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大革命 128 吳城

作者 ︰ 碎葉城最後一個漢人

()四月末,天氣已經炎熱了起來,似乎相比起郢城,這里的天氣要熱上一些了。此時對于所有的莊家而言,最忙碌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正好是一個休息的好時節。但今年的江東,許多人依然有很多事情可以忙碌,這種忙碌是人們所喜歡的,因為勞動就意味著會有收獲。

這是姬雲第二次來到吳城,此時的吳城,還依然保留著許多之前的記憶,必然那幾道被火藥炸塌下的城牆。之前因為忙碌,吳城沒有修補它,時間過的久了,似乎很多人已經覺得沒有必要了。吳城子啊江東地理的核心位置,沒有哪里比這里安全。

如今的吳城確顯得比起以往要繁華很多,沒有個種苛捐雜稅,而且街道也變得干淨了許多。

在一個禮拜之前,金陵第一批公務員資格考核結束,隨即這批公務員就被外放到了江東各個縣里當然官職。新的官員上任和權責的重新劃分,讓吳地的行政變得更加富有效率起來。看管了金陵城的干淨整潔,縣令自然知道該對市容市貌進行打理,這不僅是自己的喜好,也是自己可以去努力的業績。

走在吳城的街頭上,看著干淨的路面,看著那城里密集的兩岸種植著翠柳的河道,在有著古舊韻味的風景中,別有一番情趣。

因為姬雲心情好,所有學習了一番文人騷客的做派,租了一首船,在河里游覽這座城市的風景。

江東的產品不斷的流入吳地的市場里,讓吳的市場變得越來越繁華。雖然大多人在很短的時間里根本不可能有多少財富和物質。但江東封閉的環境里,對本地銷售的鐵器,農具,布料和食鹽等,都以內部價格銷售,利潤少,其目的就是為了能讓內部的居民們自己先消費起來,也以此來把市場的氣氛培養出來。很多人很窮,但這種物美價廉而且更加實用的東西出現,總是有人需要的,比如農民,就需要更好的鋤頭,市民們會第一時間用曬鹽代替煮鹽。這種商業活動最大的好處便是軍票和糧票開始頻繁的被使用了起來,在船上,能看見熱鬧如後世小鎮的即使,在不怎麼寬闊的市場里,人是肩並著肩,行動起來都有些不方便了。每次人們商量好價格,出手的大都是發亮的軍票兒。姬雲注意到一個細節,看見集市上很多人買完了自己需要的商品之後,還帶著自己的親人在集市上轉,他們沒有更多錢買東西,但總習慣轉一轉,看看玲瑯滿目的各色商品,感受這種熱鬧的氣氛。

看著一位老人牽著年紀不滿十歲的小女孩子,在人群中一點點的移動,人流密集,移動起來看上去十分艱難,但孩子和老人的臉上表情很興奮,他們在看這各種各樣的貨物,眼中流露出的是滿是渴望。哩米也注意到了他們,她就紀雲說,那個女孩子,很像之前的她。去年郢城暴亂的時候,她才是第二次感受那麼熱鬧的集市。

姬雲讓身旁的侍衛將一老一小招攬到了船上。

老人和孩子並不見過世面的人,被衛兵們突然攔住,很害怕,但衛兵的態度都很好,也沒有穿正式的軍裝,並不那麼嚇人。順著衛兵所指的方向望去,在林蔭下的河道里,一條漂亮的畫舫上,一對少男少女正微笑著看過來。

「老丈不要怕,我是個商人,從金陵過來的,想和您聊聊天,打听些這邊的情況。」姬雲面帶微笑,「您老請坐,我們坐下來慢慢聊。」

老人看看那桌椅,光滑干淨,桌上還擺放著一堆水果和其他的零食,看上去讓人咂舌。「這位先生,這可使不得,小老兒我從小可沒這麼過,受不起啊,我還是站著就好。」

姬雲站起來對老人說︰「老丈您還是坐著吧,這也沒什麼啊,人一輩子,總要體驗一些新東西的不是嗎,再說您老是長輩,您要是不坐,我可就更該站著了。」說著拉著老人坐下來。

老人一輩子都沒有上過幾首漂亮的船,更別說這種形式的座椅,這麼享受的環境,即使坐下來,身體都很不自在。

「老丈人您住哪里,您年高壽?」

「小老兒我家在干遂,今年快七十了。」

「唉,七十了,我看你樣子最多六十……」

……

隨著大家聊得越來越多,話題就變得越深入了,氣氛也變得輕松了起來,老人也不再那里拘束。一邊和姬雲聊天喝水,品嘗時下成熟的櫻桃。旁邊的哩米沒有這麼參與這些話題,因為她和老人家的小女孩一起聊得很開心。

「嗨,那是去年的時候,據說江東君來了,這一年收的糧食多了,就都給退了些錢,那還是冬天的事情啊,後來快過年的時候,我家里還得了一袋子大米啊,這當官的好啊,我老頭子這輩子,可從來沒有見過給送東西的官,這兩年就見了三次了。」

「怎麼是三次?那三次啊?」姬雲不明白。

老人拿著指頭開始給姬雲盤算起來︰「第一次是收了糧食給錢嗎,既然是收那里有給錢的事情,所以這錢就是白給了,算是送的吧。在去年過年的時候,人家大冷天的把糧食送到我們家門口來,水都不喝一碗,說是給我們爺倆過年的年貨,嘿,這年貨是啥意思,就是送禮嘛。再說這個幾天前,又有衙門里的人來了,這次是直接給的錢嘛,說是今年市場上有新貨物,讓我們來轉轉,全村的人都發了錢的。」

姬雲听到這個消息,看看哩米,表示自己怎麼不知道這件事情,哩米笑了笑,繼續給小女孩帶頭花兒。

「老丈您今天來城里要買些什麼東西?」

老頭在搖搖頭︰「我也不知道,身上就那麼點票子,想買這那又都舍不得啊.想買把鐮刀,有想買把鏟子,又看那布挺好,想給孫女作件衣裳,這錢就那麼點,只能弄一樣,有點下不來心哦。」

姬雲看看那名小女孩,衣服明顯是大人的破舊衣服改的,好幾處都還露出了肉來。當然這再吳地來說還不算太差,因為有些人甚至沒有像樣的衣服穿,還有有人穿著更加原始的東西,用樹皮作的樹皮衣,在這擁擠的大街上,市場也能看見幾個。據說這種情況,整齊吳地更加常見,紀雲也都見過,在涌東的時候,許多奴隸就光著。

這個孫女是老人收養的孩子,老人的家里只有一個不肯離開他的兒媳婦,兒子在幾年就死在了戰場上。老人是很疼愛這個孩子,但買生產工具,這也是不可缺少的東西,他有些犯難。

姬雲突然對哩米說︰「小米,我覺得你該有個妹妹了。」

哩米和小女孩聊得正開心,听到姬雲的提議,高興的回答到︰「好啊好啊。」然後捧著小女孩的臉問道︰「兮兮叫叫姐姐咯。」

小女孩睜著水汪汪的眼楮,很疑惑得問道︰「不是一直都在叫姐姐嗎?」

在小哩米認了妹妹之後,很自然的解決了老人的難題,給爺孫兩送了兩套不錯的衣服,還給小兮兮兩件自己喜歡的頭飾。

老人雖然在後來知道了他們倆的名字,卻依然不知道這名字所代表的身份。送走老人之後,姬雲看著很高興的哩米,嘆道︰「根本的問題還在那里啊,大家都很窮啊。」

哩米笑著問︰「你不是說了嗎,不滿足的時候人們就是有目標,才會努力去做事啊,難道這不對?」

姬雲一听笑了︰「這是對的。」他來自後世,總是把標準定的很高,要知道,這個時代人又衣服穿,能吃到大半年飽飯就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就是孟嘗君的養士能天天吃米粉加一點魚肉,這都是高級待遇了。其實這個時代就是這麼苦,他已經開始給人們帶來變化了。只是,他很急切,因為這種變化還很小,太慢了。

不知不覺,時間就到了中午,姬雲和哩里上了岸,因為他們想要品嘗一番當地的美食,于是在擁擠的人群中走了半天的路,終于到了一家不錯的小食店。因為這里看著干淨,客人也很多,門店的設計也很好,于是吸引了姬雲的注意力。他分內外兩部分,外面是密集的小桌子,一排長板凳,這里吃飯的都是些花錢少的客人,一般一個飯團,一小碟子菜,上菜快打理起來很方便,這儼然就是後世的快餐模式,姬雲不得不佩服,這人水平真是不錯,而里屋則是給那些群體來的客人準備的包間,價格就要貴了,自然是不賣快餐了。

姬雲等人沒有進入包間,每人按著自己的需要叫了飯團,要了小菜,就在外面的快餐桌子上吃了起來,雖然環境讓手下的幾名衛兵覺得很差勁兒,但不得不坑定,這里的飯團米有嚼勁兒,小菜的碟子小的可憐,但品種和豐富,各種干菜,干魚等等,蠻豐富的,口味都還好。

姬雲一邊吃,也借著這個機會接受周圍食客們傳來的議論聲。

「你知不知道,昨天吳鐵匠的鋪子終于關門了,嘿,這半年我早就勸他改行了,死腦筋不听勸,結果好吧,你打不出人家那麼好的鐵器,死撐著還不虧死了。」

「江東君來了對我們這些老百姓到好,啥都便宜了,可憐吳鐵匠這種人啊,生意做不好咯,都不知道是不是該高興才是。好呆鐵匠那麼好的人,干什麼也都過個好日子。有空我還想去見見他。」

「你見不到他了,他據說大金陵去了,而且房主都盤出去了。」

「怎麼回事?」

「這都是很早的事情了,在開年就有人來勸他去咧,他舍不得走唄,最近把縣衙要的幾樣東西打出來,就受不住勸,終于去了。據說到了那邊是給人打工,自己不主事,但好像每個月能給很多軍票糧票,比咋們這邊好啊,那邊就沒有吃不上飽飯的人。」

「這麼好的事情他咋摩擦這麼久呢?是我早就去了。」

「嘿,你不懂啊,自己作自己的事情多自在啊,不受人管嘛,他以前作對象大家都夸,是不是偷懶就去城外釣魚去了,以後哪有這種機會嘛。哈哈哈哈。」

「說的也是,我也習慣了這種日子啊。誒今天下午據說那個啥子法院要審案子,我吃了飯就要去過看看,要不同去?」

「誒呀,太好了,我的裁縫鋪已經把門關了,我就想要去看看呢,這現在不在衙門審案,這法院到底是咋個審法。」

哩米問姬雲︰「你也想去看看嗎?」

姬雲大嘴巴,哩米把一塊酥脆的砸魚干塞進了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國大革命最新章節 | 戰國大革命全文閱讀 | 戰國大革命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