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大革命 058 越國七王

作者 ︰ 碎葉城最後一個漢人

()審訊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機會,在未來間諜作戰中,特工必需要懂得審判的技巧,最好的特能在最斷的世界里對受審的人所說的真偽,當你如果機會多,比如有幾個人或者住夠多的時間和空間,可以以更加可靠的辦法來處理,比如多個對象分開審訊,對比口供尋找真相,也可以隊一個囚犯無數次的審問知道疲憊不堪露出馬腳等等,但對若是身在敵方控制範圍內,就將是需要用最快的辦法解決,那麼,特工就必需懂得如何去最快的判斷。

對于奴隸們,江東軍給與他們自由,在確定身份的,可以放其歸家,而那些齊國人,越人和嶺南人,則還有給與一定的限制,給他們管飯,同時也讓他們干活。姬雲給這些人的解釋是,齊國人和越人,在條件合適的時候,將會在未來送他們會到家鄉,除非他們不想回家。而嶺南的人,在短時間里,姬雲沒有條件送他們回家,他們可以在姬雲手下打工,如果表現良好,待遇會提升,有漲工資的可能,可以像自由民一樣不在受到限制。

現在,他們作的第一個工作,就是用奴隸看管這些海盜。

可對于那些海盜,姬雲的除了很簡單,在必要的審判之後,如果有村民指證誰殺過無辜的誰誰誰,姬雲會把人交出來作審判,算是一種很公平的處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雖然這樣很浪費勞動里,當然,最後剩下的,自然還是作為戰俘,帶回去進行勞動改造,再教育之後,若是讓人覺合格了,才能恢復自由之身。

審訊的過程其實很簡單,首先是通過受害的奴隸們了解情況,當然奴隸們所指的東西,自然接近不了什麼核心的東西,但也足夠了。通過奴隸們的敘述,能夠了解到很多大概的東西。

進過奴隸們的經歷,以顯遲為為首的審訊隊伍很快隊這獲海盜的情況有了大概的了解,軍事裝備情況,戰斗力,地理位置等待。這伙海盜盤踞的地方是在甬東,就是後世的舟山群島,這里是越國干王的盤踞地,而這些海盜,是越軍手下的水軍。

越人把專業的水戰軍隊稱之為「習流」,已經有了幾百年的歷史,戰春秋戰國之前的歷史上,有個幾次跨海作戰和遷徙,都以「習流」為主力。

沒錯,這不是簡單的海盜,他們壓根就是職業軍人,這以國家軍隊的形式進行隊伍掠奪。

干王的來歷,可以從勾踐開始說起,勾踐稱霸之後,為了顯示地位和鞏固統治,在吳地大肆分封功臣和貴族為王,當然這完全是對周天子的挑釁,可在這個時代,天子已經沒有了多大權威,越楚等一些國家都有過封王。當年墨子到越國時,越王就曾經以五百里地封王為條件希望將墨子留下來。從勾踐以後,越國分封了不少的王,這些王都有一定的封地,有一定的兵權,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越國原由的中央集權,勾踐殺死了聞仲政治上對外以稱霸爭虛名,對內紛紛讓國家走會了老路。封王之間隨著發展,權利越來越大,各王之間爭斗不止,甚至還常常發生戰爭,在吳過貴族後裔的背後支持下,越國內斗不止,即使有之後越國出現了幾位有作為的君主,都未能從根本上改變越國的困境,最終越國不可避免的落後了,一個一度開滅大國而稱霸的強國,最終淪落為二流國家,推出了戰國的中心舞台。

楚武王滅越之前,由于越國勢力下降,在北方已經缺乏競爭力,不得不從瑯邪把都城遷回吳城,在無余統治事情,政治寬仁,社會力量得到恢復,社會矛盾相對緩和。而在無強在位時,楚國進攻吳城,由于城內吳國貴族後裔打開城門,致使越國措手不及,在戰亂中被殺,從此在吳地大半土地歸楚國,越人失去了有力的統帥,最好遷回了故地。而這個事情,整個國家的最于權利的就是那些分王,大家各佔一定,彼此爭斗不止。

當然,這個事情還有一部分越人堅持和楚國對抗,也積極以傀儡越王的名義參與北方諸侯戰爭,希望在楚國被削弱的時候收復江東吳地。他們時常也會主動出擊,由于楚國北方戰時不斷,很難估計此地,損失破大,長期的消耗戰讓江東生存完全被破壞了,也讓楚國感受到了它的危險。在前306年,也就是六年前,北方戰事稍好,楚懷王遣大司馬昭滑主持江東事務,率軍對越作戰,分散的越軍自然不是楚國的對手,一敗涂地,堅持對抗的越人勢力大減,完全推出了吳地,回到了幾百年前勾踐起兵前越國的領土範圍,越人徹底向楚國臣服,專注于內部爭斗和向軍事力量薄弱的地方遷徙。

而干王,就是很早就出現的封王,他的實力兵不強大,只佔據著涌東的一半的島嶼,大的島嶼有六個,時常和佔據涌東最大島嶼的涌王爭奪島嶼,戰爭時有發生。

雖然干王所具有的地盤不大,但島嶼附近漁業資源豐富,這里就是後世所說的舟山魚場。而且干王大小有適合遠航的船只,他主要向北方掠奪,最遠到達日本和朝鮮半島。干王的軍事力量也在各王中不是最強,但他的水軍力量卻很強,諸王之中名列前茅,有適合遠航的大帆船二十多首,大翼,中翼和小翼合計五十多首,戈船四十多首,方舟無數。在海上機動力量很強。又加上在個王之間關系處理的很恰當,在甬東爭奪戰爭中絲毫不落下風。

一听到一個實力不增麼強大的干王,就一個佔據不多島嶼的海盜,就有這麼多船只,那麼就以戰船為例子,他一場就可以投送幾萬部隊。幸好他們內部也有爭斗,不然全力騷擾江東,那麼就是倭寇之患的提前出現。自己這麼幾首船,完全就沒有任何神算,何況被動防御,漫長得海岸線,根本就防御不過來。

有這麼幾首船,並不是什麼天下無敵,自己現在的實力,距離自保,還有斷距離。

有了奴隸們的講述,然後再去審問戰俘,效果就是不一樣。直接能找出那些是伍長,那些是卒長戎長,不用對每一個士兵都審問。開始的時候,俘虜還表象出一番寧死不屈的樣子,叫嚷著要殺只管來。可是審訊這種事情,不是像死就給死的。玩玩古代版本的俄羅斯輪盤,洗臉的濕抹布之能的小劑量,加上各個都是分開審訊,誰先開口誰活命的心理分化,最好以輕生死聞名的越人,也很快招架不住,滿頭是冷汗,主通倒豆子搬急切得招了出來,很快就招了出來。很開通過口供對比和之前俘虜所手的內容經驗引證,很輕松得破除了戰俘的謊言,最終在一通折磨之後,俘虜都是知無不言了。顯遲還很用心的對戰俘們交代時的各種表情作了記錄和對比。居然觀察出了說謊和說實話之間的表情差異來。看來的確是有收獲。

回頭來說戰俘所交待的信息。在幾個月之前,越人的七位軍閥封王在會稽聚集在了一起,因為楚國私下來了使者,由于各王扶持的傀儡沒有權力,而且此事干系重達,最終也只能由大家聚集在一起商議。

楚國使者此行的目的,希望借助越人之手,消滅江東軍。而大體所定的戰略也是這樣,在前期限制江東的發展,並盡可能得把江東軍實力擠壓在臨海或五湖沿岸。而對于越人的付出,楚國也自然給與了一定的好處,那就是五湖以南的江東領土,還有戰爭所搶掠的所有物質,最終經過爭取,越人還獲得了江東未來三年的稅賦。

當然這件事情只能同意,在所有的軍閥王爺看來,江東君根本不會有多強大,楚國不進攻江東,是顧忌約定和公子蘭,根本不是什麼實力問題。聯合江東抗拒強大的楚國沒有可行性,合作是必然之選。

但答應下來之後,七位軍閥王坐在一起吵吵鬧鬧每個結果,這設計到自身利益問題,因為這塊肉啃是沒問題的,而問題是自己能啃多少,若何能保證自己啃到肉的問題。三個月下來,根本沒有任何合理的方案,最終只得到了一個大家共同認可的方案,那就是來年夏天,水陸共同出兵,各方都以自己軍隊比例來參戰,最終獲得的利益共同管理共同分配。當然有人不同樣是因為地緣上差異,未來很可能讓距離共同管理的最近的人成為利益得主,誰都知道,近水樓台先得月。

但最終這個相對認同的方案還是很快顯示出了他的不可靠性,一個沒有中央集權,各個勢力派各懷鬼胎的,都想獲得最多的收益,大家都向江東派出了間諜來了解江東的情況,當然他們的間諜探索也就只在江東主要的地方,看看軍隊糧倉什麼,根本不像楚國那麼般了解江東軍。

而那些近水樓台,這麼可能原因放棄著優先權多帶來機會呢,宋王的地盤鄰近江東,雖然很強,但這個時候被大家看得死死的,沒辦法動彈。而在唐蔑的搖王者發現自己的優勢,雖然自己和江東距離有點遠,但也遠不到哪里去,于是在楚國的幫助下,以一萬精銳過江突襲金陵的計劃就出爐了,可是天公不作美啊,居然還沒過江就被正在野外狩獵的江東君發現了,一場伏擊死傷大半,傷了元氣。

搖王的殘余軍隊回去報告的消息是被埋伏了,半渡而擊了。大家自然不覺得江東軍有多強大,只是運氣罷了。雖然這次突襲失敗了,卻讓干王有了想法,他的實力在水上,其實在冬天不開戰的時候,可以向北來兩次正對江東的偷襲,估計能搶到不少奴隸和物質。他也了解到江東在江口布置了幾條船,那些船對于自己,完全是擺設。楚人江上可以,海里的事情他們可不懂。

而由于唐蔑的搖王偷襲,可能讓精銳的江東軍隊布防到了西線,那麼從沿海突入,就能打一個錯手不急!而且這是冬天,傳統中冬天不該出戰,也不適合作戰。何況有了搖王的前車之鑒。不得不說,這個干王,腦子不笨,喜歡反常思維。

雖然這次成功的幾率很大,但他也不敢將所欲的加檔都抬出來,于是就拍出了千人的隊伍作為第一波,若干成功會在最短時間在發起第二波。這樣安全也保險,獲利充實自己也是必然的。

不得不說,還是沒有斥候的姬雲,又一次撞了大運了。相信要是敵人知道姬雲兩次發現都是運氣,肯定要呼天搶地,老天不公平了。事實上江東的人覺得老頭是公平的,姬雲善政,狩獵為大家生計,而慰問百姓,也是關住民生。天道酬勤啊。

運氣好的時候,就該買一張彩票,看看自己運氣,到底有多好。姬雲的腦海中蹦出一個詞,逆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國大革命最新章節 | 戰國大革命全文閱讀 | 戰國大革命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