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醫緣 第322章 不知死活

作者 ︰ 淳汐瀾

「據說戚丁氏就這麼一個兒子,現在兒子也死了,不知要傷心到什麼程度。g」尤其古代女人都是靠兒子才能有點家庭地位的。一旦失去了兒子,就算貴為正室夫人,估計也會靠邊站了。

錦玉哼了聲,「那也是她自己活該,自作自受。」

錦繡蹙眉,「這回定國公府世子沒了,想必鐘家也是要去吊唁的吧?」

錦玉愣了愣,說︰「我時常出入鐘府,也知道鐘家與戚家沒什麼交情。不過定國公府好歹也是國公府,想必鐘伯伯和鐘伯母仍是要去的。」

錦繡奇怪地問他,「怪了,我都認鐘閣老為義父了,你是弟弟,理應也一道叫鐘閣老為義父呀。為何你還不改口呢?」

錦玉訕笑著,「我才不要認鐘伯伯為義父呢。」

「為什麼?」

錦玉目光閃爍著,卻並不看錦繡,只是吱唔著說︰「叫了義父就不能再叫岳父了。」

「啊?」錦繡先是不解,然後又明白了什麼來,瞪大了眼,望首自己唯一的兄弟,「你的意思是……」

錦玉不好意思地道︰「唉呀,實話告訴你吧,我喜歡上了敏妹妹。想娶敏妹妹為妻。這要是認了鐘伯父為義父,與敏妹妹豈不成了兄妹。我可是要娶敏妹妹為妻的,當然不能這樣叫了。」

錦繡好不容易從震驚中回過神來,一時間不知該說什麼好,想著溫柔卻又爽郎的鐘敏,以及聰明又伶俐的錦玉,她忽然有種︰吾家兄弟初長成的感嘆。

……

當天晚上,正陽侯一家子帶著鄭明敲開了鐘家的大門,雖然鄭夫人仍是滿面的不忿,不過到底要緊著兒子的病,所以沒敢把怨恨表現在臉上。

鄭五姑娘鄭瑜也是如此,腫著一雙核桃大的眼,懇求錦繡看在太後的面子上,給自己的父親看病。

錦繡是很看不慣鄭家人這副嘴臉,尤其這鄭瑜姐姐長姐姐短地听著真是膈應人。

鄭明的病情確實拖不得了,瞧臉色都青了。錦繡壓下滿肚子的不耐,仔細給鄭明檢查一番後,看來必須做手術才成了。

「唉,鄭世子膽襄內的結石已經落到血管里去了。若是再早兩天進行手術,還能有五成的把握的。」

「那天我給鄭世子開了三天的藥,那藥有消炎的作用。吃上三天的藥當晚再進行手術,至少也有五成的把握。而現在嘛,就算做了手術,也是白搭。」

鄭夫人一听,身形晃了晃。

而鄭瑜則語氣不善了,「姐姐這是什麼意思?你的意思是我父親的病是太後姑婆給耽擱了不成?你怎能這樣說?」

錦繡淡淡地道︰「太後貴為一國之母,若時光重來,在太後與鄭世子之間,我依然會先醫治太後。所以哪有太後耽擱鄭世子病情的說法。」在鄭家三代人干瞪眼之下,她又故意加了句︰「那天晚上,是太後親下口諭宣我進宮給太後醫治的。」不是她不給鄭明醫治,而是太後病的真不是時候。

鄭瑜緊緊咬著唇,她現在也非常矛盾。太後姑婆是鄭家的護身符,她對太後姑婆自然是萬分討好的。可如今,因為太後的原因,卻耽擱了父親的病情。父親死了,她不但要守孝三年,並且正陽侯的爵位就要落到大伯身上,而她就從正陽侯世子嫡女的身份淪落為正陽侯的佷女,嫡女與佷女,差得可不止是身份,還有貴族地位,她怎能甘心?

鄭夫人的心也在滴血,她就鄭明這個親生子,若他死了,爵位就要讓老大承爵,老大是庶出身份,若是讓他承襲了爵位,她日後在鄭家的地位,肯定要一落千丈了。

鄭夫人這時候也有些怨恨太後了,明知兒子病成這樣,偏還要找些名堂來為難王氏,現在耽擱了兒子的病情,她找誰哭訴去?

于是鄭夫人徹底放段,苦苦哀求著錦繡。請她一定要想力法醫治鄭明,不管花多大代價。

錦繡等的就是她這句話,于是又把手術風險以及萬一手術失敗後不得找她麻煩的保證用白紙黑字寫上去後,又親自進宮讓太後以及皇後過目。

皇後完全沒有意見,反而還替錦繡說好話,說再是高明的醫術,也不可能包治百病。既然鄭明病情惡化得不是時候,也是他沒有福份,就算手術失敗,也怨不得錦繡。

太後心頭如刀絞,這皇後是在挖苦她自作孽不可活呢,真真是氣死她了。

鄭貴妃心里也不是沒埋怨的,如果不是姑母非要作,兄長的病也不會挨得這麼嚴重了。可是這些話她又不敢說出口,于是對皇後的挖苦選擇裝聾作啞。

看了手上那一條條術前協議,「由于該手術的復雜性、該病人的病情的特殊性及病人本身的生理結構的特殊性,手術過程存在風險,有可能造成病人的死亡或傷殘。身為醫者,會盡一切辦法搶救病人,努力盡到做大夫的職責。」

「醫者按正常醫療規範履行醫者的職責。但由于該手術需要對病人進行全麻,但由于全麻的復雜性及不穩定性,不能完全保證沒有副作用,如過敏、傷殘、死亡,故由此帶來的風險,醫者不承擔責任。」

「病人家屬應當積極配合醫者,在手術過程中保持安靜。不得以身份壓人。」

但下邊一句話卻又像利箭,字字直刺她心窩。

「若手術失敗,病人在手術過程中或術後,因大出血而導致死亡的,醫者不承擔任何責任。而病人家屬不得以身份權利問罪、侮辱、責罵以及任何對醫者無禮的舉動,更不能因此拖欠病人手術產生的一切費用。」

太後看到這里,再也忍不住怒火,怒拍了酸梨木制的貴妃榻的扶手,「放肆的東西。這哪是什麼手術協議,分明就是想逃避被哀家追責。身為醫者,治不好病本就要問罪,你倒是膽大包天,居然弄這麼個破協議來唬弄哀家。王氏,你別仗著楚王寵你就可以為所欲為,哀家雖不是皇帝的生母,卻也是正經的長輩。連皇帝都不敢唬弄哀家,你一個小小的醫女,膽子倒是挺大。」

皇後淡淡地道,「太後請息怒,若是大夫真能包治百病的話,那這世上也就沒有生老病死的說法了。當然,事關皇家尊嚴,太醫治不好病是該問責。可這樣一來,太醫就會束手束腳不敢醫治了,這樣的後果,太後擔得起,鄭夫人,你擔得起麼?」

鄭夫人連忙起身說︰「皇後娘娘說得是。太後,就讓王姑娘試一試吧,明兒她,生死由命,怨不得誰去。」讓王錦繡醫治,說不定還有一線希望。若真的死了,也怨不得人家,一切都該怪太後。若不是她早不作晚不作,非要明兒病情惡化之際把王錦繡召進宮中耽擱了兩天,說不定明兒就會有救了。

如果不是太後存著拿捏王氏的想法,也不至于惹怒楚王和王氏,使得兒子的病一再耽擱了。

太後這回子才真正體會到左右不是人的感覺了,明明就是這王氏沒有把握醫治佷子的病,這才惡毒地把責任推到她身上,可她一向維護的娘家人,卻反而怪罪在她頭上,這該死的王氏,太後恨不得把錦繡生吞活剝。

不管太後如何的憤怒,也不得不在所謂的手術協議上蓋上她的太後鳳印以及寫上「免責」字樣。

錦繡收好免責協議,便讓冬暖青蓮二人去太醫院,讓其準備手術室。這鄭明,就當是做實驗吧。不管成功與否,也可以找到足夠的經驗了。

太後平白無故的背上個「耽擱鄭明病情」的罪名,火大的厲害,在宮里發了好大的怒火暫且不提。

只說錦繡設施手術的這一日,也是戚國公世子戚向陽病逝並且舉行葬禮的這一日。

定國公府是京城的老牌勛貴了,雖說在這一代已傾于頹勢,但好歹也是堂堂國公府。世子戚向陽因病而故,前去吊唁的人家還是滿多的。

鐘府與戚家沒什麼交情,但大家都在京城地界里混,自然也是要去露露面的。

于是,鐘夫人領著鐘大女乃女乃一道去了戚家吊唁。

去了定國公府時,才發現,主持中饋的人並非戚丁氏,而是一位面生的婦人,打听後才知道,這婦人是戚家二房夫人。

「……我那向陽佷兒命薄,唉,大嫂也因痛失愛子,這會子病得不想見任何人,還望諸位夫人太太們海涵。大家這邊請,諸位大熱天的還走趕來,真是過意不去。諸位進屋去喝口茶潤潤喉也好。」

鐘夫人與鐘大女乃女乃也隨大流地進了偏廳里,與一眾婦人說著話。

眾人對于戚丁氏的病還是挺關心的,于是大家落座後,又有人再一次問起了戚丁氏的病情。

戚二夫人一臉的痛惜神色,「大嫂病得厲害,已經請了太醫瞧了。太醫都說不大好了,唉……造孽呀。向陽那麼優秀的孩子,就這樣沒了。連累大嫂也跟著受罪。」

知道戚家內宅鎖事的婦人撇撇唇,心想著,戚家長房如今沒了嫡子,爵位估計無緣了。現在該高興的應該是你了吧?

又有人開口道︰「戚夫人病得真那麼嚴重?唉呀,為何不請王錦繡王大人給瞧瞧呢?女神醫王大人王姑娘也已經回京了呀,以後大家看病不就方便了?」

眾人互望一眼,都擒著看好戲的眸子,卻並沒有說話。任那婦人自導自演著。

那婦人見沒人理她,有些訕訕的,忽然眼光盡頭,又瞟到鐘夫人婆媳,頓時雙眼一亮,對鐘夫人道︰「听說王錦繡認了鐘閣老為義父,還以義女的身份住進了鐘家,唉呀,鐘夫人平白多了個神醫閨女,又即將嫁入楚王府,夫人可真真是有福氣的,以後可就是楚王的岳母了。真令人我輩羨煞也。」

在認了錦繡為義女的那一天,鐘夫人便已想到,受到多少羨慕,就要受到多少嫉妒,于是毫不動搖地淡淡地道︰「多謝鄭大女乃女乃廖贊。能認下錦繡這個義女,我也覺得我自己挺有福氣的。」

見鐘夫人並不動怒,鄭大女乃女乃又不懷好意地道︰「據說若非王錦繡故意拿架子,不給戚世子治病,戚世子如何會沒了呢?唉喲喲,這醫者父母心,哪有做大夫的見死不救的?鐘夫人呀,你那個義女,心腸也忒狠了。這下子可好,害得戚家白發人送黑發人,戚夫人也病成這副模樣,你那義女就當真鐵石心腸,不怕報應臨門?」

鐘大女乃女乃目光豁害地射了過去,冷冷地道︰「大女乃女乃慎言,我們家妹子再是仁慈不過的。身為大夫,豈有見死不救的道理?若非有人做事太過,也不會讓楚王殿下大動肝火了。」

鄭大女乃女乃冷笑道︰「不管如何,王錦繡身為大夫,卻對病人見死不救,本就不該。我說她兩句又怎麼了?難道還容不得別人說?」

鐘大女乃女乃暗怒,卻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是好,反倒是鐘夫人悠悠地道︰「大女乃女乃這話可真是強辭奪理了。誰是誰非,相信在座諸人都是再清楚不過了。今日你再來顛倒黑白又有何意義呢?我們家錦繡行得正,坐得直,不怕被人說笑。奉勸大女乃女乃還是省省吧,別因你佷女嫁不進楚王府就把怒火遷到我家閨女身上。」

眾人掩唇而笑,看鄭大女乃女乃的眼光帶著不以為然。

京城地界,誰不知當今太後一心一意想把鄭家的閨女嫁給楚王呀,可惜皇帝忒不同意,讓王錦繡鑽了空子。

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針對某一個人的。這鄭張氏之所以針對王錦繡,不過是佷女沒能成為楚王妃,連帶自己的閨女也無人問津。自然對後來居上的王錦繡視為眼中釘了。

如果這鄭張氏私底下說說也就罷了,偏要當著人多面多的時候說出來,還直接挑釁上鐘家,真是不知死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錦繡醫緣最新章節 | 錦繡醫緣全文閱讀 | 錦繡醫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