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 第六十七章 驚雷

作者 ︰ 董無淵

恍若漆黑天際中,閃過一道驚雷。

行昭全身的血液直直沖上頭來,手腳僵直,全身冰涼。轉過身子,見到了月巧哭得稀里嘩啦的一張臉。

「你說什麼」

行昭的聲音喑沉得如同蒙上了一層冰霜,又顫抖得讓人不忍耳聞。

月巧哭得癱扶在游廊旁的紅漆落地柱上,淚眼朦朧里看到眼前這個七八歲的小娘子,瞪大了眼楮,心頭陡升悲涼。

「您沒有母親了大夫人突然毒發身亡大夫人沒了!」

一聲高過一聲,庭院深深,行昭愣在原地,耳畔邊嗡嗡嗡直響,腦中只有月巧那一聲賽過一聲的淒厲。

半晌靜謐,只有叢中幾只早春才醒的蟬顫顫巍巍地發出弱聲弱氣的叫,行昭尖叫一聲,撥開人群,拔腿便往正堂跑。

一定是弄錯了,一定是弄錯了!明明母親已經穩定了下來,明明母親已經沒有性命之憂了啊!一定是弄錯了,古書上就有寫,人只是陷入了暈厥中,別人都以為他已經死了

一定是這樣的!

別人都以為母親死了,可是阿嫵知道母親是不會死的,阿嫵歷經苦難,好不容易一張白紙再來一次,正月里都沒有死,現在就更不會死了!

初春夜里的風打在臉上,像刀割一樣,行昭拿手抹了把臉,臉上干干的。

正堂前高高掛著兩只紅彤彤的燈籠,暖橙色的光閃爍成為了一幅支離破碎的畫。

正堂外的游廊上垂首侍立的丫鬟拿手絹擦眼角,哀哀地哭著。

行昭跑過。立在門廊里,喘著粗氣看著一個一個哭得梨花帶雨的丫鬟。壓著嗓子低吼。

「你們哭什麼?臨安侯夫人還沒有死呢!」行昭去拉簾子,卻久久不敢掀開。腳下發軟。有一股力量撐著她不倒下去,「你們有氣力哭,還不如將熱粥和小菜備好,母親一會兒醒了,肯定已經餓了,到時候又沒吃食又沒熱茶,你們就只曉得欺負母親性兒好!」

疾步追上來的蓮玉滿臉是淚,將行昭攬在懷里。

行昭揪著蓮玉的衣襟,輕聲呢喃著︰「蓮玉。母親不會死的對不對,母親明明已經緩了過來,她怎麼會死呢?母親閨名是阿福,長得白白圓圓的,一笑眼楮就彎了,這樣的長相是最有福氣的」

「阿嫵——」窄竹上油竹簾終究被太夫人掀開,太夫人正好听見行昭的低聲喃語,不禁眼圈一紅,口里哽咽︰「阿嫵。快去見見你母親最後一面吧」

邊說邊從蓮玉懷里將行昭牽出來,太夫人身上讓人安寧的檀香味還有那句一錘定音的話,讓行昭一瞬間,眼角沁下兩行熱淚。

跌跌撞撞。踉踉蹌蹌,行昭近似于爬地進了內室。

內室里還燃著母親素來喜愛的百合香,又淡又素卻又讓人感到溫柔。高幾上擺著的虞美人粉濃欲滴,東側的黑漆羅漢床前低低垂下了雲絲羅絳紅色罩子。隨著風兒迤邐地落在地上。

行昭一步一步走得緩極了,眼神定在床上平躺著的母親。能隱隱約約透過罩子,瞧見母親未言先笑的嘴,圓圓的下頜,還有緊緊閉上的長長翹翹的睫毛。

就那麼安寧的睡在那里,像往常日復一日的午間小憩的時光樣。

行昭突然高高地將腳抬起,在重重地跺下去,牛皮軟底的繡鞋跺在青磚地上,頓時出現悶悶的聲響。

母親還是安安穩穩地睡在那頭。

母親再也不會因為她在屋子里的肆意跑動而從午睡中驚醒,再笑著撐起身來向她輕輕招手,然後溫言軟語地喚著她「阿嫵,小娘子家家的不要跑,晴天走路的時候釵環不動,下雨走路的時候要听不見木屐聲,這才是大家女兒的禮數」

再也不會有了,再也不會有人舍不得看到她沒吃到甜食的沮喪,哄著她說加了百香果汁的甜湯不算甜了,再不會有人摟著她告訴她,平金針法與豎橫針法有什麼區別了

行昭陡然仰頭,放聲大哭起來,她又一次失去了她的母親。

再一次的,失去了這個世間,最喜愛她,心最貼著她,最愛護她,對她最不計較的人。

太夫人站在游廊里,沒有進去。

听見里頭在安靜之後,傳來那聲撕心裂肺的哭聲,老人家神情悲憫,揚了揚頭,眼角含著的那滴淚終究緩緩從臉龐劃下來,一時間,老淚縱橫。

張媽媽跟在後頭,看見太夫人的手縮在袖里直顫,心中悲戚,上前一步輕聲耳語︰「生死有命,與旁人,沒有干系」

太夫人余光往里間瞥過,低頭看了看自己的那雙手,指甲修得干干淨淨的,白皙彈潤不像是一個老人的手。

可她卻從自己的手上,看到了骯髒和血污。

大夫人的死,並不是她促成的,可她手上到底還是又沾上了血。

行昭走後,方氏便開始口吐白沫,她連忙喚來大夫過來瞧,那老大夫連忙號脈,又讓人端來熬藥的盅,喝藥的碗,老大夫嘗了嘗藥,表情十分驚恐。

「為何藥里有這麼濃烈的芫花汁!開的方子里有一大味甘草,甘草反甘遂芫花海藻,世間萬物相生相克,這,這能克死人啊!」

老大夫急忙動手要催吐,就是被這雙手陡然攔下。

太夫人老淚縱橫,轉頭看著雕著深碧色海水紋路的窗欞里,迷迷朧朧地能看見小孫女跪坐在地上,撲在床前,小手里握著方氏的手,小小的人兒哭得幾乎暈厥過去。

阿嫵啊,下輩子不要投身權門貴家了

活在鄉野農間,小門小戶里,每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歸,雞啼鳥鳴,男耕女織,倒活得痛快逍遙。

臨安侯府陷入了無盡的悲哀與暗黑中,而此時此刻黃城里的慈和宮卻燈火輝煌,一片通明。

顧太後半眯了眼楮,手里頭轉著一串一百零八顆翡翠佛珠,微張開了眼,見殿下的小女兒坐立難安地打望著外頭,終是先開了口︰「是死是活,總會有個說法。賀家死了個當家主母,還能不公開吊唁?你且安心等著吧。」

應邑自顧自地撇撇嘴,眼光卻移到站在顧太後身後的那個丫鬟身上,帶了幾分不樂意︰「您非要我帶上丹蔻去見方氏,也不怕引起她的猜忌,萬一她認出來丹蔻是您身邊的丫頭,再往深了一猜——您都出面了,那信能是真的嗎?這事兒不就壞了嗎!」

顧太後笑起來,將佛珠一甩,又從頭開始捻,這個阿緩素日都是個聰明的,只要事情一沾到賀家,就全亂了套。

「她是什麼樣的蠢人,你還不知道了?莫說她只見過丹蔻一面,縱是覺得有些眼熟,她也不敢往那頭去想。」顧太後見應邑不以為然,語重心長又言︰「你公主府的人雖都是個忠心的,可這事兒太大了,我總要讓個放心的人跟著你。丹蔻又自小長在宮里頭,見慣了生死和各類手段,總比你府里頭的那些人強點吧。」

應邑想了想,終是輕輕點點頭,自從和賀琰見了面後,心里頭便總是慌,一顆心懸在嗓子眼頭里落不下來。

這個機會不抓住,等方家有了喘息之機,方氏便將臨安侯夫人的位置坐得更穩了!

她沒那個本事,找到人悉心地學方祈的筆跡,也沒本事,在定京城里傳出這誅心的謠言,更沒本事將手插到朝堂上去,指使人死諫當堂,她沒有,顧太後也沒有,可有人有這個通天的本事啊。

只要將方祈攔在平西關外一段時日,方福一死,她臨安侯夫人的位置一坐穩,就算等方祈回來了,還能怎麼樣?

人都死了,還能開了棺材,重新給方福披上鳳冠霞帔再嫁一次?

還是他以為他能動得了她應邑?

只要她坐上了那個位置,那就是她的了!誰還能從一個渴了幾十天的人手里搶走救命的水不成!

「要是賀琰還存了疑惑,沒有去逼方氏,你當怎麼辦?」顧太後似笑非笑地看著殿下神色堅定的小女兒。

應邑抿了抿嘴,將鬢間簪著的那朵火紅的芍藥花往上推了推,隱秘一笑,眼波轉得極快︰「您自小就教我別將希望寄托在一處上,各處撒網,總能有撈得上來魚的地兒。」

顧太後一怔,隨即哈哈笑起來。

應邑舒坦地靠在猩猩紅芙蓉杭綢軟墊上,等著顧太後問後言,等了半天,上面卻沒了音訊。

就像學堂里剛會背《論語》的小郎君,將書捧在父親面前,等待著贊揚,誰料得到父親卻不以為然。

應邑不甘心,只好開口一一坦白︰「我早晨去見阿琰,開門見山就告訴了他這些信都是假的,可若是承到殿前去,皇上也沒有辦法一下子辨別出來這些信的真偽,而我將這些信都攔了下來。」應邑見顧太後听得認真,便高興起來,「後來我又將前日去找方氏的事兒坦白了,又跟阿琰直接說,‘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這樣上天賜下的好時候都不抓住,我就只能懷著他的孩兒去跳護城河了。’」

說著話兒,應邑嗤嗤地笑,再言︰「不過我也還記得您的教導,若是阿琰靠不住,那賀家里頭我還留著後手」

話說到這里,被一聲極為尖利又高亢的內監聲音打斷了。

「臨安侯夫人歿了!」

應邑頓時喜上眉梢。(未完待續……)

ps︰親戚造訪,疼,故而今天只有一章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嫡策最新章節 | 嫡策全文閱讀 | 嫡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