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權貴 第十五章 鹽東市、鹽寧縣(求收藏)

作者 ︰ 散心靚意

今天星期一,這一章選擇在夜里更新,中午還有一章。求點推收,拜謝各位!

鹽東市位于蘇江省的東北部,地理位置十分的開闊。佔地面積可謂是蘇江省最大的一個地級市了。即便是省城金陵市都比不上它的佔地面積。

鹽東市作為革命老區,雖然地處沿海地區,但是本身的民風還是相對比較的保守的。蘇江省的兩極分化也是異常的嚴重,有著蘇南吃香喝辣,蘇北只能干望的說法。

一般的金陵大學的大學生畢業之後都是往蘇江省的蘇南地區,或者是滬海市去。因為那里的機遇要比一個貧困落後的蘇北要好得多。當然即便是現在全國經濟都不是很發達的時候,整體的差距依然存在的很明顯。

鹽東市毗鄰黃海,有著魚米之鄉的稱號。但是經濟確實一如既往的令人費解。按理說這麼好的地理位置不應該發展不起來,但是事實上鹽東市幾次面臨的機遇都與自己失之交臂。

現在中央雖然大力提倡改革開放,但是鹽東市並沒有成為改革開放的先頭兵,甚至隱隱有著一種非常保守的心態。整個城市的領導者充滿著這樣一種心態,這個城市怎麼可能迅速的抓住機遇發展起來呢?

省委省政府也是考慮到鹽東市市委的局限性,才派出了一批經濟骨干來到鹽東市,充實他們的血液。李天舒恰恰就是這經濟骨干當中的一員。說起來,李天舒現在的位置的確有點尷尬,剛畢業的毛頭小子,頂著一個正科級的光環,實在有點尾大不掉。

作為保守派的人,自然覺得嘴上沒毛辦事不牢。鹽東市委對于省委這一次新近補充的血液,實際上是持觀望態度的。實際上中央這邊的論調還有徹底的定下來,他們自然也就是沒有信心堅持改革開放了。

雖然改革了十幾年,但是鹽東市依然沒有任何大幅度提高的跡象。

鹽東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在市中心的商業街後面,是一棟歐式的大樓。說白了就是一棟類似于蘇聯建築風格的大樓。整個市委市政府所有的辦公機構都在這棟大樓里面辦公。

現在的公務員制度,遠遠沒有後世那麼的發達。此刻的李天舒也不過是拿著一張證明就去鹽東市委報道了。其實去鹽東組織部只不過是一個過場,實際上李天舒只是去開一個證明,他的目的地是鹽寧縣。

這一次組織上把他作為經濟骨干調到鹽東市來。既是省委對于鹽東市的照顧,實際上也是給這些有著高文化的學生娃們一次鍛煉的機會。當然像李天舒這種的即便是在地方上看來,也是非常的少見的。歲數太小,級別太高。

李天舒在鹽東市委倒是沒有任何的阻礙,對于金陵大學的高材生,組織部的人還專門的接待了李天舒。這麼年輕的正科級干部,即便是在鹽東市共青團也是沒有的。二十一歲的正科級干部,居然一開始就被下放到地方,這個誰也沒有看懂。

即便是市委組織部部長,看到了李天舒的檔案也是搖頭不已。李天舒的檔案近乎于白扯,父母機關單位工作人員,老家京城。尼瑪這不坑爹麼?市委組織部部長王開明郁悶的想著。

這麼年輕的正科級干部,如果沒有點背景,那麼就是實在是能力特別的突出。王開明在意的是李天舒這個京城二字和父母是機關工作人員的這個個人檔案。中組部部長也是機關單位工作人員,看大門的也是機關單位工作人員,這不是扯呢?說了還不是還說?

不過王開明並沒有直接找李天舒談話,作為市委常委即便是人家有關系,你這麼貿然的找上去算個什麼事?市委常委的面子還要不要了?王開明思索了一番,也就是讓干部一科的一個科長直接送李天舒到鹽寧縣報道。

王開明的意思是,即便是你有關系又能怎麼樣?如果真的是關系足夠強的話,怎麼一畢業就被發配?王開明也是知道京城那些巨頭們是怎麼培養他們的骨干的,至少要在部委磨礪個五六年然後才慢慢的地方上鍍金的。

這麼一來就放在基層的,至少他王開明還沒有听說過。就不談京城了,即便是省委的大佬們也沒有這麼做過。鮮明的例子,王開明的老領導,現任省委副書記的李成李副書記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他的兒子現在還在省委宣傳部呢。

王開明的心淡定下來之後,接下來的事情就顯得好辦多了。干部一科的科長帶著李天舒就直奔鹽寧縣而去了。

鹽寧縣地處鹽東市的西部,和市區其實是接壤的,實際上就是城區的西邊一個縣。說起來鹽寧縣的經濟也可謂是糟糕透頂,根本沒有任何的可談之處,鹽寧縣的經濟在整個鹽東市倒數第一。

此刻的鹽寧縣委正在召開常委會。

鹽寧縣此刻發生了一件大事情,鹽寧縣下轄三鎮四鄉。林湖鄉就是鹽寧縣下轄的一個正科級鄉鎮,這一次林湖鄉的副鄉長因為收受賄賂金額重大,已經被鹽寧縣紀委控制了起來。那麼剩下的一個副鄉長的位置就成為了爭奪的焦點。

實際上原本一個副鄉長根本就不需要開常委會交流。但是現在因為縣委書記和縣長兩邊斗的厲害,所以即便是一個小小的人事問題都不得不擺在常委會上面討論。

常委會會議桌上,一個國字臉、劍眉、微微有點秀頂光的四十來歲中年男子一臉嚴肅的看著下面的眾人,此人正是鹽寧縣縣委委員、常委、書記袁剛。

縣委書記袁剛沉聲的說道︰「同志們,想必大家也知道了,就在幾天之前我們縣發生一次重大的貪污丑聞,甚至驚動了市委的主要領導同志。林湖鄉副鄉長馮開國因為貪污**,已經被紀委控制,林湖鄉作為我縣經濟最為差勁的一個鄉鎮,居然還滋生出這樣的**人員,讓人痛心疾首啊!」

「袁書記說的不錯,這樣的人留在黨的隊伍里,也是禍害百姓的。不過林海鄉政府的工作卻不能停滯啊,袁書記!」紀委書記潘世友一臉悲切的說道

「我認為袁書記的話也是有道理的。不過林海鄉的副鄉長一職也不是那麼容易定的,林海鄉作為我縣作為貧困的一個鄉,經濟一直沒有任何的起色。作為縣長我是有責任的!」縣長鄧如成首先自我批評了一下道。

隨後鄧如成接著道︰「但是鄉黨委和鄉政府的工作正如潘書記所說的還是要繼續下去的。袁書記你認為呢?」

鄧如成頗有挑釁意味的看了看袁剛,袁剛眼神中微微有點抽搐,實際上袁剛是剛到鹽寧縣不足半年的時間。此刻對于常委會的掌控並沒有那麼的穩固。即便是現在也才剛剛能夠與鄧如成分庭抗禮。

鹽寧縣這個地方要說發展經濟恐怕沒有幾個人能說行,但是要說到爭權奪利,這些人一個比一個長本事的多。

袁剛作為市委市政府出來的機關干部,對于這些土生土長的老油條們,也是頗為的無奈。好在只要有斗爭的地方就有矛盾,袁剛很快的就籠絡了一批對鄧如成頗為不滿的人。

現在袁剛掌握的常委票是四票,而鄧如成掌握的票是五票。剩下的兩票一個是人武部部長的,一個是統戰部部長的。這兩個人是出了名的老好人,兩邊都不得罪,基本都是棄權的。

所以鄧如成和袁剛兩個人實際上都沒有掌握半數以上的票。但是這一次鄧如成迫不及待的跳出來要議一議人事問題,難不成他當真是有把握的不成?要知道一開始開口的紀委書記潘世友可是鄧如成的鐵桿啊。

袁剛這一次召開常委會也是迫不得已的,這件事情因為馮開國的貪墨金額實在太過巨大,引起了市委的高度重視。市委明確要求要做好維穩的工作。維穩的工作還不就是盡快的把人事問題安排了,然後繼續工作嗎?

鄧如成沒有絕對的把握一般是不開常委會的,像今天這樣的常委會,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袁剛看著事情既然已經沒有回轉的余地了,直接說道︰「張部長,這個林海鄉的副鄉長你那邊有合適的人選嗎?」

張部長其實就是縣委組織部的部長張雲帆,也是袁剛為數不多的盟友之一。張雲帆為什麼一來就和袁剛打的火熱呢?上一任的縣委書記自然和組織部長打的火熱,因此張雲帆得罪鄧如成不是一次兩次,現在叫他拉著臉投奔鄧如成,他是萬萬做不到的。

組織部長不跟著縣委書記的步伐,這個組織部長實際上離當到頭也不遠了,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書記關人事,縣長管錢糧。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現在這個縣長想插手人事,這其實是大忌。

不過鄧如成是土生土長的鹽寧縣人,他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把袁剛趕走,然後縣委書記的位置自然就落在自己的手中了。

然而這個算盤打的是挺響,但是袁剛豈能是輕易屈服的人?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到現在漸漸的形成了氣候,雖然這個時間有點長,但是基本上還是可以控制得了局面的。

袁剛可不希望,一上來組織上就給自己來一個不堪大用的評語。袁剛今年才剛剛四十出頭,如果干的好的話,機會還是大大的。袁剛怎麼可能輕易的就服輸呢?因此袁剛現在即便是明知山有虎,但是必須偏向虎山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巔峰權貴最新章節 | 巔峰權貴全文閱讀 | 巔峰權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