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大革命 082 越早越好

作者 ︰ 碎葉城最後一個漢人

()「嘿嘿嘿」。

「……」

姬雲嚴肅得眼神盯著,顯遲最終也笑得沒趣了,更加尷尬。「額…我那個…」

「你知道,她以後就是我女人,你懂的。」姬雲突然間就變出了一副溫暖和煦的笑,讓某人才明白嚴肅就只是一個玩笑。

氣氛馬上就活躍了,顯遲恢復了機靈樣兒︰「那是,將軍您就是不說,這也都是應該的。從今往後…」

姬雲擺擺手︰「說要緊的事兒。」

說道正事,顯遲的眼中放射出了興奮的光芒︰「剛剛傳回來的消息,越地到爰陵一線的已經亮起了烽火。」

對于這個消息,姬雲並不感覺意外,微微點點頭︰「看來畢隼已經做好了準備,也是時候了。」

說著便向軍隊指揮部走去,按照規矩,這個消息到來之後,所有人高級將領,只要能出現的,都會在第一時間去指揮部開會。

所謂的高級別將領,是指姬雲一下擁有軍事單位頭餃的人,處理民政事務的人不在此列。到達江東之後,紀雲為了保持動員能力,依然沿用過去的單位編制,但在土地開墾問題上,根本沒有能力將近二十萬人口集中在金陵這個所謂的城市里。整體而言,金陵市人口最集中的地方,接近是萬人口,但即使這樣,也是工業人口和常備軍隊已經就近的農業組加起來的總數。而在金陵城周圍輻射了許多新的村莊,都是以教完整的軍事編制為單位。比如一個村莊有一百五十余戶,其實他就是兩個戎的民兵加其家屬人員。

前方的重要情報傳回來之後,第一時間會傳遞到軍事指揮部,而在軍事指揮之後,才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通知有關將領。如果事態緊急,那麼指揮部就會直接作出決斷。當然指揮部也的確有這個能力。能長期呆在指揮部的有兩種將領,一種是軍事裝備最好,平時不從事農業活動的陷陣營將軍,另外一種便是所轄負責金陵附近工業生產的將領。這兩者有著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能很快集合隊伍,同時組織性更強,這也是姬雲所依靠的最主要的力量。

指揮所設立的地點,就在金陵後世的下關區域,設立在這里,除了保衛就近的鋼廠和許多作坊外,還在于城市的中心位置距離這里夠近,許多學校和重要單位都需要得到保護。當然,軍隊組要的營地卻不是這里,它在秦淮河畔,臨靠著楚地的方向,目的誰都明白。直白的說,在下關位置的是安保和防止昭關方向的楚軍渡江,而在金陵城西的軍營,處理防御爰陵方向的楚軍外,也能對秦淮邊碼頭上存放的物資進行保護,再往外說,鎮江曹溪的五萬人亦農亦兵,以及如今開赴吳越邊境的兩萬陷陣營士卒,在江東的防御上,基本上自然的形成了一條線,有重點的進行對敵防御。

姬雲走進指揮部的會議廳時,此時會場已經坐滿了人。不僅能來的將領都來了,而且還有幾位長老也到會了。

因為明天就是開會的日子,同時這期會議的級別較高,是處理春耕的問題。春耕已經開始,都作了比較詳細的分配,但也許在開始後及時作出反饋,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因此在開會前,很多遠處的將領夜間出發,以今天到達之後,能和自己的同僚們互相交流下,順便也能有時間自己放松下。當然,放松時花費的是自己的軍票和糧票。當然,也很有可能這些家伙還擔負著給部下們捎帶各種貨物的任務,因為體制問題,還沒有出現活躍在鄉間的商業活動,所有的商業品都集中在城里。

至于幾位長老,完全是因為涉及到春耕人力分派和後勤補給的問題,現在姬雲的組織還不那麼分明,很多東西都互相連帶著。

姬雲一到,會議也就開始了。

革從拿起一根細長的棍子開始在地上的沙盤上開始指點著向大家作起了介紹︰「就在今天,我們接到的消息是昨天下午的時候,以烽火傳遞的速度來看,昨天整個江東一線爰陵,昭關和廣陵,都能在天黑前收到消息。當然,他們使用的是三堆狼煙,是最高的預警級別。從目前我們所得到的情報來看,大司馬帥帳就設立在爰陵,這里大概有兩萬人,而在昭關方有一萬人,在廣陵也有一萬人。這是隨手可以調動的人數。也就是說,如果接到信號後,如果大司馬已經出動了軍隊,我們將面臨四萬大軍的三面圍攻。」

在地上的沙盤中,一副江東地區及其周邊的地形一目了然,幾座大小不同城池關隘都很形象,就連敵人的兵力也用人偶代替了。這座沙盤是按著偵察兵的情報制作的,科學程度很低,如果用後世的等高線地圖來套,絕對漏洞百出,但好地圖紀雲現在還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物力去制作。但至少對大家而已,有了使用沙盤的習慣就是一件好事情。

「四萬人,分三路來進攻,昭關方向和廣陵方向都隔江,防御起來很輕松,半渡而擊的機會很大。真正困難的是爰陵方向,兩萬人,應該還有若干數量的水軍。他們從任何一個方都有可能進入江東,但我也有兩萬陷陣營加上我的工營,只要能判斷出他的進攻方向,我們的勝算也很大。」第一個出來作分析的是襯還,他對此很樂觀。當然,這也代表著大部分人的態度。從數字上看,江東明顯有優勢。

「不然!我看沒這麼簡單。」反駁的人是唐前「這只是常兵,爰陵可以從陵陽,余干,蠡澤一帶征發三萬人,而昭關可以從霄樓,居巢和壽春征發超過五萬人,廣陵通邗溝,齊楚關隘的精兵可以前來,而在沿途也能征發兩三萬人,總之,若是大司馬要一舉致我們于死地,那麼我們要面對的,至少有十五萬人!」

「廝~~」

在場的許多人都吸了一口冷氣。十五萬人,這個規模有些大了,即使再這其中,也有三四萬人是跑後勤的,即使這十幾萬人中,一大半都不是精銳。但十幾人,想想到這個龐大的數字,都不禁讓人膽寒。

這群人中,大部分人都只是勉強知兵,但並不妨礙他們了解自己的對手的差距。

在郢城時,姬雲打贏了一戰,但那麼一戰,討巧的成分很大很大,最大規模也就是消滅兩萬郢城的沒有經過實戰的樣子貨。即使是樣子貨,自己的損失也不小。而今天換成四萬裝備有皮甲,兵器質量過硬的精兵,加上一群應該也不弱的征兵,這似乎算的上是更加嚴峻的局勢了。

「額……,也只是說說罷了,現在可是春耕時節,這麼多人人都征了兵役,秋天還收不收糧食了?我看大司馬不敢如此吧?」有人找出了一條說的過去的理由。

唐屈咳嗽一聲,模模胡子︰「這也有道理,可是,如果沒有征兵,他沒有十足的把握打贏我們。如果征兵打贏了,秋天收不到糧食,麻煩的不是他,但若敗了,倒霉的是他自己和家人。大司馬不是善人,同樣他也謹慎小心,一生極少弄險。唐將軍所言,卻是有可能。」

「此時和楚軍開戰,實在不智……」沒有辦法的時候,總會有人要吐槽。當然,這人不知道姬雲的想法。

很對,所有人的目光都轉向了姬雲這邊。

從郢城到現在,姬雲已經通過他的實力,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在最艱難的時候,大家最後的希望,也就是姬雲,很多人看來,他是一個創造奇跡的人。

姬雲和大家的希望一樣,一臉風輕雲淡,似乎將要發生的事情,和他沒有任何關系。姬雲端起坐上的水杯,正準備要喝,看見大家望著自己,便對顯遲說︰「你講講罷。」說著,就自顧自的喝起水來。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的轉向了顯遲,顯遲呵呵一笑,然後一臉淡定的對眾人講起來。

嬉笑間,清清楚楚得將姬雲攻下吳城,如何處理吳城事務,有如何將營救子蘭的間諜放出去,以引誘這場戰爭爆發。

「總之,這一切開始來說,都在我們的預料中,就現在而言,局勢沒有月兌力控制。」顯遲很樂觀的給大家作了總結。

唐前一臉疑惑︰「將軍,既然您有意在此時于敵人發起兵禍,手中又有公子蘭為質,我們有多了幾分勝算,可是抵抗十余萬大軍,實在是……有些太過艱難。」

「許長老,講講今年春耕的事情吧。」姬雲並沒有回答問題,反而讓許長老作起了春耕報告。這更讓許多人感覺莫名其妙。

許長老名許秀,曾經做過小吏,對農事很精通,一直在農業作管理工作,姬雲只是對農事規劃上提出自己的建設性意見,具體的事情都是他在操作。到目前來看,管理的井井有條,而且這位還很有上進心,現在詭異了苦獲的明教。

「去年到今年春,我們已經開出了攻擊2820多萬畝水田和旱地,總體而言,我們平均每個人的頭上,都有100多畝地。今年水稻育種使用了新方法,大概在半個月後世拍秧的集結,我們也將使用新方法,進行合理的密植,產量會有一定上漲,而在田中,也將推廣養魚和實用青肥,田間開始種植桑樹,當然,這個晚些時間才會有效果。由于現在我們有了不少的耕牛,同時也使用上了工匠營所開發出來的熟鐵制造的曲轅犁,使得生產效率比起過去要高十多倍,而其他輕便的鐵質農具都能有讓工作效率提高很多,我們的農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一個人幾乎可以做過去三個的成績。在今年來說,我們在農忙時節,即使抽調一半人,我們的正常春耕也幾乎不受影響。」許長老講起也很是光榮和自信。

許秀報告結束之後,眾人也都陷入了一種欣喜中。雖然這其中很多將領都是帶著隊伍從事農業活動的,對于現在農耕的改變深有體會,但從宏觀上來講,依然讓大家感覺無比振奮。以上的許多經驗,在後世都已經過世了,只在十分偏遠的地區才有人使用。但這些東西,卻都是幾千年農耕傳承下來的經驗總結。人類幾千年的經驗一朝就得到了,他的威力自然是足夠震撼了。

「那……,將軍您的意思是,我們拖?」襯還試探著問道。

這個提問,將大家又拉回到了現實中。

姬雲還是沒有回答,笑著問一直沒有參加討論的革從︰「革將軍,你覺得呢?」

「哈哈哈」革從突然間豪爽的笑了出來,更上讓人迷惑不解。

革從大聲叫道︰「打!一定要打,越早越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國大革命最新章節 | 戰國大革命全文閱讀 | 戰國大革命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