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大革命 172 征服者

作者 ︰ 碎葉城最後一個漢人

()船隊沿著海岸線形勢,找到一個不錯的淡水河口港灣才停下來,安營扎寨,準備休息。

這片陸地全是山地,植被看上去十分茂盛,只是在山谷地帶還有一些濕潤的較為平坦的土地,山谷間多有河流。如果開發這里的農業,那麼必然是山間的果林山谷的水稻加海上捕魚三合一。但總體而言,除了捕魚之外,這里其它的都只能算是精耕細作,要耗費的勞動力不小。

姬雲前世上學時地利總能滿分,對地理知識十分著迷,沒事就喜歡翻地圖,加上後來四處逃竄作案,對地利知識應用豐富,在這個時空里,那些知識幾乎是完好的保留了下來。他能清晰畫出一張帶有經緯度的世界地圖來。在登陸前,他就用清晰的認識,這里是日本本州島中國地區,而自己的船隊所登陸的位置,是在下關以北的地方。

姬雲的記憶里,日本島是在漢代時才有小部落國家的,那個時候,他們才和中國有些聯系。因此在這個時代,日本島上應該是一些石器時代的野人。

姬雲的一個目的就是為野人而來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希望野人出現的。日本是濕潤的海洋性氣候,降水豐富,山林茂密,多火山溫泉,這樣的環境下野人的生產條件是很不錯的,食物豐富,冬季有地方避寒,其他季節都能吃個飽。這樣的條件下,野人數量至少要比起朝鮮半島多山許多許多。人,就是勞動力。

為了找尋野人的蹤跡,安營扎寨之後,特戰隊士兵就散入了山林中去,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偵察野人。

在海上漂流了接近一個禮拜,讓船員都感覺很煩悶,一下踏到陸地上,所有人都表現的很興奮,匆匆下船在附近尋找那些可以食用的野菜竹蓀和其它野味道,作了一頓美味的大餐,海上的航行很枯燥,除了講故事便是下象棋擦船板,食物也十分單調,各種肉干菜干和米飯,少部分能存放的蔬菜和泡的豆芽,吃多了都會膩。對于船員們而言,每一次上島,都是一次喜悅。

漁民和士兵們聯歡盡興後才休息下來,而姬雲的帳篷卻還亮著燈。

幾個臉上涂著污泥的特戰士兵和姬雲圍坐在地圖前面。

「君上,我們發現這里有個部落,大概有近五百人的樣子。他們的長相有些像是貊人,他們打獵,在山里有不少的陷阱,在山谷的濕地有野生的稻子,我看見部落里的女人收水稻來著。」

「我這邊差不多,不過部落略微大了一些,有七百多人,他們還有不少武器。」這名戰士說著,從壞了掏出一個黑乎乎的東西給眾人看。

「咦——」眾人眼前一亮。這是一把吳鉤,縮小版的吳鉤。

姬雲仔細擦看了一下這把兵器,這把兵器十分劣質,從成色上看,青銅的配比不好,硬度不夠高,同時,整體上也太小,根本無法向自己所見到的吳鉤那樣發揮特有的功能。

「那家伙是幾個人大頭頭,趁他不注意才拿到的。」

最後一個特戰兵頭目到︰「我有更讓大家震驚的發現」說著他從壞了掏出自己的小本子,撕下來一張紙。「這是我們在北邊海灘上看見的東西。」

姬雲看上去更加吃驚了,這是一首中形的方舟。

方舟是什麼,是越國的軍民兩用風帆船只,一般體積大小不一,主要用于運輸和捕魚。

吳鉤出現在這里,方舟出現在了這里,不得不讓姬雲對歷史開始重新重視起來。

日本人是混血形成的種族,很早很早阿依奴人就遷徙到了這里,是這里的最早的住戶,而後來的歷史演進之中,一定數量的穢貊人通過對馬海峽來到日本,而南方,江浙一帶吳越區域的河姆渡文明遭受過三次海潮的沖擊,吳人本來就熟悉海洋,是海洋民族,而越人在三次海潮沖擊下被分成了內越和外越,外越久生活在海島上,東海的島鏈注意使得他們到大日本列島。

日本名族其實是阿奴衣人,穢貊人和吳越先民和戰國末期中原一些華夏族人融合而形成的新名族,因為成分復雜,所形成的新民族叫作大和。

在這其中,對日本文明影響最大的是華夏地區的人,數量不多,但大量的先進技術使得日本的文明在科技樹上急速攀升,快速進入文明時代。如今,距離秦國滅六國還有上百年時間,中原諸國包括徐福還對這批島嶼知之甚少,而越國還沒有亡國,大面積向海洋和東南遷徙還沒有開始。但這里,已經有越人的足跡。

姬雲的手在地圖上劃過一個圈,確定的兩部落人口從南向北增多,而他知道,這個日本地區,適合農業耕作的地方時本州島的東面沿海,那里有不少的平原地區。但這樣的人口分布說明一個問題,科技的影響力在北方而不在南方。

「等大家回來以後就休息,明天我們繼續向北走。」

第二天,船隊沿著海岸線繼續向北行駛,到下午的時候,他們看到了兩首方舟在海上活動。

姬雲從望遠鏡里看去,兩首方舟並不大,船上的人臉色還能看到丑陋的文明,他並不是在打漁,而是運輸著一些貨物,顯然,這些是在作貿易工作。

「派一艘船走前面跟上去!」

一天中型的福船月兌離隊伍跟了出去,不過多久,方舟上的人看見這首福船十分震撼驚恐,最終開始揚起風帆,拼命劃槳。

這首福船跟著方舟,而船隊跟著前面的方舟。姬雲的想法是對的,一首船並不多,如果敵人夠強大,他們會把跑回自己的基地而不是在野外多起。

到下午,船隊一直跟到了一個開闊的港灣,在這里,有一片起伏的干欄式建築在周圍,在海邊有一些大小不一的方舟,而在房屋的背後,是一片規模不錯的已經完成了收割的水田。

和姬雲越想的差不多。日本如今最文明的地方就在這里。本州島唯一西面唯一的平雲,出雲平原。只有水利方便的平原地區才能使得大規模農耕文明出現。

兩首方舟靠岸之後,船上的人沒命時的打漢化大叫,四處奔跑,真個村落里的人都開始忙碌了起來,點燃烽火台,向別處傳遞消息,很多人開始拿著格式的武器向碼頭集合,嚴陣以待。他們要抵御一次入侵者。

半個小時候,江東的十幾條大船子啊海灣里挺住了,密密麻麻的大船在海上儼然組成了一座小城,這讓島上的人們深深地的被震撼住了。看見到少那些人驚慌的,瞠目結舌的表情,姬雲很有成績感的笑了。

船隊的船只吃水比方舟要深,一般為了能停靠,都要用小船去探查一番近岸的海況,所有這些大船先停在海中教深的地方。

接下來,姬雲派出小船,準備和島上的人,進行接觸。畢竟,他們也是華夏大地上來的移民,也許能有溝通的語言,甚至他們可以為自己所用呢,這個,必需要試一試才行啊。

船隊派出去的代表,是僕仙,小船是只有寥寥幾人,一邊將船劃向岸邊,一邊用人從後面,將甬一根根四木長的細竹竿插入泥土中,江東這批福船中最大的船只在滿載之後,吃水最深能達到三米五,因此三米是船只的警戒線。太淺就不適合靠岸。

而在這同時,船上的數架大型的床弩已經作好了準備,如果一旦談判代表受到攻擊,這將是震懾敵人的利器所在。

對方沒有逃跑,所有人集中在岸上,武器在手,他們的人數大概有了近五百人,男女老少都在其中,而其身後,還有人在趕來。他們的位置不錯,身前是船,身後是房屋和田地。但對姬雲而言,他們太過集中,如果作戰,遠程投送在短時間里就能造成巨大的傷害。

當小船從大船上推出來,掉下後,岸上的敵人開始變得安靜了許多,很多人都冷靜了下來,看著那條小船緩慢而平穩得向岸邊駛來。

僕仙之所以作為使者,是因為在這只船隊中,沒有專門的外交人才。姬雲開始只是打算先找到野人讓新兵們練練手而已,但這里出現越人的殖民地,卻是是出人意料。而船隊之中,僕仙是楚人和越人的後裔,他懂得越地的土語言,更重要的是,他在濟州島,箕子國和遼東萊人問題上處理的不錯,算是有外界經驗了。姬雲雖然不願意讓自己的高級官吏冒險,但僕仙的一再堅持讓他心動了。

看到海邊停靠的一排船只里有一條顯得破舊的翼船,僕仙心里踏實了許多。這條翼船上,有干王水師的標記,他一眼就認了出來。看看岸上並不太多的中年人和他們手中的兵器,在他看來,最具有威力的武器,不過是幾十倍竹胎弓,但也只是竹胎弓罷了。

當僕仙和幾名特戰兵登岸之後,岸上有人開始紛紛議論了起來。

「都停下!」一名中年男子用越語言大聲一喝,岸上的越人便停了下來。

這名男子帶著幾人月兌離人群,向僕仙走來,臉色凝重。

「你們是什麼人,為什麼會在這里?」僕仙開口問道,儼然一副主人的語氣。

那名男子有些意外,但也許是沒有什麼談判技巧,有被人先聲奪人的氣勢給震住了,隨口回答︰「我們是越人,已經在這里生活了好多年了,我的父親那是就已經開始生活在這里了。」他皺著眉頭問道︰「你們呢,你們是什麼人,你們想要干什麼?」

僕仙微微一笑︰「我們是---江東人,我們來這里,是為了征服這一片土地。」

那麼男子的臉色變得凝重了,死死得瞪著僕仙等人,他身後的幾名勇士也都感受到了殺氣,把手放在了腰間的刀柄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國大革命最新章節 | 戰國大革命全文閱讀 | 戰國大革命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