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大革命 165 禮物

作者 ︰ 碎葉城最後一個漢人

()很快金陵就傳出了一個故事,一群從葉城尾隨商隊到江東的土匪,因為在酒樓里喝多了酒,在街上亂吐被清潔工罰款,因此和清潔工人發生口角,在趕來的公安阻止暴行時,這些人居然和江東公安發起沖突,匪首更是揚言自己如何厲害,在葉城外曾經殺死了一個叫做贏烏的家伙,贏烏是什麼鳥人,江東人不知道,但匪首卻能說出那人的身份,乃是高凌君的第三子。當然,任匪徒如何猖狂,在警名合作之下,最終將其全部制服,整個事件之中江東除了清潔工人重傷外,其他人沒有受到多重的傷害。倒是有幾名匪徒被民眾和公安們打死在了街上。

對于道听途說,大家總是不覺得太真實,所有人都期待幾天之後將要出版的刊物,上面應該會刊登這個消息。大多數人更詳細媒體而不是道听途說。

這件事情很快就被遮掩了下來,沒有人過分的關注他,即使姬雲也是如此。

此時齊國學者們來江東講學,這本就沒有預期的計劃,所有在安排上顯得有些忙亂,本來姬雲一直是在跟進兩件重要的工作,一件是印刷工藝,一件是冬衣的問題。

印刷在紀雲的指導下,以姬雲的弟子和墨家弟子為主體的研究院對印刷術進行了研發,活字印刷術隨之而誕生,在江東的管理體系下,它變得十分高效,很快便投入了實際工作中,平日印制賬本票據書籍,因此姬雲很快也便推出了江東第一塊輿論刊物,很惡趣的以《時代》來命名。但此時的印刷還是實用普通的墨水,沒有專用的油墨,而且缺乏彩色墨,因此姬雲在這方面作努力,希望能夠給印刷品添色,最後能搞出套色印刷。套色印刷很簡單,木刻就能做得到,在某些地方還保留著這項傳統的工藝。彩色印刷能給孩子們更加有趣的教科書,這是件姬雲注重的事情。

此時夏末秋初,天氣還算溫和,但對于姬雲而言,冬裝必需及早考慮。現在將在遼東盤踞了一塊地方,已經種上了一些小麥,冬小麥是一個嘗試。在這里不考慮那些已經習慣冬季的萊人也要考慮自己派到連城的五千江東士兵,他們都是南方人。冬季來得早,東衣是必需解決的問題。

這個時代中國還沒有棉花,棉花遠在印度,而能用的冬衣材料是獸皮和絲綢,獸皮要拿著毛多保暖的,而絲綢要厚,一層又一層的包裹起來。這兩種東西,都不怎麼便宜。為此姬雲超時代的經驗能解決一些問題,羊毛和鴨絨。在中國地區,自古就有,在齊魯國和燕國一帶,就有大尾寒羊,稱得上是綿羊,它的皮質軟,毛色細膩而且產量也高,一年可以剪毛三次,毛可以用來作一般的紡織品。對此姬雲一直在努力希望能高處毛線毛紡來。對外貿易開始以來,江東已經收購囤積了大量的羊毛。這些齊國人棄之如敝履的羊毛在紀雲看來,可是寶貝。當然必須要轉化成為保暖的冬衣才行。

除了大尾寒羊,在遼東地區,還有絨羊,絨羊的絨毛可謂是軟黃金,保暖效果極佳。可是大多數的絨羊,生活在東胡人的領地里,這種羊在冬季不容易凍死,而起肉質好,冬季太過寒冷的時候,胡人也有抱著絨羊取暖的習慣。因此羊絨雖好,但量作冬衣很難,至于貂皮,也都只能給少數人使用。羊毛才是關鍵。

羊毛之外,那就是鴨絨,江東的鴨子數量極大,鴨子吸水性,也是江東用來對付蝗蟲的重要利器。在水塘湖泊中都有成群的鴨子,鴨子不僅為江東消滅害蟲螞蚱,提供肉食和鴨蛋,而且還未江東帶來許多書寫工具和大量的鴨絨。有鴨絨和鵝絨,就可以制作羽絨服,雖然質量無法和後世的羽絨服比較,但只要有暴亂的羽絨材料再,也是堪用的。

最近,羽絨衣一件開駛制作了,但毛衣還在研發中,只能做成粗糙的毛毯,用來作衣服似乎還不成。

姬雲忙于這些事情,不希望被周圍的事情打擾,因為再過幾天,他邊要出海了。作為一個領導者,即使時不必事事躬親,也要忙碌不止,攤子大了,工作就多了,許多機構草創或者不完善,需要作的事情更多。

「君乃是江東之主,難道不能為老夫主持公道嗎?」這是慎到的問題。

很有幸,他成為了姬雲的客人。這是在姬雲湖邊的院子里,大樹之下已經有了些落葉,但落葉沒被清掃,反而成為了一種別樣的景觀。此時,姬雲和唐夕就坐在對面,大家共進午餐。

「我首先需要為我的人主持公道。」姬雲看著老頭子笑得很開心。慎到屬于後世所歸納的黃老學派,是道入法的一批,其思想在很多方面都很先進,經過後世代人的解毒,的確很有意思。姬雲覺得慎到是一個有趣的老頭子。

慎到臉上不好看︰「君不仁義啊。」

姬雲拿起一塊肉塞到嘴里︰「仁義這東西,我看不見模不著,不實際。我倒是管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這里人讓我作君,我就要好好對待他們,這是交易。先生不是我江東之民,我沒有義務為您主持公道,況且這個公道還有得罪我們自己人。要作這種買賣,我要虧本的。」

「那麼,若是我加入了江東國籍,君能否為我做主呢?」

這一問,唐夕不由得緊張了起來。

姬雲笑道︰「你若是入籍,我喜歡的不得了,先生才學過人,我求之不得。不過,江東百姓之間的問題,要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我不能干預司法審判。但如果不能和解走法律程序,請先生相信我們江東的法律,是有會為大家主持公道的。」

慎到沒有再說什麼了,他知道,這就是姬雲的態度,入籍時一個試探,這已經表明,江東法律並不會為自己的人情而有所松動。從這里,他的得不到援助。況且他只是來試探江東依法治國的嚴格程度,而並非所完全是因為孫女的事情。他知道,即使自己真的能夠帶走孫女,那孩子一輩子也不會原諒他,一輩子不開心。

江東人奪走了他的親人,他不願意就此服軟,所以在心里,他對江東有些仇視,同樣,作為相守高級別待遇的大學者,他同樣也不願意失去拿著高貴者身上的光環。所以,他不會真的留在江東,他已經確定了自己的目標,一點子橫繼位,他就會去楚國。

姬雲問道︰「听說先生有意前往郢城出仕?」

慎到一愣,隨即問道︰「君何處此言?」

姬雲並不細究此事,有問道︰「先生以為郢過新君,會如何處理江東之事?」

慎到的腦海中迅速轉過了許多信息,最終淡淡得道︰「如今楚國于各國交惡,如若處置不當,則有滅國之患,因此是有輕重緩急之分。江東之事,是楚國內部之事情,若楚國外患消除,則江東自然不是問題。」話雖如此,但他臉上的肌肉還是抽噎了一下。

自己的孫女在江東,難道自己日後要眼睜睜得看著她在戰火中死去嗎?他睜開眼楮看著眼前這少年,心里突然間覺得有些害怕。那雙眼楮仿佛看透了自己的而一切。而慎到也不得不承認,自己並不復雜。

「當年吳起得到楚王支持致力于變法,最終落得身敗名裂,如今的三閭大夫屈平一直在苦苦宣揚變革強國,可如今依然毫無成效。江東積弊已久,大族弄權私斗不止,對外出事十分混亂搖擺不定,才有今日之患。」姬雲拿起酒杯「楚國非一味猛藥不能救,先生從齊國而去,內無根基,外無強援,在楚國不過是無根之水,最多作他人的棋子罷了。況且子橫即使即位為王,也未必是明主。」

「先生日後若要前往郢國,我自然不會阻攔先生好事,不過只想告訴先生,如果先生願意來我江東,我依然會好好款待先生,若是長居于此地,我不勝榮幸。」

送走慎到後,唐夕好奇的問姬雲︰「君上為什麼要放他離開,我們應該將它強性留下來,這樣不至于生出禍端。」

「慎到是學者,並不是什麼都能,他不帶兵打仗,也沒有在官場混過,自然對很多東西並不如你我想象中那麼強。楚國並不好相與,即便是子橫作了君王,也不可能有太多作為,又一群拖後腿的貴族,人心不齊,如何能有那麼強大。」

唐夕問道︰「他比很多人都要了解江東,這會給我們帶領不小的壓力啊。」

「沒事兒,反正,以後我們總要面對的,不過是時間問題。」姬雲淡淡得說︰「我們不該去逃避什麼。」

唐夕若有所思。

姬雲拍拍他的肩膀︰「婚禮辦得熱鬧些吧,不能寒了你親家的心。我時間不多,過幾天就要出海了,你得抓緊時間。」

說著姬雲去收拾那些狼藉的餐具了。在屋檐下,一排並列擺放的陶土盆里,種植一些矮小的幼苗兒,有隻果樹,有木棉樹,還有幾種不認識的花草。姬雲順便給它們澆了水。這是昨天趙徹送來的禮物。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國大革命最新章節 | 戰國大革命全文閱讀 | 戰國大革命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