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策 第五十九章 落定(中)

作者 ︰ 董無淵

惴惴不安的心情,如翻江倒海般,直涌而上。

行昭提著裙裾,抬眼一望,春光明媚,勤寸院處處都透露出一絲絲古拙、安寧且約束的味道,前次來,心里藏著事兒,這次來,心里還是藏著事兒,多事之春,注定要徒生波瀾了。

行昭將行到勤寸院的門口,就听到兩旁的樹叢里有悉悉索索的聲音,也是,歷代臨安候的書房外頭怎麼可能沒有重兵把守。行昭心里明白賀琰已經知道她來了。

賀琰待她難得的寬縱和不同尋常的耐心,讓她決定沉下心來,好歹搏上一搏。

不一會兒,白總管從青磚小徑里,迎了出來——這是極高的禮遇了。

「父親在議事嗎?」行昭見白總管將她往書房帶,仰著臉,語聲清朗地問。

白總管沒答話,愈發弓了身子,更加快了腳程,邊走心頭卻想起賀琰听到暗衛來報時的沉吟和最後決定,又想起來昨夜里賀琰獨身飲酒,看著酒盞輕輕說的那句話「賀家下一輩中,只有阿嫵最像我」,賀琰以為他沒听到,他卻听得真真的。

行昭見他不答話了,也不再言語了。

行昭心里頭正盤算著該怎麼說,卻听「吱呀」一聲,書房的門被大大打開,賀琰負手背身立在窗前,勤寸院的書房是坐北朝南的,卻曬不到陽光,里頭暗得很,一點光也沒點,只有那一片窗欞前的一窪轉上有星星點點的光。

「父親——」行昭輕聲喚道。

賀琰身形一頓,緩緩轉過身來,只有左邊臉能看得分明。其余的地方都淹沒在了暗黑中,抬了抬手招呼行昭︰「你坐吧。听你母親說你喜歡甜食,上一盅梅汁乳酪來。再來一碟兒糖霜鴛鴦。」

糖霜鴛鴦是一半黑米,一半糯米,里頭夾雜些果脯,梅絲,杏仁和花生,蒸得半熟不熟時再拿水澎了,炒出糖霜來灑在上頭,和八寶飯有些像,但是比八寶飯復雜多了。

賀琰也對她有話說。

白總管佝身應了諾。先把乳酪端上來,便將門掩得死死的,書房里只留下父女二人。

行昭心頭想著,手腳麻利地搬了個錦墩靠著他坐,仰頭望著賀琰,心情復雜極了。這個男人給她生命,卻毀了她的母親,他的心里究竟藏著些什麼?他對應邑到底是利用還是動過真情?對大夫人呢,雖然厭惡。但是卻也維護過,也為她做過臉面。

賀琰見行昭乖乖地端手肅立,只好先開口︰「外頭傳的那些風言風語,你知道了?」

只有這個理由。能夠讓幼女獨身來到勤寸院找他。

都是聰明人,行昭輕輕點點頭,大大的杏眼直勾勾地看著賀琰︰「母親擔心舅舅擔心得人都看不清了。直把哥哥認成舅舅,頭發掉得正堂里頭到處都是。阿嫵不知道人心竟然還可以壞到這個程度——方家世代忠烈。外祖是死在戰場上的,方家祠堂里的牌位有一半是死在邊疆的。方家與韃子有不共戴天之仇,竟然還有人也能狠得下心來誣陷。舅舅現在的處境,和精忠報國的岳飛有什麼區別?」

直入主題,行昭雖然拿不準這件事是誣構還是空穴來風,但是對著賀琰,她選擇了最能鼓動人心的一種猜測。

賀琰沉吟,幼女的早慧他才發現,轉過頭來細細一想,處理景哥兒的事上鎮定自若,激將他早去面聖的局里運籌帷幄,到如今直接開口將事情定性成為攀誣,逼他找出幕後之人來,才顯得欣喜萬分,更可惜行昭不是男兒身。賀琰自詡不是一個受人逼迫的個性,可面對幼女的機巧,他卻發不出脾氣來。

他從前日就著手調查這件事兒,如今已經有了些眉目,可查出來的結果,讓他心驚,更不能讓行昭知道。

「方家世代經營西北,又掌著重兵大權,權不旁露,在皇城有虎視眈眈之人想從方家脖子後頭咬下一塊肉,打他們家的主意,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賀琰避重就輕,將答案說得藏一半見一半,又說︰「定京城離西北遠,戰況如何民眾也不知道,私心又不願意承認國富力強的大周竟然被韃子逼成這個樣子,便自有主張地找到了一個替罪羊。」

行昭握了握拳頭,表情晦暗不明,賀琰說得很有道理,可卻沒有拿出實質性的話來,擺明了是在敷衍她。

她在思索之下,竟漏掉了極為重要的兩個字兒「皇城」,賀琰個性謹慎,卻沒有說定京城,沒有說京城,卻說了皇城

「只要爹爹願意相信,聖上願意相信,等舅舅凱旋歸來,總會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秦檜最後不也跪在了岳王廟前頭嗎?」行昭直覺問不出什麼來,只好以這樣的話來試探。

賀琰一挑眉,光便從熠熠生光的眼移到了筆挺的鼻梁上,三十來歲的男人,氣質沉穩又野心勃勃,行昭仿佛有些明白大夫人與應邑會什麼如同飛蛾撲火,奮不顧身了。

「我願意相信,至于皇上願不願意相信,我不敢擅自揣摩聖心。」賀琰看著身形嬌小的幼女,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花費這樣多的時間和她磨蹭,七八歲的深閨娘子再聰明能聰明到哪里去?再聰明也不能接替賀家,延續門楣。

賀琰突覺可笑和索然無味,話音一落,便起心想草草結束這段對話。忽然听到外頭一陣喧闐,不一會兒,便有一陣十分有規律且輕盈的扣窗板的聲音在外頭響起,又听見白總管隔著窗欞低聲呼︰「侯爺!」

賀琰一皺眉,大步上前,一把推開門,沉聲道︰「說。」

白總管趕忙上前,也來不及行禮了,也來不及顧忌行昭還在里間,長話短說︰「皇上震怒,太後娘娘已經下令將方皇後幽居鳳儀殿!」

行昭耳朵尖,捕捉到了幾個關鍵點,立馬起身,提起裙裾三步並作兩步走,輕手輕腳地走近門廊。

出人意外之外的賀琰極為鎮定,開口便問︰「皇上因何震怒?」

「惠妃小產,太後娘娘令人徹查後宮,最後在鳳儀殿里查出端倪來,皇上已經下令將皇後娘娘禁足了。」

白總管平日看著是個怕事的個性,做事情總愛夸大其詞,作出一副惶恐不安的樣子。可從剛才白總管的語聲里听不出一絲慌亂,行昭又想起將才那串極為規律的叩板聲,怪道不得白總管能安安穩穩地坐到這個位置。

以行昭的閱歷,都能夠听出來事有蹊蹺。方皇後雖然膝下無子,可如今皇上已有三子,惠妃再產子,根本就不重要。再者說只要方皇後穩坐正宮位子,誰上位她都是名正言順的太後娘娘。

外有方祈生死不明又遭惡意誣陷,內有方皇後陷入困境自身難保,雙管齊下,這個局做得太大,就算有顧太後的幫助,應邑也掌握不了。

行昭細細打量賀琰的神色,只听賀琰輕呵一句︰「謀害皇嗣啊,是大罪。就算是正宮皇後,犯了事也不能只是幽居了事。」

賀琰想得比行昭更深,平西關被破,方祈下落不明,皇帝的首要反應竟然是安撫方皇後,從這一點上就能夠知道皇帝與方皇後之間的感情,豈能是一個小小惠妃能摧毀的。

謠言四起,如果皇帝不有所作為,似乎也說不過去,索性就找個由頭把方皇後禁起來,這又何嘗不是在保護她呢?只不過,如果皇帝不忌憚方家,為什麼又要在年前指派梁平恭先行一步接替前任提督?掖庭常常是廟堂的風向,這會不會是皇上听到謠言之後,兩廂的氣加在一起,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父女兩都在沉思,白總管覷了這個一眼,覷了那個,心里頭也在想這件事情,加在一起想,難保不會讓人想歪。

行昭回到正院,驚詫于大夫人已經知道了這件事兒。

大夫人已經快哭不出來了,鬢間的頭發都亂了,翻箱倒櫃地要找出帖子遞上去,要趕去勸慰被禁足在鳳儀殿里的同病相憐的胞姐。

行昭頓覺身心俱疲,沉了臉便問︰「是誰給母親說的!」

束手縮在角落里的滿兒,一听行昭這樣凌厲的聲音,哇的一聲哭出來,直說︰「大夫人問四姑娘去哪里了,我瞞不住就讓小丫鬟去打听,結果打听來打听去,就听到了這個消息。我心頭一急,就給大夫人說了!」

兩個哭聲夾雜,煩悶得讓行昭扶著額頭,眼神示意月芳將滿兒拉出去,卻听到滿兒撕心裂肺地哭喊聲中夾雜著這樣一句話「是萬姨娘房里的英紛給陳管事塞錢問,我在旁邊偷偷听,才探听到的。英紛還勸我給大夫人說,這樣只有討好沒有辦壞事的!」

行昭頓時氣得發抖,指著滿兒︰「非常時行非常事,東偏房的話你也敢听進去!拉出去在中庭里打五下板子!」又和黃媽媽吩咐︰「您親自去一趟東偏房,找兩個健壯的婆子把那個英紛架出來,立時拖出去發賣了!這樣自有主張的奴才,我們賀家留不得!」(未完待續……)

ps︰阿淵不能劇透,憋得好辛苦tat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嫡策最新章節 | 嫡策全文閱讀 | 嫡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