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大革命 222 屈原獻策

作者 ︰ 碎葉城最後一個漢人

()楚國分裂了,這是一個天大的消息,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他傳到周圍所有關心天下局勢的諸侯的耳朵里。所有的人都明白,一個強大的楚國分裂,是一個極為明顯的信號,這天下,將有巨大的變動。

巨大的變動開始前,往往顯得極為寧靜。而楚國也是這樣。在相續宣布稱王的一個月里,兩位楚國國王都沒有挑起戰爭,而是忙著為自己拉票和充實自己的勢力。雙方都不斷得向地方郡縣發文書,提醒地方勢力向自己做出忠孝順的表態。如果忠于我,那麼同時要拿出誠意來,調集兩朝,征召軍隊,服從我,捍衛我。

楚國只能有個王,而那個合法的王者,只能是戰爭的勝利者。楚國西部和北部都駐扎有大軍,羋橫和羋蘭各得到一地的軍隊擁護,勢力大小相差不大,算的上是勢均力敵。因此在這個是時候,在沒有充足準備的時候,貿然發起進攻對自己是最為不利的一件事情。因此在這個一個多月里,雙方都在作同一件事情,備戰。

而周邊的諸侯們,都在觀望著,等待著。不是等待結果,而是等待時機。在觀望時,很多人也沒有閑暇下來,秦國在向巴蜀用兵,齊國在南方邊境集結,宋國在守護雍丘的同時,也在集結召集軍隊。韓國和魏國也在南方邊境布防。所有中原王國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那就是撿便宜。

一個多月下來,雙方的勢力範圍也得意確定了下來。子蘭的勢力範圍包括和三晉相連的南陽郡,上郡,蔡郡,陳郡,以及和宋齊國相連的泗水郡和淮郡以及九江郡長江以北的部分,當然還有包括舊郢都在內的半個雲夢澤。這些地方都在長江以北和原來的郢城一帶,都是楚國人口集中土地肥沃的地方,這些地方灌溉工程較多,開發時間很長,集中了國家大部分的收入。但這所臨近的敵人很多,而子蘭親近于秦國,在三晉眼里,他不可能是朋友。羋蘭登基一個月里,只有秦國和趙國派出國使者前來道賀。當然趙國在兩方都派出了使者。在山東的諸國,大多都認同著羋橫的政權。而秦國的盟友宋國則沒有派出使者,只用調兵來說話。

羋橫的勢力範圍者地楚國西部和秦國接壤的鄧林,方城,巫郡,黔中郡,南方地域廣闊的長沙郡和江水以南的九江郡,當然,這部分九江郡有著一部分區域掌握在江東的手中,彭澤(鄱陽湖)以東的地區楚**隊都被逼迫苦守在大城池中,完全失去了對敵方的控制能力,除了空耗糧草沒有什麼實際價值。在以郢城為中心的雲夢澤地點,兩者水軍投效了羋橫,因此他在雲夢也獲得了部分土地。整體上而言,羋橫土地面前雖然和羋蘭不詳上下,但它所處的地方多數並不富庶,而且少數民族較多,財力上比較弱的,同時這一區域還多受到強大的秦國威脅。但對于羋橫而言,也存在了許多有利的條件,這里常年和秦國對抗,聚集著楚國眾多精悍的軍隊,同時在地勢上,羋橫的領地對郢都呈現包圍趨勢,水軍在手,對羋蘭一方的勢力威脅很大。

雖然山東五國都派出了使者前來向羋橫道賀,這比起聊聊一個秦國向羋蘭道賀,更加能夠顯示他繼承權利的合法性,雖然在羋橫的朝堂中,擁有著許多勇武善戰的大將和智謀出眾的文臣,但這一切,都並不能改變他不利的局面。

就在這個月下旬,莊蹻向鄢郢傳來消息,秦蜀地郡守向巫郡發起了攻勢,局勢不榮樂觀。巫郡開始地區西部多山,多九夷山民不服管教,對楚國的經濟貢獻並不大,是真正的荒涼之地。但這里卻也是楚國的重要門戶口。一旦秦國人攻破了巫郡,順著長江出荊門,楚國中心月復地江漢平原就徹底得暴露在了秦國面前,這里將無險可守,江南地會失去,黔中郡也岌岌可危。

可是在大臣們的商議之後,最終做出的決定,卻是不給予支援。這並不是因為這些人不待見莊蹻曾經叛亂的歷史,而是因為在此時的戰略考量上,更加凶險的地方是西北方秦國漢中郡的重兵已經冬眠的還在增長的羋蘭集團。秦國人攻擊巫郡,如論是救于不

救,都正中秦國下懷。在朝堂上鄂所有人都明白這一點,可就是無能為力。莊蹻所能得到的,只能使幾句關心和鼓勵的話語。

「九嶷塞和厲門塞的兵馬不能動,自深和蒼梧的蠻夷都十分猖獗,兵力本就稀少控制已經大不如前了,若是再徹,就只能放棄了,但若如此一來,也等于放棄了方林,如此以來我們失去的土地會更多。」

「好,那就算了。臨武的兵呢,嶺南百族都很安分。」

「臨武的兵馬可以撤回來,這些一年多那里很安分,就是遷徙過去的楊越也很老實。不過,江東君控制了哪里,在嶺南楚庭有駐軍,這是個更大的麻煩,如果他們越國南嶺犯禁,是個更大的麻煩!」

「這個不用怕,江東能進兵的地方很多,犯不著走這里。」

「那就多了兩萬人。最快在一個半月後才能抵達。」

「督促他們快一些,時間緊迫。那麼南野呢?」

「南野已經無兵可調了,在去年和江東大戰之後,九江郡彭澤一帶的兵亂就一直沒有停息過,軍隊都調集去了那邊,現在局勢很不樂觀,城里的軍隊出城都戰戰兢兢,鄉野都成了叛軍的領地。」

「那現在只能再繼續征召一途了。陛下,我們必需再征召十萬人!」

「唐將軍,大王,听老臣一言,如今我們所存積的糧草,還能勉強撐到秋收錢一個月,今年春秋忙得叫不停息,如此下來,到時候收成一定毫不到那里去,若是能夠速戰速決,臣沒有意見,擴軍無妨。但若是不能速勝利,最好向解決糧草的問題。」

「那就想辦法解決糧草問題便是了,買!加稅,怎麼都行,重要的是解決它。」羋橫咬牙切齒的叫道。

屈原趕緊阻止︰「大王,加稅萬萬不可了。如今我楚國稅負本已十分沉重,百姓已經精疲力竭,若是繼續加稅,勢必會使得百姓無法生活,楚地西陲民風好斗,一有不和,必然激起民變,有姬雲莊蹻這等事例在向前,恐怕對有人仿效,後果不堪設想。」

昭雎嘲諷道︰「屈平,不能加稅,那就只能購買了,如今我們根本沒有地方去買,秦國,韓國饑荒,即使從韓國買量,這中途要經過瑞水,很容易為秦國活著羋蘭劫,而山東五國被阻隔在東面,而東南越地本就于我們不和現在無疑更加離心離德,越地去年大饑,現在沒喲存糧,而江東更無可能。除此之外,我們還卻錢,丟了郢城和雲夢,我們的物質和錢財大多都丟在了哪里。試問,我們如何得到這些需要的糧食,沒有住夠的糧食讓士兵吃飽飯,如何征召他們作戰!」

「昭大夫,你誤會我的意思了。糧食很重要,但對于我們而言,不能只考慮著一種方式來解決問題。從大局上看,我們應該積極通過外部環境來影響楚國的局勢。而這,才是最重要的一點。」

一個大臣不同意︰「攘外必先安內,若不能解決內患,外事于我們有和益處。」

當然,很多人也都持有同樣的態度。令尹唐雎則默然不語。

屈原搖搖頭︰「楚國能有今日分裂之困局,歸根到底,是因為秦國。如今我們面臨秦國和羋蘭叛黨兩重夾擊之下。我以為,要解開困局,就必需先前和秦國一戰,打垮秦國在西線的攻勢,再討伐羋蘭叛黨,這才有勝算!」

眾人議論紛紛。而令尹唐雎微微一笑,表示贊賞。

脾氣暴躁的羋橫也不由的收住了架子,向屈原求教︰「三閭大夫請教寡人!」

「大王,秦人和山東五國之意,不過是希望楚國兩虎相爭最終一死一傷,然後趁我楚國虛弱而寇,得其利罷了。」屈原分析道︰「我們于羋蘭一戰,敗,秦攻我取其地,勝,秦或者趁我無防備之時,或戰而有損失之時,最終的結果就是秦國魚甕得利,我們失去西北要地,為秦國所牽制。因此,必需先于秦國一戰,打敗秦國,方能安心討伐叛逆。」

這個說法,所有人都覺得有道理。

羋橫思索片刻問道︰「但是羋橫這廝,又如何會錯過夾擊我們的機會呢?」

屈原道︰「這個並不難,大王,山東五國對我楚國虎視眈眈,羋蘭親近秦國,只要我們和合縱五國對付秦國,以五國勢力,加上我楚國,就能讓秦國陷入被動,何況是羋蘭,也只能自保罷了。大王現在所擁有的楚地地勢險要,若是有失去,則我楚國的邊防只能設立在柏山和大別山一線,如此雲夢為秦所得,秦強地闊一倍,勢力勢必更加難以抵擋,而中原韓國成周也將成秦國口中食物,于六國而言,我楚國生死存亡,于其息息相關,只要通宵其中利害,共同聯軍狙秦,才是大家最好的選擇。若能打敗秦國,攜帶全勝之勢力,再安心討伐羋蘭,于大王而言,有百利而無一害!」

不得不說,屈原的國家局勢看的很到位,是個有能力的外交專家,一番分析,讓很多人都認同了他這個合縱抗秦再伐叛軍,攘外而後安定的新方案,很多人都澆口稱贊。

老邁的令尹唐雎睜開眼楮問道︰「如今山東五國,趙宋乃是秦國的盟友,而齊國于秦國相處甚好,齊國孟嘗君就在秦國位相國,而燕國和江東關系甚好,如何會幫助我們。合縱之力,一盤算散沙,你又如何能夠促成合縱之勢?」

眾人一听,這次發現,這個辦法可操作性上,一點也不強啊。

屈原十分自信得道︰「破解當前的局勢,著手之處,便是要趙國和江東兩處說起。」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國大革命最新章節 | 戰國大革命全文閱讀 | 戰國大革命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