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九年代 第十四章 世界的幕後

作者 ︰ 冰上的青蛙

()這已經是張真一喝掉的第三杯茶了,盡管英國人尤其是王室的人含蓄,杯子並不大,但是這怎麼也裝了一肚子茶水了,剛拿起手邊的被子放到嘴邊上,這才發現里面竟然沒有了一滴水。(鳳舞文學網)

「呵呵!」

「張,如果你喜歡英國的茶,我可以讓人送你一些,但是我們現在英國討論那個問題。」

「女王陛下,這件事情並不是我一個人可以決定的,您-」

「oh,nono,張,我想你應該更誠實一些,據我所知,這件事情你並不需要過問任何人就可以決定,自從那位老人家去世之後,我想你有足夠的影響力能夠促成你們的政府授予你這樣的權限。你知道,我們的那位首相大人很期望我們之間能夠達成這樣的合作。」

這位女王遠比想象中的要厲害得多,張真一看著伊麗莎白二世臉上顯得極為睿智的目光,心里已經開始思考怎麼回答這個難題,其實女王的要求在他看來的確不算太難,至少在一定的權限之內,他是可以答應的,但是作為一個商人,或者說在某些層面上,他現在可以是作為中國的代表,他代表的東西並不是那麼簡單。

「女王陛下,我想您說的是對的,但是我需要知道你們能夠給什麼樣的條件,請您諒解。」

「張,這些東西我們的政府會跟您談判,我只是作為一個橋梁而已,但是我希望你們能夠合作成功。」

听到張真一很果斷地承認了自己的說法,英國女王並沒有感到驚訝,她知道這個中國人心中所隱藏的**和眼中隱藏的睿智必然會讓他做出這樣的選擇,現在的中國早就不是當初那個任人欺侮的國家,而是一個有著世界第二的經濟實力的大國。中國人絲毫不會因為英國人的強勢而改變某些政策,就像美國人一直對中國實行禁運條約一般,這是一種原則上的底線。

但是即使如此,美國在不久前也開始在暗中跟這個中國人進行接觸,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英國政府第一時間便意識到了美國人可能又要甩掉他的盟友單干了。但是這一次英國人卻憑借著王室跟那個中國人交好的優勢在第一時間內就做出了決策。

英國政府的目的很簡單,並不復雜,那就是跟微世集團進行合作,力圖獲得中國人手中的二代移動通信技術,並且在第三代通信技術上借助中國人的幫助,原本的時空中其實英國人在這個行業並不弱小,但是在這個世界里,由于張真一的逆天作弊,直接把世界範圍內的苗子都抹殺了。所以一直到現在,幾乎目前全世界範圍內大多數的成熟的第第二代通信技術專利都集中在中國,而最近幾年在中國全面興起的第三代技術則幾乎由中國或者說這個年輕的中國人所控制。

說張真一是世界電子通信之王那也不為過。

但是作為戰略安全技術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張真一明白自己手中控制的這些技術將涉及到的,恐怕不會是國內高層的意見而已,還會影響到世界性的國際關系。

當初中國微世集團成立之初,在剛深陷于網絡泡沫的泥潭中的美國,金融大鱷與銀行家們的目光都放在如何從股市上獲取最大的利益而根本就沒有來得及將目光放在東方那個中國人的身上。在政府層面上,由于卡林頓政府的岌岌可危導致了再過會和總統背後的金融與銀行家們開始物色一個更能夠代表他們利益的代表。

而新任的那位布朗總統則整整花了兩年時間來組織自己的施政體系。一個並不听命于各大財閥但是卻又不得不借助于他們來拯救以及嚴重受創的國民經濟,很罕見但是也很必然地,在被傳統的西方金融財閥和世家們所控制的世界體系中,竟然詭異地出現了一個真空期,也正是這一段極為難得的喘息之機,才使得張真一的微世集團獲得了寶貴的發展機遇。

當世界各國不管是政府還是投資客們的目光都放在如何緩解和防範電子科技以及互聯網絡再次出現危及整體經濟的情況。從而開始選擇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忽略對這個領域的投資時,張真一卻在將大量的資源應用在這個領域之上。

不管是強大的工業實力還是科技實力,想要在短期內獲得巨大的發展有幾個必然的因素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所帶來的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全面革新,內燃機的出現以及極大的獲得發展和進步。一方面是由于巨大的市場需求所致,世界市場的急劇擴大與動力技術、生產力的地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一緊迫的矛盾使得大量的科技力量和金融投資涌入這一行業推動了其高速度的發展趨勢。

與第一次工業革命幾乎如出一轍的是,巨大的生產以及市場的需要使得當時的人們開始注重對技術革新的投入,不管是在技術積累上,還是在經濟的投入上,這一時期都達到了一個極高的程度,這也就直接推動了電力技術的突破和發展。

就像當初美國人評價的那樣,推動科技發展極快發展的最大動力,並不是其他的東西,而是戰爭,戰爭的需要足以讓大量充沛的資金和最具有才華的頭腦加入這個行業中,戰爭機器一經開動,科技之光就就會隨之出現。

盡管另外一個時空中,在九十年代末期,世界性的網絡泡沫的破滅敲響了警鐘,大大警告了那些曾經為這個新的領域而瘋狂的人們,但是還是有相當多的急劇遠見之士認識到這一領域驚人的潛力而並沒有因為這一潰敗而放棄對這個領域的執著,而是順應了世界發展的浪潮更加積極和主動的對這個領域保持大量的投資和目光,這才導致了他們在大部分人還沉浸在那次泡沫事件帶來的傷痛時,他們卻已經完成了早期最為重要的技術累積的基礎階段,並且一開始就佔據了世界市場的制高點,那就是品牌效應,當然在後來的市場競爭和激烈的踫撞中,也有像隻果或者三星這種後起之秀,憑借著敏銳地目光掀翻諾基亞西門子這種世界巨頭的教訓。

但是無論如何,這些早期就開始準備或者說隨時都在準備的企業不管在後來的浪潮中有沒有幸存下來,但是他們背後的掌控者無一不是賺錢了巨額利潤,一個個都缽滿盆足。

不過在那樣的世界中,張真一所扮演的僅僅是一個看客,他所能做的只有在茶余飯後感嘆一句這樣或者那樣的機遇,而從來就沒有成為其中一份子的哪怕是點滴的時機。

但是,在這個無論是歷史的走向還是時代的脈絡都無比相似甚至是猶如復制一般的是空間節點里,他卻獲得了能夠超越那些曾經只能為自己羨慕的巨人們的機遇。

可以說上個世紀末的那場本應該無法傷動西方世界金融命脈元氣的泡沫由于他的存在被擴大了數倍,不僅僅如此,在本應該由西方世界的金融大鱷和銀行家們操刀的亞洲金融危機中,張真一也異軍突起地改變了原本的歷史走向,實現了由一個在砧板上待宰的魚肉到游戲規則制定者之間的角色轉變。

盡管那些繼承了百年甚至是更久遠的金融財閥和銀行家族擁有旁人無法想象的金融資本,但是這一次的危機卻讓張真一無意間第一次獲得一筆可貴的財富和難得的經歷,這讓他開始第一次擁有能夠與這些巨頭們爭奪世界金融霸權的資本,盡管很弱小,但是這顆種子卻極為頑強地生存了下來,並且隨著佳樂福集團的壯大逐漸落地生根。

而在這個過程中,張真一跟政府建立起來的完美的合作關系則導致了那些世界巨頭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東方的新秀一邊嘲笑這些守舊的財奴,一邊搭建自己的金融帝國。

不管是對中國的封鎖還是對佳樂福集團進行的打壓,這些都是那些金融集團們在用盡一切手段阻止那個新帝國的崛起,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即使是洛克菲勒和摩根這樣傳統的金融掌控者都沒有料到,中國竟然能夠連續數十年保持著這樣異常高速的經濟增長,這使得他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古老但是卻極具潛力的東方大國。

因為他們深知,與西方那些由他們在背後操控著的政府不同,東方那個紅色大國的控制權被高度集中于代表人民的國家和政府,而不是銀行家和金融財團,這也就決定了他們無法像歷史上所做的那樣,通過控制金融來控制國家。

張真一的出現第一次讓他們看到了那個能夠實現他們心中**的杠桿,但是紅色中國極快的發展速度一方面不僅僅是積累了大量讓他們垂涎的財富,一方面也為那個年輕的金融天才提供了極為優越的成長條件,在他們眼中,與其說張真一是一個天才的企業家,不如說是一個具有超凡眼光的金融專家,企業家只能夠為他們所控制,而金融天才則能夠摧毀他們的帝國。

但是,他們注定要再次失望。(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八九年代最新章節 | 重生八九年代全文閱讀 | 重生八九年代全集閱讀