點,張青雲建議上級能夠充分放權給地方,尤其是在改革期間,中央在下放干部的人選問題上,多考慮華東省委的意見……

韓山民听著張青雲侃侃而談,他听得非常認真,听到半途,他突然開口道︰「你講的這些東西有沒有形成文字?」

張青雲這才從包中將早就準備好的《意見》拿出來遞給韓山民,韓山民朝張青雲擺擺手,示意讓張青雲不用講了,他自己拿出眼鏡戴上,開始認認真真看《意見》。

無疑,張青雲的這幾個提法都是極其大膽的,這其中涉及的改干部大範圍調動為干部大範圍交流是核心。最早提出干部大範圍調動是中央的意思,畢竟要徹底改組華東的組織體系,就必須要將華東原有的人拆散,而後補充新鮮血液進去。

但是,通過了這段時間的實際操作,張青雲發現這種做法弊端太大,首先在華東系內部對此抵觸情緒太強烈。另外一方面,也讓華東以外的各系,大家都紛紛如打了雞血一般的興奮,都挖空心思想著如何往華東塞人進來。

在這種背景下,張青雲認為華東的組織體系改革極易出現亂局。到時候老華東系不買賬,而拆散華東系以後,留下的空缺又分贓不均,這兩方面鬧騰起來,華東組織部根本沒能力來應付這樣的局面。

但是,張青雲認為干部調動改成干部交流後情況立馬就不一樣了。將老華東系的干部大範圍派出去交流,不僅達到了和干部調動同樣的效果,而且,讓華東系官員在心理上不受如此大的刺激。

他們雖然在外省工作,但是組織關系依然在華東,交流期到以後還依然有機會重回華東。這樣,他們就不會有無根之萍的感覺。同時,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外地就職,有利于他們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將老華東系官員身上存在的各種不好的東西,落後的東西徹底擯棄掉,從而最終實現華東真正的平穩改革。

另一方面,因為是干部交流,其他各派的干部來到華東,他們因為組織關系不在華東,其表現就會更加努力認真。來自不同地區的干部,大家你追我趕,互相良性競爭的局面非常容易出現,這樣對華東大局是非常有利的。

而外地來華東干部的表現優劣,也直接影響他們所代表勢力在華東的所處的地位,為了不給自己的領導抹黑,他們敢不用命工作?

對以上這些的詳細論述,張青雲在《意見》中都表述得清清楚楚,韓山民翻看著意見,神色是愈來愈嚴肅,眉頭擰成一團,最後他抬頭看向張青雲,道︰

「你這個意見很大膽,有很多地方都是不符合組織原則的,你是基于什麼考慮提出這些建議的?」

張青雲沉吟了半晌,道︰「華東組織體系改革,事關一個省的團結和穩定,這不是小事。這在共和國改革開放以後的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

既然如此,我認為要保證這次改革能夠成功,我們也不能夠拘于已有的辦法。我們應該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實踐中歸納總結,從而最終將這次改革工作做得讓黨和人民滿意……」

張青雲講了很多,這其中他特別講到了華東目前的遇到的現實問題,同時直言不諱的表示了,在中央有很多同志是不了解實際情況的,所以在這種局面下,中央和華東之間加強溝通,中央給予華東充分授權是非常必要的。

韓山民听得只皺眉,最後他忍不住擺擺手道︰「你今天匯報已經遠遠超出了你的職責範圍了,這樣的匯報讓你們秦書記直接向總書記匯報可能更恰當一點。

你清楚不清楚,你講的很多東西,即使是我們部務會都做不了決議的事。」

張青雲點點頭,毫不退縮的道︰「所以,我才說華東改革存在的問題還很嚴重嘛而這種嚴重現在又有了一個體現,就是中央和我們華東缺乏機制性的匯報渠道。

我的意見只能通過上級領導來逐級反映上去,這給我們的效率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韓山民咳嗽了一聲,眯眼仔細的審視著張青雲。他的眼楮看上去渾濁無神,但是卻能給人一種難言的壓力,但張青雲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他敢于將《意見》提出來,事先都是經過了無數深思熟慮的,此時他堅信自己的這個意見是正確的,是合理的,是實事求是的。要想華東組織體系改革能夠平穩推進,張青雲認為合理解決華東系和華東系以外各方的矛盾非常關鍵重要。

那種堅決主張將華東系一棍子打死,迅速分拆打散的做法是不合理的,是沒有站在實際的角度考慮問題的。張青雲堅決的反對,即使這種提法代表了主流的意見,他作為華東省委組織部長,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

而站在韓山民的角度來看張青雲,則又是另一種感覺。在見張青雲之前,他就有了一些心理準備,知道張青雲這次來肯定是有用心的。

但是他萬萬沒料到,張青雲的心竟然如此大。如果將張青雲的《意見》概括總結,可以歸納成幾點︰其對中央的既定策略有疑慮,另外便是向中央要權,最後還對中央的安排存在看法。

這…,任何一點都是大膽之極的行為。難得張青雲提得如此理直氣壯,他難道認為他的意見一定會被采納?

對這個問題,韓山民都是沒有把握的,對華東改革的問題,其中有多少博弈他是再清楚不過的了,整個京城對華東虎視眈眈,都盼望在華東改革的過程中,能夠撈一點好處。

但是如果中央真采納了張青雲的意見,所有這些思潮都將成為浮雲,如果從這一個方面來說,張青雲的建議是非常有價值的。

但是,說到其弊端也很明顯,一旦將大範圍干部調動變成了大範圍干部交流。張青雲這個組織部長手上的權利就端真不可小覷了。

所有的異地干部的政績,肯定要異地考核。華東的交流干部來自于五湖四海,這些人在華東的表現是好是壞,張青雲的意見至關重要,他說誰表現好,誰可能前途就是一片光明。他認為誰表現不好,其仕途就可能一片黯淡。

這個權利千萬不可小看,畢竟五湖四海的干部其背後都有各自的後台,張青雲擁有這樣的權利,其在華東的聲望和地位又還了得?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布衣官道最新章節 | 布衣官道全文閱讀 | 布衣官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