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大革命 251 最後一擊

作者 ︰ 碎葉城最後一個漢人

()夏季,天氣炎熱無比,在新城兩岸的狂野上,秦國趕來的四萬民夫在忙碌著一件事情,收割糧食。

江漢平原上,最趙的一季水稻已經開始進入了收割的時候,南方水熱條件都優越北方,水稻成熟較早。而這個時間了,大戰之下的楚**民都擁擠在附近的城池里,這正好便宜了秦國。

得到這批糧食之後,至少能夠使得秦**就食于此地,幾個月的時間不再有補給上的壓力。這不僅僅是自己得到了糧食,對于城中的楚**隊,也是一種心理上的打擊。

所有的秦國民夫心情都很好,各個嬉笑言開。因為搶收糧食的時候,他們每天都能吃得很飽,而且每天收割最多的人前十名,都能吃上肉,成績最好的前三名甚至還給予一些物質上的獎勵。

但對于此時戰城外山野間大樹下乘涼的華陽君和白起而言,卻根本心情高興不起來。

因為到現在為止,他們的時間已經越來越少了。咸陽城來了新的消息,孟嘗君逃離秦國之後,于蘇秦等人合謀,再次組織起了強大的反秦聯軍,他們集中的軍隊數量,初步估計已經達到了三十萬人,已經開始向著成周集合了。開戰的時間機會不用多想,就在今年秦國秋收的時候。

這將是一場生死大戰!

同時,如果不能在這次大戰開始之前結束這里的戰斗,這里取得的一切成績都將變得毫無意義。

接連多日連續不斷的征戰,雖然楚國已經顯得也來越弱了,但秦**隊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楚庭地的天氣濕熱,秦**隊水土不服,還經歷這一場瘟疫的侵襲,楚軍節節抵抗,秦軍也不得不

一次次的拼命推進,雖然勝利屬于秦國,但敢于作戰的士兵卻越來越少。

秦人用功利和威脅兩種力量駕馭國人和士兵。那些沖鋒最前方的必然是渴望功利的人,但這樣的人並不是說有的秦人,而這樣的主體力量在軍隊越來越少的時候,軍隊就會變得不再那麼富有戰斗力。因為剩下的人怕死的人會多一些。雖然用嚴刑峻法能夠有效的驅使這些人繼續攻城作戰,但一個人勇往無情和內心虛弱的人,表現的效果往往有這很大的差異。秦人在戰爭中越來越多使用屠城屠軍這種行為,都無疑是為了加大利誘的砝碼,讓更多的士兵咬牙堅持到最後。

華陽君喝下一杯井水鎮過的酒,但卻依然感覺熱氣蒸騰,讓他難以忍受。不得不再一次從僕人的手中奪過紗布擦拭滿身的汗水。他看著一旁對著泥作的新城模型發呆的白起抱怨道︰「一連十余日的猛攻,居然還不能克新城,如下下去我們可能就只能收獲這麼一點點稻之就要匆匆回師了。我實在是咽不下著口惡氣!」「啪!」一聲吹響,手中的青銅酒樽被砸在了地上,頓時分成了塊兒。

年輕的白起目不斜視盯著案幾上小小的新城模型,這是他通過之前秦國間諜所提供的情報而自己動手制作的。模型能夠讓他比用地圖更加直觀的了解整座城市的樣子,猜測楚敵人該有的部署狀態,已經更加容易找到它的弱點。

雖然這只軍隊由華陽君全權指揮,但他在這次戰中,也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一開始他就判斷,這場戰爭不可能那麼快結束,如果快速猛攻,這將會使得秦國付出極大的傷亡,而能不能奪下這座城池,還說不定。唯一的辦法就是和楚國長時間的相持下去。因為從之前來看,這是一場秦國和楚國之間的戰爭。只要羋蘭從另一方襲擊楚**隊,戰爭就能輕松取勝。而且相持的時間里秦軍可以步步為營,一點點的擠壓楚軍的生存空間,使得楚軍最終被困死在這里,又或者在其放松警惕的時候,找準弱點一舉攻入城中。

這是正確的,但在十天之前,局勢就發生了變化,秦王派來了四萬民夫,提出要求,必需在半個月的時間攻下這座城池,當若是作不到,也必需立刻撤兵,回到東部進行布防。因為相比而言,抵抗合縱的戰爭,對秦國的生死存亡影響更為關鍵。

白起笑一笑拿起一個小小的紙片,扔在了從襄陽城模型下的小河水中,然後回答道︰「丹陽的那場大戰,已經將整個楚國的精銳耗費盡了,如今楚國能夠支撐到現在,無法是國力雄厚罷了,但如今他已經分成了兩半,內耗興起,他能堅持的時日會更短。一時的小小勝敗,都不足以挽回他衰敗的命運了。君上您已經連續拔下了數城,打開了荊楚的門戶,這已經是很大的功勞了。」

華陽軍問道︰「還有四天的時間,你有沒有把握,在攻入城中一次?」

白起道︰「這個自然可以做到,但也只能是我軍最後一次進攻了。若是失敗了,不用在空耗幾日,我就必需要撤退了。」

華陽軍笑了︰「我從記事之日起到如今,從未見過像你這樣有能力的將軍,當時是在世間活著的。」他認真的看著白起,苦笑著說︰「如果沒有把握,我們收完了糧食,就撤軍。雖然我很希望一直打下去,但現在西南都蜀人之亂,東方又有三國聯軍之禍,我們不能由著自己的意願來了。早日撤退,也許是間好事。」

白起馬上抬起頭來︰「我們還有機會,我想在試一試!」

但是第二,秦軍依然沒有任何的大動作,只是在夜間不斷地派出視力極佳的士兵們進行夜襲作戰,因為數量不多,其實對于楚軍並不有多大的影響。

秦國的攻勢明顯變弱了,聊于應付。甚至細心的將領發現,大規模的民夫已經開始將收割的糧食向回運輸了。而一些士兵們也悄悄的準備打包行李了。

這個跡象表明,秦國已經要撤兵了。

消息傳到唐雎面前。他閉著眼楮,對周圍的一群歡喜不已的將領叱喝道︰「高興什麼!就算是擋住了敵人這次進攻,那也並不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功勞。是因為山東合縱的力量。我們在這一場戰爭中,丟了荊山數座城池。這是我們的恥辱!」

他突然站起身來,冷冷得看著眾人︰「丹陽大戰之後,我們不僅僅丟掉了最精銳的軍隊,死去漢中郡,更重要的而是,我們已經沒有精銳的軍隊了,同時,你們依然還沒有從未見中清醒過來。我們缺少身經百戰的士兵,所有的人都新兵,我們缺少一個強國最需要的東西,一直強大的軍隊。沒有它,我們稍稍松懈片刻,都有可能招致滅亡。也許就在我們慶幸這場劫難結束的時候,也許剛離開的秦國人就已經殺了回來!我們的危險還沒有過去,現在誰都能成為我們的敵人,因為我們是弱者。」

「在齊國和秦國開戰之前,新城的防御不能有絲毫松懈。現在是我們最弱的時候,誰若是有所怠慢,我將嚴懲不貸!」

唐雎有種預感,秦國人不會善罷甘休。而對于整個天下的戰爭局勢而言,這幾萬兵馬在一時半會也發揮不出多大的作用。秦國人完全沒有必要如此著急的撤退,唯一可以用來解釋的,那就是秦國人還會繼續打下去。他不得不打起精神了四處察看城防工事,激勵那些情緒緊張毫無斗志的年輕士兵。

唐雎在曾經參加過丹陽之戰。因為楚懷王一怒而出兵,使得沒有準備充足的軍隊和秦國作戰中處處被動,地形陌生,被埋伏,軍備不足,當時秦國卻為此作了足夠的準備,一舉依靠自己的優勢,給楚國冒進的軍隊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十萬精兵有八萬死于戰爭中,楚國幾乎所有的將領被俘虜。這使得秦國精銳喪盡。最終也因此激怒了楚國,當時唐雎就帶領著舉國二十萬大軍,一舉功過了武館,殺向秦國。當時楚國國力最為強大,傾國而來,一舉攻破了秦國關中的門戶武關,直接威脅到了咸陽。讓秦國上下恐慌不已,秦惠文王帶著太子蕩(贏蕩,後來秦武王)已經其他諸多公子,丞相張儀,大將軍魏章,樗里疾,甘茂,司馬錯等人全都前往一線督戰。當時的楚國雖然喪失了精銳的力量,但全國上下人心一致,斗志昂揚,在大戰中部落下風,和秦國殺得昏天黑地,雙方都損失慘重。當時唐雎就有希望,一舉攻破咸陽城,重創秦國,收復被佔領的土地。

可惜天意弄人,韓魏兩國兩軍越過方城,攻擊宛郡,楚國無法保證斷時間里擊敗秦國,不願陷入月復背受敵的狀態下,因此不得不撤兵。而幾乎從這之後,楚國的外交關系就一直惡化了下來,對外作戰,就再也沒喲取得過大的勝利。

而至此以後,楚國的軍隊仿佛也失去了自己的靈活,仿佛變得不堪一擊了。即便是他在裝備上擁有著許多優勢,但在心理上,很多楚國人已經開始習慣這種失敗。連年的戰敗沒有能給楚國帶來和平,反而加速了國力的消耗。到今天,楚國已經完全沒喲了當年的模樣。

他不得不感慨,自己的時代,就這樣過去了。

「令尹大人!從郢城運輸的火藥,馬上就要到來了。今夜子舟師會趁著星光送進城里來。」

「好。通知南們屆時一定要快,不能有絲毫的松懈。」

「諾!」

「慢著!最近這幾天,無論是白天還是夜里,都要看好城北的江面,那里我們的防御一直很松懈,但現在,不能有絲毫的大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國大革命最新章節 | 戰國大革命全文閱讀 | 戰國大革命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