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大革命 177 吳人移民

作者 ︰ 碎葉城最後一個漢人

()雅言是當是最為標準的普通話,華夏族從開始就很統一,語言的統一程度很高,雅言又稱為夏言,經過產期的交流而形成,雅言最標準的地區在周的核心統治區域,越到偏遠的地方會使用的人越少。古代的文化人一般都通雅言,孔子就以雅言講學。當時的士人們普遍多在北方活動,不怎麼去偏遠的越國吳國某出路,就是因為雅言並不在這些地方有多流行,因為這些地方地方話較為普遍,只有貴族會學習和使用雅言,以此乃標榜自己的身份,是華夏後裔。江東的拼音也是以雅言為標準原聲而立的。

江東的雅言是從吳國時期開始普及,真正大有成效是在楚國佔領江東之後,大量的楚人來到這里,但最終大多數人能听懂雅言,能說夾雜著吳地方言氣質的雅言,也是在近幾年。

老者能說雅言,這充分證明了姬雲的猜想,這個年近花甲的老者,過去是一個有些身份的人。

當中年的壯漢為首在和江東軍交流的時候,姬雲一開始便注意到了人群中的這名老者,這位老者沒有紋面,而且留著長發,給人的感覺很顯眼,雖然穿著粗布衣衫,但看上去極不協調,手杖也出賣了他的偽裝。而開那被俘虜的少年明明喊得就是老人。

在之前的船上,越人給自己講多這群人的歷史,為什麼來這里,是三十多年前楚國攻破越國首都吳城而迫使他們離開吳地逃散到此。三十多年前越國勢力一度強了起來,甚至攻擊齊楚,當時的航海能力和船舶制造業都不錯,有條件遠渡而來。三十多年前來的第一批人,應該還有活著的。第一批到達這里的人決定在這里定居的頭目一定是有知識的人,至少也該算是一個方士。這里氣候環境等等都很合適停留,如果沒有文化,很難做出這樣的決定來。當然,最早的首領是一名花匠,懂得種花,如果是平民,壓根兒沒有資格搗鼓那些東西。

在吳越,貴族除非為了親民想象,一般不會再像百姓們一樣作紋身甚至紋面,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都覺得那些東西並不美觀。同時他們大多不下水捕魚入林狩獵,不需要這些東西來求神佑護。老人沒有紋面和紋身,這就足以說明,他在族中地位超然,不是普通人。

姬雲用雅言向老者問話,這就告訴了老者,他的某些計謀已經被拆穿了。于此同時,一場比武已經震懾了所有人。部落里的人士氣低落,怎麼可能消滅得了這些江東人呢。

一個兩千人的部落,總數也就大概四五百的壯漢,就是算把那些出門打獵,在外警戒的都算一起,和江東人正面作戰也不過一比五,如果撤上要保衛村落的婦孺,人手更是不足。戰斗力上,他們也已經沒有了之前的驕傲和自信。畢竟他們不是職業軍人。

眾人向村子里走去,老人笑道︰「老夫伍游,是此處的族長。剛剛失利之處,確是不得已而為之。」

「先生是吳人?」姬雲問道。

老人頗為感慨︰「事到如今,倒也不必瞞著先生,老夫的確是吳人,當年在越王宮中作事情,戰亂之時,便帶著族人遷徙到此處,在此時越人眾多,而吳民寥寥,故而出此下策,食物不得已而為之。」

吳人也是有短發紋身的習俗,很多時候吳越之民習慣大抵相同。當年伍家遷徙到此,必然有自己的苦衷,當然應該是政治上的東西。逃避楚國統治,甚至要逃避越國。但到了這片蠻荒之地,發現這里能成為盟友的只有越人,還能勉強算是老鄉。自然自己不能說自己是吳人,因為越國亡,于吳人關系很大。更重要的是,越人彼此親近,你是吳人自然和你關系遠一些,非我族類嘛。

村落中的房屋都在山谷中,沿著山坡陽面而建立,大多是吊腳樓,防水防蛇,屋頂上大多都搭著漁網在晾曬著。今天曬網,自然不是打漁的日子。村落里的男女老少都走出來集中在道路兩旁看熱鬧,也許這里一年很難見到幾次陌生人。看著大家好奇寶寶的眼神,姬雲覺得很不自在。

在山間又有小路可以上山,小路穿行在山間的叢林中,最終在樹林濃密的山頂上,有一處顯得矮小的宮殿式建築。這就是老者的居所,堪稱這里最豪華的房屋,也是姬雲到此看到的唯一的一處中原式建築。

這地方還真是不錯,周圍種了許多的花木,鳥語花香的,要看風景去不遠處懸崖邊,要看海背後就能望見,山下的村莊也一目了然,這里既隱蔽又開墾,難得的好地方。

接下來的交流方式就更加文明了,伍游一身令下,村落里都忙活了起來,作美味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而姬雲也能坐下來和這名老者好好得交流。

首先伍游很謹慎得試探了姬雲一方的底細,姬雲對此沒有作任何隱瞞,一五一十得將自己的往事講述給了對方。這是出于一種誠意,同樣他也有足夠的實力和底氣。

「老先生若是願意,也可落葉歸根。」姬雲微笑道︰「今年我們已經探查了不少這里的情況,我欲將此處的所有的島嶼納入我江東治下。先生若是願意將族人遷回故地,我可以派船只接諸位會故鄉,至于回去之後的安排,一定讓您和族人滿意,家鄉雖然不見得何等自在,但也要比這里安穩些。」

「落葉歸根?落葉歸根!」老人仔細咀嚼這個詞,神情顯得很激動,但最終還是嘆了口氣,搖了搖頭︰「我都一把老骨頭了,回不去了。」

伍游的故事是一個傳奇的故事。他是吳人,少有才明,但終歸地位有些低微,只在越國謀得了一名花師的工作,但他卻和越國的一個公主在偶然之下墜入愛河,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當時吳人的反越勢力不小,為了能夠給楚國制造滅越的機會。伍游祖上是伍子胥,雖然到現在已經有了很多脈,過去了一百多年,但大抵來說他們認同自己是吳國人的身份,在貴族的脅迫下他同意了作內應,當然,他也有自己的打算,如果越亡,公主就會是他的人了,就在沒有什麼實力可以阻止他們在一起了。

但事與願違,最終吳城被吳人打開,楚軍迅速進入城中,宮殿起火,自己心愛的人就死在了大火中。就在他還在悲傷的時候,打擊又接連而至。楚國人痛恨伍子胥,他是伍家的人,將領為了功勞,想要屠殺盡伍家的楚國叛徒。當然這只是為了斂財的藉口罷了,但對于在持續未立的江東而言,這完全就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江東和越地已經沒有了他們容身之地,在悲傷和失望中,他帶著自己的主人悄然踏上了前往海外的船只,一行大概有五百人。

最終在海上漂泊輾轉,在各處島嶼停歇然後繼續漂泊,在大概一年之後,才到達這里,最終流在了這里。

對于伍游而言,江東是一個不堪回首的地方。說起那里,都是些叫人傷心的事情。

當然也許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對于姬雲的話,他到底能有幾分是相信的。肯定不多,也不會是全部。

時間至于中午,是江東軍開飯的時候,村落里的人為了待客作好了午餐,是魚肉粥,讓分量不大,而且口味不佳,鹽苦而淡,江東很多士兵都吃不下去,心里想罵娘,但看著村民們還吃不上中午飯,也就忍了,看著眼前掉哈喇子的下屁孩們,很多戰士們將飯遞給了這些孩子。自己從懷里掏出干糧來吃。江東的干糧有很多種,山寨版的壓縮餅干,又干又硬的魚干,還有用紙包起來的肉松以及風干的鹿肉。這讓村民見識了什麼叫中原人的生活水平。

姬雲和伍游的面前倒是還擺著幾盤菜肴,制作的方式很落後,米酒看上去沒有什麼香味兒,也很苦澀但對于物質條件差的當地人而言,以及是很好的待遇了。姬雲對此也沒有在意。

兩人一直聊的十分愉快,從歷史到現在,從文化到生活情感,簡直無所不包。不知不覺間大家的友誼增進了許多。姬雲也通過老人的口,了解到了更多相關的情報,南門的九州島上的一些情況。

「轟隆!轟隆!」正當大家聊得正興起,突然間遠處傳來了兩聲巨響,這讓江所有人都警覺了起來。

「失陪一下!」姬雲沖出宮殿,到林外的山崖見向外望去,海邊藏船的地方升起了幾團白色的煙霧來。舉起望遠鏡仔細看時,能夠看見有成片的野人哭喊著向叢林外逃竄,背後時不時有人身中箭矢,痛苦的倒在地上。當然場面很滑稽,幾十個江東士兵追趕近五百名野人。

姬雲長出一口氣,虛驚一場,沒什麼危險了。

伍游半天才追出來,著急的問道︰「出來什麼事情?「

「你看吧「說著把望遠鏡遞給了伍游。伍游一看,大吃一驚。

「伍匈呢,他們回來了沒有?」他向身旁攙扶他的少年問道。

少年搖搖頭︰「今天一早出去,現在還沒回來啊。」

伍游一跺腳,大叫道︰「糟了!他們有危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國大革命最新章節 | 戰國大革命全文閱讀 | 戰國大革命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